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十七路軍
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000股票代碼 2025-07-09 17:56:22
股票代碼603912 2025-07-09 17:50:05
大話股神下載 2025-07-09 17:29:04

十七路軍

發布時間: 2021-06-13 08:43:55

『壹』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的大分裂

楊虎城率領的第17路軍,西安事變前,共有兩個軍,即第7軍和第38軍,軍長分別是馮欽哉、孫蔚如,轄兩個整編師第42師和第17師(師長分別由馮欽哉和孫蔚如兼),三個警備旅,再加上直屬部隊,總計28個團,6萬餘人。從西安事變開始到楊虎城離開西安出國為止,第17路軍在蔣介石「分化收買」之下發生了大的分裂。首先是第7軍軍長兼第42師師長馮欽哉等一些右派軍官,率部隨蔣(後被蔣介石擴編為第27路軍,下轄第42師、第169師,師長分別是柳彥彪和武士敏),接著警備第一旅王俊部、警備第二旅沈璽亭和唐得楹兩個團(後被編為獨立第19旅,但不久後就被撤銷番號,部隊分散編入其他師)、第17師49旅旅長王勁哉部(後被編為獨立第20旅)先後投向「南京」,計有14個團,2萬餘人。第17路軍所余不到4萬人,編為陸軍第38軍,孫蔚如任軍長,轄兩個整編師17師和177師(師長分別是趙壽山和李興中),兩個警備旅,兩個直屬團-教導團和騎兵團,第17路軍的番號也相應被撤銷。

