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見股份未按期披露年報被公開譴責,不按期披露年報對誰的影響最大
企業年報是指董事會准備向有關主管部門和股東大會報告公司經營活動的相關財務狀況,並以書面報告材料的形式提出。那麼,公司不報告的後果是什麼?對股東會有什麼影響?公司未報告的後果:對於公司的年度報告,主管當局將在全年中繼續進行隨機檢查。如果發現該公司尚未報告年度報告,則該公司將被包括在異常列表中。即使公司將來處理並刪除異常清單,也會保留相應的黑記錄。進入異常清單的企業將無法處理更改,取消和其他事項。
一般而言,未能披露其年度報告而提交的上市公司常常會遭受治理結構缺陷,內部風險控制的形式化,合規披露意識薄弱,財務會計不規范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無法履行職責等問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對18家未連續三年披露其年度報告的上市公司進行了調查。根據以前的調查結果,在上市公司非法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的背後,往往存在隱匿的違法關聯交易,非法佔用資金和惡性利益。傳達有關嚴重違法犯罪的線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現該公司不僅未能及時披露信息,而且還擁有虛構的采購合同,虛假的支付服務以及憑空背書。該公司施加行政處罰,並將其移交給公安機關。對於這類公司,投資者需要睜大眼睛,避免踩雷。
2. 上市公司年報推遲了是利好嗎
如果上市公司年報推遲是被監管部門要求整改,那麼是不好的,可能會影響股票下跌,如果上市公司年報推遲是因為編制工作預計完成時間晚或者上市公司近期有收購項目等因素,那麼對股票不會產生影響。股票年報一般在次年的1月份發布,年報是上市公司一年的經營狀況,年報可以作為投資的參考指標,一般可以選擇業績較高的公司進行投資。
拓展資料:
年報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稱年刊。 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報表包括描述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和收入的報告、年報長表稱為10-K,其中的財務信息更為詳盡,可以向公司秘書處索取。
年報在上市公司中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的年報摘要,其內容較簡單,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詳細版本。
投資者首先要閱讀財務摘要指標,了解公司收益情況,比較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其次,在分析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時,一些指標要重點考察,如損益表中的主業收入、毛利、主業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絕對變化和相對主業收入的比例等。
如指標出現明顯異常的變化,就需尋找其變化的原因;第三,除了對財務報表進行做漏分析外,公司年報中這樣幾方面的內容也需認真閱讀,比如公司管理層對經營情況認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財務報表的附註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從中可了解公司和中介機構對公司經營情況的解釋。
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報之前都要與交易所預約披露時間,投資者可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頁的「年報預約查詢」欄目、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首頁的「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預約披露時間表」的欄目,通過這兩個欄目,投資者可以在披露開始前,方便地查詢哪一家上市公司會在哪一天披露年報。一般來說,只有少數公司會變動預約時間,如果出現變動,交易所網站會馬上更新預約時間。
投資者通過網路閱讀年報比較方便,建議登錄上海證券交易所悄兆網站、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或網路財經、和訊、新浪財經等股票門戶網站。這些網純運爛站會在每天收盤之後,刊登上市公司年報及其年報摘要,時效性最強。
3. 年報推遲披露對股價影響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是證券市場的一件大事,也是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決冊含肢策的依據。可以說,在規定時間內披露年報,有助於穩定投資者的投資預期,及時掌握和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做出理性的投資分析和判斷。
面對疫情,由於部分上市公司可能受到查閱檔案、負責人簽字、現場調查取證等方面的限制,導致承擔上市公司年報審計任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無法在既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審計目標任務。因此,延遲披露年報體現了監管部門做出的理性監管安排,尊重客觀事實,注重實事求是,結合上市公司實際經營環境。本身就是追求審計質量的具體體現。
准確、全面、真實、完整的上市公司年報是具體的投資指南,是給予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票估值的有效工具。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年報可以吸引股票市場價值投資者的注意力,幫助投資者樹立投資就是分享上市公司成長的理念,從而更好地引導投資者的投資行為。
同樣,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年報也有助於培養投資者良好的股票操作習慣,通過跟蹤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和配置股票資產來養成投資行為,通過分享上市公司紅利來建立盈利模式,而不是依靠小炒、短炒、差炒、新炒等投機操作來獲取一時的利差。
應該說,上市公司延遲披露年報的做法,充分體現了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經營州世環境變化的高度重視,也是對上市公司年報質量逐步「驗證」的過程。這將有助於避免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瑕疵,解決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投資風險,營造良好的市場投資氛圍。當然,如果錯過了正常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上市公司更需要在年報審計過程中精益求精,關注披露時間的推移對投資者投資心理預期的影響,在利潤分配時實事求是,更好地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
相關問答老團:股票年報公布早好嗎?
上市公司年報的公布時間通常為:每年1月1日——4月30日,在這之前通常會有一個業績預告,主要是為了避免在報告正式出現的時候對於股價有大幅波動的影響,提前釋放這種業績風險,更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4. 披露年報時間已過,為何有些上市公司年報會難產
2020年披露年報時間已經結束了,但還是有小部分上市公司未能准時交出一份年報,而是找出各種原因作為理由,無法按時交出年報,這種行為是不是存在違規?是不是太不尊重投資者呢?
截至當期,還有*ST斯太、*ST天潤、易見股份等等小部分公司未能在定期披露年報,對於這些未按時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已經得到當地證監局的關注;比如易見股份已經收到證監局問詢函,按照相關證券法規定,如不按時披露年報的,將會被責令整改,並進行停牌處理;接下來兩個月時間還未披露年報的公司將會被風險警示,並存在終止上市的風險,所以希望相關上市公司一定要准時披露年報。
意味著易見股份先前披露的業績預告是不準確的,2020年的業績會出現業績下修改,甚至會出現重大虧損的可能性;消息出來之後易見股份次日出現一字跌停板,易見股份已經三個跌停了;同時易見股份公司董事和財務總監出現辭職,這一連貫性事件發生,易見股份年報難產背後必然是有什麼貓膩的。
通過上面對於易見股份年報難產事件進行梳理,年報難產背後必然是有重大原因,不然易見股份也不會冒這么大風險不按照披露2020年年報;同時公司董事辭職、業績可能出現大幅虧損,也不會導致公司股票出現三連跌停板等等事件發生。
綜合上面對於易見股份年報難產事件進行分析得知,還有其他上市公司同樣未能准時披露2020年報的,其他上市公司同樣會存在一些很大的變數;總之就是一句話,事出必有因,如果沒有變數上市公司也不可能把自己推向火坑的。
總之我們做個股民投資者,對於這些年報難產的上市公司股票最好別去碰,及時有持有這些股票的建議及時調倉換股,一定要提前控制風險,遠離問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