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餘光中的《與海為鄰》原文
與海為鄰,住在無盡藍的隔壁
卻無壁可隔,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
最豪爽的鄰居,不論問他什麼,總是答你
無比開闊的一臉,盈盈笑意
脾氣呢當然,不會都那麼好
若是被風頂撞了,也真會咆哮呢
白沫滔滔,絕壁,燈塔,長堤
一波波被他笞打,從舴艋到艨艟,都拿來出氣
有誰比他,更坦坦盪盪的呢?
有誰又比他隱藏著,更富的珍寶,更深的秘密?
我不敢久看他,怕蠱魅的藍眸
真的把靈魂勾去,化成一隻海鷗,繞著他飛
多詭詐的水平線啊,永遠找不到盡頭
他就躲在那後面,把落日,斷霞,黃昏星,一一都盜走
西班牙沉船的金幣,或是合浦的珍珠,我都不羨慕
只求做他的一個,小小鄰居
只求他深沉的鼾息,能輕輕搖我入夢
只求在岸邊能拾得,他留給我的,一枚貝殼
好擱在枕邊,當作海神的名片
或是擱在耳邊,聽隱隱的人魚之歌,曖昧而悠遠
人物評價
餘光中以詩歌創作為主,復以散文及評論揚名。其詩作多發抒詩人的悲憫情懷,對土地的關愛,對環保的指涉,以及對一切現代人事物的透視解析與捕捉。作者自傳統出發走向現代,復又深入傳統。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㈡ 你在這頭,我在那頭,這是什麼詩
你在這頭,我在那頭是出自現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
原文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鄉愁》是現代詩人餘光中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中通過"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啊" "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 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創作背景
該詩寫於1972年。餘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台灣。 當時由於政治原因,台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餘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鄉愁》是餘光中詩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鄉愁四韻》《羅二娃子》等,同是餘光中以民歌風抒發鄉愁的經典之作。
餘光中被稱為"以鄉愁之詩撼動億萬華裔"的詩人,"鄉愁"是其眾多詩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題。《鄉愁》對一個抽象的、很難作出描繪卻被大量描繪所覆蓋的主題作出了新的詮釋。在意象上,選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生活中常見的物象,賦予其豐富的內涵,使原本不相乾的四個物象,在鄉愁這一特定情感的維系之下,反復詠嘆。餘光中本人曾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台;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句想到祖國大陸這樣"大母親",於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後的"生死之隔",再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不斷發展的情感,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的滄桑體驗。不同階段的鄉愁,凝聚兩端的分別是:我--母親;我--新娘;我(生)--母親(死);我(遊子)--大陸(祖國)。鄉愁的對象,由具體的"鄉",到抽象的民族的"鄉",從地域之鄉,到歷史之鄉和文化之鄉。使"鄉愁"逐漸沉澱出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詩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數、句式上基本一致:"……(時間狀語),鄉愁是……(作為意象的具象化的'鄉愁'的載體),我在這頭,……(具體的'鄉愁'的對象)在那頭"。一氣呵成,回環往復,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嘆,餘音繚繞,歷久彌篤。
詩歌在語言上純凈、清淡,淺白真率而又意味雋永。"小小"、"窄窄"、"矮矮"、"淺淺"等疊音的形容詞,用來修飾中心意象,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
這首詩在藝術風格上,一反詩人早年"現代時期"那種刻意錘字煉句、苦心經營意象和矛盾語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驚人之語,在晦澀中求深奧的特點,轉而追求恬淡、圓融的美學風格。以簡代繁,以淡取勝,也算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後世影響
《鄉愁》曾被選入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 。
作者簡介
餘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讀於金陵大學外文系,翌年轉入廈門大學。同年隨父母去香港,次年到台灣。1952年從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57年主編《藍星》周刊。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台任教。已出版詩集《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荊賦》《守夜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