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甲骨文公司股票歷史高位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甲骨文公司股票歷史高位

發布時間: 2023-07-28 09:51:28

❶ 誰能把思科(cisco)和甲骨文(oracle)做個詳細介紹啊

分類: 教育/科學 >> 職業教育
問題描述:

比如它們是干什麼的,前景如何等等等等

解析:

Cisco Systems, Inc. 思科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它的網路設備和應用方案將世界各地的人、計算設備以及網路聯結起來,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利用各種設備傳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網路方案,使客戶能夠建立起其自己的統一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與其他網路相連。 思科公司提供業界范圍最廣的網路硬體產品、互聯網操作系統(IOS)軟體、網路設計和實施等專業技術支持,並與合作夥伴合作提供網路維護、優化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化培訓服務。

思科的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在馬薩諸塞州的Chelmsford和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分部負責思科公司部分重要的業務運作。

思科公司及其客戶每天都在為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而努力。思科相信,互聯網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的運營方式,產生"全球網路經濟"模式。這一模式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信息交換技術來保持一種強大、交互性的業務關系。

思科公司自身就是"全球網路經濟"模式的受益者。利用跨越互聯網以及內部網的網路應用,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直接收入增加。這為思科每年增加8.25億美元的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客戶與合作夥伴的滿意度。思科在客戶支持、產品預定以及交貨時間上的競爭力也隨之大大提高了。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當比爾·蓋茨、拉里·艾利森、邁克爾·戴爾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大學輟學生如同程咬金一般在70年代、80年代紛紛殺出,彷彿要將整個IT業一舉統治在「大學輟學生」的手下。今天看來,這個「陽謀」基本上算是大功告成。

除了IBM、惠普等幾個IT「古董」級依然老當益壯外,以高科技著稱的IT業基本上就是這些「低文憑」梟雄們霸據的地盤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創辦的公司也「奪取」了一些地盤,其中以斯坦福兩位老師創辦的思科(Cisco)最為風光。2000年,思科以5320億美元驚人的數字成為全世界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最近20年內,IT業內只有微軟和思科登上過這個世界最高峰)。當然,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由於思科並不向大眾消費者提 *** 品,因此,思科在業界業外,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公司:我們知道思科股票的爬升,但是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思科以知識產權的武器狀告了華為,但是不知道思科自身知識產權的緣由;我們知道錢伯斯是思科航行的舵手,但是不知道公司創始人和主席莫里奇的情況;我們知道思科最近歷經的痛苦和裁員的消息,但是不知道錢伯斯打破自己「永不裁員」的誓言的巨大痛苦。

是的,提起歷史,思科不但無法與IBM、英特爾等比擬,也無法與微軟、Oracle等,說到文化,思科也無法與蘋果、惠普等比擬,但是,思科的確是矽谷的財富之神,互聯網顛峰的化身,新經濟的象徵。思科代表了互聯網這10年的輝煌,代表了矽谷這10年的榮耀。

讓我們走進思科的歷史深處,更真切地聆聽它前行的腳步,把握它跳動的脈搏。

Cisco,一個1984年才成立的公司,市值居然與藍色巨人IBM相當。思科的股票是過去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增值100倍以上。公司市場價值一度超越微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思科並購「成癮」,自1993年並購Crescendo以來,思科用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並購了81家公司,從來沒有一個公司的並購像思科這般成功。

1984年,思科在矽谷的聖何塞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的一對教師夫婦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波薩克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勒納是斯坦福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兩位計算機主任聯姻也是一段佳話。更重要的佳話當然是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種裝置叫「多協議路由器」,它標志著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

這些路由器是70年代後期開發完成,夫婦倆准備自己開設公司,將其商業化。為此,夫婦倆與斯坦福大學之間圍繞知識產權問題而產生了糾紛,畢竟,這些產品屬於「職務發明」,校方擁有知識產權。好在,斯坦福大學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採取傳統死板的態度,而是網開一面,沒有再深入追究(當然也收取了一定的專利費)。今天看來,校方當時沒有「殺雞取卵」實在是英明舉措。否則,就不會有當今網路設備霸主的存在,也不會有波薩克和勒納天文數字般的捐款。開放的斯坦福以放棄知識產權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夫婦倆也在大發其財後對校方感恩不盡,盡力回饋母校。

夫婦倆都非常聰明,也非常勤奮,當然更是非常幸運,他們在合適的時機把握了一個極佳的機遇。1986年3月,第一款產品終於推出。這些路由器成為公司邁向康莊大道的基石。也正是這些路由器,將世界上不同的網路拼湊起來,形成了今天龐大的互聯網。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那裡有座聞名於世界的金門大橋,在信息時代,她也會因思科所構築的網路間暢通無阻的「金橋」,而更加知名。夫婦倆在1990年退出了思科。

約翰·錢伯斯是互聯網領域全球領先廠商思科系統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在1991年1月加盟思科系統公司擔任副總裁時,公司當年的銷售收入僅為7000萬美元,市場價值為6億美元。在他從1995年1月開始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最近4年間,思科系統公司在聯網工業的主要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同時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到1999財政年度,思科系統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21.4億美元。

最近,位於美國矽谷的《Upside雜志》將約翰·錢伯斯評為"數字世界之王";美國《商業周刊》也在短短3年間第2次將他評為全球前25位高級企業總裁之一。在《電子商務》雜志對全球高層管理人士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錢伯斯被選為1997年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此外,作為公認的全球商業界最具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的企業領導人之一,錢伯斯還被選入了柯林頓總統的貿易政策委員會。

最近,在白宮的一次會議上,柯林頓總統與戈爾副總統在談到思科系統公司時說,思科系統公司"不但在聯網工業領域,在任何領域都是最出色的公司"。他們還認為,錢伯斯是聯網工業界、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真正領導者。

19年前初創的思科系統公司是信息產業界成長最快的公司。在短短的十多年中,思科系統公司的市場價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十大公司之一。 如何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機會獲得穩定的競爭優勢,思科系統公司堪稱典範。1997年,思科系統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佔全球交易額的三分之一。目前,思科系統公司73%的訂貨過程通過互聯網進行。1998年,《福布斯》雜志將思科系統公司評為"美國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公司",《財富》雜志則將思科系統公司列為"美國25家最佳任職公司"之一。

Oracle,僅次於微軟的世界第二大軟體公司

Oracle雖然規模很大,但名聲不像微軟、IBM那樣顯赫,很多非計算機專業的在校學生不知道Oracle是何物。但是如果你是一位想在畢業後進入IT行業的學生,那麼,你必須知道什麼是Oracle。

首先,Oracle是一家軟體公司。這家1977成立於加利福尼亞的軟體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出關系型數據管理系統(RDBMS)的公司。現在,他們的RDBMS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操作環境:Windows NT、基於UNIX系統的小型機、IBM大型機以及一些專用硬體操作系統平台。事實上,Oracle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RDBMS供應商,並且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信息處理軟體供應商。現在,Oracle是僅次於微軟公司的世界第二大軟體公司,2000年的銷售額為101億美元。現在Oracle在世界范圍內大約聘用了4萬3千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在美國本土有2萬1千名。有趣的是,即使在美國本土,Oracle的技術人員(主要是程序員)中有40%是印度人,中國人是第二多的,其次才是美國人

❷ 股價處於歷史高位會調整嗎後市要如何操作

當我們購買的股票價格處於一個歷史高位,那麼,我們在這個時候就要進行離線的思考了,要考慮我們是否還能夠繼續持有下去這支股票,因為一般對於股票來說,他到達歷史高以後會進行一個價格的調整,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夠繼續做出理性的判斷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喪失了前期的高額收益。

所以說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我們要區分不同的情況來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斷,否則我們很有可能會在高位被套著,所以說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我們要積分不同的情況來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斷。

❸ 年的甲骨文是什麼意思

甲骨文,甲骨文公司的全稱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料庫軟體公司,總部設在紅木灘,加利福尼亞州。 2011年7月23日,美國聯邦法官威廉·艾爾索普(威廉Alsup)當地時間周五拒絕了甲骨文的Java專利侵權谷歌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損害賠償申索。

