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限售股解禁對股票價格有什麼影響
影響股價的直接原因就是供求關系的變化,限售股解禁可能會造成市場上流通的股份增加,所以可能會造成股價下降
② 股票發行前的限售股解禁時股價低於發行價是否可以流通
限售股解禁類型有這么幾種: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規定,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後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後流通了。 就是人們說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說就是原來不允許上市交易的股票現在開始在市場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必然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所以國家允許它循序漸進的進行。
2、IPO限售股,股改以後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也需要鎖定一段時間後才能流通,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就是這樣。
3、增發限售,公司實施定向增發新股,也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應該是IPO發行的時候向特定投資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會增加該股的流通盤(流通股股數),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個比喻,就是原來一杯水夠澆花了,現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夠。
但這個還要看兩個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態。如果股票價格已經很高,那麼這批上市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頭力量增強;相反,如果這些持有者認為後市還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於變現,那麼繼續持有就對該股價格沒有直接影響。
2、主力的心態。如果主力前期已經獲利了解,那麼短期內不會考慮建倉,自然此股近期不會有所作為;相反,如果主力還握有相當的籌碼,或者處在建倉的階段,反而會藉助這10%的新增流通股攤低成本。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要想知道真實動向,一個限售股上市是不能下定論的。
那麼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壞?
所謂限售股,是指在股權分置改革前的為流通股本(國企股、法人股),雖在股改後獲得流通權,但承諾在一定時間內不上市流通或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票。除了股改限售股之外,目前還有IPO限售股、增發限售股以及配售股等幾種常見的限售股。至於限售股解禁後對股市是何影響,這不可一概而論,需視不同個股具體研究。
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
首先就是股改限售股解禁,也就是股民口中常說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講就是原來非流通股,現在可以流通交易了。這無疑會增加市面上該只股票的供應量,從而對股價形成一定的沖擊。所以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只允許它循序漸進的開展,並且要及時進行信息披露。對於IPO限售股和增發限售股,都要求鎖定一段時間(如一年)才能交易的。一般來說限售股解禁都會導致股價下跌,但也不排除某些股票依然維持強勢,沒有減持現象,這樣的話股價基本會保持強勢整理。具體是利好還是利空,需結合大股東的類型、業績狀況以及有無套現、增持計劃等因素共同研判。
限售股解禁真的會讓股價下跌嗎?
按照一般的想法,限售股解禁了,這些股票就可能在市場上賣出,從而導致股票下跌。但通過數據的統計,我發現情況並不完全是這樣,根據限售股解禁的數量、解禁的類別不同,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的統計樣本是2016年2月20日到2017年2月20日之間,1年的解禁股,剔除掉解禁時停牌的,數量是1469隻。來看一下它們解禁之後的一周和一個月的漲跌幅。分析漲跌幅的時候,不能用絕對漲跌幅,因為大盤整體好的時候肯定漲得好,整體不好的時候肯定跌得多,所以要用和大盤相比的超額收益,就是用解禁股的漲跌幅減去大盤指數同期間的漲跌幅。我採用的大盤指數是中證500指數。
結論1:解禁比例高的股票表現更差,佔比高不高,我用的指標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就是本次解禁股的數量/解禁前流通股的數量。
統計的結果是這樣的限制股解禁後股占流通股比解禁股占流通股比達到10%是一個分水嶺,比例低於10%的,影響不大,解禁後一周和一個月跑輸跑贏大盤的大概率基本都在50%附近,超額收益的中位數也在零附近。比例高於10%的,有一定影響,跑輸大盤的概率基本在55%-60%之間,超額收益的中位數也在-1%至-2%左右。
所以,如果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過10%,對股價還是會有負面影響的。我統計的1469隻解禁股里,超過10%的有584隻,佔比40%。
結論2:定向增發解禁股表現更差。
上面介紹了解禁股的類型,有IPO股東解禁的,有定向增發解禁的,還有股權激勵解禁的。其中股權激勵解禁的一般比例都比較小,沒什麼影響,佔比能超過10%的,基本就是IPO股東解禁和定向增發解禁。
IPO股東解禁的話,要看原始股東的意圖,有些股東就是為了上市套現,那麼解禁後就願意賣出。有些股東想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那就不一定賣。
定向增發解禁的話,通常這些機構,比如定增基金,都是貪圖定增時候的折扣,目的就是解禁後賣出,所以有很強的賣出動力。另外不要覺得有的股票跌破了定增價,機構浮虧著就不會賣。事實上,當定增基金封閉期結束的時候,基金經理需要變現,所以通常會一攬子賣掉股票,並不考慮哪個浮虧哪個浮盈。對參與定增的機構來說,看的是整個組合的盈利,而不是單只股票的盈虧,千萬別想多了。
從減持動機來看,顯然定向增發解禁股更強,統計的數據也支持這個結論。從解禁後一周和一個月的超額收益來看,IPO股東解禁的略微跑輸大盤,而定向增發解禁的則是顯著跑輸大盤。
限售股解禁股收益對比
3、怎麼應對解禁事件?
