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漢口地方稅務局詳細地址
江漢區地方稅務局辦稅服務廳
地址:武漢市漢口香港路185號
2. 現在武漢市是否把地稅和國稅合並了
1994年以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只有一個稅收征管系統,中央稅收主要靠地方稅務局徵收。
1994年7月1日,國稅地稅正式分開。
但分稅制實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一方面,國地稅分設會使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增加,稅務機關的征稅成本增加,不利於稅務人員全面掌握稅收業務;另一方面,機構分設所導致的機構爭議也成為問題。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合並後,好處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 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 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 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有效避免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 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國地稅合並是大勢所趨,這就成了未來一段時間內體制改革的重點,這項方案的具體時間表還沒有明確,但大幕已經拉開。
對武漢,沒有特殊的政策。
3. 湖北省地方稅務局的領導簡介
1、任偉(黨組書記、局長)全面主持工作
袁雙英,女,漢族,1974年11月生,湖北孝昌人,1998年 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3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湖北省委黨校社會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93年7月至1994年8月孝南稅務局三分局辦事員。1994年8月到1995年7月孝感市地稅局直屬分局科員。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孝感市地稅局辦公室科員。1996年3月至2005年6月先後任孝感市地稅局人事科科員、副科長。2005年6月到-2006年12月任漢川地稅局副局長。2006年12月到2008年3月任孝感市地稅局人事科副科長。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任孝感市地方稅務局教育培訓中心主任。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任孝感市地稅局人事科科長。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任孝感市地稅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2015年7月任咸寧市地稅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4.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的事業單位
機關服務中心
負責和指導系統行政管理、後勤服務保障、規章制度的制定、車輛管理、對外接待、職工食堂等工作;負責市局機關日常行政管理,後勤服務保障工作及規章制度的制定;負責市局機關財務經費的預算、決算和管理;負責機關的工資、獎金、福利的發放,基本醫療保險、差旅費審核報銷和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工作,核定住房補貼,代管機關工會經費、處室經費、房改經費等工作;負責市局機關國有資產管理,機關辦公設備、用品的購置及使用管理;負責市局機關基本建設、房屋管理、修繕;負責市局機關車輛的使用、調度、維護及管理;負責對外接待、機關職工食堂的管理;負責市局會議的後勤保障工作;協助負責市局機關的安全保衛工作;負責稅務幹部學校的日常管理。
計算機中心
教育培訓中心
5. 武漢地稅務局幾點下班
一般正規的地方都是下午17:30下班,地稅局也是17:30下班。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以上信息來自:http://www.hb-l-tax.gov.cn/whs/zwgk/xxgkzn/200911/t20091123_30350.shtml
6. 武漢市青山區地方稅務局的機構簡介
武漢市青山區地方稅務局是主管武漢市青山區地方稅收工作的職能部門,實行武漢市地方稅務局與青山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武漢市地方稅務局垂直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根據職責,下設12個內設機構(辦公室、政策法規科、收入規劃科、財務裝備科、徵收管理科、稅政管理科、社保規費管理科、納稅服務科、技術管理科、人事科、基層工作科、監察考評科);1個直屬機構(徵收分局);8個派出機構(第一稅務所、第二稅務所、武鋼稅務所、廠前稅務所、鋼花稅務所、紅鋼城稅務所、工人村稅務所、二區稅務所)。
7. 武漢市洪山區地方稅務局的機構設置
武漢市洪山區地方稅務局下設辦公室、稅政管理科、社保規費管理科、徵收管理科、計劃統計科、財務裝備科、政策法規科、人事科、監察科、基層工作科10個職能科室,稽查局、徵收分局2個直屬局,第一稅務所、第二稅務所、第三稅務所、珞瑜稅務所、洪山稅務所、和平稅務所、青菱稅務所、建設稅務所、花山稅務所9個派出機構,以及計算機中心和機關服務中心2個事業單位,擔負著洪山地區兩萬余戶企事業單位的22種地方稅費的徵收管理任務。 辦公室