基本信息公司類型:上市公司(NASDAQ:ORCL)甲骨文

企業規模:世界五百強市值:1466.43億美元(2011年)收入:$ 26.82十億(2011歲)的口號:信息驅動的公司成立於:加利福尼亞(1977)總部:加利福尼亞州雷德伍德城海灘重要人物:勞倫斯·埃里森勞倫斯(拉里)J.埃里森業:資料庫軟體員工人數:108,429(2011年)首席執行官: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軟體公司,超過145個國家,為用戶提供資料庫,工具和應用軟體以及相關的咨詢,培訓和支持服務。甲骨文公司正式進入中國於1989年。編輯本段

Oracle產品,主要產品目前分為兩大類:1。伺服器(伺服器)和工具(主要競爭對手:IBM,微軟)*資料庫伺服器:2007年最新版本的Oracle 11G *應用伺服器:Oracle應用伺服器*開發工具:Oracle JDeveloper中,甲骨文設計,Oracle開發等2。企業應用軟體(主要競爭對手:德國公司SAP)*企業資源規劃(ERP)軟體。擁有超過10年的歷史。 2005年,收購企業軟體開發的軟體公司仁科(PeopleSoft的),以加強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 *客戶關系管理(CRM)軟體。自1998年以來,這個軟體的開發。 2005年,收購客戶關系管理軟體公司Siebel軟體(的Siebel)的發展。編輯本段

很難想像,該公司誕生了,它實際上是一個傳奇甲骨文IBM的開始。 1970年6月,IBM公司的研究員埃德加法院(埃德加·弗蘭克·科德)在ACM通訊發表了他著名的「大數據共享資料庫的關系模型」的論文(數據的大型共享數據銀行的關系模型)。這是一個轉折點,在資料庫的歷史。要知道,層次模型或資料庫產品和網格模型佔主導地位的市場地位。從本文開始,拉開了關系型資料庫軟體的序幕革命。雖然在1970年初誕生了關系模型理論,但是仍然沒有看到在市場上推出了一個關系資料庫管理軟體。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反對者認為關系型資料庫速度太慢,然後比較分層資料庫。值得好笑,IBM是雖然1973開始了System R的項目來研究關系型資料庫的實際可行性,也沒有及時推出這款產品,因為它是IBM公司的IMS(著名的層次型資料庫)市場不錯,如果推出關系型的資料庫,有很多人參與了IBM自身的利益。此外,IBM的大型和復雜的官僚機構在決策遠遠不夠靈活。當拉里·埃里森大約有機會看到一個關系資料庫中的描述的一個工作原型,他發現其他公司錯失的機會。當時,尚未有企業致力於商業化這項技術。埃利森和他的共同創始人鮑勃·邁納和Ed奧茨承認一個非常巨大的商業潛力存在於關系資料庫模型方面 - 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將永久地改變商業計算的形狀。 1977年6月,拉里·埃里森和Bob礦工和Ed奧茨共同創立於美國矽谷一家名為軟體開發實驗室(軟體開發實驗室,SDL)的計算機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當時,32歲的拉里·埃里森,大學沒能讀研究生3輟學,只是一個普通的軟體工程師。公司成立以來,礦工,總裁,奧茨擔任副總裁,並埃里森,因為事情的合同,還是另一家公司上班。沒多久,第一位員工布魯斯·斯科特(使用Oracle資料庫軟體的人都知道有一個斯科特用戶,沒錯,這就是斯科特,斯科特作為用戶的口令老虎,這是斯科特貓名)加入進來礦工和奧茨在某種合同累的開發工作,他們決定開發一個通用的軟體,但他們不知道自己什麼可以開發的產品。奧茨第一次看到了著名的論文埃德加法院,連同其他幾個相關的文章和建議埃里森和礦工也讀到。埃里森和礦工預見的巨大潛力為資料庫軟體(一起去IBM,沒錯),於是,SDL開始策劃構建可商用的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不久,他們沒有走出一個像樣的產品,或者具體的,像一個演示。據埃里森和礦工他們以前的項目代碼,從事投資由中央情報局一家公司,他們把名為ORACLE的產品。因為他們相信,ORACLE(字典中的解釋才有意義的「神諭,預言」)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1979年,SDL軟體有限公司更名為關系(關系軟體公司,RSI),在「軟體開發實驗室」不太像一個大的公司名稱。 1983年,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產品,RSI再次更名為ORACLE。編輯本段

相對強弱指數增長在1979年的ORACLE產品的商業版本的計算機上夏季可用於DEC公司的PDP-11,該產品集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資料庫的SQL實現,其中包括子查詢,連接和其他功能。但不得不說,軟體不是很穩定,而且缺乏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務處理功能。對於營銷策略,該公司聲稱,這是該產品的第二個版本,但它實際上是第一版。之所以被命名為第2版而不是第一個版本,因為埃里森認為潛在的客戶更願意購買前兩個版本,而不是原來的版本。 (雖然這樣做有些不老實,或承認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把戲。截至目前也有一些公司推銷自己的版本,稱為客戶1.0,1979 ORACLE學習吧!)多年以後的今天,ORACLE公司聲稱是第一為他們提供了第一個SQL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雖然軟體不是很好,但客戶仍然存在。美國中央情報局迫不及待地買了一套這樣的軟體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咨詢了IBM的IBM後沒有發現任何可能的商業產品,他們聯系了RSI。所以RSI有了第一個客戶。當時,政府和軍事機構往往同時有幾台電腦,但還沒有任何「軟體可移植」這樣的說法,當然,也有能力來幾乎沒有任何應用軟體。換句話說,在PDP-11的發展,ORACLE資料庫不能用在IBM大型主機和DEC的VAX。不久,用戶表現這樣的需求:ORACLE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上同時運行?這給RSI帶來了新的挑戰(主要是礦工和Scott)。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般的軟體設計用於在單個操作系統軟體必須很少移植的能力運行。 1983年3月,RSI發布了ORACLE第三版。礦工和Scott歷盡艱辛重新用C語言編寫的這個版本。要知道,C語言是推出不久,用它來寫ORACLE軟體也有一定的風險,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很快就證明了如何這樣做正確,C編譯器便宜又有效。從現在起,ORACLE產品有了關鍵特性:可移植性。 ORACLE第3版還推出了「原子」的SQL語句和事務 - SQL語句要麼全部成功,要麼全部失敗,整個事務被提交或回滾。 ORACLE第3版還引入了非阻塞查詢,使用數據「鏡像文件之前,」檢查存在和回滾事務,從而避免了讀鎖定(readlock)使用(雖然通過使用表級鎖定限制了它的吞吐量)。同樣在1983年,IBM發布了一個遲來的資料庫2(DB2),但只可在MVS上使用。總之,Oracle已經採取了主動。今天,甲骨文公司(NASDAQ:ORCL)是仍然在這個領域的最前沿。幾乎所有的行業在世界上的Oracle技術的應用,以及「財富」100強企業98使用的是Oracle的技術。甲骨文是在整個產品線(資料庫,業務應用程序和應用程序開發和決策支持工具)開發和部署100%的基於互聯網的企業軟體公司的第一個。 Oracle是世界領先的信息管理軟體及世界第二大獨立軟體公司的供應商。 Oracle是一個創新的公司。今天,為了使業務應用程序可以通過互聯網已經成為這一概念的共識,在原,Oracle是最初的幾個公司之一練習這個概念。現在,Oracle致力於使所有軟體都能夠協同工作(即採用套件模式),其他公司,分析師和媒體逐漸認識到Oracle是正確的。甲骨文公司將在未來的呢?我們將秉承公司的傳統 - 不斷創新,引領行業的發展,我們希望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注重利用我們的軟體來解決客戶的問題。

