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權風險溢價的重要性
①有助於金融資產的選擇。在個人的資產選擇中,投資者可以根據所獲得的相關風險與收益的估計值,比較各種資產風險溢價水平,制定資產分配決策,即如何將他們的資金分配於股票、固定收益債券或其它資產中,這有助於提高投資者決策的效率。在投資決策中,運用歷史數據對股票、債券、基金等各種資產的財富增長情況進行長期比較,可以分析預測各種資產的後續增長情況,有利於為金融客戶制訂更合理的投資理財方案。像在美國1926—1997年間,風險較大的普通股平均收益比具有固定收入的國庫券的平均收益高出9.2個百分點,通過比較股票具有巨大的ERP,投資者更願意在股市中進行投資。而我國1992—2004年的數據也表明,投資股票的收益要高於其它資產的收益。
②有助於項目投資分析。在項目投資中,通常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來計算項目的預期收益率。在模型中,資產的系統風險由資產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的協方差來衡量,而且任一資產的預期股權溢價與預期市場風險溢價成比例。在項目投資中,要計算資產投資的預期收益,就需要估計投資的股權成本和市場系統風險。投資的股權成本一般用市場預期收益進行估算,而市場預期收益是由資產市場風險溢價的預期所決定的。可見,ERP在部分程度上將決定項目投資的價值,因此可以利用市場ERP,以評價項目投資的可行性。 ERP通常決定著普通股的預期收益,如果ERP下降,則投資的貼現率下降而引起股票價格上升。股票市場是宏觀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因此通過判斷股市的ERP和股價的變動趨勢,可以預測宏觀經濟的趨勢。從美國的股市來看,在美國20世紀90年代後期股價持續攀升,而同期的ERP卻持續下降。研究發現美國的事前ERP已經從1926—1997年的約7.4%降到1999年的2%左右。Fama與French(2002)論證到「未來股市的事後收益率與事後ERP都將下降」。
在2000年4月,美國Nasdaq股票開始狂跌,Nasdaq股指最深跌幅高達77% ,由此美國股市開始了長期的熊市,使得世界經濟蕭條。由美國股市的發展可得到:一是由基本面決定的事前ERP持續降低,而事後ERP卻始終居高不下,兩者的反差是由於期限對ERP有影響,長期歷史數據使得事前與事後估計的多年累計值相差持續擴大。二是基本面決定的事前ERP與多數公眾預期的ERP形成顯著反差。在2000年美國股市下跌以前,多數投資者及研究人員預期的年度ERP很高,當時《紐約時報》在網上調查發現小投資者對未來一年和10年的股市平均預期收益率都超過20%,各種研究人員對未來一年的預期ERP均值也高達5.8%。公眾對美國股市充足的信心導致股市進一步上升,並且這種信心受到當時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得到進一步強化。不過由基本面決定的ERP最終起到決定性作用,當它與事後ERP之間的距離持續擴大時,會造成股市大規模下跌,並導致事後ERP減少甚至成為負值,即股市風險很大,股市波動劇烈,並在熊市中徘徊不前。
㈡ 用低於市場隱含的風險溢價作為股票定價,會高估還是低估股票的內在價值為什麼
用低於市場隱含的風險溢價作為股票定價,會高估股票的內在價值,因為低於市場隱含的風險溢價會降低折現率。
㈢ 貸款的風險溢價上升時,貸款人的預期收益為什麼會下降
風險溢價上升即風險上升,表明部分貸款回收難度增加,銀行或信用聯社可回收資金減少,或者說可利用可分配資金在原有基礎上減少。
這時候銀行方面會適時的制定或改變原有的優惠政策,以增加可支配收入。與此相對,在銀行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同時,相應貸款人的既得利益可能會減少,即貸款人的預期收益會下降。
(3)風險溢價上升股票價格下降擴展閱讀
對於資金需求者,需要用款的時間有長有短。因此,為避免多掏利息,在銀行貸款時,就應合理計劃用款期限長短。同樣是貸款,選擇貸款檔次期限越長的利率就會越高。也就是說選擇貸款期限檔次越長,即使是同一天還貸款也會利息不同。
如果資金需求者貸款期限為7個月,雖然只超過半年期時間點1個月,但按照現行貸款計息的規定,只能執行一年期貸款利率,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資金需求者的貸款利息負擔。小額貸公司一般是3到36個月,而銀行是按年計算,1年到3年。
㈣ 影響股票上漲的 因素
應該是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股票的價格取決於需求與供給的平衡,股票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的價格自然也是有供給和需求的平衡所決定的。
對於某一特定的股票,在一定時期內(比如說沒有增發,配股,全流通等等),其流通量一定,也就是說其供給是一定的,那麼價格便完全取決於市場對其需求量的變化,那麼哪些因素影響市場的需求呢?