負責處理區局日常政務、工作督辦和「六五」普法工作,協調起草和批轉有關文件、報告;負責會議組織、秘書事務、文電處理、文書檔案、信訪、保密、保衛、調研和信息工作。
稅政管理科
負責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政策業務管理工作;負責對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在執行中的一般性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調查研究和解決所分管稅種徵收管理中出現的政策業務問題;監督檢查政策執行情況;調查研究並處理稅收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負責協調個體、私營經濟、集貿市場地方稅收的徵收管理;負責委託代征及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工作的管理;管理城鎮集體企業財務制度和私營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負責辦理法定減免稅的審核、報批和跟蹤管理工作,監督檢查政策執行情況。
社保規費管理科
負責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政策業務和徵收管理工作;負責文化事業費、堤防建設維護費等規費的政策業務和徵收管理工作。
徵收管理科
負責組織實施《征管法》和地方稅收征管辦法;制定與其配套的徵收管理制度和單項管理辦法;負責制定區局征管改革實施方案、具體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建立和完善地方稅收征管體系和征管手段現代化工作;負責稅務登記、納稅申報和徵收管理資料、檔案的管理工作,對征管質量進行檢查、考核;負責發票管理工作。
計劃統計科
負責組織收入工作和對稅源進行監控管理;負責匯總分析區局稅收計劃、會計、統計信息數據;擬定稅收計劃和相關的會計、統計制度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負責制定區局稅收票證制度,做好區局納稅憑證的印製、發放和檢查管理工作。
財務裝備科
負責區局的稅務經費、財務、裝備、服裝和資產管理;負責區局的基本建設管理;制定並監督檢查區局各單位財務制度的執行情況;編報審核區局的財務預、決算;辦理各項經費的領撥;組織實施區局的內部財務審計,並負責區局的「政府采購」工作。
政策法規科
負責地方稅收的法制建設,制發綜合性稅收文件,研究提出地方稅制改革建議;組織實施稅收法規、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負責稅收執法責任制、過錯追究制和公示制等有關工作;負責稅收法規的匯編與公告;辦理稅收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承辦重大稅收案件審理、地方稅收法定減稅、免稅、延期繳納的集體審議和行政處罰工作;負責法制宣傳工作。
人事科
負責管理區局幹部的人事、勞動工資、機構編制工作,擬定有關制度;負責區局基層領導班子建設和管理監督工作;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管理中層領導幹部及相應級別幹部;負責區局公務員考核管理工作;負責區局幹部按規定出國培訓、考察的審核和管理工作;負責區局幹部的教育培訓和離退休幹部管理工作;負責區局在職幹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及職工子女統籌醫療工作。
基層工作科
負責區局精神文明建設、各項文明創建活動和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區局機關和基層稅務所的黨群工作;負責承辦區局機關統戰、雙擁、計劃生育工作、團委工作及工會工作。
監察科
負責區局紀檢監察、黨風廉政建設,組織和指導實施各項執法監察工作;負責受理反映稅務人員違法違紀行為和執法監察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紀線索材料;負責組織開展區局財務經費管理內部審計工作;負責辦理上級紀檢監察部門和區局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直屬機構
武漢市洪山區地方稅務局稽查局
負責受理稅收違法案件舉報,負責查處偷稅、逃稅、抗稅和騙稅等違反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行為。按照征管系列預選的日常稅務稽查對象確定稽查計劃,制定稽查方案,實施稅務稽查,製作稅務稽查報告。對被查對象依法採取稅收保全和強制執行措施。負責稅務違法案件的審理,製作審理報告,按規定程序報批後下達稅務處理決定書。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涉稅案件依法移送到司法機關。負責稽查成果的分析和反偷稅、反避稅的調查,研究編制有關稅務稽查報表,整理上報稅收違法案件典型案例。對本系列涉及的各類稅收資料進行整理、分類、錄入和傳遞。
武漢市洪山區地方稅務局徵收分局
負責受理經區局審核後的納稅人各種登記申請、發放稅務(注冊)登記證,建立戶管檔案,錄入登記管理信息。按規定發售發票,辦理發票核銷、繳銷等手續、編制上報發票領購計劃。負責受理所有納稅申報事項,稅款的徵收,核對繳款憑證,錄入當期申報和徵收情況及相關內容,完成向國庫劃解。執行各類違章、補稅、罰款、滯納金的解繳入庫,辦理各類納稅保證金的保管手續。負責受理納稅人有關法律法規及納稅事宜的咨詢和解答。負責受理納稅人行政復議申請。定期與有關部門核對稅務登記情況。定期反饋納稅人發票使用情況。定期進行稅源情況分析,反饋納稅人稅款繳納的信息,對未按規定報繳稅款的納稅人,下達催報催繳稅款的稅務文書並送達到主管稅務機關。定期發布稅法公告,協助納稅人查詢辦稅情況,發放各類稅法宣傳資料,錄入、整理納稅人咨詢情況,向有關部門傳遞資訊信息等。
派出機構
第一稅務所、第二稅務所、第三稅務所、珞瑜稅務所、洪山稅務所、和平稅務所、青菱稅務所、建設稅務所 、花山稅務所
8.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在哪裡
地址是:武漢市澳門路106號 電話:027-82412254
你是武漢的嗎?