編輯本段企業形象和Allison

Oracle的印象之外,往往與願望相認,他的自我,自大,說話清晰,充分表現的佳佳化身。艾里遜1944年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母親是未婚媽媽出生在紐約之後,他被送到芝加哥由其他親屬提出,12歲始知提高他們的養父。 20世紀70年代,當他第一次到京都,深受日本文化著迷。 「他們是最好的在這個星球上的戰斗,但懷疑土匪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創辦這個公司的最有禮貌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傲慢和謙遜的想法,我想復制這種文化。」不得不說日語字元與他一脈相承的,他說:。 「!感到害怕失敗,激勵我比我更恨貪婪失敗」(我一直更出於對失敗的恐懼比貪婪,我討厭失敗..),他說:。 「我希望Oracle能夠做到世界第一的軟體公司,所以我可以超越比爾·蓋茨」,他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了上限2000時,比爾甲骨文公司股票見頂美因茨一個星期。佳佳由前甲骨文員工客戶管理軟體公司Salesforce的股份以來創辦亦曾擔任董事會成員。 Salesforce的是針對小型企業客戶,同時非常相似OracleSalesOnline與Salesforce,甲骨文推出了面向服務的中型企業。之後,Salesforce的改變理念,與甲骨文和大中型企業客戶的競爭,允許他的投資與甲骨文的利益沖突,所以他退出董事會收回投資,這家新公司。微軟的壟斷官司,甲骨文聘請了於2000年由辯護律師的秘密水門事件美國,尋求微軟與微軟的垃圾企業關系的支持。佳佳被接納為在電視上,但問道:「我應該感到內疚」1993年,被駁回甲骨文的營銷人員亞德遴肋軛提到自己和佳佳拒絕上床睡覺(我應該心疼「?) ,他們被解僱,她指的是獲得佳佳的手,在香車美女艾莉森介紹,然後失去了她100萬美元的和解,但隨後馬上派人暗中自己的調查,發現在主證據的女士是偽造的電子郵件索賠在1997年,被控犯有刑事罪,以她的法庭,她被拘留了100萬元賠償也被凍結了。

編輯本段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的最新市場價值,市場價值衡量一個公司的動態結果,利潤和增長的條件,如綜合競爭力的大小,根據2010年底的1月,蘋果首次由金融時報公布的全球500強數據的市場價值贏得了全球IT產業最高層的年終市值。能夠進入前十大公司的市場價值是可敬的頂級IT公司在訂單的市場價值,這十家企業是蘋果,微軟,IBM,甲骨文,谷歌,三星,英特爾,思科,惠普和亞馬遜。

[1]

編輯本段要求駁回

2011年7月23日,美國聯邦法官威廉·艾爾索普(威廉Alsup)當地時間上周五駁回了甲骨文谷歌的Java專利侵權要求數十億美元的損害賠償申索。阿爾索普駁回了甲骨文公司報告的損失,稱甲骨文的索賠「太高在許多領域。」艾爾索普還表示,甲骨文可以要求推遲審判,以提出了可信和客觀要求。谷歌認為甲骨文應該不會得到任何賠償,沒有上周五的裁決艾爾索普發表評論。甲骨文發言人德博拉·海林格(德博拉·海林格)也拒絕在周五的裁決發表評論。[2]

編輯器在北京成立1991年7月,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開拓,為了更好地與本段的快速發展,甲骨文中國

業務的概述,以適應通信,甲骨文擁有的公司 - 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2000年8月8日,甲骨文公司正式在北京國貿大廈,新網站開設辦事處,成為公司立足於中國市場,並長期服務於一個里程碑,是一個新的起點,長紮根中國市場,甲骨文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設立了分支機構,提供全面的電子商務平台,在中國市場,Oracle9i中,Oracle電子商務應用軟體以及相關的咨詢服務和教育培訓服務和技術支持在中國的服務。甲骨文員工達到483人,2002年10月Oracle公司的Oracle建立了研發中心在中國深圳,服務於技術開發,產品認證在關鍵領域和本地化,技術支持等。第二個研發研發中心還開通於2003年10月在北京2011年4月20日,甲骨文宣布推出Oracle中國連續五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的「傑出貢獻獎」。

目標通過提供領先的技術優勢並教導,幫助中國軟體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的經濟大潮中成功地推動中國軟體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可靠,安全的企業軟體在中國的客戶,為他們的業務的增長作出貢獻。

推進本土化戰略,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系,致力於中國市場的公司在中國業務的91%是由當地的合作夥伴。還與中國人才交流基金會,培訓4000多名中國軟體的每個工程師今年,以滿足軟體人才市場的需求不斷上升。

編輯本段公司收購太陽

北京時間4月20日,甲骨文的聲明將是每股9.50美元(總計約7.4十億)收購。Sun微系統的交易本月初,價值約為74十億這個消息是相當驚人的,收購IBM和Sun知情人士說之間的談判破裂,孫拒絕IBM每股出價9.4美元高斯林說: 「甲骨文將繼續致力於維持一個強大而穩定的Java和整個生態系統。 「他還表示,在Java存儲的升級版即將推出。的Java商店試運行,去年的目的是為Java和JavaFX程序的發現和購買網上商店甲骨文最近經過耗資7.4十億收購Sun的交易,而獲得了太陽Java技術的效果多年後,高斯林現在擔任Oracle客戶端軟體部門的CTO(首席技術官)說高斯林,Java EE 6的將是基礎的下一代企業軟體; ..經過七年後的軟體發展,在去年11月30日獲得通過。的Java EE 6提供了一個模塊化和基於任務的配置文件等功能,目前的Java EE 6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基於文件的文件和網路。的Java EE 6技術規格還包括JAX-RS 1.1 ,企業JavaBeans 1.1,託管Beans1.0和Java-WS 2.2等應用程序介面。

編輯本段JAVA的未來

甲骨文收購了Sun公司,很自然地把java收入囊中,對於最java程序員推崇的全球行業未來的語言有很多擔心,不過,甲骨文將繼續開發明確的jdk,繼續支持java 2010年10月11,Oracle和IBM的競爭對手已宣布,兩將在OpenJDK的方面進行合作,OpenJDK的開源Java開發工具主要是甲骨文和IBM將共同作出的一項重大方面的OpenJDK Java SE的社區發展。兩集中在Java語言,JDK和Java運行時環境,JCP(Java社團之間的合作進程)將繼續承擔Java規范工作,雙方將加強在JCP。新興技術的羅布·史密斯IBM的副總裁說,IBM和甲骨文的整個Java社區的合作是一件好事,這兩者將共同提高技術創新的速度。之前,IBM開發的替代OpenJDK項目「阿帕奇和諧」,接下來將注意力轉向OpenJDK的。IBM和甲骨文將支持最近宣布的OpenJDK的JDK 7和JDK8路線圖,JDK7將增強Java虛擬機性能和新的I / O APIS(陣列處理指令集),JDK8會增加少量的語言增強功能,改善Java虛擬機啟動時間和人機工程學哈桑·里茲維,甲骨文公司的高級副總裁說:「Java社區針對Java平台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甲骨文和IBM之間的合作,是建立在OpenJDK的作為用於Java SE以上的主要開發平台的成功。 「羅德·史密斯,新興技術的副總裁,IBM表示:」IBM,甲骨文,Java和其他社區合作夥伴在OpenJDK的攜手合作將加速Java平台的創新。甲骨文和IBM的合作也標志著企業客戶可以繼續利用Java社區提供更加開放,靈活和創新的新技術,以促進其業務增長。編輯本段

關於甲骨文WDP項目

甲骨文WDP完整的Oracle勞動力發展計劃(甲骨文的職業發展計劃力)的,是Oracle(甲骨文)公司專為學生,個人,服務人員,等團體設立專業發展課程力量,甲骨文的市場在世界上促進職業教育項目,其成本為這部分人群提供的Oracle技術培訓的低,通過系統的培訓,使人口的那部分能迅速掌握了Oracle的最新核心技術,並勝任企業大型資料庫管理,維護和開發工作。 Oracle的技術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包括電信,電力,金融,政府和製造了大量的Oracle技術人才的需要,也有差距,在未來五年內多達10萬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與Oracle OCP認證技術人員執照無疑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在就業方面,在促進OCP認證的方向工作OracleWDP適合從事未來還有:系統架構,Oracle數據倉庫的數據建模方向的Oracle資料庫管理方向,Oracle開發及方向。這些都是最熱門的市場和技術人員物種。

