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的發展理念
近幾年來,公司將產業鏈延伸到雲南、上海、內蒙古 、四川、天津、湖北等省、市、自治區,先後投入巨資在雲南、內蒙、四川、上海、深圳、湖北建立了分公司。公司的業績和對社會的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企業被認定為「『福建省五個一批』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重點企業」、「福建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出口示範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目前已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如虎添翼騰飛時,未來五年,閩中將會濃墨重彩地譜寫出新的華章:總投資2億美元的閩中食品工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將於2011年建成投產。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生產能力33000噸,預計可創產值50億元。可以說,未來五年,是閩中真正的發展之年,是閩中的騰飛之年。我們有理由相信,閩中將成為閃耀海峽西岸的一顆璨燦的明珠!
⑵ 農業企業監測報告怎麼做
於我市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動態監測情況的報告
鹽委農[2015]28號
關於我市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
動態監測情況的報告
省農委:
根據《關於開展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動態監測(復審)工作的通知》(蘇農產〔2015〕1號)和《關於開展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蘇農產[2015]2號),我辦在各縣(市、區)初審的基礎上,對全市56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了監測把關。監測結果為,有52家監測合格,3家監測不合格,分別是市直的鹽城海騰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規模與省定標准差距較大)、亭湖區的江蘇紅蜻蜓油脂有限責任公司(歇業處置)、阜寧縣的鹽城海馬食品有限公司(已停產);江蘇金昉紡織有限公司企業自身提出將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稱號調給其所屬的鹽城金昉首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報經市政府同意,推薦江蘇銀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鹽城市三禾食品有限公司、江蘇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鹽城金昉首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遞補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有關監測材料附後。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省級龍頭企業運行情況
近年來,我市所屬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帶動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不斷加大投入,加強管理,推進科技創新、機制創新,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發展實力和帶動農民增收能力,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2014年,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292億元,利稅15.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6%、17.1%。
(一)大力實施技改擴能,龍頭企業經營規模實力不斷擴大。全市省級龍頭企業堅持做強企業、做大產業不動搖,不斷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生產能力,增強發展後勁,實現可持續發展。射陽縣慶緣康蜂產品廠上了一條蜂箱灌裝自動生產流水線,日產量從300箱提高到1600箱。江蘇萬盛食品有限公司從事生豬養殖,在新上三條生豬屠宰、分割生產線的同時,又投入資金新上香腸、肉圓加工生產線。今年上半年,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投入研發資金945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0%。
(二)深入推進創新創優,龍頭企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一是注重科技創新。全市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組建研發中心,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依託高校、科研院所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產品更新換代,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射陽縣華宏絲綢有限公司與蘇大合作,相繼研發生產出混紡絲、宋錦、包覆蓋彈力絲、泡泡絲等新產品;江蘇宏健糧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了富硒大米、溢香米、糙米、兒童粥米、蚊帳大米(有機)等新產品,並通過小包裝、精包裝、紙袋包裝提高產品附加值;射陽慶緣康蜂產品廠與江南大學合作成立蜂產品和保健新品技術研發中心,投入600萬元,申報了4個產品專利和7個適用新型專利,目前已分別拿到4個和5個。二是注重品牌創建。大豐市佳豐油脂有限責任公司投資300萬元與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合作打造「中國味、鹽城香」恆喜牌菜籽油系列產品,成功申報中國馳名商標。一季度企業開票銷售額已突破3個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1%,利稅同期相比增長345%。鹽城海馬食品有限公司先後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對外出口衛生標准注冊、美國FDA對工廠HACCP質量認證,歐盟安全衛生標准注冊,BRCC全球食品標准認證,ISO9001:2000質量認證。未來三年內,全市力爭新增10個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5個國家級企業品牌。三是注重出口創匯。江蘇傑龍科技集團於2012年在坦尚尼亞投資3000萬美元,建立350畝的油脂生產加工基地,年銷售達到7000萬美元,是坦尚尼亞新洋港省最大的外資企業;鹽城市怡美食品有限公司從2011年起自營出口海產品,年銷售從2012年的130萬美元,迅速增長到2014年的2900多萬美元,今年預計將達到350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出口創匯7977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
