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色列國的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以色列國的真實歷史經過多次分裂和重建,具體如下:
早期歷史:
- 以色列人即猶太人,公元前6世紀以前稱希伯來人,是閃人的一個分支。
- 公元前11世紀,希伯來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希伯來王國。
- 公元前10世紀,希伯來王國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
羅馬統治與流散:
- 公元前63年,羅馬人佔領巴勒斯坦,猶太人遭到殘酷鎮壓。
- 絕大多數猶太人逃離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
猶太復國主義興起:
- 19世紀後期,猶太資產階級鼓吹猶太復國主義,號召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由英國委任統治,猶太復國主義得到英、美等國支持。
- 大批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購買或強占阿拉伯人土地,逐漸形成一個猶太政治實體。
現代以色列國的建立:
-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
- 1948年5月14日,宣布成立以色列國。
這段歷史涵蓋了以色列從古代王國到現代國家的演變過程,展示了猶太民族的堅韌與復興之路。
㈡ 以色列的歷史簡介
以色列人的前身是公元前6世紀以前的希伯來人,屬閃人分支,其歷史發展復雜。
- 古代歷史:公元前11世紀,希伯來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來王國,公元前10世紀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前者於公元前722年亡於亞述,後者於公元前586年亡於新巴比倫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帝國、托勒密王朝、塞琉西王國等統治。公元前168年,猶太人起義,公元前141年建立哈斯蒙王朝。公元前63年羅馬人佔領後,多數猶太人流散世界各地。
- 中世紀與近代:公元7世紀,巴勒斯坦成為阿拉伯帝國一部分,16世紀初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版圖直至一戰結束。19世紀後期,猶太資產階級鼓吹猶太復國主義,一戰後,巴勒斯坦由英國委任統治,在英、美支持下,大批猶太人移居並逐漸形成猶太政治實體。
- 現代歷史: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布成立。隨後經歷多次中東戰爭,其控制面積不斷變化。如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實際控制面積擴大;第三次中東戰爭侵佔大片土地;第四次中東戰爭後有部分後撤。截至1986年,實際控制約2.8萬平方公里。
- 政治與經濟:以色列是共和政體,議會為最高權力機構,主要政黨有工黨和利庫德集團等。因推行擴張政策,軍費開支大,經濟畸形發展,財政困難,但獲得美國和世界猶太人組織大量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