首先是貨幣供應量的大小,也就是平時帖子里經常見到的市場資金是否充裕。貨幣供應是控制是在央行的手裡,公開市場操作,貼現率和准備金率是其掌握的三個工具,當央行向外放出准備金,貨幣供應量便增大,使得股票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從而抬升了價格,反之使得股票價格降低。比如04年上半年,央行上調准備金比率,不但減少了貨幣供給,同時向市場傳遞出了強烈的緊縮信號,市場馬上應聲而下,一蹶不振。而不久前,一些經濟學家開始討論起中國經濟是否面臨通縮,目前似乎還未達成共識,如果通縮確認,央行放鬆貨幣供應,那對股市應是大大有利。
其次股票的價格取決於整個股票市場的風險程度,人們一般來說都是厭惡風險的,比較大的風險(即收益的不確定性)必須要有比較大的預期收益來補償,比如說國庫券的風險最小,那麼它的收益最低,長期國債的收益率就高一些,而股票長期看預期收益率更高,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數據看,其風險溢價一般在3~6%之間。由於中國政治經濟體制弊端重重,改革任務艱巨,不確定性很大,因此應該具有更大的風險溢價。當市場風險溢價降低時,會引起對股票的需求量增大從而推升整個市場的股價重心。比如6.24行情,9.14行情等等應該都是消息面引起市場風險溢價預期改變所造成的波動。
工具箱
最後對於個別的股票而言,由於其管理層的素質,以及業務的穩定性和發展前景不同,其風險溢價將在整個市場的風險溢價基礎上進行調整。比如管理層的能力還未經過考驗,業務波動性很大,未來前景不明確都會增大公司的風險溢價,從而降低股票的價格。一隻股票從默默無聞到成長為行業巨頭,則其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由業績增長,另一方面是由市場對其風險溢價逐漸降低所帶來的,表現為市盈率不斷增高,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㈤ 什麼是股票風險溢價,股票市場風險溢價研究
1、最常見的投資股市的風險是市場風險,股票價格變化莫測,市場風險是由股票價格的漲落直接引起的,這個是不可控的因素;
2、利率風險是與市場利率緊密相連的,股票的交易價格是按市場價格進行,所以是與利率緊密相連的,市場價格隨著利率的變化而變化;
3、購買力風險。通貨膨脹使得貨幣的購買力不斷下降,購買力風險隨著時間的變化時存在的,而且時間越長,這種風險越明顯;
4、政策風險。國家一些政策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利潤,也會影響股票價格。
如果有股票方面不懂的問題,可以到牛人直播這個平台上找專業的老師為你解答。
㈥ 股票價值按照比實際高的風險溢價估值,其價值與實際價值相比高還是低
如果估值時用的風險溢價比實際的高 那意味著計算出的預期回報率也就更高了 用這個回報率折現算出的股票價值就會低於實際價值
㈦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一定下降呢
這個很好理解呀,市場利率上升表明手中的錢的價格上升(這里把利息當成了使用錢所需要的成本),也就是說錢更貴了,用一個貴了的東西換債券當然換的就多了,也就是債券的價格下降了。。。用通俗的語言講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股票市場投資時存在風險溢價的原因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進行投資時,存在風險溢價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1.股票自身是一種風險性資產
股票是具有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實現風險的再分配,發現資產的價格和降低交易成本等作用,也能及時反饋宏觀經濟信息。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為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時候,將會面臨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以及市場風險、匯率風險等各種風險。為了吸引投資者,讓投資者樂於承擔與此相關的風險,經營者對股票進行定價必須要使其預期收益超過安全性較高的政府債券,這部分風險補償就是投資者的風險溢價。
2.根據風險收益平衡理論,資產的風險越大其預期收益越高
在金融市場中,一般假定投資者都是風險厭惡的理性經濟人,對於風險厭惡的投資者意味著他們承擔的風險越大,所要求得到的風險補償越高。股票的風險要大於債券,更具體一點是普通股的風險要大於安全性高的政府債券,由效用與風險理論可知,為了補償風險厭惡的投資者承擔投資股票的風險,需要給予他們更高的收益予以補償,這種補償在股票市場上的直接表現就是風險溢價。
3.根據時間偏好理論,經濟個體偏好當前的消費甚於未來的消費
投資者在跨期決策中要放棄當前的消費而對未來進行投資,這意味著理性的經濟人將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所具有的各種風險。因此,為了吸引投資者放棄眼前的消費而樂於進行投資,就必須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利益來補償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由於股票是投資者投資中具有代表性的資產,因此所得到的利益補償就是他們獲得的風險溢價。
4.根據「一價定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不存在套利機會
如果投資者不存在風險厭惡,他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預期收益將是相同的,這意味著所有的金融資產(不論風險大小)和政府債券都應具有相同的預期收益,此時市場上不存在風險溢價。否則,一旦某種資產的預期收益高於這同一水平,市場上將存在「套利」機會,追求效用最大化(這里可以理解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投資者必定會爭相購買該種資產,致使該種資產的價格上升,預期收益下降,也就是說,在不存在套利機會時,市場機制會自動使各種資產的預期收益最終趨於一致——等於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然而投資者大部分是趨於規避風險的理性經濟人,因此在他們進行資產選擇時,必需提供相應的風險溢價。
通過對股票本身的風險特性以及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厭惡、時間偏好等個人效用特性以及有效市場的特徵的分析,說明在不確定性經濟中,投資過程中存在風險溢價是具有合理性的。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