(三)積極創新營銷手段,龍頭企業適應市場能力不斷提高。一是發展電子商務。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蓬勃,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通過網路銷售產品,並逐步建立自主的電商平台。大豐市佳豐油脂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200萬元注冊了江蘇佳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產品已在「天貓」、「微信商城」、「順豐優選」全面開通;鹽城海瑞食品有限公司創立「東尚」品牌,在京東商城、淘寶網、1號店等知名電商平台注冊網店。二是開展農超對接。江蘇寧富食品有限公司,把具有傳統特色的鹵菜攤點搬進超市,產品已成功地進入了上海時代、浙江歐尚、華商和江蘇蘇果超市大型連鎖超市和江、浙、滬一些規模超市、購物廣場,現已擁有長期合作客戶122個,銷售半徑達500公里范圍以上;射陽縣慶緣康蜂產品廠主攻華東市場,已進入大潤發、世紀聯華、歐尚等大型超市,市場佔有率達到25%左右;。三是開展產品直銷。江蘇萬盛食品有限公司除在縣城設立直銷門市外,在滬寧沿線大中城市和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設立直銷點28個,直銷率達90%以上。
(四)著力完善聯農機制,龍頭企業帶農增收能力不斷增強。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全市涌現出「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種養小區+農戶」、「公司+專業村+農戶」、「公司+訂單+農戶」的多種聯農帶農模式。江蘇民星繭絲綢公司牽頭組建了江蘇第一家蠶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員覆蓋省內外五大市20個蠶業合作社,入社成員近6萬戶,成為全國入社成員最多的合作社。合作社通過對成員實行「六統一」的系列化服務,讓農民養得省心、賣得放心。東台蠶繭單產比全國其他地方平均水平高20%,蠶繭質量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蠶農畝桑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濱海江蘇海大食品有限公司帶動全縣60個四青蔬菜專業村的發展,生產基地近10萬畝。今年上半年
,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106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0.4%。
對照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項監測標准,全市56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除鹽城海騰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亭湖區的江蘇紅蜻蜓油脂有限責任公司、阜寧縣的鹽城海馬食品有限公司不再具備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以及濱海縣的江蘇金昉紡織有限公司進行內部調換外,其它52家在企業組織形式、主營產品銷售佔比、企業規模、企業效益、企業負債與信用、企業帶動能力、企業生產基地和企業產品競爭力等方面,均達到或超過規定的標准[具體情況詳見(江蘇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運行情況監測表(匯總表)和企業上報的有關材料],監測合格,請省農委予以審定。
我市省級龍頭企業近年來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解決。一是龍頭企業規模還不夠大,帶動能力還不夠強。2014年,全市56家省級龍頭企業中銷售收入仍有4家未過億元、超5億元和超10億元的分別只有8家和11家,且大部分是棉紡和糧油加工企業;二是龍頭企業層次不高,人才短缺,技術創新、機制創新和市場開拓能力還不夠強。一般糧棉油加工企業較多,全市41家省級龍頭企業中,經營糧棉油就有17家、佔30%,產品出口企業僅15家、佔27%;三是龍頭企業利益聯結不緊,聯農帶農機制有待完善。大部分省級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只是實行淺層次的合同訂單關系和保護價收購,實行合同方式按利潤返還和股份方式按股份分紅的仍然很少;四是龍頭企業生產要素趨緊,發展速度還不夠快。部分龍頭企業面臨融資難和用工難的問題,龍頭企業普遍反映現有的貸款額度難以滿足企業正常的流動資金需求,農業龍頭企業季節性收購農副產品資金需求量較大,流動資金比較匱乏。部分龍頭企業受生產自然環境影響,原料生產安全壓力增大。
二、推進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引導各金融機構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積極使用龍頭企業發展需求。同時進一步發揮好匯隆擔保公司和各級強龍擔保公司的作用。加強銀企對接,認真做好龍頭企業與銀行的融資對接,切實解決龍頭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二)建議加強對龍頭企業的對接服務。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對接,深入開展龍頭企業與農產品加工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專家的技術對接活動;加強企農對接,組織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的對接,落實好龍頭企業優質原料生產基地,密切與農戶的利益關系,實現企農雙贏。注重幫助龍頭企業解決用地難問題。