世界上最大的資料庫供應商的認證值,Oracle已經毫無疑問的行業地位,Oracle認證一直被認為是IT認證的最高級別,Oracle認證想獲得企業的職業綠卡名稱能夠迅速進入金領階層。 10000讀者通過顯示美國認證雜志調查:讓Oracle認證的IT專業人士和技術人員在各級薪水最高,平均薪酬達62,000比微軟認證高出17%,比33%更高的CompTIA的認證。今天,有對沖認證? Oracle認證水平的專業和經驗的IT行業的IT專家和管理人員的基準指標。目前,只有350,000 Oracle認證專家。進入企業的職業綠卡的名字? Oracle認證是世界公認的IT行業的IT資格的專家的證詞,以幫助您的事業發展更成功,也受到僱主的青睞。開往黃金產業? Oracle認證證明您的專業資格和行業經驗,加速啟動你的職業生涯中的IT專家,以提高你的專業素質。

的Oracle OCP課程

課程說明:本課程適合Oracle10g的用戶,藍狐將擴大學生的數據伺服器來提供詳細的說明。涉及的概念包括課程為導向,面向對象資料庫的關系,以及功能強大的SQL編程語言。教學目標:本課程將是創建和維護資料庫對象和存儲學生的教授,訪問和操作數據。學生將學習使用,同時作為ROLLUP,CUBE,集合運算符和其他先進技術來訪問機密數據。學員將學習如何使用工具來准備iSQL * Plus中和SQL * Plus SQL腳本文件來生成類似的例子,動手實踐,加強基本概念的報告。目標對象:在校大學生,想在以後的資料庫管理,資料庫開發,資料庫測試,和其他最終用戶的資料庫。甲骨文的Java程序

編輯本段甲骨文的Java架構師培訓課程概述

本課程適合有一定Java軟體開發經驗,熟練使用Java編程語言和Java EE平台和Java架構師想從事的學習者。學習後的系統使學習者能夠實現與專業級Java系統架構師。目前的Oracle WDP在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濟南,由知名打開一個Java架構師培訓課程,以及該國的頂尖技術,並獲得Oracle認證的教師任教,如Oracle WDP北京市海淀區總裁高級講師,Sun的前任特別培訓顧問,高級項目經理培訓,Java培訓課程架構師,Sun認證企業架構師(SCEA),Sun認證的Web組件開發人員(SCWCD),Sun認證業務組件開發人員(SCBCD),資深盛流擔任的培訓顧問。

甲骨文的Java課程介紹架構師培訓課程分為兩個階段,該計劃的第一階段包括為企業應用EGP3,GOF和Java EE模式的企業應用開發框架的開源Java框架,軟體項目管理實戰系列課程,其中之一是一個培訓計劃,建立網上商店,以及由學生自己開發的。該方案包括項目EE企業應用程序性能調優Java平台培訓的第二階段,Solaris OS的系統管理,Oracle資料庫高級應用,Java是一個框架,體系結構和設計跨國OA系統。

編輯本段盈利
2010年,甲骨文稱為第四季度的毛利潤為2.36十億,或每股46美分,上一季度1.89十億,或每股業績38美分好得多。甲骨文一直關注發布在傳統的第四財政季度的財務數據持樂觀態度,該公司本財年年底銷售部門的時候總是希望提供可觀的折扣,以提高性能,所以很多客戶會推遲他們的購買,以獲得到五月低價格。 「有三樣東西在生活中是一定的,亡,稅收和Oracle的第四季度,」Cowen和Co分析師彼得Goldmacher說。這一次也不例外。甲骨文表示,營業總收入5月31日止年度最後一個季度增長39%,至9.51十億。最新的軟體銷售的反應則上升14%的收入,甚至比該公司此前的預期。甲骨文硬體銷售也貢獻1.8十億的收入,主要是由於收購該公司在一月份的美國電腦公司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這一目標。本月早些時候,甲骨文表示,該公司將額外開支在2011年從6.75億825萬美元,主要用於遣散費削減歐洲和亞洲設有辦事處。截至5月31日,今年員工Oracle的總數由106,492 2月下降至104,569人。本季度,預計甲骨文的季度收入的39-43%的增長,每股收益17美分,收於一系列18美分。 [3]

❹ 「甲骨文」創始人總裁拉里·埃里森

拉里·埃里森是全球第二大軟體製造商“甲骨文”創始人、總裁兼CEO,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料庫軟體公司,2001年美國《福布斯》雜志美國1豪榜名列第四,全球1
豪榜名列第四,總資產260億美元。

成長記錄
對於所有的IT精英而言,埃里森絕對是個另類。他愛留著長長的大鬍子,他喜歡穿一萬美金的亞曼尼西裝,他的私生活極其泛濫,他總是先為自己樹立一個假想敵,然後把他打倒,而這一次他的敵人是世界首1比爾·蓋茨。
他好像對全世界都不滿,發言總是那麼刻薄毒辣,“比爾·蓋茨?那可是一種非常有名的病毒!”“只有其他人都失敗,才是真正的成功!”“羅馬帝國都會垮,憑什麼微軟不會?”“每當IBM展示他們的大型機的速度跑得有多快時,他們往往把自己的資料庫扔到垃圾箱里,而使用甲骨文的資料庫。”“買微軟產品的人是很傻的,他們產品是25年前他們的祖父編寫的!”
但他確實是一個天才性的人物,自從1977年創立了“甲骨文”,不過26年的時間就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軟體製造商。所以,他是一個天才,也是一個狂人,註定了備受爭議。
32歲創業的奇跡
1944年,埃里森出生在紐約,但剛一出生就被父母拋棄了,一個芝加哥的親戚收養了他,在埃里森的記憶里,只與母親見過一面,知道她是猶太人,而父親的身份,至今還是一個謎。
從小,埃里森就表現出了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他先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後來進入西北大學,但都沒有等到畢業他就離開了。在學校他非常孤僻,喜歡獨來獨往。他的成績並不怎麼好,惟一感興趣的就是計算機。
大學肄業的埃里森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幾家不出名的計算機公司工作,正是在其間,埃里森的數學才能得以顯露,他不僅在技術上工作出色,而且對技術的發展趨勢有著本能的把握,簡直就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技術天才。
可是,埃里森對自己駕輕就熟的技術工作越來越缺乏興趣。有一次,他在一個聚會上對他的朋友談了他下一步的想法:“我不能再干技術了,靠它我永遠1不了,我要當老闆,開創自己的公司。”
於是,他開始頻頻跳槽,尋找一個能讓自己發展的機會,但是家裡的情況並不允許這樣,再加上他花錢的速度永遠超過賺錢的數目,家裡開始債台高築。1974年,忍無可忍的妻子昆妮與他分手了。當時埃里森苦苦哀求妻子:“我會成為百萬1翁的,如果你和我在一起。”但昆妮卻不相信,不過直到埃里森真的成了超級1豪,但她並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1977年,一個機會來了,在精密儀器公司任職的埃里森獲悉該公司有一個較大的軟體編制工作要發外承包,標的70萬美元。他決心抓住這個機會,做一番事業。他與兩個同事在6月正式成立了軟體開發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SDL),以家裡的房子做抵押,最後以40萬美元的最低價格中標。
40萬美元的經費為SDL提供了難得的啟動資金。精密儀器公司的項目順利進行著,可是埃里森又在考慮公司的下一步了:如果還這樣繼續編寫一個又一個的合同和程序,不但費神而且費力。能不能一勞永逸地只編寫一個程序呢?這樣才能更節省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會在市場上贏得更多的客戶。1970年,美國整個軟體行業的銷售額才7000萬美元。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計算機軟體的重要性,但埃里森已經從中覺察到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他似乎看到了軟體行業的光輝未來。

