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樓房倒塌事件是怎麼回事
上海「塌樓」調查結果公布:兩側壓力差是主因
新華網消息,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上海市政府7月3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建大樓傾倒主因為兩側壓力過大,房屋結構設計等符合要求。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陳啟偉表示,隨著事故原因的公布,調查工作將轉入事故責任調查。
他指出,上海將嚴查相關事故責任人。
6月27日5時30分,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層在建樓房倒塌。上海組成14位勘察、設計、地質、水利、結構等相關專業專家參加的專家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據了解,事故責任調查由上海市安監局牽頭負責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傾覆主要原因是,樓房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高達10米,南側正在開挖4.6米深的地下車庫基坑,兩側壓力差導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
事故調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說,事發樓房附近有過兩次堆土施工:半年前第一次堆土距離樓房約20米,離防汛牆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從6月20日起施工方在事發樓盤前方開挖基坑堆土,6天內即高達10米,「致使壓力過大」。
對於建築質量問題,調查結果稱,原勘測報告經現場補充勘測和復核,符合規范要求;原結構設計經復核符合規范要求。大樓所用PHC管柱經檢測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專家組認為,鄰近居民小區未受影響,在建的其餘樓房安全狀況穩定,不會發生類似傾倒事故。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主任黃融表示,下一步將組織相關單位對其餘在建10棟樓房進行檢測,如需對房屋進行加固,將責成相關單位抓緊實施,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達到國家規定的竣工驗收標准。
事故調查組組長、上海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局長謝黎明說,目前事故調查組正在對前段搜集的證據、材料、筆錄等進行分析和論證,將盡快形成事故調查結論及時向外公布。
對於退房及房地產商背景問題,陳啟偉表示,退房是業主和房產商之間的事情,但政府也要進行協調。至於這家房地產公司,由於是在閔行區的管轄范圍之內,閔行區政府也正在調查,一旦有結果以後,閔行區政府一定會第一時間給予公布。
詳見:http://news.sohu.com/s2009/zaijialou_gd/
Ⅱ 上海倒塌樓盤事件是怎麼回事啊
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分析上海蓮花樓倒塌原因。 分析原因: 1.沒有設置地下室,導致穩定性不夠,傾覆彎矩全部吃在脆弱的樁上。 2.樁數量遠遠不夠,設計樁的數量完全沒有考慮高層建築不設置地下室而產生的穩定性不利影響,整體倒塌的脆性破壞說明樁的數量遠遠不夠。 3.違規採用短樁,這樣的高層建築在上海是要選擇大直徑樁打到基岩做持力層的,本工程設計師竟然選用摩擦短樁,而且數量也少,這樣的樁型很容易受表層土壤影響,是導致房屋倒塌最直接的原因 上面三點導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在其餘幾棟樓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另外幾棟樓是絕對不能住人的,必須要安全爆破! 另外,從倒塌後上部結構還這么好說明施工質量不差的,全部責任在於設計,絕對是設計的問題!!! 其餘什麼河道邊上,下大雨,土質不好,什麼樁沒用鑽孔樁都是外因,根本內因就是上面三點,直接責任人就是設計院的結構工程師 從建築到河道的距離來看,河道維護牆倒塌與否對於這樣的高層打樁建築影響很小的,根本問題還是建築本身的問題 把責任推卸到什麼河道彎曲,什麼樁型沒選擇好,什麼地基土疏鬆都是無稽之談,根本就不懂得結構 還有的所謂結構工程師胡扯到什麼不均勻沉降上了,這就是小學生的水平了,這樣的脆性倒塌說明建築的穩定性都有問題,還胡扯什麼不均勻沉降,就如醫生診斷癌症晚期患者說他主要問題是痔瘡一樣的可笑 如果能設置地下室或者基礎埋設深一點,管樁多打一點,打深一點是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的,杭州很多建築是建設在江邊,湖邊,河邊的,基本是不會受河道下雨不下雨,塌陷不塌陷影響的,基本問題還是在建築本身結構設計有重大缺陷。 參考一下,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Ⅲ 上海樓房倒塌玻璃竟然沒碎