(三)建議加強對龍頭企業發展指導。著力引導龍頭企業走集群發展之路,進一步把企業做大做強;走品牌發展之路,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走創新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走以工促農之路,進一步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龍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建議省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定期對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進行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專題講座和培訓,指導企業如何轉型升級、轉型升級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四)建議省農委繼續給予鹽城關心和適當傾斜。鑒於鹽城農業大市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際,在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認定名額和農業產業化項目扶持資金的安排上,繼續給予關心和支持。
附:鹽城市監測合格、不合格的省級龍頭企業和推薦遞補的企業名單
中共鹽城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2015年7月24日
⑶ 莆田的經濟狀況
2014年,莆田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2.07億元,比2013年增長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9.85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866.76億元,增長11.9%;第三產業增加值525.46億元,增長1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2890元,比2013年增長10.3%。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7.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0%。
莆田市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分別是:才子服飾、雪津啤酒、閩中有機食品、天下農庄大米、卡朱米羽絨服、三棵樹塗料、保蘭德箱包、華昌首飾、沃特運動鞋、國聖醬菜、雲敦襯衫、金威世家男裝、東奕機械。中國名牌產品:才子襯衫、東南香大米、 保蘭德皮包、天下農庄大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撥亂反正,放寬限制,農民積極開展多種經營,逐步改變原有僵化的生產關系,推行多種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擴大農業投入,農業生產出現新的轉機,1979年糧食總產量達50.1854萬噸。莆田的農業逐步向商品型、外向型農業轉化。
2014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99.93億元,比上年增長3.5%。糧食種植面積72.43萬畝,比上年減少1.47萬畝,其中稻穀面積41.13萬畝,減少1.63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4.37萬畝,增加0.1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55.33萬畝,增加0.81萬畝。,201全年糧食產量27.77萬噸,比上年減少0.39萬噸,下降1.4%。其中,稻穀產量17.51萬噸,減產0.52萬噸,下降2.9%。
2014年,肉蛋奶總產量17.56萬噸,比上年下降7.3%。肉類總產量12.71萬噸,下降4.8%。其中,豬肉產量8.90萬噸,下降5.4%;牛肉產量0.06萬噸,增長9.5%;羊肉產量0.24萬噸,下降0.1%。年末生豬存欄59.73萬頭,下降18.3%;生豬出欄116.98萬頭,下降6.4%。牛奶產量1.37萬噸,下降2.3%。
莆田市的南日鮑、莆田枇杷、莆田桂圓、度尾文旦柚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2013年,仙游金沙薏米列入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名錄;「莆田鮑魚」、「莆田花蛤」入選全省10大特色漁業品牌。 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對私營工商業和手工業實行扶持政策。20世紀50年代中期,建設度峰、仙游、楓亭、園庄、莆田等5座大中型糖廠。同時,建成一批規模不大的食品、罐頭、機械、玻璃、造紙和鞋革等工廠,直到1976年,工業總產值才1.4億元。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境內以開發湄洲灣為重點,初步建設秀嶼港、三江口港和楓亭港,增強外引內聯發展工業的能力。全市工業有較大的發展,其中發展最快的有製鞋業、食品工業,成為莆田市的兩大支柱工業。
2014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713.05億元,比2013年增長1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9.1%;國有企業增長19.2%,集體企業增長5.2%,股份制企業增長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8.8%;私營企業增長14.3%。分輕重看,輕工業增長15.5%,重工業增長7.9%。
截止2014年末,莆田市全市88項產品榮獲2014年度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全市累計擁有福建省名牌產品151項。2014年末全市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43個,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3個。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個,全年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7.2萬台(件)。全年制修訂國家標准4項、行業標准6項、省地方標准7項,累計全市共制訂國家標准53項、行業標准34項、省地方標准106項。 建築業 2014年,莆田市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65.63億元,比2013年增長12.5%。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80.37億元,增長29.4%。 商品零售業
