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九宮
擴展閱讀
簡單看股票盤 2025-07-11 09:45:39
股票價格與均線 2025-07-11 09:42:32

九宮

發布時間: 2021-06-08 17:23:08

1. 什麼是九宮

九宮
漢代徐岳《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九宮」之法用之多端。漢代時有「九宮占」、「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占、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

《易乾鑿度》曰:「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彖變之數若一,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陽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鄭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於八卦日辰之間。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於紫宮之內外。其星因以為名焉。故《星經》曰『天一』、『太一』。主氣之神,行猶待也。四正四維,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宮。天一下行,猶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則復。太一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於中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於子,陰起於午,是以太一下九宮,從坎宮始。坎中男,始以言無偏也。自此而從坤宮。坤。母也。又自此而從震宮。震,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巽,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於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乾,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兌,少女也。又自此從於艮宮。艮,少男也。又自此從於離宮。離,中女也。行則周矣。」所行即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為一周。一周之後還於中央,再行又從一始。後來,這樣的「行」法被道家稱之為「禹步」,據說到一定時候行者本身就會「隱形」。就是這樣,「九宮」圖與八卦結合起來,而有「九宮八卦圖」的出台(見第一講中之圖)。術數《奇門遁甲》中的「八門」,就部署在這樣的「九宮八卦圖」上。

今天,我們從數學的角度看《九宮算圖》,那隻不過是一簡單的「數陣」(也稱「幻方」)。因「九宮算」圖縱、橫、對角三數之和皆為十五,又《易》數九與六、八與七之和為十五,所以此圖與《易》有所掛鉤。

徐岳曰「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是因為古人賦予了一至九數的五行和方位屬性。一、六為水,七、二為火,九、四為金,三、八為木,五為土。從圖中看,一六→七二→九四→三八→五→一六……,的確為一數字循環,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剋循環。方位是:水數一居北,水數六居西北,火數七居西,火數二居西南,金數九居南,金數四居東南,木數三居東,木數八居東北,土數五居中央。

「九宮」占術在漢代初期就有應用。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宮占盤」,是漢文帝時的器物。當時《簡報》說:「太乙九宮占盤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屬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宮名稱和各宮的節氣的日數與《靈樞經·九宮八風篇》首圖完全一致。」

我們看這樣的「九宮術」圖,是與八卦相配之後,方會與《周易》有所關系。如果僅是《九宮算圖》,就只是數字式圖象,其含意不過是數與五行、方位的配合,與《周易》沒有什麼關系可言。我們在這一講中之所以要拿出漢代「九宮」數字式圖象,為的是要說明後來出世的「易圖」。如果把《九宮算圖》中的數字用黑白圓點替代,那就是宋代劉牧《易數鉤隱圖》中所謂的「河圖」,也是朱熹《易學啟蒙》中所謂的「洛書」。

象棋術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成的「米」字形方格。類似古代戰爭發號施令的「中軍帳」。是將(帥)、士(仕)活動的地區。
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我們准此,即可得到《九宮算圖》(見下圖)。 ... 我們在這一講中之所以要拿出漢代「 九宮」數字式圖象,為的是要說明後來出世的「易圖」。如果把《九宮算圖》中的數字用黑白圓 ..

一 漢代的「九宮算」圖

漢代徐岳《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我們准此,即可得到《九宮算圖》(見下圖)。

四 九 二
三 五 七
八 一 六

「九宮」之法用之多端。漢代時有「九宮占」、「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占、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

