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交易:買一,賣一是怎麼確定的
股票上的賣①②③④⑤買①②③④⑤是五檔盤口。
一、在股票交易中,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大小依次序排隊,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各顯示五個隊列。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
就是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也可以看到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方就是賣一,未成交最高買家就是買一,其餘的依次類推。
以當時的吉恩鎳業(600432)為舉例:買1,代表在28.39買入申報的手數為95手。
賣5,代表在28.47賣出申報的手數為10手。(1手=100股)
二、
證券競價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
1、成交時價格優先的原則為:較高價格買入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入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
2、成交時時間優先的原則為: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② 為什麼股票價格買入分幾檔
這個檔實際上是委託單的價格區分。一般免費的通達信軟體是五檔行情,也就是委買委賣上各顯示五組價格。分檔價格可以幫助交易者看到現階段的掛單情況,以便決定以什麼價格掛單可以更快的買入。
③ 請問股市收市前為什麼買一和賣一價格數量都一模一樣謝謝
你看到是深圳交易所的股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在每個交易日的14:58到15:00之間是集合競價時間,通過其來決定今日的收盤價。
不是沒有成交,只是深交所在撮合一個收盤價。買一和賣一的數量是大家報價的結果。這兩分鍾的集合競價會在15:00結束,得出收盤價的同時會按收盤價有一個成交。就是看到得買一、賣一一模一樣的價格的成交量。
④ 一隻股票的即時價是買1價還是賣1價 怎麼計算出來的
一隻股票的即時價,可能是買1價,也可能不是賣1價。
即時價是有人主動掛單買入或賣出,並能成交的價格。
比如:有人掛10元在賣1,有人9.99在掛買1,此時有一筆大單將10元以上價位統統吃掉假設為500手,一直吃到賣五10.10(假設從10元到10.10共有498手掛單,夠它吃),此時即時價就是10.10元。
假設這個人掛10.10買500手,但從10元到10.08共有600手賣單,但到10.07有490手賣單,則這時即時價為10.08,也就是實時價。
⑤ 交易股票時,報的價格是買一的價,為什麼沒成交
這個要看當時股價的走勢,每個價位的申報手數和你買賣的意願有多強而定以買進為例。
如果股價正在快速上漲,賣一賣二的申報量(特別是賣一)較大,那麼你可以按賣一價進行委託.;如果股價正在快速上漲,賣一賣二的申報量較少,而你又有強烈的買進意願,那麼,可以按賣二或賣三價進行委託下單,這時不必擔心會買得太高;例如以賣三價委託後賣二價位還有賣出股票,那麼會以賣二價成交. 賣出情況類似。
⑥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價格是一個價,買進來的時候就要高一點呢
最近的大盤還是值得去關注的,有很多朋友整天抱怨股票不好,我們都知道,沒有不好的股票,只有不好的操作,要多找下自身的原因;作為一個股票愛好者,我新建了一個群,號碼是100570050;希望大家的加入,一塊交流,探討股市人生
⑦ 買股票時是按買一價成交還是賣一價成交 為什麼
買股票時既不是按買一價成交也不是按賣一價成交的,而是按你的買單價成交的。至於當時成交的肯定是賣單賣給買單的。
⑧ 股票的買價和賣價為什麼不同為什麼
我國股票的交易採用類似於「拍賣」的公開競價的方式。在委託交易的制度下,每個投資者j進行各自的報價,不同的報價在交易所的計算機系統中,進行撮合交易,從而成交。具體來看,撮合交易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
舉個例子。G股在某日10:40左右的買入申報如下表。
按照價格優先的原則,丁應當最先成交,乙最後成交,甲和丙的價格相同,但丙報價時間早,因此丙比甲先成交。因此成交順序應當為:丁→丙→甲→乙。
以上是買入的情況,但買賣是兩個人的事情,一頭熱不能解決問題。一般來講,只有買家的價格高於賣家時,賣家才願意出賣,交易才能達成。按照規定,當買家最高出價與買家出價相同,就以賣家出價成交;當買家報價高於賣家出的最低價,就以賣家最低價成交;如果買家出價的最高價高於賣家報出價時,就以買家出價成交。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多位賣家中,如果賣家最低願意出13.30,那麼就以13.30元成交;如果賣家最低願意出12.95,那麼就以12.96元成交;如果賣家願意出13.29,那麼就以13.30元成交。
⑨ 股票價格不是應該在買一或賣一之間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現價應該是最近成交的一筆價格。16.47成交以後。就沒有其他價格成交了。所以仍然顯示現價為16.47。而買一16.37,賣一16.38隻是掛單,暫時沒有這二個價格成交,也沒有其他價格成交。自然不能為現價。只要成交明細里沒有任何成交。都可以掛上去。
⑩ 買股票的時候為什麼要出現5種價格買1買2買3買4買5
買一賣一就是最近價,如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