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的股票分紅什麼時候到帳
股票分紅流程 1、確定股利分配方案 一般股利分配方案是董事會制定的,參考的依據是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股息政策,然後提交股東大會和主管機關審議確定。 2、董事會根據審議的結果向社會公告分紅派息方案,並規定股權登記日。
B. 許多散戶會選擇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這種做法是否可行呢為什麼
今天就買入銀行股,最好四大行的股票。以農行和中行的股票為宜。如今買入得話,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都不到4塊錢,每一年0.18塊左右的分紅,大約4.5%以上股息率。早已是很好的股利分配收入水平了。買入銀行股,最好長期持有。擁有一年以上,再售出是不扣股利分配稅的。假如是1年以內售出得話,是要扣股利分配稅的。
找一家運營穩健的金融機構,最忠誠金融機構實質業務流程的銀行,風險度會還小,生產經營情況好於平均,以小看的股票價格買入,吃年底分紅是可行的。可以這么估計,以資產總額8折價錢買一家銀行股,均值每一年年底分紅4%,每一年資產總額提升7%,擁有五年,五年後凈資產是當時買入時資產總額的1.225倍,那五年後,凈資產是買入價的1.531倍,假定五年後股票價格做到資產總額水準,那五年後股票差價掙了53.1%,再加上五年的股利分配總計20%,五年的總收益可達到73.1%,這兒不顧及利滾利。
C. 銀行股的分紅是不是比利率要高,投十萬銀行股一年分紅有多少啊
現在股市中不少銀行股股價比較低,不少銀行股市凈率只有0.6倍左右的樣子,而一些大盤銀行股股息率是比較高的,有些大盤銀行股股息率已經達到6%左右了,如果長期持有的話,可能風險比較低,而收益可能也比較穩健。
比如四大銀行中的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業績相當好,市盈率大概在幾倍的樣子,市凈率也在0.6倍左右,股價現在降到了3元左右,而2020年分紅大概在0.19元的樣子,按照現在的股價來算,股息率已經達到了6%以上。
如果是拿10萬元投資銀行股,然後准備長期持有10年以上,那麼股息率按照6%來算,每年分紅大概可以達到6000元左右,這樣的股息率比銀行利率還是要高了不少,可以說是比較劃算的。當然了,如果分紅,也是會相應除權的,但是一般銀行股股票都是會填權的,如果按照每年分6%計算,那麼經過16年分紅,基本上本金就全部收回來了,但是股價也不會降到零的。
而且持有10萬元銀行股,還可以申購新股,如果一年能夠中個一兩簽,也可能賺到上千元甚至上萬元,這樣一來,整體收益可能就會更高一些了。
而且如果長期持有銀行股10年以上,未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銀行股業績也會相應的增長,而且凈資產也會持續增長,這樣一來,未來股價也有可能上漲一些,這樣就可能獲得一些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綜上所述,現在銀行股股價比較低,市盈率比較低,市凈率也比較低,而股息率相對比較高,如果投資10萬元到一些高分紅大盤銀行股的話,每年大概可以獲得分紅五六千元的樣子。
銀行股的分紅確實要比銀行存款利率要高,投10資金買入工商銀行的話,一年可以分5750元,買入交通銀行的話可以分到7120元,買入不同的銀行股有不同的分紅金額。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銀行股的分紅率情況,根據最新銀行股的分紅率排名來看,部分銀行的分紅情況如下。
交通銀行的分紅率是7.12%,投入10萬可以分到7120元;
北京銀行的分紅率是6.85%,投入10萬可以分到6850元;
中國銀行的分紅率是6.46%,投入10萬可以分到6460元;
工商銀行的分紅率是5.75%,投入10萬可以分到5750元;
以上就是當前各大銀行股分紅率的情況,按照這個分紅率來看的話,買入10萬銀行股分紅都有幾千元,這是非常不錯的收入。
然後再來看看工商銀行的存款利率來看,銀行股的存款分為活期和定期,活期利率是0.35%,存入10萬一年只有360元的存款利息收入,這是非常低了。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相對比較高,銀行定期存款大約在1.5%~4%之間,意味著10萬元存入銀行做定期存款的話,一年可以得到1500元~4000元的利息收入。
所以綜合通過上面計算得知,同樣的10萬元買入工商銀行股票和存入工商銀行定期存款,肯定是買入銀行股的分紅收益高,而且還高出不少的金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把閑錢存入銀行,寧願把這筆閑錢買入銀行股做長期價值投資,而且這種投資股票的方法是最佳的,風險最低,投資收益也是最好,這種操作是最理想的。
工農交建中目前股息均超5%以上,10萬元投資銀行股,一年分紅收益能達到5500左右。銀行一年定期存款1.5%,10萬存款年利息1500,買銀行股比存銀行一年多收益4000左右。
是的,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8月19日,銀行股的息率超過6%的共有五家,分別是農業銀行股息率是6.25%、中國銀行股息率是6.48%、交通銀行股息率是7.19%、光大銀行股息率是6.14%、北京銀行股息率是6.8%。工商銀行的股息率也在5%以上,我們排除國有銀行,就以處在首都的城商行一哥「北京銀行」為例,買入十萬股銀行股,大概需要430000元左右,每年的分紅就是30000元多一點,去年是每股分紅0.315元,今年的分紅是每股0.30元。而銀行存款,一年期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是1.5%,同樣的金額每年的利率是6450元,差距之大,自己可以仔細算一下,就知道結果了。況且目前的銀行股正是處於底部盤整期,市盈率在5倍以下,市凈率有的達到了0.4以下,每年的ROE都是兩位數的增長,這樣的優質品種,在整個市場中很難找到第二個板塊,在將來回歸價值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投資這樣有確定性機會的公司,有足夠的護城河,不擔心倒閉和退市風險,安心持有,無需博取差價,只需要等待每年的高分紅就可以讓你慢慢變富,比起銀行存款要好很多倍。所以建議你購買銀行股讓自己的財富不斷地保值增值。
