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美國共同基金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美國共同基金

發布時間: 2021-06-02 02:03:55

① 問美國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的區別

對沖基金(Hedge Fund)又稱套利基金或避險基金。對沖(Hedge)一詞,原意指在賭博中為防止損失而採用兩方下注的投機方法,因而把在金融市場既買又賣的投機基金稱為對沖基金。
美國的對沖基金是隨著美國金融業的發展、特別是期貨和期權等交易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目前,美國至少有4200家對沖基金,資本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
1.對沖基金的特點
對沖基金的最大特點是進行貸款投機交易,亦即買空賣空。美國大約有85%的對沖基金進行貸款投機交易,在選准市場或項目後,即以數額並不多的資本作底,到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或證券交易所進行巨額貸款,然後傾注大量資金進行殲滅戰,或大輸或大贏,其投資戰略絕對保密。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對沖基金的冒險系數越來越大,但大多比較成功。
2.對沖基金的分類
以交易手段區分,主要可分為低風險對沖基金、高風險對沖基金和瘋狂對沖基金。
①低風險對沖基金。主要是在美國和國外的股市投資,一般很少以高於本身資本兩倍的借貸款進行投機交易。交易方式以長買短賣為主,也就是說購買可能會上升的股票,借用和出售可能會下跌的股票;待市場出現好轉後,再買回這些股票;
②高風險對沖基金。經常以高於資本25倍的借貸款進行投機交易,而且既在全球股票市場上進行長買短賣,也在全球債券、貨幣和商品期貨等市場上進行大規模的投機交易,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由索羅斯經營的量子基金;
③瘋狂對沖基金。以高於本身資本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借貸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進行炒作。這種對沖基金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基金,該公司曾以40多億美元的資產向銀行貸款100多億美元,其買進賣出的各種證券和股票市面價值一度高達1.25萬億美元,結果導致了1998年9月美國對沖基金事件的爆發。

3.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的區別
從廣義上來說,對沖基金也是共同基金的一種,但與一般共同基金相比,對沖基金又有許多獨特之處:
①投資者資格。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有嚴格的資格限制,美國證券法規定:以個人名義參加,最近兩年內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如以家庭名義參加,夫婦倆最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如以機構名義參加,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1996年作出新的規定:參與者由100人擴大到了500人。參與者的條件是個人必須擁有價值5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證券。而一般的共同基金無此限制。
②操作。對沖基金的操作不受限制,投資組合和交易受限制很少,主要合夥人和管理者可以自由、靈活運用各種投資技術,包括賣空。衍生工具的交易和杠桿。而一般的共同基金在操作上受限制較多。
③監管。目前對沖基金不受監管。美國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和1940年的投資公司法曾規定:不足100個投資者的機構在成立時不需要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等金融主管部門登記,並可免於管制。因為投資者主要是少數十分老練而富裕的個體,自我保護能力較強。相比之下,對共同基金的監管比較嚴格,這主要因為投資者是普通大眾,許多人缺乏對市場的必要了解,出於避免大眾風險、保護弱小者以及保證社會安全的考慮,實行嚴格監管。
④籌資方式。對沖基金一般通過私募發起,證券法規定它在吸引顧客時不得利用任何傳媒做廣告。投資者主要通過四種方式參與:根據在上流社會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直接認識某個對沖基金的管理者;通過別的基金轉入;由投資銀行。證券中介公司或投資咨詢公司的特別介紹。而一般的共同基金多是通過公募,公開大做廣告以招待客戶。
⑤能否離岸設立。對沖基金通常設立離岸基金,其好處是可以避開美國法律的投資人數限制和避稅。通常設在稅收避難所如處女島(Virgin Island)、巴哈馬(Bahamas)、百慕大(Bermuda)、鱷魚島(Cayman Island)、都柏林(Dublin)和盧森堡(Luxembourg),這些地方的稅收微乎其微。1996年11月統計的680億美元對沖基金中,有317億美元投資於離岸對沖基金。據統計,如果不把「基金的基金」計算在內,離岸基金管理的資產幾乎是在岸基金的兩倍。而一般的共同基金不能離岸設立。

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外匯、貨幣等金融工具投資,以獲得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投資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設立後,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或贖回基金單位,基金規模不固定的投資基金;封閉式基金是指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在發行完畢後的規定期限內,基金規模固定不變的投資基金。

② 什麼是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亦稱股份不定投資公司。一種為小額財產所有者提供投資,經銷可隨時兌換成現金的股票的投資信託基金組織。在西方國家,由於有價證券市場發達,投機活動嚴重,人們無法決定購買哪種股票或何時買進和賣出為好。