前兩天的新聞里說了,其實是因為大樓下挖車庫,土方就堆在大樓兩側一直沒有清除,足有2層樓高,前後重量的差異造成了坍塌。
Ⅳ 上海倒塌樓房事件 開發商背景
啥也不說了,請看參考資料,全是內幕,這年頭有些東西只能發到論壇上
【網友曝光】
僅一名股東工作單位來自梅都房地產公司
上述「曝光資料」稱,梅都房地產有24位股東。其中,法定代表人張志琴,工作單位是梅隴鎮鎮政府;另一大股東闕敬德來自上海迅豪 置業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豪 置業),包括闕在內,一共有14名股東來自迅豪置業;另外有3名股東來自梅隴鎮征地事務所,一名股東來自梅隴鎮土地管理所;其他還有股東來自閔行動物疾病控制中心。僅有一名股東的工作單位是梅都房地產。
此外,上海蓮花河畔景苑的承建商上海眾欣建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欣建築)也有兩個人是梅都房地產的股東。
在上述資料公布後,闕敬德的身份被進一步「人肉搜索」。有網友報料他是「閔行區梅隴鎮鎮長助理」,同時兼梅 隴鎮資 產經營管 理公司的總經理。
至此,梅都 房地產、迅豪 置業、眾欣 建築三家公司,以及梅隴鎮政府相關部門先後出現在此事的關聯方中。那麼,這份材料曝光的情況確有其人其事嗎?記者按這條線索,展開了調查。
Ⅳ 2009上海大樓為什麼會倒塌是結構問題嗎
專家分析 「53年從未見過房子這么倒的」 東大呂志濤院士分析施工可能「偷工減料」了 昨天,已從事土木工程研究53年的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呂志濤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上海13層樓房倒塌事件感到震驚。他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幾率微乎其微。由於沒有到實地調查,呂教授初步猜測樓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減料。 昨天下午記者撥通了呂教授的電話,聽完記者的簡單敘述,他第一反應是「不太可能吧」。隨後他仔細分析了記者提供的幾張樓房倒塌的圖片。「簡直不敢相信,13層的樓房連根拔起,整體倒塌,卻沒有散架。從1956年開始研究房屋結構到現在,還沒有見過房子這么倒下的。」呂教授感到不可思議。「如果經過正常的設計、施工,根本不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從圖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釋的理由應該是在房屋設計或施工的重要環節出了問題,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時出了問題。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暫時沒問題,原因一時很難說。」由於沒有到現場勘查,呂教授表示不宜過早下判斷,但據他猜測,施工方很可能偷工減料了。 在大城市,小高層、高層建築林立,上海樓房倒塌事件引起部分身居高樓市民的擔憂。有網友猜測房屋倒塌是否因為這幢樓房位於河畔?此話一出,網友們紛紛擔憂起自家的房子。呂教授認為這種猜測毫無根據,上海樓房倒塌只是偶發事件。高層建築的設計、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基礎打得牢,施工過程中按部就班符合規定,房子不管在不在河邊,正常情況下,造得再高也倒不了。 昨天,同濟大學相關專業的教授也表示,在建樓房整體倒塌的事情一直較為罕見,尤其是在上海。他表示,這種高層建築的樁基都會深達20-30米,並且都是鋼筋混凝土建成,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倒塌。該教授認為,從技術上講,這棟樓必須全部拆除掉,並且查明倒塌原因。如果要在此地重建樓房,必須重新做設計,並考慮地質方面的情況。 坊間猜測 三種原因導致在建大樓「卧倒」 建地下車庫?防汛牆損毀?房子質量?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對於事故的調查仍然在進行中,對於事故的原因,目前坊間有以下三種猜測。 原因一:建地下車庫導致? 據了解,樓房倒下的南側地面下方,原本是一個在建地下車庫,土建已基本完成,防汛牆邊的大量渣土就是從這里挖出的。有人分析猜測認為,很有可能是地下車庫挖得過頭了,一旁的樓房地基松垮後,房子就倒了。 原因二:防汛牆損毀導致? 就在前天,距離倒塌樓房百米遠的該小區范圍內一堵長70多米的淀浦河防汛牆發生損毀。據現場勘查,損毀原因很可能與渣土重量過大,造成地面沉降後擠壓防汛牆體有關。