古老的名字、嶄新的奇跡
1976年,IBM公司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論文《R系統:資料庫關系理論》,介紹了關系資料庫理論和查詢語言SQL。埃里森非常仔細地閱讀了這篇文章,被其內容震驚,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數據信息。在這個啟發下,埃里森和他的同事開始著手編寫關系資料庫,雖然當時IBM也投入巨資在編制這一產品,但這4個人的小公司創造了一個奇跡,他們是第一個在市場上推出了SQL關系資料庫產品的公司!埃里森促成了一個遠大前程的行業——軟體業的誕生。
1982年,埃里森把公司的名稱改為“甲骨文(oracle)”。因為此前,埃里森曾經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干過,而oracle是他曾經做過的一個項目,同時他認為,oracle的字面意思是數據和信息的記錄,而公司創建了領先的跨企業信息存儲系統。
其實,早期的oracle版本無法正常地工作,程序充滿了錯誤,用戶有著許多抱怨,但埃里森關注市場更勝於關注技術,他相信較早佔領大塊市場份額是最主要的,“當市場已建立好,你知道百事可樂要花多少錢才能奪得可口可樂1%的市場,非常非常昂貴”。
埃里森的偉大之處在於,他還是個推銷高手,他不只推銷公司產品,同時更聰明地到處宣傳關系資料庫觀念,他經常做的演講標准題目是“關系數據技術的缺陷”,講述關系資料庫會出現的問題,然後介紹oracle是如何解決的。不像別的公司只講述產品的功能,埃里森還當場演示技術,在電腦上輸入一個關系查詢,很快結果就出來了,雖然也許實際的效果達不到,但至少做到了讓人們印象深刻,所以埃里森的成功不僅靠的是技術,更多的是市場推銷。
1983年,甲骨文公司提供VAX模式資料庫,它是第一個完全用C語言編寫的便於移植的資料庫。1984年,甲骨文提供第一個具有讀取一致性的資料庫,當年銷售額達到1270萬美元。1985年,甲骨文提供並行伺服器資料庫。
在80年代的一段時間,甲骨文公司幾乎每天都會推出一個新版本,到1989年光是資料庫就已推出了6個版本。其實甲骨文軟體功能還不是很完善,但埃里森的市場銷售策略
勝人一籌,他總是著重宣傳其產品的三大特性:可移植性,可連接性和兼容性。這些特性在市場銷售上,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正如一個矽谷專業人士所說的:“甲骨文公司生逢其時,埃里森將市場放在第一位,其他所有的靠後,擁有普通技術和一流市場能力的公司總是打敗了擁有一流技術和只有普通市場能力的公司。”
埃里森還經常鼓勵銷售人員,但又盡量使內部人員激烈競爭,他說:“任何一筆生意,都可能有5個競爭者,其中3個可能是甲骨文公司內部的。”甲骨文公司的前銷售副總裁曾表示:“為埃里森工作就像騎著老虎,不管路程如何危險艱難,你必須緊貼老虎背,如果你掉下來,老虎會把你吃掉。其他人對他而言,只有兩種人:朋友和敵人。”
到了1989年,他的甲骨文公司已經成為僅次於微軟的世界第二大獨立的軟體公司。雖然“甲骨文”代表著最古老的文字記載,但它的發展卻是最新最快的速度。
1986年甲骨文股票公開上市,更是給埃里森帶來了9300萬美元的身家。但就在第二天,微軟也公開上市,比爾·蓋茨擁有的股票價值超過了3億美元,在微軟讓世人震驚的同時,埃里森也找到了他一生中最強大的對手。

龍虎之爭
此後將近15年的時間,微軟和甲骨文開始了長時間的爭奪戰,其實他們兩個是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的。微軟側重於PC軟體的開發;甲骨文則把重點放在資料庫和網路應用軟體上。但對於埃里森而言,微軟這個“PC”教皇意味著壟斷,而他要打破這種壟斷,正如他後來所說的:“微軟在桌面系統上的壟斷,已經是最大的一個商業錯誤,現在它又想在網際網路上壟斷,我認為這是個更大的錯誤……我是站在全人類這一邊,所以不是我與蓋茨開戰,而是我代表全人類向蓋茨開戰。”
90年代中期,網路的出現和應用讓甲骨文的事業蒸蒸日上。埃里森將甲骨文的銷售全部轉到網上,電子商務搞得有聲有色,吸引了許多大公司,他們准備利用甲骨文公司的數據軟體,通過全球網路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
1998年,美國高等法院對“微軟”提起的反壟斷訴訟給兩個人的較量帶來了轉機。2001年4月28日,有報道聲稱,美司法部提出了分解微軟的詳細方案,對蓋茨來說,這真是個黑色的星期五,那一天美國股市的收盤價,微軟股票的價格跌至每股69.75美元,這樣比爾·蓋茨持有7.4億多股微軟的股票,總價值為517億美元;而埃里森持有的Oracle公司股票上漲至每股79.94美元,他握有公司的6.6億多股股票,總價值為530億美元,因此在這一天,世界首1的頭銜第一次落到埃里森的頭上。
然而,這只是短暫的輝煌。此前爆發了著名的“垃圾門”事件,它是一個不好的開端,讓甲骨文的股票開始下滑。因為埃里森,這個曾經在中情局干過的技術人士,為了打敗微軟,專門重金聘請偵探去搜索微軟的垃圾。對此埃里森毫不掩飾地一口承認,他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了維護更廣大的群眾利益。緊接著,2001年6月30日,甲骨文公司“二號”人物雷蒙德·萊恩突然辭職,更是讓華爾街人士議論紛紛,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的甲骨文股票。甲骨文公司股票的價格僅在兩個交易日便大幅下挫14%。有人認為,萊恩是受不了埃里森的跋扈而辭職的。
這個已經50多歲的老人永遠讓別人無法理解,不知道他下一步將會做些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埃里森與比爾·蓋茨的爭斗還將繼續進行下去,他帶給人們的是更多的話題。
矽谷狂人
在微軟與甲骨文的爭斗如火如荼的時候,埃里森多采多姿、令人無法捉摸的生活方式也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關於他的傳聞是如此之多,幾乎分不清真假。
和比爾·蓋茨相比,埃里森簡直是壞孩子,是一個無可救葯的狂人。出生貧苦的他,對於自己能拼到世界1豪的地位相當自豪,因此格外狂傲,他從不避諱公開炮轟微軟、IBM這些巨頭,甚至強調自己才是世界首1,趾高氣揚的氣勢讓許多人都受不了。
一次,他到台灣視察,台灣公司特別安排他與即將成為客戶的宏123456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會面,但就在約好的時間即將到來之際,埃里森突然說,自己看美國職業足球賽看得正過癮,要取消約會,屬下只好拚命找借口搪塞過去,而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他盛氣凌人的氣勢給下屬很大的壓力,同事們對於跟埃里森在一起講話總是戰戰兢兢,因為他的行為總是令人無法預期,行為不可捉摸,雖然甲骨文的工資待遇很高,但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在一本有關埃里森的傳記里甚至提到,一位產品研發部主管哈威因為受不了壓力,情緒變得不穩定,被埃里森下放,繼而解僱,最後,這位主管殺死自己兒子並舉槍自盡。
而這就是埃里森提倡的“甲骨文”文化,一種“壓力與激勵”相結合的機制,一種“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他常引用成吉思汗的名言:“只有其他人都失敗,才是真正的成功”,哪怕不擇手段。
在私人生活方面,埃里森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他愛穿亞曼尼,身上的西裝每套一萬多美金,留著鬍子。有過三次婚姻的他,緋聞不斷,好萊塢女星、名模、甲骨文員工都是他的獵
艷對象。
他有一架自己的私人飛機,不顧晚上11點不準降落飛機的規定,經常擾得四鄰不得安寧,為此,埃里森與政府對簿公堂。他一個人開壞數輛法拉利跑車,甚至曾在凌晨兩點途經舊金山一棟房子,因中意房子而叫醒屋主,拿出行李箱內四百萬美金買下房子,旋即帶女友進屋休息。
他曾經想花2000萬美元購買一架俄羅斯米格戰斗機,令美國海關手足無措;他開著一架義大利產戰斗機在太平洋上空和別人進行模擬空戰;他擁有一架拆除武器的義大利產“馬爾切蒂S.211”型戰斗機。更別提他在上大學踢球時弄斷過鼻樑骨,在夏威夷沖浪時扭傷過頸骨的這些小事了。
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這么成功,還要繼續和微軟爭斗,他說:“因為正在參加的這場比賽更加刺激、規模更大,它比悉尼—霍巴特帆船賽更讓人興奮。互聯網這場大賽比我做過的任何事情都要激動人心。”他就像是軟體界的成吉思汗一樣,一寸寸打下甲骨文的輝煌帝國,而且還要做到最好。他帶給人們的永遠是不可思議的爭議和奇跡!
成功秘訣
擁有“我一定要當老闆”的堅定信心。
競爭中不擇手段。