《易乾鑿度》曰:「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彖變之數若一,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陽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鄭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於八卦日辰之間。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於紫宮之內外。其星因以為名焉。故《星經》曰『天一』、『太一』。主氣之神,行猶待也。四正四維,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宮。天一下行,猶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則復。太一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於中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於子,陰起於午,是以太一下九宮,從坎宮始。坎中男,始以言無偏也。自此而從坤宮。坤。母也。又自此而從震宮。震,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巽,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於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乾,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兌,少女也。又自此從於艮宮。艮,少男也。又自此從於離宮。離,中女也。行則周矣。」所行即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為一周。一周之後還於中央,再行又從一始。後來,這樣的「行」法被道家稱之為「禹步」,據說到一定時候行者本身就會「隱形」。就是這樣,「九宮」圖與八卦結合起來,而有「九宮八卦圖」的出台(見第一講中之圖)。術數《奇門遁甲》中的「八門」,就部署在這樣的「九宮八卦圖」上。

今天,我們從數學的角度看《九宮算圖》,那隻不過是一簡單的「數陣」(也稱「幻方」)。因「九宮算」圖縱、橫、對角三數之和皆為十五,又《易》數九與六、八與七之和為十五,所以此圖與《易》有所掛鉤。

徐岳曰「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是因為古人賦予了一至九數的五行和方位屬性。一、六為水,七、二為火,九、四為金,三、八為木,五為土。從圖中看,一六→七二→九四→三八→五→一六……,的確為一數字循環,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剋循環。方位是:水數一居北,水數六居西北,火數七居西,火數二居西南,金數九居南,金數四居東南,木數三居東,木數八居東北,土數五居中央。

「九宮」占術在漢代初期就有應用。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宮占盤」,是漢文帝時的器物。當時《簡報》說:「太乙九宮占盤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屬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宮名稱和各宮的節氣的日數與《靈樞經·九宮八風篇》首圖完全一致。」(見下圖,圖中文字原為篆字)

我們看這樣的「九宮術」圖,是與八卦相配之後,方會與《周易》有所關系。如果僅是《九宮算圖》,就只是數字式圖象,其含意不過是數與五行、方位的配合,與《周易》沒有什麼關系可言。我們在這一講中之所以要拿出漢代「九宮」數字式圖象,為的是要說明後來出世的「易圖」。如果把《九宮算圖》中的數字用黑白圓點替代,那就是宋代劉牧《易數鉤隱圖》中所謂的「河圖」,也是朱熹《易學啟蒙》中所謂的「洛書」。

二 漢代的「五行生成數」圖

《易傳·系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這里說了十個數,一至五,是五個生數,五個生數各與五合而得六至十,是謂五個成數。

漢人對這十個天地之數有一定的解釋。如鄭玄就說: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為後。

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陽無偶,陰無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並,天七成火於南與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禮記正義·月令》引)

按鄭玄此說,我們即可畫出「五行生數圖」和「五行成數圖」:

南 南



東三
五中
四西
東八
十中
九四







如果把圖中的數字用黑白圓點替代,就得到劉牧《易數鉤隱圖》中所列「洛書五行生數」與「洛書五行成數」二圖。如果合為一圖,就是李覯於《刪定易圖論序》中所列的《洛書》,也就是朱熹《易學啟蒙》中所列的《河圖》。

《易傳·系辭》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說。宋人在解釋這一句話時,就以具體的「河圖」、「洛書」去解說「聖人」(指上古伏羲氏)則之畫卦的過程。北宋初劉牧把《九宮算圖》中的數字換成了黑白圓點,作出了《河圖》,說這就是上古伏羲時龍馬從黃河中負出的圖,伏羲氏則這樣的圖畫出了八卦;又把「五行生數圖」與「五行成數圖」中的數字換成了黑白圓點,作出了《洛書》,謂這樣的「河圖」與「洛書」並出於羲皇之世。到了南宋朱熹作《易學啟蒙》,又說劉牧所謂的「河圖」是上古時神龜從洛水中背負出來的,應該稱之為《洛書》,劉牧所謂的「洛書」是上古時龍馬從黃河中銜負出來的,應該稱之為《河圖》。是劉牧「臆見」,易置了「圖」和「書」。因此,宋末元初的道士雷思齊於《易圖通變》中說:劉牧是「妄人」,而朱熹是「妄人中之妄人」。

