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國內熱點新聞
擴展閱讀
博納影業股票價格 2025-05-06 23:02:01
達美樂比薩的股票價格 2025-05-06 22:42:02

國內熱點新聞

發布時間: 2025-05-06 21:00:58

❶ 求10條時政熱點新聞 沒少於50字

1、三年醫改實現階段性目標
3月14日,國務院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2012年至2015年新一輪醫改的規劃和任務,並將醫改的重心逐步從基層上移到公立醫院,將更多涉及體制機制改革問題。9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2011年,城鄉居民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人數超13億,覆蓋率達95%以上,我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特別是覆蓋8.3億農民的新型合作醫療形成了很好的制度。國家支持8000多個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10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衛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改善。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1月13日發布消息,截至今年10月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4.59億,其中1.25億城鄉老年居民領取養老金。2009年下半年,國務院決定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1年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今年上半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從制度上保證了人人享有養老保障。

3、重大節假日小客車免費通行
8月2日,國務院關於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發布,規定今後每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及其連休日期間,在收費公路上行駛的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免費通行。在首個中秋連國慶的8天長假里,全國免費通行的小客車高達1.89億輛次。

4、異地高考大力推進教育公平
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異地高考具體政策,解決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問題,其後多個省份出台了相關細則。這一制度的出台釋放出黨和政府在更深層次上推進教育公平的信號。

5、500萬套保障房提前完成
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722萬套,完成投資10800億元,基本建成505萬套,提前完成年初預定的500萬套任務。保障房建設順利推進,讓更多住房困難群眾受益。
6、八年來首次調低經濟增長預期
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批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7.5%。這是八年來第一次降低經濟增速目標,目的是與「十二五」規劃目標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

8、糧食產量「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
12月1日,國家統計局2012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58957萬噸(11791億斤),比2011年增加1836萬噸(367億斤),增長3.2%,實現「九連增」。與此同時,農民增收也實現「九連快」:2012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6778元,實際增長12.3%。在去年首次突破1萬億元的高起點上,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增加「三農」支出,預算達到12287億元,同比增長17.9%。

9 .黨的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年前提出「全面建設」,如今強調「全面建成」,一字之變,是宣言,更是承諾。城鄉發展和居民收入差距過大,一直制約著這一目標的實現。近年來,中央連續出台包括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高標准農田建設在內的一系列惠農政策,農民收入增速不斷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全國31個省份農民人均收入增速均高於當地GDP增速,並有29省份農民人均收入增速超過城鎮居民。城鄉共同繁榮,還需彌補公共服務上的差距。而十八大報告中的美麗願景正在越來越多的基層實現。我們堅信,在難得的發展機遇面前,國家富強與人民小康仍會合拍前行。

10、中央出台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涉及改進調查研究、切實改進會風、切實改進文風、規范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等。會議強調,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真正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嚴格執行本規定,每年年底對執行情況專項檢查;中辦、國辦要定期督促檢查,每年年底通報執行情況。

11、海域管理加強,公布釣魚島標准名稱並設立三沙市
3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的標准名稱公布。此後,我國陸續完成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的所有法律手續。6月21日,《民政部關於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的公告》發布。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12、我國切實保護南海東海海洋權益
針對有關國家侵害我南海、東海海域權益的問題,我國展開了有理、有力、有節的斗爭。4月以來,我國派出海監、漁政等政府公務船隻、飛機對黃岩島進行持續監管,並為我漁船、漁民提供管理和服務。9月,我國宣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海監、漁政船隻、飛機連續數月來在釣魚島海域開展全方位例行維權巡航,實現巡航常態化。12月,我國向聯合國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重申東海權利主張范圍。在南海、東海問題上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昭示了我維護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堅定信念。

13、我國首艘航母正式交付海軍
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在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後,9月25日正式交付海軍。在航空母艦問世將近百年之際,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最多的國度,中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後,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斗機殲-15,順利完成起降飛行訓練。航母平台和飛機的技術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艦機適配性能良好,達到了設計指標要求。

14、日本「購島」挑戰戰後國際秩序
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強烈反對和嚴正抗議,宣布「購買」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所謂「國有化」。這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公然侵犯,也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中方重申所謂「購島」行動完全是非法和無效的,並採取一系列反制舉措維護釣魚島領土主權。日本「購島」鬧劇激起全體中國人民強烈憤慨,導致中日關系全面惡化,同時也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周邊鄰國對日本右翼勢力抬頭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