❺ 求麥克-戴爾和拉里-埃里森的相關傳記(自傳)

拉里·埃里森
「讀了三個大學,沒得到一個學位文憑」
埃里森是從俄羅斯移民的美國猶太人後裔,出生在1944年的曼哈頓。埃里森從小由舅舅一家撫養,在芝加哥猶太區的中下層長大,當時的貧富差別沒有現在這么大。學生時代的埃里森並沒有顯示出優秀的素質和成績,在學校他有些孤僻,喜歡獨來獨往。
1962年埃里森高中畢業,進入伊利諾斯大學就讀,二年級時離開學校。後來《商業周刊》曾報導過他離開的原因,說是因為平均成績不及格,埃里森不置可否。過了一個夏天他又進入芝加哥大學,同時還在西北大學學習。歷經三個大學,最終埃里森卻沒得到任何一張大學文憑。
1966年埃里森離開家鄉,來到加州的伯克萊,准備就讀研究生,同時開始工作。他學習了電腦編程,主要是為IBM開發大型電腦。他並非想投身高科技,只不過想賺點生活費。他給一些大公司開發應用程序,那時的軟體開發意味著:掛上磁帶,備份數據,工作單調,也沒什麼挑戰性,遠不能和現在的程序員相比。
關於學位埃里森認為:「大學學位是有用的,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去獲得一個或者更多,但遺憾的是我在大學沒有得到學位。我從來沒有上過一堂計算機課,雖然我還是成了程序員,我完全是從書本自學編程的。」
「換了十幾家公司,還是一事無成」
幾年間佩維斯-埃里森陸陸續續換了許多公司,1973年埃里森在阿姆達爾公司工作,阿姆達爾公司是和IBM競爭的生產大型電腦的公司,有45%的股份是日本富士通的,所以埃里森有機會去日本出差。在日本,他被京都典型的異國情調給迷住了,日本的禪學和文化給埃里森以深刻的影響,從此他成了一個日本文化藝術的終身愛好者。
離開阿姆達爾公司公司後,埃里森加入Ampex,這是矽谷一家生產影像設備的公司,在那裡他認識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Bob Miner和Edward Oates。當時他倆在一起研究如何有效存儲讀取海量的數字信息,埃里森轉向了市場銷售工作。他倆的項目最終還是失敗了,埃里森將這歸咎於公司管理不善,「我比公司的頭兒們懂技術,也比他們懂市場,如果他們能經營公司,我也能。」就這樣他動了自己辦公司的念頭。
創立甲骨文
就在他們打算成立公司時,另外兩個傳奇式的公司誕生了,一個是蘋果,一個是微軟。雖然這三個公司的產品、理念、文化完全不同,但卻有著同樣的模式:創立者的構成都是一個有夢想精神的技術企業家加一個技術天才:比爾蓋茨有Paul Allen,斯蒂夫·喬布斯有Steve Wozniak,拉里-埃里森有Bob Miner。
1977年6月,埃里森他們三人合夥出資2000美元成立了軟體開發研究公司,埃里森擁有60%的股份。埃里森之所以占這么多股份,是因為公司完全是由埃里森鼓動成立的,而且他當時有一個40萬美元的項目合同。這一年他32歲。
「當我創立甲骨文時,我想建立一個讓我喜愛的工作環境,這是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我也要通過公司養家糊口,但沒想到會像現在這么富有。錢不是最主要的,我真的是想和我喜歡或者佩服的人一起工作。甲骨文招聘有一個原則:如果這個人你不喜歡一周有三次和他一起午餐,就不要讓他加入。」
「上百億美元的錯誤」 1976年,IBM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R系統:資料庫關系理論》,介紹關系資料庫理論和查詢語言SQL。埃里森非常仔細地閱讀了這篇文章,並為之深深震動,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數據信息。作者Ted Codd十年前就發表了關系資料庫理論,並在IBM研究機構開發原型,這個項目就是R系統,存取數據表的語言就是SQL。文章詳細描述了他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實現的方法,埃里森看完後,敏銳地意識到在這個研究基礎上可以開發商用軟體系統。
那時大多數人認為關系資料庫不會有商業價值,因為速度太慢,不可能滿足處理大規模數據或者大量用戶存取數據。關系資料庫理論上很漂亮而且易於使用,但不足就是太簡單,實現速度太慢。埃里森卻就此看到了他們的機會:他們決定開發通用商用資料庫系統甲骨文,這個名字來源於他們曾給中央情報局做過的一個項目。不過也不是只有他們獨家在行動,Berkeley大學也開始開發關系資料庫系統Ingres。
IBM自己卻沒有計劃開發。為什麼「藍色巨人」放棄了這個價值上百億的產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員大多是學術出身,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理論,而不是推向市場的產品;從學術上看,研究成果應該公開,因為發表論文和演講能使他們成名,何樂而不為呢?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當時有一個銷售得還不錯的層次資料庫產品IMS,推出一個競爭性的產品會影響IMS的銷售人員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發布了關系資料庫DB2,而埃里森那時已經成了千萬富翁。
埃里森曾將IBM選擇Microsoft的MS-DOS作為IBM-PC機的操作系統比為「世界企業經營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價值流失超過了上千億美元」。IBM發表R系統論文,卻沒有很快推出關系資料庫產品的錯誤可能僅僅次之,甲骨文的市值在1996年就達到了280億美元。
「聰明的市場策略」
幾個月後,他們就開發了甲骨文1.0,但這只不過是個玩具,除了完成簡單關系查詢外不能做任何事情。他們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甲骨文有用,維持公司運轉主要靠承接一些資料庫管理項目和做顧問咨詢工作。
甲骨文資料庫的頭兩個用戶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海軍情報所,他們使用完全不同的硬體和軟體。中央情報局用的是IBM大型機,海軍用VAX機,而埃里森和Miner開發甲骨文用的是Digital的PDP機。這迫使他們作出一個重要決定:新版本3.0全部用C語言開發,因為C語言是所有機器支持的,而且C編譯器很便宜。
埃里森向客戶宣稱甲骨文能運行在所有的機器上,事實上當然不可能,但這是非常聰明的市場策略。大型公司和機構都擁有各種類型的電腦和操作系統,他們願意購買一種能通用的資料庫。
甲骨文的成功除了有IBM的友好幫助外,還要記上Digital的一份功勞。IBM向埃里森提供了關系資料庫理論,DEC提供了表演的舞台:VAX電腦。VAX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小型機。
「出色的市場推銷員」
早期的甲骨文版本無法正常工作,程序充滿了錯誤,用戶抱怨不斷,但埃里森堅信較早佔領大塊市場份額是最主要的。「當市場已建立好,你知道百事可樂要花多少錢才能奪得可口可樂1%的市場?非常非常昂貴。」IBM的作風則大相徑庭,如果用戶不滿意就不會推出新產品。甲骨文直到1986年的5.0版本才算得上是基本可靠的運轉系統,不過有趣的是早期的用戶並不在意損失金錢和數據,即使是中央情報局,也沒有不高興,他們需要的是技術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埃里森為他們描述了產品將能達到的美好功能,雖然現在沒有達到,但他們願意支付費用。
埃里森的工作不只是推銷產品,他還到處宣傳關系資料庫觀念。他經常作的演講標准題目是「關系數據技術的缺陷」,講述關系資料庫會出現的問題,然後介紹甲骨文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他的另外一個與眾不同的推銷技巧是:別人只是講述產品功能,他則當場就做演示,在電腦上輸入一個關系查詢,很快結果就出來了,雖然實際應用時情況可能會不同,但現場聽眾都印象深刻。埃里森不僅是在做演示,而且是在培訓用戶使用關系查詢語言SQL。埃里森的成功更大程度上不是作為一個技術專家而是市場推銷專家。
