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的中國平安股票值得買入嗎
暫時不值。
中國平安是一隻機構重倉股,那麼長時間的陰跌說明明顯是主力機構在拋盤,是什麼讓主力資金撤退呢?
絕對不是簡單的調整。
從財報來看,2020年報營業收入增速在4%左右,凈利潤增速在-4%左右。暫且把增速降低歸於疫情。
那麼2021年一季報就已經明顯說明了問題,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增速也只有可憐的3.7%,相比於之前18,19年的快速增長,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增速明顯放緩了。
換個角度理解,公司已經面臨天花板了。預期降低導致的就是機構紛紛高位撤離。這才是根本原因。
至於目前來看,因為超跌的原因,中國平安可能會在底部震盪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再次選擇方向。
投資收入的利空,主要有兩個吧。
一個是內在的投資失誤。
比如華夏幸福暴雷,虧的錢全都要計提減值,會減少收益利潤。目前計提了182億元減值,後續可能還要進一步減值。
一個是長期的無風險利率下行。
保險公司的投資內容,無非就是存款+債券+權益資產+其他,其中債券是大頭,幾乎佔了一半。
長期利率下行,會壓縮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賺的錢就更少了。
而且有一點,雖然利率下行,但是按照年金險的保單,比如說光明一生,活到90歲,年化利率3.8%(活的越久利率越高),保險公司依然要按照固定的3.8%的利率付息,這樣一來利差就更小了(了解光明一生點這)。
不過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倒是很有利,如果我們買了年金險,鎖定未來幾十年的高利率,就能把利率下行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不必承擔利率損失。
最後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我很看好中國的保險市場,現在大家的收入上來了,觀念上來了,為了維持現有的經濟地位,防止一夜返貧,更會利用保險這個風控工具轉移風險,把全家的保險都做足。所以中國的保險市場潛力是很大的,我的預購清單里就有保險基金。
但對中國平安,我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吧。
保險是個同質化的行業,風險相同,基於風險衍生出來的產品,也是大同小異,所以我買保險股的投資邏輯很簡單,一看誰賺的錢最多(目前是中國平安),二看誰最創新(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都一般般)。
原本的保險時代是中國平安為王,但現在不一樣了,互聯網時代,信息差越來越少,還有高性價比的互聯網保險在打價格戰,消費者也不是傻的,知道買啥最劃算,中國平安的品牌優勢在逐漸減少。
2. 中國平安股票未來前景
當前投資平安的風險並不大。
雖然平安有綜合金融優勢,但這只是小范圍的綜合金融,大多數業務人員仍然扮演的產品推銷員的角色,不夠獨立、客觀。
不過這一優勢仍然比很多單純的壽險公司要勝出不少,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從平安過去的發展來看,毫無疑問,平安一家比較優秀的企業,但是這家公司在未來是否能夠持續保持優秀,還不得而知。
從當前平安公司的股價以及管理層多次回購股份的力度來看,理論上看,當前投資平安的風險並不大,壽險發展遇到瓶頸和困境,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但是投資者千萬不要期望短期內公司就能走出泥潭,需要做好持久戰的准備,短期資金不要輕易入市。
3. 平安銀行股票一年分幾次紅
平安銀行股票一年分2次紅。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中國平安股票,自2007年3月上市以來,每年進行兩次分紅,共計32次分紅,一次10轉10轉股,15年每百股合計分紅1660元。
4. 中國平安怎麼跌這么厲害
1.中國平安的股價下跌與保險行業前景有關:中國平安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在2018年為141.73萬人,到2019年為116.69萬人,同比下降近17.7%;再到2020年的102.38萬人,同比又下降了12.3%。
2.公司投資事業不順,頻繁踩雷:從2020年以來,中國平安的屢次投資「滑鐵盧」讓市場上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匯豐銀行在2020年迎來業績和股價雙重下跌的重大危機,作為匯豐的二股東,平安資管曾於2020年9月23日「加倉」至持股比例8%,因此中國平安對匯豐控股的投資一度浮虧達503億港元。
3.機構資金出貨而眾小散接盤:據已披露的2021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累計持有:107.69億股,累計占流通股比:58.9%,較上期減少1.09億股。從這份公告的結果上看,有機構投資者減持或拋售該股。
4.市場具有糾錯功能:從2020年的年報中可以看出,中國平安的營業總收入為1.218萬億元,同比增長4.23%,歸屬凈利潤同比負增長4.22%,業績表現一般。2020年在營收、利潤沒有大漲的情況下,中國平安的股價從年內最低的62元上漲到93元,漲幅近50%。
去年二、三季度,浮躁的「市場先生」瘋狂地報高價,導致中國平安的股價頻頻升高。雖然市場先生會犯錯,但他最終還是會回歸到「股票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這一鐵律上。
5. 平安銀行股價不漲怎麼回事
股票交易量大,但不好李上漲,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三個可能性:
1、莊家第一次出貨沒有出清,現在利用股價下跌,很多人已經以為見底的時候,就是有人接盤時,莊家再次集中出貨所致。
2、有相當多的投資者,包括中長線買家在此時已經看清後市,在大量拋售籌碼。
3、莊家已經感覺到做多時機已到,故意製造市場恐慌情緒,令投資者對市場感冊旁到失望,從而大量拋售股票,莊家趁機從低位撿取大量廉價籌碼。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友姿遲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2-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