2. 什麼是九宮算數

九宮算起源於《周易》,古稱九宮算(龜文),乃是我國最先進的一個著名組合算題。《周易》算之於九宮,識之以天象,在古代天文、歷法、農牧生產與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易十數為體,八九為用,八九不離十。

九宮算是世界上唯一的動態組合算具(包括河圖、洛書、八卦)。 九宮算神奇的數理變化不囿於一招一法,其幾何形體亦無常於一制一式,因此應盡可能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發現新方法是很重要的,但各種方法的具體操作與用法創新、絕技的應用等,有時比方法本身更為重要。

(2)九宮擴展閱讀

九宮格,一款數字游戲,起源於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3. 九宮的九宮格

九宮格相傳為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所創制。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嚴謹峭勁,法度完備,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來被學者贊譽為「正書第一」,仿習者甚多。為方便習字者練字,歐陽詢根據漢字字形的特點,創制了「九宮格」的界格形式。九宮格,中間一小格稱為「中宮」,上面三格稱為「上三宮」,下面三格稱為「下三宮」,左右兩格分別稱為「左宮」和「右宮」,用以在練字時對照碑帖的字形和點畫安排適當的部位,或用作字體的縮小與放大。
至元代,書法家陳繹曾進一步發展了九宮結構。他在《翰林要訣》中說,為適應臨字時點畫疏密、各有停分、界畫勻布的要求,改橫豎三宮為橫豎九宮,成九九八十一宮,這樣更便於精確臨摹。到了清朝,書法家蔣驥在其所著《讀書法論》中,又根據漢字字體結構特點和形體的不同,刪繁就簡,變九宮格為四種形式:一、把原九九八十一宮,橫豎各去掉三宮,變為六六三十六宮。二、把三十六宮的左、右兩行十二宮去掉,成二十四宮,適宜書寫長方體字;或把上、下兩行十二宮去掉,亦成二十四宮,宜於習練扁平體字。三、將三十六宮形變成雙回字形,用以寫方體字。四、將三十六宮形變成田字形,並在上二宮從同一頂點各畫條對角線,形成一個人字,用以書寫蓋似人字形的字。這樣似乎還不簡便,通過長期實踐,後人又改進了兩種簡明實用的習字格:一為田字格,一為米字格。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畫一「十」字,分成四格,按此格習字,便於安排字的間架結構、重心和筆畫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礎上再畫兩條對角線,形如米字,此種方格類同蛛網,習字時便於判斷全字和各單筆的位置。上述九宮格和變九宮格,今天初學字者仍然使用。不僅適於學習毛筆字,也適於學習硬筆書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點畫、結構、氣勢等等,即可脫離「九宮格」等界格,縱筆自由馳騁了。「九宮格」還指詩鍾的分詠格。上下兩句詩意絕不相類,而字面又緊密配對,內容與形式錯雜交互,有如古之明堂九宮,故名。清莫友堂《平龍草堂詩話》卷四引清孫抎《餘墨偶談續集》:「分舉不類兩物,撰成二語,名九宮格。如走馬燈對蟹菊雲:『投足火中猶善走,寄人籬下也橫行』;『夕陽門外探消息,寒食墦間樂倡隨。』之類是也。名以九宮者,蓋取其錯雜交互之意。」九宮格為數獨的「前身」,最早起源於中國。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洛書,其特點較之現在的數獨更為復雜,要求縱向、橫向、斜向上的三個數字之和等於15,而非簡單的九個數字不能重復。儒家典籍《易經》中的「九宮圖」也源於此,故稱「洛書九宮圖」。而「九宮」之名也因《易經》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保存、沿用至今。 「九宮格」是我國書法史上臨帖寫仿的一種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紙上畫出若干大方框,再於每個方框內分出九個小方格,以便對照法帖範字的筆畫部位進行練字。