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臨河的這排小高層與淀浦河防汛牆之間仍然堆積著大量渣土。不過,倒塌事故發生地和防汛牆損毀地中間有百餘米的距離。 對於防汛牆導致樓房倒塌的說法,網友handson021在搜房網發帖稱,自己是學結構設計的,防汛牆的問題是借口,房屋設計時要考慮沉降的,包括不均勻沉降,如果與防汛牆有關,那麼倒塌的方向應該是向著防汛牆方向,但是實際卻是相反的。 原因三:房子有質量問題? 網友handson021懷疑該房的基礎施工有問題。還有建築業內人士在看了現場圖片後分析認為,最有可能是地基出現問題,因為蓮花河畔景苑所在的區域屬於上海流沙比較嚴重的區域,如果沒有牢固地基,很容易引起房屋傾斜。該人士認為有可能是對土芯取樣出現問題,導致設計存在偏差;或者是打樁不深、水泥標號等存在問題,因為地樁的水泥有高標要求,如果沒有達到會發生斷裂。
Ⅵ 上海樓房倒塌事件誰知道
繼續關註上海樓房倒塌事件的最新情況。昨天早上5點多,上海蓮花河畔景苑住宅樓在建13層樓房整體倒塌。目前對樓房倒塌原因的調查仍在進行,而對於小區業主要求退房等要求,有關部門表示,將盡快對業主訴求給出答復。
被警戒線嚴密封鎖起來的蓮花河畔景苑小區今天格外安靜,只有幾台挖土車在緊張作業。
建工集團第七建築公司工程人員周敏勇說:「我們回填了五六千方土,回到原來那個坑裡面(那個坑是挖來做什麼的)他們是做地下車庫的/回土,保那幢房子。」
推薦閱讀
圖:宋慧喬最新家居寫真
劉燁胡同婚禮
MJ生前豪宅 倒樓事件官方技術結論
潘石屹:倒閉的開發商都是撐死的 「跪謝市長」 有感激亦有焦慮 北京本周末十餘新盤漲價逾千元 央視:揭秘地產業官商利益鏈條 通脹預期 部分投機者股市轉樓市 北京新「地王」推高周邊二手房價 而上海岩土勘察設計院的工程師則在泥濘的工地上拍照取證,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也在密切監測其餘樓房是否發生傾斜。與此同時,蓮花河畔景苑小區的大批業主則聚集到了上海閔行區政府設立的退房咨詢點。不管自己的房子有沒有倒下,很多業主都希望能夠把房子退了。
蓮花河畔景苑業主說:「這個房子住進去有(心理)陰影的,想法就是退房。」
蓮花河畔景苑業主說:「按市價退賠給我們,按目前的市價,我要的是房子/ 我們都是要買房結婚的,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下子把所有計劃都打亂掉了。」
記者看到,今天一個上午,退房咨詢點已經接受了七八十位市民的退房申請。有關部門表示,將盡快對業主訴求給出答復。
Ⅶ 上海樓房倒塌事件 在哪裡可以看到圖片
可以去這個鏈接看:http://news.163.com/09/0704/07/5DC4BD6J000120GR.html
上海樓房倒塌原因:南側挖車庫,北側堆了過高的土堆,大樓兩側的壓力差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
Ⅷ 上海倒塌樓房是哪家地產公司做的啊
就是正在開發的「蓮花河畔景苑」呀…
是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
該公司注冊資金800萬元,持有三級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
「蓮花河畔景苑」原定於2010年5月交房…
現在很多人都要退房了…
昨晚新聞有放的呀…
今天再跟蹤看一下吧…
生活愉快…
Ⅸ 上海樓房倒塌事故的專家分析
2009年6月27日下午記者撥通了呂教授的電話,聽完記者的簡單敘述,他第一反應是「不太可能吧」。隨後他仔細分析了記者提供的幾張樓房倒塌的圖片。「簡直不敢相信,13層的樓房連根拔起,整體倒塌,卻沒有散架。從1956年開始研究房屋結構到現在,還沒有見過房子這么倒下的。」呂教授感到不可思議。「如果經過正常的設計、施工,根本不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從圖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釋的理由應該是在房屋設計或施工的重要環節出了問題,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時出了問題。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暫時沒問題,原因一時很難說。」由於沒有到現場勘查,呂教授表示不宜過早下判斷,但據他猜測,施工方很可能偷工減料了。
在大城市,小高層、高層建築林立,上海樓房倒塌事件引起部分身居高樓市民的擔憂。有網友猜測房屋倒塌是否因為這幢樓房位於河畔?此話一出,網友們紛紛擔憂起自家的房子。呂教授認為這種猜測毫無根據,上海樓房倒塌只是偶發事件。高層建築的設計、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基礎打得牢,施工過程中按部就班符合規定,房子不管在不在河邊,正常情況下,造得再高也倒不了。
