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菲特增持石油公司身家暴漲500億,他的投資眼光為何能如此獨到
巴菲特因為增持石油公司的股票,導致他的身價暴漲500億。他的投資眼光之所以如此的獨到,主要是因為它擁有的資金量非常大,可以在市場開始有反應之前就能夠提前布局。同時他要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在全世界幫助他收集信息,這些都可以幫助他進行決策。相比較於普通人,巴菲特肯定是有很大優勢存在的,所以他才能夠積累如此身家。
第三,他的資金可以讓他擁有更大的優勢。
相比較於我們普通人,巴菲特可以拿出上千億美元投資到股票市場當中,因為它有屬於自己的基金。就算自己沒有錢也可以融資進行投資,這也就意味著他將會有更大的四處成本。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旦選擇失誤,可能會血本無歸。但是對於巴菲特來說,它還有下一次再上牌桌的可能。
❷ 巴菲特再次割肉 殺入石油 達成減產協議的石油要見底了
巴菲特割肉航空股後再割肉銀行股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可以說非常的驚險刺激,因為就連做價值投資的股神巴菲特也被「玩得團團轉」!
繼上次持倉33天後被腰斬,割肉航空股,巴菲特被調侃是「巴韭特」之後,巴菲特又割肉了,這次,割了銀行股,紐約梅隆銀行,虧逾1800萬元!而且,即使兩次 抄低 失敗,巴老也沒閑著,又果斷殺入石油了!
上次在航空股上虧損割肉,很多人說巴老別割肉,等被接管唄,但東哥就說過巴菲特這樣操作的原因。事實是即使公司被救活了,但是老股東卻死了。 可以說,這些 歷史 教訓令人觸目驚心,巴菲特沒變,這根本不是什麼快進快出短線操作,這是一筆能載入史冊的教科書般的糾錯案例,極為經典價值投資。
賣出的原因就是老巴意識到自己判斷失誤,於是決定立即糾正。 這才是真股神,發現抄底錯了,就趕緊止損,這就是執行力!
而這次割肉銀行股,可以說是和上次割肉航空股一樣的操作,都是基於巴老對這次事件的判斷失誤,以為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沒有想到,會發展到超乎他的想像,其實,這件事剛開始的時候,國人也沒有想到會發展成這個樣子,所以這是基於前期的判斷失誤。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價值投資者,最擅長在暴跌後買入便宜優質的企業,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成功抄底!他曾經說過,一定要吝嗇,即使好資產,也不要為之付出過高的代價,也就是等到殺跌出合理估值,尤其是低估的時候買入,就是最合適的。
而巴菲特買入航空和銀行股就是低估的邏輯,但是在這次特殊情況的催化下,他看中的這個生意受到影響了,國際航班停飛,銀行壞賬加劇,所以他看到了這個變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及時止損。
人不是神,巴菲特也不是,就如巴菲特曾經的訪談關於美股熔斷的看法,巴菲特表示疫情和油價崩盤沒有那麼糟糕。但是也說,他活了89年第一次見。也看出了他對這次局勢判斷的失誤,但整體看,巴老坐擁上千億美元的現金,也依然是大贏家。
關於巴菲特操作引起的質疑,秘書稱,也許這一切都等到5月股東大會才能揭曉。
而大家現在也似乎關心,巴老在割肉航空股和銀行股後,殺入石油股,這個該怎麼看,這次石油能不能賺呢?
巴菲特殺入石油會啟動嗎?
一說到巴菲特殺入石油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石油是不是也能見底了?
畢竟中石油是很多人的痛心點,上市13年,市值只剩十分之一,跌掉5個半茅台 !隨著近期國際油價的暴跌,跌不見底的中石油依然不斷創著新低!
而關於巴菲特加倉抄底石油股,實際上,早在2019年4月底,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獲得了100億面值、8%累積分紅的優先股以及62.5美元/股的價格購買8000萬股西方石油公司股票。不過,高價的並購、負面的輿論覆蓋、潛在的董事席更替風險、原油市場的 奔潰 ,一系列事件讓西方石油公司的股價一年之內便被「腰斬」。危急時刻,巴菲特開始第二次抄底加倉。
那麼,暴跌之後的原油,是否實現了「否極泰來」?
我們先從這輪石油下跌的原因來看,國際油價是否見底了?石油下跌是因為產油國為了抵擋經濟受沖擊而計劃增產,疊加石油需求下滑,所以引發石油暴跌,國際油價從70美元跌到20美元!
目前石油市場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不確定性,受到來自供需兩方面的夾擊。上月OPEC+的減產協議談判破裂,俄羅斯與沙特為首的聯合減產國開始各自表態從3月末協議到期開始發力增產,原本供過於求的供應面進一步承壓,今年的形式又重創了全球的石油需求。
目前石油在超跌後,很多人已經坐不住了,於是大家又商討如何救油價了。於是乎,產油國將討論減產至多2000萬桶,沙特和俄羅斯達成減產協議,歐佩克+框架協議是減產1000萬桶/日。消息一出,WTI原油日內大漲10%,布倫特原油漲幅達7.1%。
減產協議出來了,對國家油價是提振,油價的暴漲暴跌,應該告一段落了!
但如果說是漲,也漲不到哪裡去。這次全球產油國減產要求是2000萬桶/日,能否達到2000萬桶/日,不確定性還很大。而且就目前市場的這個疲弱需求,疊加新能源的熱潮,減產只是杯水車薪,而且需求也跟不上,所以期待不必那麼高!
既然已經分析了國際油價,那麼A股石油板塊呢?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石油了,目前中國石油股價創新低並破凈,或是機構逐漸降低配置的結果。雖然現在位置足夠低,可能會有反彈,但何必浪費成本在可能跑不贏大盤的資產上呢?