4. 九宮是哪九宮

九宮

1.術數家所指的九個方位。《易》中有九宮之說,一宮坎(北),二宮坤(西南),三宮震(東),四宮巽(東南),五宮中(寄於坤),六宮乾(西北),七宮兌(西北),八宮艮(東北),九宮離(南)。(即由八卦衍生出的八宮加上中央宮,中央宮指上面所說五宮中)
2.古代演算法名。
3.道家語。三光、三寶、三生的合稱。
4.指 唐 時的九宮神壇。 玄宗 天寶 三年置。其名為: 太一 、 天一 、 招搖 、 軒轅 、 咸池 、 青龍 、 太陰 、 天符 、 攝提 。參閱《舊唐書·禮儀志四》。
5.舞曲名。
6.曲調名。黃鍾宮、仙呂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五宮雙調、大石調、越調、商調,合稱九宮調。通稱九宮或南北九宮。
7.九宮格的簡稱。
8.中國象棋術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將」、「帥」和「士」活動的地區。

九宮陣游戲:

一種數字游戲完全無需計算能力,僅僅依靠玩家的邏輯推理能力就能解出。

「九宮陣」游戲規則:

「九宮陣」也稱為「數獨」。這是一個9×9的方陣,由9個3×3方陣組成(黑色實線包圍)。玩家在每個小格子裡面填上數字1至9,使得結果滿足下面的條件。

條件1:使每個橫行和每個豎列中的9個格子都包含數字1至9,數字不能重復;條件2:使每個黑色實線圍住的3×3「九宮格」中的9個格子都包含數字1至9,數字不能重復。

九宮陣現在在國外非常流行,很多人玩起來廢寢忘食。游戲入門簡單,從小學生到博士都可以玩,而且可以提供多變的邏輯判斷,讓你欲罷不能,甚至有人認為長期玩九宮陣有提高小朋友的智力,減少老年痴呆症之功效。

5. 八卦,九宮中的九宮是指什麼

九宮,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

九宮,屬於中國傳統文化范疇。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九宮在奇門遁甲中代表地,大地,為奇門遁甲之基,是不動的,奇門遁甲分為天、地、人、神四盤,四盤之中唯有地盤是不動,為坐山。

漢代徐岳《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宮」之法用之多端。

漢代時有「九宮占」、「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占、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

(5)九宮擴展閱讀:

「九宮格」歷史

九宮格相傳為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所創制。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嚴謹峭勁,法度完備,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來被學者贊譽為「正書第一」,仿習者甚多。

為方便習字者練字,歐陽詢根據漢字字形的特點,創制了「九宮格」的界格形式。九宮格,中間一小格稱為「中宮」,上面三格稱為「上三宮」,下面三格稱為「下三宮」,左右兩格分別稱為「左宮」和「右宮」,用以在練字時對照碑帖的字形和點畫安排適當的部位,或用作字體的縮小與放大。

至元代,書法家陳繹曾進一步發展了九宮結構。他在《翰林要訣》中說,為適應臨字時點畫疏密、各有停分、界畫勻布的要求,改橫豎三宮為橫豎九宮,成九九八十一宮,這樣更便於精確臨摹。

到了清朝,書法家蔣驥在其所著《讀書法論》中,又根據漢字字體結構特點和形體的不同,刪繁就簡,變九宮格為四種形式:

一、把原九九八十一宮,橫豎各去掉三宮,變為六六三十六宮。

二、把三十六宮的左、右兩行十二宮去掉,成二十四宮,適宜書寫長方體字;或把上、下兩行十二宮去掉,亦成二十四宮,宜於習練扁平體字。

三、將三十六宮形變成雙回字形,用以寫方體字。

四、將三十六宮形變成田字形,並在上二宮從同一頂點各畫條對角線,形成一個人字,用以書寫蓋似人字形的字。

這樣似乎還不簡便,通過長期實踐,後人又改進了兩種簡明實用的習字格:一為田字格,一為米字格。

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畫一「十」字,分成四格,按此格習字,便於安排字的間架結構、重心和筆畫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礎上再畫兩條對角線,形如米字,此種方格類同蛛網,習字時便於判斷全字和各單筆的位置。