銀行股不炒。分紅什麼用。這里紅利剛拿到手。本金下跌。還是等於沒有分紅,而且弄不好本金還耍大虧。千萬不能投資。
相比其他行業,銀行股的股息確實比較高,該分就分,每年都有,絕不含糊。而且還比存銀行,存余額寶高得多。出名的有農行,工行,建行等。
簡單的以工商銀行為例。
20年是10派2.66元,預計21年的分紅也差不多是這樣,參考近五年來的分紅數據,可以預計應該也在2.5元左右。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4.63買入一手,那就是463元,如果21年按10派2.5元算,那麼分紅就有25元,利率在25/463 5.4%。那麼購入10萬元,一年下來就有5400元。此外,還有一筆隱形的收入,增加了新股中簽率。如果運氣好的話,一年內中個幾簽,小賺個萬把塊錢還是可以的。這樣一想,是不是覺得比存銀行,存余額寶高多了。
當然這裡面還要考慮交稅,還有股價下跌帶來的本金虧損的風險。
投資理財這些年給我得有一個教訓:高風險,並不代表高收益。低風險也不代表無收益。就拿近兩年來說,在股票市場,能保持本金不虧,約有盈利的,都已經超過了90%的股民了。
D. 股票中各大銀行的股息率最高的是哪一個銀行
交通銀行。統計發現,國有六大銀行一九年股息率均值為5.15%,遠高於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其中,有4家銀行股息率超過5%,排名第一的為交通銀行,股息率達到6.10%。中國銀行次之,股息率為5.43%。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股息率分別為5.40%和5.04%。
在中小投資者關心的分紅方面,六家銀行的現金分紅比例都維持了在30%左右,全年累計分紅總額達到了3352億元,交行以6.49%股息率在大行中排名第一。如果以累計單位分紅來看的話,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則是以每股派發現金股息0.326元和每股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0.317元位居六大行前列,每股分配現金股利最少的農業銀行,每股現金股利為0.185元。
銀行的股息率也是投資者關心的投資價值指標之一,股息率就是派息總額與公司市值總額之比,根據統計,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六大行中交通銀行的股息率是最高的,為6.49%,中國銀行以5.77%的股息率緊隨其後,農行和工行分別為5.43%和4.85%,郵儲銀行近一年的股息率則是六大行中最低的,為3.43%。
拓展資料:
股息率,是一年的總派息額與當時市價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後銷售價格的百分數表示的年度股息,該指標是投資收益率的簡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在投資實踐中,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
相對於普通股票來說,股息率應該是越高越好。因為普通股的股息率越高,說明該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普通股東分得的利潤也就越多。而相對於優先股票來說,就需要看待公司的股利政策。對於實施固定股利政策的公司來說,會給人們非常高的盈利前景,但是股息率越高也就會越加重該公司的財務負擔。相關的投資專家也認為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香港或者是在內陸地區,只有保險資金等風險偏好比較低的大資金是喜歡分紅獲得穩定的收益,而對於股民投資人來說,如果想要獲得穩定的收益,那麼購買大盤藍籌股票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股息率和分紅率是在選投資股時必須要參看的指標之一。股息率和分紅率雖不是同一個概念,但卻密切相關。作為投資者不僅僅是看分紅率,還更應該關注股息率。通常情況下,股息率高說明分紅率高的同時市盈率低。而且普通股的股息率越高,說明該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普通股東分得的利潤也就越多。相對於普通股票來說,股息率應該是越高越好。但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股息率越高也就會越加重該公司的財務負擔。這就意味著,對於優先股票來說,就需要看待公司的股利政策。
E. 中國銀行優先股股息為什麼那麼高
這可能是因為銀行股是屬於集資比較困難的,所以它的股息率就比較高一些,再一個銀行股可能是營收的效果比較好一些,所以到年中的分紅就比較多一些,或者是季度性分紅比較多一些,所以它的股息率就比較高一些了,可以想像一下,當這個銀行掙很多的錢的時候,勢必有很多錢拍發出去
F. 中國銀行什麼時候分紅
股票分紅的時間一般與半年報、年報同時公告。股東大會通過後,上市公司會發布公告信息,具體分紅時間你需要關注公司公告。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並享有分紅權。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上市公司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使用。
擴展信息:
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支付股利,稱為股息或紅利支付。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配股份,股利以股份的形式出現,也叫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資本化的情況,與分紅不同。分紅是扣除公積金等費用後分配給股東的,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送股的一種形式,從公積金中提取。上市公司歷年積累的利潤和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都是通過送股實現的。兩者來源不同。