「甲骨文生逢其時,埃里森將市場放在第一位,其他所有的都靠後,擁有普通技術和一流市場能力的公司總是打敗了擁有一流技術和只有普通市場能力的公司",一位矽谷資深人士評論道。
「你們都會成為百萬富翁,我確信!」
埃里森經常對他的員工說,只要採用他的市場策略,他們都會成為百萬富翁。事實上早期的員工基本上都達到了這一目標。他的策略是銷售產品時強調甲骨文的三大特性:可移植性、和其他資料庫產品特別是IBM的兼容性以及支持廣泛網路連接。這滿足了用戶的需要,雖然他們實際得到的比期望的要少。埃里森的對手攻擊他總是銷售氣泡軟體。氣泡軟體指的是功能還未完成的軟體產品。
埃里森的主要對手是Ingres。1984年甲骨文的銷售額是1270萬美元,Ingres是900萬美元;1985年兩者銷售額都翻了一倍以上,不過Ingres增長得更快。如果照此發展,Ingres將會超越對手,但這時藍色巨人IBM又幫了埃里森一把。
1985年IBM發布了關系資料庫DB2,採用了和Ingres不同的數據查詢語言SQL,Ingres用的是QUEL。埃里森抓住了市場機會,到處宣傳甲骨文和IBM的兼容性,結果從1985年到1990年雖然Ingres的銷售額每年增長高於50%,但甲骨文跑在了前面,每年增長率超過100%。SQL在1986年成為了正式工業標准,Ingres的老闆簡直無法相信埃里森的運氣,但這正是埃里森的精明之處,「跟著藍色巨人,永遠不會錯。」
IBM確立SQL的標準是甲骨文成功的關鍵,但資料庫的戰爭遠未結束。Sybase和Informix也加入了競爭的行列。
「我的目標是克敵制勝」
Ingres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很晚才開發PC機上的版本,而埃里森和比爾-蓋茨一樣看到了PC的巨大潛力。甲骨文很快就有了一個PC機上的廉價版本,雖然它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可是埃里森和銷售人員卻有了有力的宣傳武器:甲骨文能運行在PC機上。
埃里森聽說Ingres發明了一種新技術———分布式查詢,十天後甲骨文就刊登廣告宣布了SQL之星:第一個分布式查詢資料庫,事實上還沒有任何這樣的產品。埃里森就是這樣,想像產品應該怎樣,然後再去實現。如果成功了,他就是成功的預言家。
甲骨文的上市給埃里森帶來了9300萬美元的身價,Microsoft在第二天也公開上市。Microsoft和甲骨文在同一年成立,Bill Gates擁有的股票價值超過了3億美元,埃里森這時發現了他一生中最強大的對手。
1988年甲骨文推出了6.0版本,這是當時功能最強大的產品,不過它的匆忙上市對公司簡直是一場災難,使用6.0的最初用戶都遭遇了頻繁死機和資料庫毀壞,直到6.0.27版本,產品質量才基本穩定。尾數27表示6.0版本經過了27次大的修改。
既然這樣,用戶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產品呢?主要原因是:如果用戶選擇其他廠商的產品,他們就得重寫所有應用程序,這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所以一旦選用了某種資料庫平台進行開發,你就得依賴它。
「遭遇危機」
甲骨文從1977年創立到1990年,銷售額都保持了每年高於100%的增長。高增長的同時也潛伏著巨大的隱患:公司的財務和銷售管理十分混亂,銷售人員為了完成任務得到提成,大量簽訂無法收款的合同,甚至有人弄虛作假,合同執行情況也無人過問,現金流量是負值。埃里森高薪聘請了有經驗的管理人員開始整頓公司,1990年第三財政季度有1500萬美元的銷售合同無法執行,結果季度銷售額雖然達到創記錄的2.36億美元,但利潤只增長了1%。
消息公布第二天,甲骨文的股票從25.38美元跌到了17.5美元,損失了30%的市值。為度過危機,甲骨文解僱了10%的員工,在以後的兩個季度情況變得更糟,股票在10月底的收盤價只有5.38美元,在春天埃里森擁有價值近10億美元的股票到11月份就只剩下1.6億美元了。
埃里森勇敢地接受了挑戰,他沒有賣掉自己的股票。公司開始改進銷售和財務管理,保持足夠的現金流量,銷售合同必須得到確認。這些普通公司的做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公司的增長率減慢了,這也是埃里森原來不願採用這些做法的真正原因。1991年和1992年公司的銷售額增長率只有12%和15%。
埃里森將希望寄託於甲骨文7.0,這是公司已經談論了好幾年的新版本,直到1992年6月才終於登場。這次他吸取6.0匆忙上市的教訓,在10個月前就發布了Alpha測試版,甲骨文7.0是極為出色的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埃里森的銷售隊伍有了真正的王牌,銷售額從1992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42億。
公司也開始有了成熟的管理方式,耐心聽取用戶意見並滿足他們的需求。甲骨文以前從來沒這么做過,原來甲骨文對待客戶很不經意,一個客戶打電話抱怨甲骨文資料庫死機並毀壞了他的數據,技術支持工程師的回答是:「無賴,一點用都沒有。」這種情況現在再也不會出現了,客戶必須得到一流的服務。
「改變世界的網路計算機」
埃里森現在不再負責日常工作,只是規劃甲骨文未來的發展方向。閑暇之餘他就駕駛長達78英尺的「莎揚娜那」號出海兜風,在1995年他曾經奪得悉尼帆船比賽的冠軍。
信息高速公路吸引了埃里森的注意,他是柯林頓總統最大的贊助商之一。他曾極力推動互動式電視和頂置盒的發展,不久他就發現了更迷人的機會:WWW環球網,Netscape的瀏覽器將WWW網推向了全世界,PC機的性能將不再是主角,連上Internet網才是價值所在。
埃里森在1995年巴黎舉行的歐洲信息技術論壇會議上,介紹了網路計算機NetworkComputer的觀念。所謂NC指的是配置簡單卻能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的低價電腦,不需要不斷更新的硬體設備和越來越復雜、龐大的操作系統,沒有軟盤和硬碟,只要打開電源用瀏覽器連上網路,就可以獲得信息和存儲文件,售價將不高於500美元。埃里森這一次將他的標靶瞄上了軟體帝國微軟,「甲骨文將只會做一件事情,我們管理海量的數據並通過網路提供這些數據。」
網路計算機的背後就是強大的網路伺服器,所有數據和應用程序都存儲在伺服器的資料庫中,甲骨文的資料庫技術將使網路計算機非常容易操作管理。Gates緊接著埃里森發言,他認為網路計算機沒有任何價值,只是大型機亞終端的翻版。但這一天的勝利是屬於埃里森的,網路計算機的報道出現在所有報刊的主要版面上。
「日本文化非常有趣,對我影響非常巨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鬥的民族同時又是最有禮貌的,極度傲慢自大和極度謙卑混合,一種美妙的平衡。在創立甲骨文時,我們想在公司盡可能地創造這種文化,一方面很好鬥另一方面很謙虛。如果你能平衡這兩者,你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這對個人和集體都一樣。"
媒體對網路計算機評價不一。CNET的記者認為沒有硬碟網路計算機需要依賴伺服器,這將是完全不可靠的;《商業周刊》專欄記者則認為網路計算機會帶來一種完全不同的個人電腦工業。Microsoft負責技術的副總裁認為:「人們想要電腦提供更多的能力,而不是更少,網路計算機根本不值一提。」但大型公司和機構對網路計算機大加贊賞,每隔兩年就要更新電腦和升級軟體的成本實在太高,1996年一台標准PC機成本是2000美元,但維護的費用每台要接近13200美元,網路計算機的管理成本相對應該低很多。
雖然甲骨文集合了IBM、Sun、Apple和Netscape在1996年制定網路計算機的標准,但事實上沒有一台網路計算機生產出來。蓋茨雖然對網路計算機嗤之以鼻,但也發表了一種簡單個人電腦SIPC的標准進行反擊。SIPC基本上和NC一樣,只有一點不同:它需要用Windows操作系統。
不過這一切都無關緊要了。隨著AMD和Intel的競爭,1997年800美元以下的電腦成為電腦行業新的增長點,500美元以下的Basic Computer不久也將會出現。微軟仍然是市場的主導者,但埃里森從來不會放棄。他說:「觀念的戰爭已經結束,市場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❻ 中國股市歷史上股價最高的股票