『貳』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的慘淡抗戰

抗日戰爭開始後,1937年7月下旬第38軍趙壽山的第17師、第177師的529旅(旅長許權中)、教導團(團長李振西)開赴前線,參加了保定、娘子關、忻口諸戰役。其中,第17師與教導團在娘子關戰役中,與敵血戰九晝夜,予敵以重大殺傷,教導團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全團傷亡官兵1800多人。529旅在忻口戰役正面防守14天,全旅3000多人,傷亡2000多人,其中以共產黨員閻揆要為團長的1057團原有200多名共產黨員,忻口戰役後就只剩下60多名黨員了。
1938年7月,38軍擴編為第31軍團。11月,第31軍團又改編為第4集團軍,孫蔚如任總司令。下轄第38軍和第96軍。第38軍軍長趙壽山,下轄第17師和第55師。第96軍軍長李興中,下轄第177師和新編第14師。
1938年7月,孫蔚如部全部開赴晉南中條山抗日前線。這支軍隊在中條山堅持抗戰近三年,先後粉碎了日軍的11次大掃盪,其中,以「血戰永濟」、「六六戰役」、「望原會戰」最為慘烈悲壯!血戰永濟中,17師補充團102團團副楊法震、教導團團副魏鴻紀犧牲,教導團三營營長張希文和該營全部殉國。「六六戰役」中,177師新兵團有800多名壯士因彈盡糧絕,被日軍逼上黃河崖邊,高呼口號,集體跳崖,全部壯烈犧牲,無一人投降被俘,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吞山河的生命絕唱。第4集團軍有2.1萬人犧牲在中條山下、黃河岸邊,而日軍也始終未能越過黃河,進入西北。
1940年8月,第4集團軍為策應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派出部隊在同蒲鐵路南段沿線,深入敵後破壞鐵路公路。部隊出擊在安邑、運城、聞喜、夏縣一帶,先後數十次,打得敵人縮守據點,不敢妄動。
1940年10月,第4集團軍離開中條山,調防河南,守備鞏縣、汜水、滎陽、廣武百餘里防線。10月2日,黃河北岸日軍強渡黃河,進占鄭州,第4集團軍在滎陽、廣武地區與敵展開鏖戰,配合友軍收復了鄭州。在3個月的廣武戰役中,第17師擔任主要作戰任務,全師傷亡官兵2280餘名。其中102團損失了1個營, 有些連隊僅餘二三十人,但部隊士氣依然如故。
1944年4月中旬,日軍發動河南戰役。第4集團軍在鞏縣以東奮勇阻擊,530團堅守虎牢關據點7晝夜。虎牢關之役共斃傷日軍2500餘名,177師傷亡400餘官兵。另外在登汜和韓城鎮兩次大戰中,均予日軍以重創。1945年5月,在豫西戰役中,96軍與日軍血戰官道口,在交戰中,共產黨員連長張國華指揮全連向山頭沖擊,身負重傷,排長余得水帶領全排戰士與敵沖殺,不幸陣亡,但終將日軍擊退,保障了關中的安全。
日本投降時,孫蔚如任武漢戰區總受降官。在19天中,他負責解除日軍武裝21萬人,接受工廠、倉庫等300餘所,遣編偽軍3個軍9萬餘人。 第27路軍於1937年9月改稱第98軍,編入第14集團軍。1939年10月,原169師師長武士敏接任軍長。此後馮欽哉升任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第98軍被改為第2戰區東路軍(東路軍總指揮為朱德)直轄,駐防於中條山。
1939年,國民黨「頑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閻錫山密令其部隊消滅山西新軍,還派人「拉攏」武士敏夾擊山西新軍,被武士敏「義正辭嚴」地拒絕了。他表示堅決與八路軍合作,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共同抗日,不把日軍趕出中國決不罷休。
1939年下半年,由於日軍的殘酷進攻和國民黨內「投降妥協空氣」的影響,國民黨朱懷冰等部隊都離開了艱苦的山西根據地,而武士敏則堅決與中共合作,在官兵中經常宣傳「抗日高於一切,堅持抗戰到底」的道理。在武士敏的領導下,98軍與八路軍密切配合,打退了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多次猖狂進攻,堅持了山西的抗日戰爭,為穩定全國抗日戰爭的局勢,支持正面戰場作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41年5月,日軍集結臨汾、長治、晉城10萬多人向中條山進攻。國民黨駐守中條山的部隊約20萬人。由於無充分准備,龐大的後勤機關不能疏散,部隊無法展開戰斗,結果受到嚴重損失,國民黨2萬多人「投降」,4萬多人被俘,1萬多人犧牲,其餘10萬多則奉命退過黃河,唯武士敏率領的第98軍轉戰各地,堅決與八路軍一起在山西抗擊日軍。日軍多次派人勸武士敏投降,但均遭拒絕。一次,日軍派一個認識武士敏的叛徒來勸降,武士敏大怒:「我是一個軍人,我應該死在抗日的戰場!」遂將叛徒扣壓。9月下旬,日軍集中主力3萬餘人,將98軍合圍在沁水縣東峪、西峪。武士敏臨危不懼,親臨馬頭山前線,指揮部隊頑強抵抗,浴血奮戰,並多次組織突圍,終因敵人封鎖嚴密,受到嚴重挫折。在突圍中,武士敏被敵人子彈擊中下齶時,他高呼:「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爾後壯烈犧牲,時年49歲。
武士敏殉國後,國民黨軍委會調黃埔一期生劉希程繼任該軍軍長。98軍此後在蔣介石的改造下,逐步演變為國民黨中央軍嫡系部隊。1944年98軍被裁撤,所部整編為169師,被調往西南地區,歸入遠征軍,駐守滇西。馮欽哉部的歷史至此結束。 抗戰爆發後,王勁哉率獨立第20旅開赴中條山,和日軍共進行了大小戰役20餘次,王勁哉逢戰必身先士卒、赤膊上陣,斬敵首百餘。不久,獨立第20旅被擴編為新編第35師和獨立第20旅,王勁哉任新編第35師師長兼開封警備司令,編入湯恩伯的第20軍團;20旅由蔣介石的嫡系將領鍾松任旅長,劃入第9集團軍參加了淞滬會戰,該部從此成為國民黨中央軍嫡系部隊。
在1938年春天的徐州會戰中,王勁哉率數千將士,馳援台兒庄外圍的曹州,阻擊追殺李宗仁部的日軍,終使李宗仁將軍安全脫險。王勁哉因功被授予一枚特別頒授的紀念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大勛章,新編第35師也被改編為中央陸軍第128師,成為國民黨200個正規師之一,王勁哉任中將師長。隨後,這支部隊立即投入到空前絕後的武漢大會戰中,與日軍展開了浴血奮戰,128師損失慘重。
武漢會戰後,湯恩伯將128師化整為零。128師尚有戰鬥力的第382旅,在副師長兼旅長李俊彥帶領下,被調往河南充實其他部隊。李俊彥後來曾兼任洛陽警備司令,率382旅苦守洛陽,直到洛陽淪陷。128師剩下的兵員連同輕、重傷兵共計不足200人,受令開到湖北咸寧、蒲圻一帶自行休整補充,從此名義上歸入第29集團軍。1938年年底至1942年先後參加了隨棗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棗宜會戰和豫南會戰。駐防中,該師與襄北新四軍友好相處,對抗日軍的掃盪,整治地方治安,消滅了為害民眾的土匪,部隊逐漸擴大到3個正規旅1萬餘人。
1943年,王勁哉制定出收復漢口的冒險計劃,不料部下有人叛變,將部隊駐防圖拍成膠卷偷送給日軍,日偽軍集中五路部隊共10萬兵力,對其進行「圍剿」。王勁哉不幸兵敗被俘。由於種種原因,王勁哉暫時委曲投敵,該部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暫編第6師、43師,師長由金亦吾、王勁哉分任。暫編第43師成立不久,王勁哉便率部反正,於敵後開展游擊戰,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暫編第6師於1945年9月被國民政府收編。