配給份額
也是投資者經常遇到的情況。與發行股票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分配,而是投資者對公司進行再投資的過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量的股份。它不支付股息,但卻是一種融資方式。它是上市公司的股票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分配的股份。
G. 2021銀行股息率排名前十名
交通銀行
6.97%
北京銀行
6.80%
中國銀行
6.46%
農業銀行
6.27%
光大銀行
6.10%
渝農商行
5.75%
工商銀行
5.60%
中信銀行
5.53%
民生銀行
5.43%
建設銀行
5.40%
股息率(DividendYieldRatio),是一年的總派息額與當時市價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後銷售價格的百分數表示的年度股息,該指標是投資收益率的簡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在投資實踐中,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
股息率是挑選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參考標准,如果連續多年年度股息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選其他類型股票的參考標准之一。決定股息率高低的不僅是股利和股利發放率的高低,還要視股價來定。例如兩支股票,A股價為10元,B股價為20元,兩家公司同樣發放每股0.5元股利,則A公司5%的股息率顯然要比B公司2.5%誘人。
股票市場上,一個叫"神火股份"的煤炭股,在1999年、2000年行業低谷的時候,仍能保持每股三、四毛的業績,並每年都把大部分的利潤用於現金股利,2003年中期和年底分紅合計每股0.56元,扣稅後0.448元,以現價13.8元計算,股息率3.2%。最近公布半年每股盈利為0.92元的中集集團,全年利潤保守估計至少應該在1.5元/股以上,按照公司很低調的估計,2005年有15%的增長,應該有1.7元,不考慮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全球航運業的復甦,假設從2005年以後公司業務零增長,保持1.7元的每股盈利(由於公司在所處行業的絕對壟斷地位、成本優勢,公司經營應該不會出現突然失控,大幅下滑),並按照2003年股利政策35%的利潤用於現金股息,那麼其A股(000039行情,資料,咨詢,更多)8月12日的17.5元股價意味著3.4%的股息率,其B股(200039行情,資料,咨詢,更多)低於12元港幣的價格意味著5%的股息率,還不算其他65%未分配利潤逐年留存在公司。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當我們糾纏於1300點是底還是1400點是底,或者想著1000點、800點讓自己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那些腳踏實地的人們正輕松收獲著超越銀行存款的收益。
H. 中國銀行分紅時間
股票分紅的時間一般在半年報、年報公布的同時公布分紅預案。在股東大會通過後,上市公司會發布公告信息,所以具體的分紅時間,需要自己留意公司公告。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拓展資料:
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配股
配股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配股與送股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的分配式,是投資者對公司再投資的過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而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額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紅,而是一種籌資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所配的股票。
除息除權
除息與除權產生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此外,由於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的變動,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以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
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金股息的權利。
股權(息)登記日與除權(息)基準日股權(息)登記日,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定一個日期,在此日期收盤前的股票為"含權股票"或"含息股票"。在該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享受分紅配股的權利,通常稱之為R日。
之所以稱為登記日,是因為交易所在該日收盤之後將認真核對有關資料,對享受分紅配股權利的投資進行核對後登記全部過程均由交易所主機自動完成,而不需要投資者去辦理登記手續,這也是證券無紙化交易的一個優點。
除權(息)基準日,是相對於股權(息)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即R+1日,在該日及以後交易日稱為"除息股票",買入該股票的投資者也就不再享受此次分紅配股的權利,而在股權(息)登記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在除權(息)基準日及以後賣出該股票後,其所享受的分紅配股的權利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