2009年6月27日,同濟大學相關專業的教授也表示,在建樓房整體倒塌的事情一直較為罕見,尤其是在上海。他表示,這種高層建築的樁基都會深達20-30米,並且都是鋼筋混凝土建成,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倒塌。該教授認為,從技術上講,這棟樓必須全部拆除掉,並且查明倒塌原因。如果要在此地重建樓房,必須重新做設計,並考慮地質方面的情況。
房屋倒塌原因倒覆事故的主要原因
上海「塌樓」調查結果公布:
新華網消息,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上海市政府7月3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建大樓傾倒主因為兩側壓力過大,房屋結構設計等符合要求。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陳啟偉表示,隨著事故原因的公布,調查工作將轉入事故責任調查。
他指出,上海將嚴查相關事故責任人。
6月27日5時30分,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層在建樓房倒塌。上海組成14位勘察、設計、地質、水利、結構等相關專業專家參加的專家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據了解,事故責任調查由上海市安監局牽頭負責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傾覆主要原因是,樓房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高達10米,南側正在開挖4.6米深的地下車庫基坑,兩側壓力差導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
事故調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說,事發樓房附近有過兩次堆土施工:半年前第一次堆土距離樓房約20米,離防汛牆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從6月20日起施工方在事發樓盤前方開挖基坑堆土,6天內即高達10米,「致使壓力過大」。
緊貼7號樓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過高,最高處達10米左右;與此同時,緊鄰大樓南側的地下車庫基坑正在開挖,開挖深度4.6米,大樓兩側的壓力差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南面4.6m深的地下車庫基坑掏空13層樓房基礎下面的土體,可能加速房屋南面的沉降,使房屋向南傾斜。
7號樓北側堆土太高,堆載已是土承載力的兩倍多,使第3層土和第4層土處於塑性流動狀態,造成土體向淀浦河方向的局部滑動,滑動面上的滑動力使樁基傾斜,使向南傾斜的上部結構加速向南傾斜。
同時,10m高的堆土是快速堆上的,這部分堆土是鬆散的,在雨水的作用下,堆土自身要滑動,滑動的動力水平作用在房屋的基礎上,不但使該樓水平位移,更嚴重的是這個力與深層的土體滑移力引成一對力偶,加速樁基繼續傾斜。高層建築上部結構的重力對基礎底面積形心的力矩隨著傾斜的不斷擴大而增加,最後使得高層建築上部結構向南迅速倒塌至地。 這個過程是逐步發生的,是可以監測得到的,直到高層建築傾斜到一定數值才會突然傾倒。土體不滑動,高層建築上部結構是不會迅速倒塌的。這是土體滑動造成的失穩破壞。
Ⅹ 上海樓房倒塌事故的事故調查
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一個在建的13層樓全部倒塌,事件發生以後,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迅速作出重要的批示,要求上海的各個建築管理部門、安監局、閔行區的政府有關部門和專家立即成立了聯合調查小組,徹底查清事故的原因,並從規劃和施工許可,招投標資金的管理,施工圖的審核等各個環節進行審查,並依法作出嚴肅的處理。
2009年06月28日上午,上海市建築管理部門發出緊急通知,立即要求對全市的建築工程進行全面的普查。據了解,在建住宅樓的開發商是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公司,它的資質有效從00年10月1號到2004年的12月31號,即開發商的資質已經過期,政府相關部門也停止了該樓盤的銷售,至於事故的原因還在核實當中。
據有關質檢和調查部門初定:上海樓盤倒覆事故誘因之一是工地過高堆積建築土方。
在大樓倒覆的前一天,由於工地施工造成大量堆土,附近的淀浦河防汛牆曾出現了70餘米塌方險情,有關方面連夜組織搶險工作。發生事故後,現場依然可以看到防汛牆邊的堆土高達一層樓,部分防汛牆斷裂,向河邊移出數十厘米。「這是否是導致事故的原因?」事發當天,面對記者的提問,有關部門表示「尚不能確定」。不過,當天就有專家表示,「這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堆土過高可能壓迫地基,導致地下土層移位、沉降,樓房地樁承受不了而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