❸ 「股神」巴菲特再出手,斥資超56億美元買入西方石油,釋放了什麼信號
巴菲特這次出手斥巨資購入西方石油的股票,表明他更看好傳統能源的發展,看好西方石油公司的後續發展。
股神巴菲特一直以投資見長,他會提前布局自己看好的股票然後投入巨資買入,這次他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兩次出手投入幾十億美元購入了西方石油的股票。他這么做顯然是看好西方石油的後續發展,認可傳統能源的價值。
巴菲特購入西方石油公司並不是第一次,他曾經在三年前買入過西方石油的股票,並且讓他獲得了不少利潤。西方石油公司本身債務不多,並且擁有高額的現金流,公司良好的經營狀況也是巴菲特斥巨資的重要原因。巴菲特的出手預示著他看好傳統能源價格持續走高,未來能源危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❹ 巴菲特斥巨資大舉押注石油股票,這透漏了什麼信息
繼兩年前新冠疫情油價跌至負值清倉石油公司後,股神巴菲特入場追高,連續三天掃貨西方石油(美國第四大石油公司),並持有大量看漲期權 。
巴菲特在一周內連續增加了西方石油的購入。他說,在仔細閱讀了西方石油公司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記錄後,他認為首席執行官正在以正確的方式運營公司。因此,他從二月底開始買入,能買多少就買多少,5個交易日拋出45億美元。
在此之前,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已經持有價值100億美元的西部石油優先股和8390萬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行使價為每股59.62美元。如果西方石油公司的股價高於這個水平,伯克希爾可以行使其認股權證,出售這些股票獲利。
俄羅斯作為全球主要能源供應國,一旦出現問題,卡達、沙特等能源供應商將難以彌補供應缺口,可能進一步惡化市場供應。歐盟不想對俄羅斯的任何能源出口實施制裁,因為他們在這方面依賴俄羅斯。美國尚未決定是否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但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將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的油價。
❺ 亞蒙·哈默的尊嚴的故事
石油大王亞蒙·哈默一個有尊嚴的故事:
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善良而朴實的沃爾遜人,家家燒火做飯,款待他們,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當鎮長傑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麼活需要我做嗎?」傑克遜大叔心想,給逃難的人一頓飯吃,每個善良的人都會這么做。於是他回答:「不,我沒有什麼活兒需要您做。」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傑克遜大叔想了想,說:「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傑克遜大叔十分贊賞地望著這位年輕人,他知道如果不讓他幹活兒,他是不會吃東西的。思量片刻後,傑克遜大叔說:「小夥子,你願意為我捶捶背嗎?」說著就蹲在這個年輕人跟前。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地給傑克遜大叔捶背。
捶了幾分鍾,傑克遜大叔感到十分愜意。他站起來,說:「好了,小夥子,您捶得好極了,剛才我的腰還很僵硬,現在舒服極了。」說著將食物遞給了這個年輕人。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傑克遜大叔微
著注視著這個年輕人,說:「小夥子,我的庄園需要人手,如果你願意留下來的話,我太高興了。」
年輕人留了下來,很快成了傑克遜大叔庄園里的一把好手。過了兩年,傑克遜大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傑克遜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二十多年後,這個年輕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亞蒙·哈默。
擴展內容:
亞蒙·哈默( Armand Hammer)(1898~1990)是一個很有志氣的偉人。191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文學士學位時,接管了父親的制葯廠。1921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時,已擁有200 萬美元的資產成為一名學生企業家。隨後,他去了蘇聯,為兩國的貿易和礦物開發作了大量的工作;同時還在蘇聯建立了鉛筆生產廠,把美國成功的管理經驗傳授給這家工廠。
亞蒙·哈默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點石成金的萬能富豪,而在蘇聯和中國,他卻是家喻戶曉的"紅色資本家",因為他是第一個與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合作的西方企業家,被列寧親切地稱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個乘坐私人飛機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家,被鄧小平譽為"勇敢的人",《哈默自傳》在中國更是成了頗受歡迎的暢銷書。
❻ 美國股票分紅除息嗎
1.需要除權除息;
2.美國投資者對公司是否分紅十分敏感,美國股民中長線投資者占絕對大多數,大多數的投資者購買股票後長期持有,著眼於每年的分紅或5年後的資本所得。僅有少數的股民會在短期獲利後,賣出股票。收到現金分紅是投資者收回投資成本的一個重要方式,而不僅僅是賣出股票。
美國的上市公司也樂於用分紅來吸引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紅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量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公司可以通過紅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紅利支付率,投資者就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量抱有較為樂觀的預期,願意更多地投資於高紅利的公司。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股東大多都是私人股東,股價的漲跌影響到他們的財富和自身利益,他們願意在付出稅收成本的情況下,通過分紅來提升公司的股價。而在國內A股市場上大部分市值控制在國有股股東手裡,國有股股東對股價的變動並不敏感,大股東對上市高管施加的穩定股價的壓力很小。上市公司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分紅。
3.與美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方式占絕對地位相比,在國內A股市場送股的分紅方式占的比重比較大,在07年905家分紅的上市公司中,只現金分紅的有504家,佔比55.69%,只送股的有108家,佔比11.9%,現金分紅與送股同時進行的有293家,佔比32.37%.送股分紅方式使持有股票的中小股東繼續承擔股價波動的風險,對持有股票時間較短的中小股民而言,送股分紅與拆股沒有本質不同,除權後都相當於將一張十元錢股票的換成兩張五元的,上市公司的利潤仍然留在上市公司。除了分紅比例,分紅方式之外,國內A股市場與美國股市在分紅方面的另一個重要差異更體現在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對分紅的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