『叄』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的介紹

國民革命軍第 十七路軍是由楊虎城組建的一支革命力量。後被改編進入解放軍行列。

『肆』 張學良和楊虎城至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和十七路軍怎麼樣了

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都是精銳被中央收編,一小部分加入了紅軍,還有大部就是地方部隊和炮灰,東北軍還有小一部分為了回家北上投靠了日本人

『伍』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後,東北軍,17路軍的手下將領都有誰先叛變投靠中央

西安事變爆發的第二天,駐扎洛陽的東北軍炮兵第七旅旅長邵遠亭率先通電反張楊,支持國民黨中央,駐扎潼關的第17路軍副總指揮馮欽哉逮捕了楊虎城派到潼關的一名師長、三名副師長,馮在西安事變之前即已經向蔣示好。

2月1日,根據西安方面高層決定,西安方面派李志剛前往潼關談判妥協,中共方面亦派李克農前往接洽。幾人尚未動身即被左派軍官指揮的部隊攔截在城門內,不讓出城。

東北軍特務團一部甚至包圍了於學忠的住地,要於學忠放棄成命,放棄頭天晚上的決定。後因何柱國大怒,痛加訓斥,以執行軍紀相威脅,後者才被迫撤去。但這件事已經預示著不祥的苗頭。

(5)十七路軍擴展閱讀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後被扣。蔣介石決定全面控制陝西及貫穿陝甘兩省的主要交通線,中央軍大舉西進。蔣介石與東北軍及十七路軍關於兩支隊伍撤軍的談判陷入僵局。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剛剛平息了的內戰的烽火,轉瞬間又重新在西北燃燒起來。

紅軍積極主張聯合抗日,不願參加對蔣作戰。東北軍高級將領和楊虎城對戰與和搖擺不定。而東北軍中下層軍官強烈要求張學良回陝,否則,堅決與中央軍作戰。

紅軍不願參加作戰的態度,根本上阻止了楊虎城的搖擺。

『陸』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的改編情況

到陝西後,楊虎城所部由第7軍擴編為第17路軍編成如下
第十七路軍 楊虎城
第7軍(馮欽哉)
42師(馮欽哉兼)
第38軍(孫蔚如)
17師(孫蔚如兼)
除上述兩師外,楊部在陝西還增編了警備師等部隊,警備師後又改為警備第1、2、3旅,此外還有西安綏署特務第1、2、3團,十七路軍總部騎兵團、特務營、教導營、衛士隊等。 十七路軍具體編制如下:(基準時間為1936年10月)
總指揮楊虎城 參謀長韓光琦(字威西)
第38軍 軍長孫蔚如
第17師 師長孫蔚如兼
49旅王毅武
97團任雲章、98團李俊彥、99團張之因
51旅趙壽山
100團李維民、101團張駿京、102團張世俊
補充旅耿志介
補1團程鵬九、補2團孫子坤、補3團陳際春
第7軍 軍長馮欽哉
第42師 師長馮欽哉兼 副師長郭仰汾
124旅武士敏
247團邢占鰲、248團景行、249團王宏業
126旅柳彥彪
250團王克敬、251團薛如蘭、252團楚憲曾
師直屬補充團李文澄
師直屬第4團王明欽
陝西警備第1旅王俊
1團申及智、2團李家驥、3團劉威誠
陝西警備第2旅張鴻元(字飛生)
4團沈璽亭、魯秦俠、5團韓子芳、6團唐德楹、沈璽亭
陝西警備第3旅孫友仁
7團張英三、8團楊復震、9團王鎮華
綏署特務1團(孔從周、孫輔丞)
綏署特務2團(閻揆要)
綏署特務3團(劉子潛)
騎兵團(孟慶鵬、張廷祥)
教導營(李振西)
特務營(宋文梅)
衛士隊(白士彬)
其間各部主官人事曾有變化,未及詳述。

