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擴展閱讀
簡單看股票盤 2025-07-11 09:45:39
股票價格與均線 2025-07-11 09:42:32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發布時間: 2021-06-13 20:40:41

1. 新加坡有哪些主流媒體

新加坡媒體報紙盤點新聞媒體最主要的職能就是傳達各種不同的聲音:政府的「綸音」,老百姓的心聲等等。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新加坡的媒體報紙主要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盤點一下。

新傳媒榮獲多個國際獎項新傳媒是新加坡的主要媒體集團,業務遍及電視,廣播,報紙,雜志,電影和數碼媒體,堪稱是最全面的媒體平台。作為新加坡唯一的免付費電視台,新傳媒旗下的電視頻道不僅為觀眾呈獻優質的本地節目,也播出許多國際得獎的作品。

聯合早報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聯合早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屬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前身是1923年創刊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刊的《星洲日報》;1983年兩報合並,合並後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

我報新加波首份華文免費報紙我報是一份新加坡免費報紙。2008年1月改版成為新加坡首份華文和英文雙語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發行。《我報》注重強調讀者的參與和歸屬感,初期刊出的新聞大約八成是華文新聞。

海峽時報新加坡歷史十分悠久的英文報紙《海峽時報》(全名:新加坡海峽時報)是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的旗艦刊物。《海峽時報》於1845年7月15日首次發行,目前發行量為每日40萬份。它是新加坡唯一寬版的英文報紙報導一般社會新聞。另一份大張的英文報紙-《商業時報》則只關注商業新聞。作者:zhanglingli_1

2. 新加坡馬來西亞為什麼叫星馬

新加坡的舊稱是星加坡。 新加坡早期有一份早報就叫 星洲日報 (後來和 南洋商報 合並為 聯合早報)。

3. 在中國要看馬來西亞的民間新聞要下載安裝什麼APP

馬來西亞(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北接泰國,南部與新加坡隔著柔佛海峽)及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南接印度尼西亞,汶萊國夾在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1957年8月31日,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組成了馬來西亞。 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則位於布城。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政府系統密切仿照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基於普通法。國家對內外的最高代表被稱為元首, 而政府首腦是首相。
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馬來西亞的建國方案。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投票,最後71%的人投了贊成票。於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
新馬合並後,新加坡開始和中央政府發生矛盾,對治國方針也有不同的看法。兩地政府第一次發生公開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新加坡的商人也開始投訴中央政府歧視他們,沒有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利益,反而對他們實行固打制。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後升溫。當時馬來西亞財政部長說這是因為印尼的對抗活動而導致軍備預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將關閉新加坡的中國銀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國銀行在資助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活動。
兩地在政治上也有沖突,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參加了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黨不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個選區也被人民行動黨奪取。1964年9月,由於印尼特務的挑撥離間,新加坡又發生了嚴重的種族暴亂。「馬來人至上」的觀念也逐漸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馬來人的政黨都公開表示反對「種族主義」的信條。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他認為,解決兩個族群沖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以保證馬來族的統治。於是,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在其博客撰文說,華人不能擔任政府高職,是因為華人握了馬來西亞大部分財富。只有在馬來人掌控30%的企業股權後,馬來人才准備放手對政治的控制權。新聞網獨立新聞在線報道,馬哈迪在題為「要不要成為種族主義者」的文章中承認,馬來人無法正確地利用新經濟政策為他們創造的機會,是他們的問題,但馬來人的確尚未達到掌控30%企業股權的目標。
馬來人的總財富也少過馬來西亞人總財富的30%,馬來西亞大部分的財富由華人掌控。換句話說,華人掌控了馬來西亞的經濟。
他說:「在政治領域則由馬來人掌控,大部分高職如首相、首席部長都由馬來人擔任。如果這些職位由華人掌控,那麼華人不只掌控了經濟,也掌控了政治領域。那麼馬來人的那一份在哪裡?」
「新經濟政策是為了讓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經濟中獲得其公平的一份。一旦他們成功達到此目標,他們准備放手對政治控制權。由於他們未在經濟中獲得其公平的一份,因此應該允許他們在政治中獲得更大的一份。」
馬哈迪也說,回教黨對待華人宗教儀式的態度比巫統更有包容性,是因為該黨需要華人選票。他也表示,回教黨與民主行動黨合作是政治偽善,不是真誠的合作關系。