上述九宮格和變九宮格,今天初學字者仍然使用。不僅適於學習毛筆字,也適於學習硬筆書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點畫、結構、氣勢等等,即可脫離「九宮格」等界格,縱筆自由馳騁了。

「九宮格」還指詩鍾的分詠格。上下兩句詩意絕不相類,而字面又緊密配對,內容與形式錯雜交互,有如古之明堂九宮,故名。

清莫友堂《平龍草堂詩話》卷四引清孫抎《餘墨偶談續集》:「分舉不類兩物,撰成二語,名九宮格。如走馬燈對蟹菊雲:『投足火中猶善走,寄人籬下也橫行』;『夕陽門外探消息,寒食墦間樂倡隨。』之類是也。

名以九宮者,蓋取其錯雜交互之意。」九宮格為數獨的「前身」,最早起源於中國。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洛書,其特點較之現在的數獨更為復雜,要求縱向、橫向、斜向上的三個數字之和等於15,而非簡單的九個數字不能重復。

道家典籍《易經》中的「九宮圖」也源於此,故稱「洛書九宮圖」。而「九宮」之名也因《易經》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保存、沿用至今。

6. 九宮都是什麼,都是什麼意思啊

九宮,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

九宮是洛書與後天八卦的結合。中宮之數為五,寄於坤宮。依照次序是:一宮坎(北),二宮坤(西南),三宮震(東),四宮巽(東南),五宮中(寄於坤),六宮乾(西北),七宮兌(西),八宮艮(東北),九宮離(南)。

1977年中國考古學家在安徽阜陽市雙古堆西漢古墓中發現漢文帝七年(前173年)的太乙九宮占盤,乃是中國漢代幻方的實物。

(6)九宮擴展閱讀:

九宮圖出處

相傳遠古時期的孟津河邊,一天河水忽然大漲,波浪滔天,水中有一巨獸,似龍非龍,似馬非馬,浪里飛騰。當時的伏羲黃帝與眾臣聽到有人報告,立即去河邊觀看,只見河中洪濤巨浪,波浪中一巨獸踏水如登平地,大體象馬卻身有魚鱗,高八九尺,有兩翼,形體象駱駝,身上負有由花點構成的圖案,黃帝命人走近河邊,將圖案記錄下來,剛剛記下,怪獸即沒而不見。

後伏羲皇帝認真研究了這副圖發現它正是由十種花點組成,這十種花點代表1-10這10個數,兩種花點構成一組,布局在東西南北中五個位置上,每組花點所表示的數,其差均是5.這種和諧統一,四方對稱的特徵,黃帝越研究越感到奇妙無比,後來他就依此畫八卦,建甲歷,定時辰,治理國家。由於此幅圖是在孟津河中發現的,故稱此圖為河圖。

7. 九宮是指什麼意思

九宮,是古代漢族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

8. 九宮是指什麼

九宮學理是什麼?

1、 九宮學理,基本上分為五大類,為:陰陽,五行,數理,氣象與時空。它是由我們院長「程天相」老師將中華文化中的「五術」(山、醫、命、相、卜)融匯貫通後所創出的學理,稱之為「九宮學理」。

2、 九宮學理,是我們院長「程天相」老師,在研究易筋,洛書,河圖時,從大自然的變化中,誤出其中的道理,因為洛書中有九個格位,其中的數字都有其含意,引用到人生時,能讓你知道如何選擇有利的機會點去把握,且受用無窮,所以就命名為「九宮學理」。

3、 九宮學理,絕非一般算命而已,更與時下的「姓名學」完全不同,它不說宿命,只求經營與實用。它只是讓我們了解屬於自己的命運軌道,克服自己的缺點,懂得去掌握機會與貴人,配合著流年的軌道,順勢操作,不固執己見,率性而為,知道該怎樣改造自己,甚至更進一步去創造別人,自然能經營出完美輝煌的人生。