『柒』 第十七路軍所轄

西安事變前,楊虎城以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兼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名義,指揮第三十八、第七軍和陝西警備第一、第二、第三旅,獨立旅及直屬特務、教導、騎兵、炮兵各團。 1935年9月所部被編成西北剿匪軍第三路軍,楊為司令。

『捌』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的遭逢大變

紅軍主力長徵到陝北後,蔣介石命令楊虎城會同東北軍進攻陝北紅軍,東北軍在進攻中被紅軍消滅了牛元鋒師、何立中師等部,加之以前陝南剿共的經歷,楊虎城認識到,進攻紅軍很可能讓他輸光老本,而這也是蔣介石一箭雙雕,消除異己的一貫作法。因此,楊虎城在剿共問題上,比張學良要消極得多。另外,楊虎城在西北軍時期增和共產黨有過接觸,在西北軍中活動的著名共產儻人宣俠父,曾任楊的秘書長的共產儻員南漢宸,都曾在十七路軍做過大量的工作(有關這方面的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丹心素裹——十七路軍中供黨史資料》,中國文史出版社),地下黨員張漢民、閻揆要甚至在十七路軍擔任了旅、團長。因此,在促使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方面,楊虎城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在西安事變中,東北軍主要負責臨潼捉蔣,十七路軍主要負責西安市內,事前楊虎城親自部署趙壽山以演習為名,讓部隊熟悉行動路線,因而事變中十七路軍部隊一舉將在西安的所有中央系部隊和機關全部佔領繳械,將在西安的中央大員全部扣壓。
西安事變後,十七路軍被蔣介石分化,馮欽哉率42師隨蔣,被蔣介石擴編為第二十七路軍,下轄第42師(柳彥彪)、169師(武士敏)。楊虎城被逼出國後,十七路軍被取消,陝西警備各旅等之一部編為177師,由原綏署參謀長李興中任師長,隸屬第38軍。此外,還有西安事變其間投蔣,並東出潼關,參與進逼西安的49旅王勁哉部,被編為獨立第20旅。從此,十七路軍系統部隊由地方實力派變成中央軍旁系雜牌部隊,走上了一條被蔣介石逐步削弱、肢解、消滅的道路。

『玖』 17路軍是原來馮玉祥的西北軍嗎

不是,17路軍雖然也稱西北軍,但和馮玉祥的西北軍不是一回事。

十七路軍是由楊虎城組建的,楊虎城從殺富濟貧起家開始拉桿子,拉起了一支部隊。1919年楊虎城投靠蔣介石,中原大戰時,楊虎城趁機將7軍擴編為三個師。

打下洛陽後,楊虎城率部西返,蔣無奈之下只好將楊部升格為17路軍,楊為總指揮兼陝西省主席。從此,17路軍被稱為西北軍,隊伍達到6萬多人。

而馮玉祥的西北軍是從北洋政府直系軍閥部隊中分化出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馮玉祥聯合駐守北京的孫岳、胡景翼發動北京政變,組建國民軍,馮玉祥任國民軍司令。

1925年1月,馮玉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所部也就被稱之為「西北軍」。

1930年,馮玉祥聯合閻錫山、李宗仁起兵反蔣,發動中原大戰。但因為閻錫山的「晉軍」支援不利和張學良入關調停,馮玉祥最終兵敗下野。西北軍被蔣介石解散收編。

總的來說就是中原大戰前的西北軍指的是馮玉祥的部隊,中原大戰後的西北軍指的是楊虎城的17路軍。

(9)十七路軍擴展閱讀:

17路軍的結局:

西安事變後,十七路軍被蔣介石分化,馮欽哉率42師隨蔣,被蔣介石擴編為第二十七路軍,下轄第42師(柳彥彪)、169師(武士敏)。楊虎城被逼出國後,十七路軍被取消,陝西警備各旅等之一部編為177師,由原綏署參謀長李興中任師長,隸屬第38軍。

此外,還有西安事變其間投蔣,並東出潼關,參與進逼西安的49旅王勁哉部,被編為獨立第20旅。

從此,十七路軍系統部隊由地方實力派變成中央軍旁系雜牌部隊,走上了一條被蔣介石逐步削弱、肢解、消滅的道路。

解放戰爭時期,十七路軍起義各部會合改編為西北民主聯軍38軍,歸陳謝兵團指揮,十七路軍從此進入解放軍行列。

1949年,西北民主聯軍38軍改編為解放軍第19軍的一部。沒有起義的原十七路軍部隊重建為國軍38軍直至1950年才在四川被殲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軍

『拾』 十七路軍的戰士們為抗日戰爭做了哪些事

派出間諜已經向日軍傳達虛假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