2014年莆田全市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0.33億元,比2013年增長12.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28.08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2.25億元,增長15.1%。
交通運輸業
2014年莆田市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57.55億元,比2013年增長9.9%。公路通車里程6098.11公里,比上年下降2.6%。其中高速公路184.16公里,下降1.4%。
2014年沿海港口新增貨物通過能力246萬噸;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070萬噸,比2013年增長8.7%。
2014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金融業
2014年年末莆田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450.18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2.0%;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331.44億元,增長21.6%。
⑷ 福建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1971年10月,籌集8萬元建立城廂脫水廠;1983年引進福建省土畜產進出口公司資金,成立股份制企業莆田市蔬菜脫水廠;1998年8月利用國家發改委技術改造資金,吸引莆田市財政注資並引入國投資金貸款成立福建省閩中蔬菜食品工業總廠;2004年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為福建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4月公司在新加坡新交所成功上市
法定代表人:劉文聞
成立時間:1998-08-11
注冊資本:18904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5030040000152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三山村
⑸ 求中國有機食品行業有關政策有機食品有哪些企業做的成功的,借鑒一下
2005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經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量達416個,產品種類數量為1249個;產品國內銷售額為37.1億元,出口1.36億美元;總認證面積達165.5萬公頃,其中認證面積最高的是野生採集,69.59萬公頃,其次是加工業63.82萬公頃,漁業16.74萬公頃,畜牧業9.07萬公頃,種植業6.28萬公頃。
到2006年底,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已達到601家(含轉換期),產品數2647個,認證的面積共計264萬公頃,產品實物總量211萬噸,產品銷售額61.7億元。認證企業數、認證面積、產品總量分別佔全國的26%、50%、56%,發展速度和總量規模已位於國內有機認證行業之首。到2006年底,有機食品國內銷售額達到56億元,2007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1.7億元,國內有機食品的生產企業達到2300多家。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需要政府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有機食品重點企業
陝西天人有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歐閣有機農庄科貿發展有限公司
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
綠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超大嘉和茶業有限公司
http://www.ewise.com.cn/2005report/2005354youjishipinbg.htm
⑹ 台灣的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 宅配為什麼比大陸先進和全面 謝謝了
1、在台灣,從事有機農作的農戶,需要較高的知識水平,因此除了大規模財團外,相當比例的農民其實是厭倦工商社會節奏、決定迴流到鄉村的都市人。
2006年起,台灣農委會開始推動「農業漂鳥」計劃,鼓勵這些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漂鳥計劃包括一系列課程,從最簡單的3-5日農村體驗營,到進一步的「農業入門」訓練課程,以及針對已經從事農業農民的進階經營課程等。
以2010年的情況為例,漂鳥營共舉辦了59批次、共1330人的體驗。針對確定想從事農業的都市青年,又舉辦11個批次、330人參與的「農業短期職業訓練」。在這個訓練中,學員也比照一般工業職訓,在30天學習中可領到生活津貼10368元新台幣,這相當於法定基本工資的60%。
農業職訓的目標,都選定較具有前景的有機農產業,如保健植物、有機農業、設施蔬菜、熱帶果樹、種苗、酪農、養豬等,都與農委會推動「精緻農業」方案的人力需求結合。如果確定投入經營,還可以申請創業低利貸款。
有機農業基本上是生活水平提升後的「返璞歸真」,跟環保運動、生態旅遊等有共生關系。因此在台灣,有機農業相對最興盛的地區,是在人口較稀少、缺乏工業的東部。
2、有機農業行業最具實力的企業:天人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建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黃山市松蘿有機茶葉開發有限公司;北京歐閣有機農庄科貿;北京歸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東周豐源(北京)有機農業有限公司;梅州市金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德傑天然有機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西藏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資訊你可以產參照前瞻網2013-2017年有機農業規劃分析報告,希望能給你幫助!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