一些有證券從業經驗的人從追求收益、資本增值甚至投資目的出發,組織「共同基金」,自行籌集資金,將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購買各種證券。同時,它們為投資者提供了另一種購買選擇,從中收取傭金。投資者也可以根據需要支付一些費用來交換投資類型。



(2)美國共同基金擴展閱讀:

投資基金的優勢:共同基金比普通投資者擁有更多的資產,可以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資工具上,實現真正的風險分散,共同基金公司利用專業的基金經理和研究團隊進行市場調研,對雙方的整體和個人投資環境有透徹的了解;只要少量的基金管理費能從專家的幫助中受益,可以說這是小投資者最好的福音。

當投資人不想投資時,可隨時選擇退出,贖回國內債券基金的款項,可於申請贖回之次一營業日收到,國內股票型基金及海外基金約一周可拿到款項。不像其他的投資工具,有賣不出去的風險。

③ 美國前十大基金公司是什麼

美國十大基金公司
1、富達投資(1萬億美元)
富達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它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15個國家,管理的資產高達1萬億美元。
2、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資銀行,主要投資領域是製造行業、食品行業、飲料行業、家居建材、房地產等等。
3、黑石集團(982億美元)
黑石集團也被稱為佰仕通集團,管理的總資產達到982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機構,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
4、貝恩資本(650億美元)
貝恩資本是國際上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共管理的資金為650億美元。
5、KKR(835億美元)
KKR是美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歷史最悠久的機構之一,早在1976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總部在美國的紐約,業務遍布全球各地,2013年的時候管理的資產就達到835億美元。
6、高盛集團
在1869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主要投資的領域是銀行證券、石油、汽車、通訊等等,著名案例有聯想投資、美的、西部礦業等等。
7、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
成立時間是1992年,是一家比較年輕的基金公司,但是管理的資產達到300多億美元,主要是在技術工業零售消費、航空金融服務、銀行業保健制葯等等領域投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比較著名的投資案例四聯想集團、友友購物、華奧物種集團公司等等。
8、橡樹資本
這是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95年,總部在美國的洛杉磯,2013年的時候管理資產達到800億美元,主要投資的策略是房地產、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日本投資機會、電力基礎設施、不良債務、高息債券、可換股證券及次級債務等等,比較著名案例是澳門房地產。
9、凱雷投資集團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一家投資公司,在全球有1575個員工,擁有324個投資基金,也是比較早的進入中國的投資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投資基金有凱雷亞洲基金、凱雷亞洲增長基金、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等等,它的主要投資領域是IT服務軟體業、電信通訊網路、電子半導體晶元等等。
10、華平創業投資公司
在美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華平在1966年成立於美國紐約,在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比如58同城、神州租車、紅星美凱龍等等都有華平的投資,它管理的資產為440億美元,比較專注於消費、工業和服務、能源、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以及技術、媒體和電信等等,著名案例有浙大網路、亞洲醫葯網等等。

④ 美國icii共同基金

美國共同基金在全球的發展趨勢

在全球市場中的呈主導地位

1924年,美國出現了第一隻共同基金——「Massachusetts投資者信託」,它最初的組合包含45隻股票,資產規模只有5萬美元。然而從1980年開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股市的走強,美國共同基金經歷了爆炸性增長的黃金時期,20多年間,美國基金行業的資產凈值增長了25倍,基金數量增長了5.4倍。

在此期間,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市場,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球共同基金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17.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以8.9萬億的資產占據了全球共同基金市場50%的份額,歐洲市場以6萬億美元的資產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共同基金市場。如果單以國家而言,盧森堡和法國分別以1.64萬億和1.36萬億美元分別位列全球共同基金第2和第3大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占據了世界共同基金市場10%左右的份額,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共同基金市場資產分別達到了0.7萬億和0.47萬億,是這個區域內最大的市場。

美國的共同基金份額一直占據著世界的主導地位,2001年以前,美國共同基金的市場份額接近60%,而2001年的「911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國股市的下跌,從而使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份額也有所萎縮。雖然經歷三年的連續下降,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份額仍然以50%的比例高居第一,目前這種下降的趨勢已基本得到扭轉。

美國基金管理公司發展趨勢

在共同基金剛興起的年代,基金的發起人數量非常有限,並且他們一般都以公募基金作為主要業務,而到目前,共同基金行業的格局已經完全不同以往了:金融咨詢公司、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商以及其他金融服務公司都開始涉足共同基金這一領域,共同基金也僅僅是他們為了滿足投資者需求而提供的眾多金融產品中的一種。

從2005年底的情況來看,將近六成的共同基金都由金融咨詢公司所管理,而他們旗下的共同基金資產也達到總量的50%,其餘的一半則分別由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公司以及海外發起人所控制。