搭車到澳門路下車,在還不到車站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很大的
可以乘坐559路,4路等車,或者直接乘出租
9.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的機構設置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於1994年9月從原武漢市稅務局分設組建成立,經2001年機構改革之後,現有13個機關處室[辦公室、稅政管理一處、稅政管理二處、稅政管理三處、社保規費管理處、徵收管理處、計劃統計處、財務裝備處、政策法規處、人事處、機關黨委辦公室(基層工作處)、監察室、離退休幹部管理處];2個直屬機構(稽查局、涉外稅收管理局);3個事業單位(機關服務中心、計算機中心、教育培訓中心);下設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開發區15個分局;全局共設有141個基層單位(徵收局、稽查局和管理稽查稅務所)。2002年12月底,全市地稅系統共有幹部職工約3000人。
辦公室
負責處理局機關日常政務,協調機關事務;負責起草、審核和批轉、印製有關文件、報告;負責綜合性會議組織;負責秘書事務、公文管理、文書檔案、機要通訊、保密、保衛、調研、信息、宣傳;負責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和信訪工作;負責擬訂局機關內部管理規章制度;承擔新聞發布、機關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承辦門戶網站運行和信息維護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系統績效目標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政策法規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依法行政、依法治稅工作方案;負責執法公示、執法示範單位(崗)創建等工作;負責地方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稅收法制等方面的調研工作;起草涉稅規范性文件,承辦上級和相關部門綜合性涉稅文件的審核、回復、備案和管理工作;牽頭重大稅收案件審理、稅收行政處罰及聽證工作;負責地方稅收法定減稅、免稅的集體審議、統計與管理工作;承辦稅收行政復議、稅收行政賠償和行政應訴工作;負責系統普法教育、法制培訓和執法資格認定工作;負責全民創業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收入規劃處
編制年度稅費任務和稅費收入中長期規劃;擬訂並完善稅款征繳退庫制度,監督檢查稅款繳、退庫情況;組織開展稅費收入的分析、預測和重點稅源監控管理工作;組織落實稅收會計核算、統計核算、稅收票證管理等相關制度;負責全市納稅憑證的印製、發放和檢查管理工作;承擔稅費收入數據的綜合管理應用工作,對外發布稅費收入數據。
財務裝備處
擬訂財務、基本建設管理辦法;負責稅務經費、財務、裝備和資產管理;擬訂全市地稅系統財務制度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編報審核系統的財務預、決算;辦理各項經費的核算及領撥;負責系統內部財務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負責局機關、直屬單位經費管理;組織落實政府采購規章制度;承擔系統服裝製作及發放工作。
督查內審處
組織實施稅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負責稅收執法責任制、過錯追究制等工作;承辦財務管理、基建項目、大宗物品采購審計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組織開展稅收和財務等工作巡視,監督檢查下一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執行稅收重大決策和紀律等方面的情況。
徵收管理處
組織落實綜合性稅收征管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並擬訂具體的配套制度和操作辦法;起草並組織實施稅收徵收管理的中長期規劃和綜合性方案;組織實施稅收征管資料管理和應用辦法、綜合性納稅評估辦法;負責征管質量考核和稅收收入征管因素分析工作;承擔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收發票管理和稅控器具推廣應用工作;承擔普通稅收發票、稅務登記證的印製及管理工作。
稅政管理一處
組織實施營業稅、資源稅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具體徵收管理辦法;對有關稅種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落實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稅基管理;負責有關稅種法定減稅、免稅的審核、報批和跟蹤管理工作;指導有關稅種的日常管理和檢查;參與有關稅種的納稅輔導、咨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
稅政管理二處
組織實施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具體徵收管理辦法;對所得稅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落實所得稅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稅基管理;負責有關稅種法定減稅、免稅的審核、報批和跟蹤管理工作;指導所得稅的日常管理和檢查;參與所得稅的納稅輔導、咨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
稅政管理三處
組織實施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等地方稅種的徵收管理工作;負責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具體徵收管理辦法;對有關稅種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落實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稅基管理;負責有關稅種法定減稅、免稅的審核、報批和跟蹤管理工作;指導有關稅種的日常管理和檢查;參與有關稅種的納稅輔導、咨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