概括一下上面的分析,結論就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過10%的定向增發解禁股,在解禁後1個月跑輸大盤的概率較大。當然,不一定每一次、每一隻都跑輸,但是從概率上來說,這是個負收益事件,如果你長期去做,一定會吃虧的,所以應該迴避。
對於其他情況的解禁股,從統計上來看影響到不大,倒不用太擔心。
③ 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哪幾種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規定,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後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後流通了。
就是人們說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說就是原來不允許上市交易的股票現在開始在市場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必然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所以國家允許它循序漸進的進行。
2、IPO限售股,股改以後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也需要鎖定一段時間後才能流通,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就是這樣。
3、增發限售,公司實施定向增發新股,也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應該是IPO發行的時候向特定投資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會增加該股的流通盤(流通股股數),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個比喻,就是原來一杯水夠澆花了,現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夠。
但這個還要看兩個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態。如果股票價格已經很高,那麼這批上市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頭力量增強;相反,如果這些持有者認為後市還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於變現,那麼繼續持有就對該股價格沒有直接影響。
2、主力的心態。如果主力前期已經獲利了解,那麼短期內不會考慮建倉,自然此股近期不會有所作為;相反,如果主力還握有相當的籌碼,或者處在建倉的階段,反而會藉助這10%的新增流通股攤低成本。
④ 限售股解禁後股價會怎樣
限售股就是人們說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說就是原來不允許上市交易的股票現在開始在市場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必然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所以國家允許它循序漸進的進行。
限售股解禁後股價的影響還要看兩個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態。如果股票價格已經很高,那麼這批上市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頭力量增強;相反,如果這些持有者認為後市還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於變現,那麼繼續持有就對該股價格沒有直接影響。
2、主力的心態。如果主力前期已經獲利了解,那麼短期內不會考慮建倉,自然此股近期不會有所作為;相反,如果主力還握有相當的籌碼,或者處在建倉的階段,反而會藉助這10%的新增流通股攤低成本。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⑤ 請問公司同時存在限售與非限售股,在二級市場上出售的股票的成本價如
一是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後,股票市場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劃分,只有限售流通股與非限售流通股之別,限售流通股解除限售後都將進入流通。這些限售股都不是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上取得的,成本較低,數量較大,解禁後在二級市場轉讓,獲益很高,卻與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購買的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所得一樣享受個人所得稅免稅待遇,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社會反應比較強烈。二是解決政策不平衡問題。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個人轉讓非上市公司股份所得、企業轉讓限售股所得都徵收所得稅,個人轉讓限售股與個人轉讓非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企業轉讓限售股政策存在不平衡問題。此次納入征稅范圍的限售股包括:(一)股改限售股,即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股票復牌日之前股東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二)新股限售股,即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三)其他限售股,即財政部、稅務總局、法制和證監會共同確定的其他限售股。關於限售股的范圍,在具體實施時,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通過結算系統給予鎖定。關於個人轉讓限售股徵收所得稅問題(一)征始日:經國務院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二)徵收稅率: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三)限售股界定:三部委關於個人轉讓限售股徵收所得稅通知(簡稱為本通知)所稱限售股包括:1。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股票復牌日之前股東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下統稱股改限售股);2。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下簡稱新股限售股);3。財政部、稅務總局、法制和證監會共同確定的其他限售股。
⑥ 限售股與流通股股價是一樣的嗎
1.限售股價與時下在市面上流通股的股價是一致的.
2.限售股是會隨著流通股股價的漲跌而漲跌.
3.分紅時全部股票,限售股,流通股都有紅利.
⑦ 限售股是什麼價位買入的股票,是以股票的發行價買入的嗎謝謝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鎖定期結束後,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價減持,不需要支付對價
只有網下配售股票是以發行價買入的 大部分都是原始股
⑧ 限售股解禁,那麼那些股的價格是按照什麼時候的價格當日的開盤價嗎
股票上市的時候會限制一部分股東把手上的股票出售,這樣做是為了維持股票價格的穩定和使公司對股票擁有掌控權,這部分限制出售的股票一般為公司員工所持有。一般限制期為一年到三年,視公司情況而定,在期限過後,這部分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這個時候就叫限售股解禁
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短期來說應該是利空,但也要視情況而定.
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
中非:似乎這種說法不多,可能理解為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介於大非和小非之間的非流通股.
關於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時間關沒有明確的確定,只是業內一種通俗的說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去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廣大投資者無從得知具體情況。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有較多無話語權「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點警惕的對象
⑨ 限售股價格
不用查,除了紫金礦業是0.1元,其它的都是1.00元
⑩ 限售股上市對對應股票價格有何影響
限售股上市會對股價對股價的影響: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會增加該股的流通盤(流通股股數),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個比喻,就是原來一杯水夠澆花了,現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夠。
但這個還要看兩個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態。如果股票價格已經很高,那麼這批上市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頭力量增強;相反,如果這些持有者認為後市還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於變現,那麼繼續持有就對該股價格沒有直接影響。
2、主力的心態。如果主力前期已經獲利了解,那麼短期內不會考慮建倉,自然此股近期不會有所作為;相反,如果主力還握有相當的籌碼,或者處在建倉的階段,反而會藉助這10%的新增流通股攤低成本。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要想知道真實動向,一個限售股上市是不能下定論的。
限售股: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