4、 它是以姓名為基礎架構,讓你了解每年在運勢上產生什麼變化,如何影響你的心態,動能,生命及磁場,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5、 它可以讓我們了解每個人的內在心性,及行為特質,可以輕易找出每個人自己的定位與一生發展的方向。

6、 它可以針對每個人的一生前程發展指標做分析;以及該年度的經營提供策略及建議;也可以幫助為人父母,如何針對18歲以下的孩童做培養及教育,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向做分析和規劃。

7、 它可以讓你了解人性,知道你的前程方向,是否可以做領導管理,及該如何經營人際關系;了解你的婚姻狀況;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你獲得內心的平靜。

8、 它可以讓你了解每個人身上所具備的性格優缺點,與眾不同的個性本質和磁場感應(機會);讓你知道成功的人,如何把自己的優點展現在他的言行思維上,而失敗的人,則因他的缺點阻礙了成長步伐。所以人想要成功,一定要先清楚自身的本質及優缺點,才懂時發揮潛能,自我改革與突破,也可以認清周圍的人,幫助到他人。

9、 它是指導我們如何改變今生,擺脫傳統的宿命論,把握住好的機會與貴人,懂得去運用操作每個人的流年運勢。人生就不會被困境所迷惑,也不是被命運註定的。人生是可以被 經營或改造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10.它可以協助你改變自己,經營人生,創造奇跡,自我管理,運用人際,領導組織等等。讓你在年輕的時刻,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何在老了時,也可以談笑風聲,笑看紅塵。

11、它能讓你認識自己,了解別人,進而發揮優點,改進缺點,讓每個人懂得經營自我成功的人生。

12、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自己的特質,但往往因為不了解而沒有發好的去善用,常有一種懷才不遇或我比別人更認真努力的情況下,為什麼比別人歹命的感嘆,一路走來非常的艱辛,挫折。所以,學習「九宮」之後,將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13、前幾年因為一些工作的問題,讓我對於人生感到非常的悲觀消極,做這個工作後,在偶然的機會下,聽何總在講「九宮」的事,而激起了對它的好奇心。我很慶幸接觸到這套學理,很多事情的發生,也比較懂得釋懷,我希望也能將它擅用到我的生活,因為它讓我的人生由悲觀到樂觀,由消極變積極,感恩替代仇恨。遇到困難,比較能平常心的過日子,痛苦過日也是一天,快樂過日也是一天,何不讓自己好過一點。除了觀念,心態的改變外,更廣泛的應用在各個生活領域,希望能有所發揮,減輕家裡的負擔。

9. 九宮是什麼意思

九宮者: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也!其中,乾、坎、艮、震屬四陽宮,巽、離、坤、兌屬四陰宮,加上中宮共為九宮。
九宮在奇門遁甲中代表地,大地,為奇門遁甲之基,是不動的,奇門遁甲分為天、地、人、神四盤,四盤之中唯有地盤是不動,為坐山。
,《煙波釣叟賦》雲:「先須掌上排九宮,縱橫十五在其中」。上述九宮:坎一宮,坤二宮,震三宮,巽四宮,中五宮,乾六宮,兌七宮,艮八宮,離九宮,共計九宮,不管是橫,是豎,是斜,三個數字加起來都是十五,大家不妨試一試加加看,這就是奇門九宮格。
有一首歌訣來描述奇門遁甲的九宮格:「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

=========================
這種東西,不用太認真,看過就行了,千萬別較真!

10. 九宮的簡介

九宮,屬於漢族傳統文化范疇。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九宮在奇門遁甲中代表地,大地,為奇門遁甲之基,是不動的,奇門遁甲分為天、地、人、神四盤,四盤之中唯有地盤是不動,為坐山。漢代徐岳《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宮」之法用之多端。漢代時有「九宮占」、「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占、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