美國的共同基金業的低進入門檻造就了不斷有新的發起人進入到行業中來,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使得整個行業一直處於相對激烈的競爭狀態下,並不因為行業已經成視邙降低競爭,1985年當時排名前25的共同基金當中,僅僅只有16家在2005年依然處於前25的位置,美國基金業競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這種持續的激烈競爭使得個別優質的基金公司很難實現行業的壟斷。根據Herfindahl-Hirschman指數的測度:美國基金業2005年的指數僅僅只有400,屬於非常分散行業,趨近於自由競爭,市場份額的變化也顯示了競爭的激烈,雖然排名前5基金的市場份額在這20年間幾乎沒有變化,但排名前10和25的基金市場份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共同基金產品的總體趨勢

(1)能夠長期保持優秀投資業績的基金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投資業績始終是共同基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表現好的基金贏得投資者的貨幣「選票」,同時理性的投資者也十分關注優秀業績的持續性,因而他們對基金的通常考核標准都是10年期年化收益率,這樣可以防止基金的行為短期化。投資者對持續高收益的追逐,使得基金業的資產都集中於那些能夠長期保持超額業績的基金公司,歷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以2005年為例,46%的資產集中於10年收益率排名前25%的基金族中,37%的資產集中於排名25%-50%的基金族中,也就是說,長期排名靠前50%的基金獲得了3/4以上的資產。這一市場趨勢也促進了基金追求長期業績的良好競爭環境的逐步形成。

(2)基金業資產向費率低的基金相對集中

ICI的報告指出共同基金的投資者多數投資於低費率的基金。這種傾向通過比較基金平均的費率水平與所有基金持有人實際支付的費率水平之間的差距可以看出:紅色折線為所有基金公司平均的費率水平,藍條表示所有基金持有人所實際支付的費率水平,它們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產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數投資者都將資金投資於費率更低的基金上,從而使實際費率水平低於基金公司所要求費率的平均水平。

對基金的資產分布的考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長期以來,低於行業平均費率水平的基金控制了共同基金業85%以上的資金,這充分說明了投資人的對投資基金的價格敏感性。

正是基金投資者以「用腳投票」方式對共同基金業施加的巨大壓力,共同基金費率自1980年以來就一直呈下降趨勢。1980年,股票型共同基金投資者支付的平均費率水平為2.32%,但到2005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降低到了1.13%,債券型基金也同樣經歷著這樣的變化。在價格戰中,小規模基金明顯在成本上存在先天的劣勢,經營成本占資產凈值的比例要高於大規模基金,小規模基金為了吸引投資者,有很高比例的基金通過降低費率,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但是收取的管理費用卻不足以彌補經營成本,而且規模越小的基金越容易發生價格戰,這一趨勢也刺激了大量的小型基金進行合並,擴大自身規模來實現規模效益。

2、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的變動趨勢

(1)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入情況與股市走勢密切相關,得益於全球性的流動性充足,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從02年開始進入牛市,因而股票型基金近幾年了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入,在2005年,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漲幅為5%-7.5%,而同期除美國之外的世界股票指數獲得了15%的上漲,相對低迷的表現造成了資金流入情況相差懸殊,投資美國股票市場的基金獲得了31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而投資國外股票市場基金的資金流入則達到了創紀錄的1050億美元。

(2)債券型基金

與股票型基金不同,利率是影響債券基金資金流入的最重要變數,2001至2003年間不斷調低的利率使得債券基金獲得了較高收益,刺激了對債券基金的需求,但是從04年開始進入加息周期,利率的提高降低了債券的收益,引發了資金從債券基金中流出。雖然債券基金的收益不盡如人意,但是債券基金由於自身的固定收益和低風險特徵,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無可替代,因而仍然能夠獲得相當的資金流入。例如,由於養老基金對生命基金的認可,生命基金近年來大受歡迎,在05年增長了490億美元,而債券基金是生命基金資產配置中的重要部分,新增資金中的310億美元都用於投資債券基金。

(3)混合型基金

由於股票和債券的收益風險結構完全不同,而基金經理往往不可能是同時精於股票和債券投資,因而混合型基金中股票和債券這兩個組成部分,通常會是一強一弱。這導致混合型基金的業績一直差強人意。而理性的投資者更加傾向於分別投資於表現最佳的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形成自己的混合型投資組合。由於這一理念的廣泛存在,混合型基金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一直處於美國基金市場的邊緣,根據這一情況,市場創新了混合組合基金(hybrid fund of funds),通過直接投資於混合組合基金,減少了投資者自己進行資產配置的繁瑣,因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市場對於混合組合基金的歡迎程度是混合型基金遠不能及的,2005年資產增長了7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