全通教育以467.57元創A股最高價

今年的資本市場格外熱鬧,上市公司的股價跌宕起伏的數不勝數,但最讓投資者高攀不起的非全通教育莫屬。
全通教育自2014年1月21日上市以來,從發行價30.31元/股一路上漲,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簡直是以火箭的速度,最高曾漲至467.57元/股(除權前),一度超過茅台成為股王,被成為2015年創業板的「大明星」,並成為A股有史以來的第一高價股。

❼ 是不是有家公司叫甲骨文

多牛的公司啊!
看看公司的發展歷史

公司歷史

1977 年 拉里·艾利森 (Larry Ellison)、Bob Miner 和 Ed Oates 共同創建了軟體開發實驗室 (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1970 年 IBM 的一名研究人員寫了一篇名為《大型共享資料庫的關系數據模型》的研究論文,他們三人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決定構建一種新型資料庫,稱為關系資料庫系統 (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 。
他們所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為美國政府做的,他們將之命名為 Oracle。他們認為 Oracle 意思是「智慧之源」,用來作為這個項目的名稱十分恰當,也會得到 CIA 的認可。

1978 年 軟體開發實驗室 從原來的聖克拉克遷至位於矽谷心臟的 Menlo Park 的 Sand Hill 大街上。
為了讓人們了解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他們將軟體開發實驗室更名為關系軟體公司 (Relationa Software Inc. (RSI))。

1979 年 RSI 開發出第一款商用 SQL 資料庫 — V2(V1 根本就未推出過)。
1982 年 RSI 更名為 Oracle 系統公司 (Oracle System Corporation),Oracle 公司。用產品名稱為公司命名,幫助公司贏得了業界的認同。
1983 年 Oracle 決定開發攜帶型 RDBMS。Oracle 開發出 V3,這是第一款在 PC 機、小型機及大型機上運行的攜帶型資料庫。
1984 年 年收入達到 1,270 萬美元
Oracle 遷至貝爾蒙特市戴維斯 20 號一棟 84,000 平方英尺的辦公樓內。
推出 Portable Toolset。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加拿大公司
Oracle 荷蘭公司
Oracle 英國有限公司
1985 年 年收入達到 2,300 萬美元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奧地利公司
Oracle 德國公司
Oracle 日本公司
Oracle 瑞典公司
Oracle 瑞士公司
1986 年 年收入達到 5,500 萬美元
1986 年 3 月 12 日推出 Initial Public Offering。當日公司股票以 15 美元開盤,20.75 美元收盤。推出第一個客戶端/伺服器資料庫。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澳大利亞公司
Oracle 芬蘭公司
Oracle 法國公司
Oracle 系統香港有限公司
Oracle 挪威公司
Oracle 西班牙公司
1987 年 年收入達到 1.31 億美元
Oracle 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DBMS 軟體公司。
Oracle 組建了由七個員工和兩種產品組成的應用產品部,這標志著它開始進入企業應用產品市場。
Oracle 開始開展咨詢與支持業務,旨在幫助客戶更好地使用他們的軟體。
現在,Oracle 咨詢部已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咨詢部門。
推出集成的 Case 和 4GL Toolset。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墨西哥公司
1988 年 年收入達到 2.82 億美元
Oracle 成為世界上第四大軟體公司。
Oracle 推出 V6 資料庫。
Oracle 推出 Unix 關系財務應用產品 (Unix Relational Financial Applications)。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巴西公司
Oracle 中國公司
Oracle 塞普勒斯公司
Oracle 馬來西亞公司
Oracle 紐西蘭公司
1989 年 年收入達到 5.71 億美元
Oracle 將其總部遷至紅木城海灣。現在那兒已建起了六座摩天大樓,周圍有無數的建築,營造出一種園區氣氛。
Oracle 在 IBM 大型機、DEC 和 UNIX 小型機以及 OS/2 PC 機上,創下了事務處理業績的最佳記錄。
推出 OLTP 支持服務。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智利公司
Oracle 希臘公司
Oracle 韓國公司
Oracle 葡萄牙公司
Oracle 土耳其公司
Oracle 委內瑞拉公司
Oracle 台灣公司
Oracle進入中國市場
Oracle 現在的產品銷售范圍覆蓋全世界 86 個國家和地區。
1990 年 年收入達到 9.16 億美元
這一年設立了:
Oracle 比利時公司
Oracle 阿根廷公司
Oracle 哥倫比亞公司
Oracle 哥斯大黎加公司
Oracle 菲律賓公司
1991 年 年收入達到 10.28 億美元
任命 Jeff Henley 為首席財務官 (CFO)
Oracle中國公司正式在中國注冊為「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
1992 年 年收入達到 11.79 億美元
任命 Raymond Lane 為首席運營官 (COO)。
Oracle7 資料庫發布。

1993 年 年收入達到 15.03 億美元
推出 Cross GUI Toolset。
1994 年 年收入達到 20.01 億美元
Multi-media Server Database 發布。
1995 年 年收入達到 29.67 億美元
拉里·艾利森發布網路計算機的概念:網路計算機是一種帶有本地內存的互聯網應用設備,一種不含硬碟驅動器的快速微處理器。

Oracle 公司對外公布了其查詢和分析工具套件 — Discoverer/2000,它可幫助最終用戶訪問和分析自己公司的數據(如公司數據倉庫中的數據)。Discoverer/2000 將數據以一種易於理解、非常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全公司的任一最終用戶都可利用這些數據,而不受個人技術專長級別的限制。

1996 年 年收入達到 42.23 億美元
Oracle 組建了一個新的子公司 — 網路計算機公司(Network Computer Inc.)推銷網路計算機。發布 Oracle7.3 — Universal Server
1997 年 年收入達到 56.84 億美元
Oracle 公布了 Oracle Designer/2000 2.1 版本和 Oracle Developer/2000 2.1 版本,它極大地提高了資料庫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生產力。
Oracle 推出其下一代網路計算的資料庫 — Oracle8,這就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計算成本,推動了一個信息獲取低成本、個性化的新時代的到來。

Oracle Applications R10.7 將 Oracle 的應用產品同 Web 緊密聯系起來:有了用於 Web 的 Oracle Applications,企業內外的用戶使用熟悉的、簡單易用的 Web 瀏覽器界面不但可以進行關鍵性的事務處理,還可以獲取公司信息,並按照所了解的公司信息安排自己的活動。

1998 年 年收入達到 71.44 億美元
Oracle 推出 Oracle Applications Release 11。客戶機/伺服器版本被徹底舍棄了。Release 11 是唯一的互聯網產品,並且對生產製造與供應鏈、財務、人力資源和客戶關系管理等系列產品作了若干新的改進。
Oracle 還推出了與 Oracle Applications Release 11 配套的商務智能系統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商務智能系統是一種易於使用的企業內部網應用產品,可從 Oracle Applications 中找到信息並將信息發送給業務經理和主管人員,幫助他們解決所面臨的棘手問題。

1999 年 年收入達到 88.27 億美元
Oracle 的 Oracle8i 交付使用: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資料庫,同時也是 Oracle 的互聯網平台商務革新的核心部分。這個新的資料庫為 Oracle 的低成本基礎架構上的互聯網應用產品帶來了巨大的規模效益。
2000 年 年收入達到 101.30 億美元
Oracle 電子商務套件 (E-Business Suite),這是業界第一款完整的且全面集成的電子商務應用產品套件。Oracle 使用自己的電子商務套件,僅一年時間就節省了 10 億美元,換言之,營業毛利提高了十個百分點。

❽ 甲骨文公司是什麼意思

甲骨文公司,全稱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資料庫軟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紅木灘
基本信息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NASDAQ: ORCL)
公司規模:世界五百強
市值:1466.43億美元(2011年)
年收入:268.2億美元(2011年)
口號:信息驅動
成立於:加利福尼亞 (1977年)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紅木灘市
重要人物:勞倫斯·埃里森 Lawrence (Larry) J. Ellison
產業:資料庫軟體
雇員數目:108429 (2011年)
CEO:Larry Ellison
Oracle公司(甲骨文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軟體公司,向遍及145個國家的用戶提供資料庫、工具和應用軟體以及相關的咨詢、培訓和支持服務。甲骨文公司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