社保規費管理處
負責全市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和河道堤防維護費、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價格調節基金、排污費、工會經費(工會籌備金)、市政府委託地稅部門代征的其他行政規費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具體徵收辦法;對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擬訂和完善規費征管方式方法,加強欠費和費源管理;組織開展規費徵收、日常管理和檢查。
涉外稅務管理處
組織實施涉外稅收政策法規,規范涉外稅收管理機制;按規定許可權組織協調國際稅務管理事務,包括國家(地區)間稅收協議協定的執行、非居民納稅人的管理、反避稅調查調整、稅收情報交換核查和國際稅收管理的合作;負責全市地稅系統涉外(國際)稅收政策法規、管理業務的指導和培訓;受理、提供涉外(國際)稅收政策法規、管理業務的咨詢和輔導;負責組織實施全市地稅系統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審核評稅、稅務審計工作。
納稅服務處
組織實施納稅服務體系建設;擬訂納稅服務工作規范和操作規程;組織協調、實施納稅輔導、咨詢服務並協助法規部門開展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組織實施稅收信用體系建設;指導稅收爭議的調解;組織實施面向納稅人的稅法宣傳;負責辦稅公開、多元化申報方式推廣、辦稅服務廳規范管理、12366納稅服務熱線、遠程座席和網站互動欄目的建設工作;承辦市局內、外網站的信息發布和簡訊平台的管理;協助國稅部門做好對稅務中介機構的審批和管理,參與其業績評估、資質等級評定。
技術管理處(運維災備處)
擬訂和組織實施稅收管理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實施方案,負責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中業務需求整合和流程優化的綜合管理工作;承擔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立項、技術標准和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負責信息設備管理;負責稅收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設和監督檢查;負責組織實施網路、主機、資料庫、中間件等應用系統和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負責信息系統運行安全保障工作;負責數據綜合利用和查詢展現;負責計算機災難恢復方案的制定和災難恢復所需資源保證;進行全市系統的數據備份、應用備份、日常運營管理和災難恢復服務工作;負責相關外聯網路(財稅庫行聯網及其它網路)的運行維護管理;承擔小型軟體開發、推廣應用和維護工作;承擔信息技術培訓工作。
人事處
擬訂系統幹部人事制度、稅務人才隊伍建設和人員教育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系統幹部人事、工資、機構編制和公務員管理工作;按幹部管理許可權,承擔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後備幹部的管理、考核及監督等工作;監督檢查系統貫徹執行幹部人事規章制度情況;督促區局黨組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的貫徹落實;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管理幹部出國(境)工作;負責承辦市局機關統戰、雙擁工作;負責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教育法規和全市地稅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負責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及配套制度的擬訂和實施;負責地稅幹部初任、任職等方面培訓考試的組織與管理;負責地稅系統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與管理;負責教育經費的使用和管理;負責全市地稅系統幹部教育培訓教材建設和師資的管理工作;
機關黨委辦公室(基層工作處)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負責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稅務文化建設和基層稅務分局(所)建設等工作;承擔系統文明創建、競賽和評比表彰等工作;負責系統稅容風紀、著裝管理制度的擬訂並組織實施;指導系統黨建工作;負責承辦市局機關計劃生育及青、婦工作;負責制定系統工會和市局機關工會工作計劃;指導系統工會工作和負責市局機關工會工作;配合黨政部門抓好乾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組織職工療、休養和扶貧濟困送溫暖工作,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餘生活;管理使用好工會經費。
監察室
負責組織和指導實施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工作;負責受理反映稅務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線索材料和執法監察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紀線索材料,調查審理系統處級幹部和市局機關處級以下幹部的重大違紀違法案件;負責受理稅務人員對黨、政紀處分不服提出的申訴及申訴案件的復審和復核。
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市局機關的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系統的離退休幹部工作。宣傳貫徹中央、省、市有關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方針政策。負責對系統離休幹部、處以上退休幹部及市局機關的離退休幹部開展慰問活動。負責組織離退休幹部的療養工作。編制離退休幹部活動經費的預、決算,並按規定統一掌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