4. 星洲日報是什麼

星洲日報:
從1929年創刊以來,《星洲日報》就一直站穩崗位,為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服務。從英國殖民地時代、抗日時期、獨立運動,以至建國之後的路程,《星洲日報》都扮演見證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這段期間,《星洲日報》曾經兩度停刊,第一次是在1942至1945年,因日軍南侵,馬新兩地相繼淪陷而被迫停刊;第二次是1987年10月27日,遭馬來西亞政府援引出版和印刷法令吊消出版准證。1923年創刊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刊的《星洲日報》;1983年兩報合並,合並後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

新聞理念:
《星洲日報》以「正義至上‧情在人間」的口號,強調服務社會的理想和傳承薪火的使命。
星洲日報每年都主辦數以百計的文化、文學和教育活動;其中,鼓勵華文文學創作人的《花蹤》文學獎、《花蹤》文藝營和文學講座系列,已經在馬華文壇奠立了崇高地位,在國際華文文壇也佔了一席之地。
星洲日報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主辦各種講座會,邀請國內外的學者和專業人士主講,通過這些講座引進新知識新觀念。這類免費開放給讀者參加的活動每年超過百場,吸引的參加人數達數10萬人次,對大馬社會知識發展,和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這並不表示《星洲日報》只是局限於華人社群的媒體,它通過報章的內容和主辦的活動,如「伊斯蘭和儒家對話」國際研討會等,長期推動國內不同族群的交流,宏揚民族和諧,進而促進國民團結。這種努力,也已經獲得其他族群人士的贊揚和尊敬。

5. 馬來西亞有幾種華文報紙

現在剩五家,集團的:
中國報,星洲日報, 南洋商報, 光明日報, 東方日報。

欲知詳細情形:
http://nccur.lib.nccu.e.tw/bitstream/140.119/33231/7/103107.pdf

星檳日報,建國日報,新明日報 和 通報 都收盤了。

6. 馬來西亞政府官員一般看什麼報紙

【新海峽時報】(THE NEW STRAITS TIMES PRESS[MALAYSIA])。馬來西亞最大的英文報紙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成立於1845年。1972年8月收購新加坡《海峽時報》在馬來西亞的業務。1992年成立全資子公司IT PUBLICATIONS SDN BHD(ITP)。目前發行刊物包括日刊(《NEW STRAITS TIMES》、《THE MALAY MAIL》、《BERITA HARIAN》、《HARIAN METRO》、《BUSINESS TIMES》)、周刊和IT特刊。普遍被認為是政府喉舌。

【馬來西亞先鋒報】(UTUSAN MELAYU MALAYSIA)。 成立於1967年5月7日。20世紀90年代起有較大發展。1994年列入吉隆坡股交所第一板股。1996年成立多媒體部,是馬第一家在互聯網上刊載報道的馬來文報刊。該報有較強的政府背景,被認為反映執政黨巫統的聲音。

【星洲日報】(SIN CHEW DAILY)。《星洲日報》是由著名的虎標萬金油老闆,即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於1929年1月15日在新加坡創刊。日軍佔領期間,《星洲日報》一度停刊。 1966年該報在吉隆坡購報社館址。馬新分家後,政府切斷馬新兩地報章間的聯合運作,《星洲日報》便脫離新加坡的總社另起爐灶。1982年,馬來西亞政府頒布新令,不準外國人控制本地報紙。《星洲日報》的控制權遂由胡家轉到馬來西亞人拿督林慶金手中。1987年10月至1988年4月8日曾一度停刊。1988年,木材業巨子拿督張曉卿,投下巨資,終於使《星洲日報》復刊。

【南洋商報】(NANYANG SIANG PAU)。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章之一,由陳嘉庚先生於1923年9月6日創辦於新加坡。在1975年,馬來西亞《南洋商報》脫離新加坡,成為一份馬來西亞本地化中文報章。1989年該報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掛牌的中文報章。在1991年,《南洋商報》加入豐隆集團,成為豐隆旗下的一員。目前發行量近20萬份,發行范圍遍布全國。2001年5月,馬華公會下屬公司與南洋報業集團達成收購協議,全面收購報業集團屬下的南洋商報與中國報。因擔心兩報被政黨收購後將變成政黨工具,無法反映華社心聲,馬華人社團普遍反對此項收購。

【中國報】(CHINA PRESS)。系馬來西亞發行量僅次於星洲日報的第二大華文日報。1946年創刊。二次大戰結束後,吉隆坡的商界和社團領袖李孝式感到當時的兩家華文報刊《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均在新加坡出版,而唯一在吉隆坡出版的《民生報》屬左派報紙,遂籌措資金創辦《中國報》。該報曾於1969年五一三事件期間因一則法庭新聞被迫停刊30天。目前該報發行量約22萬份,主要讀者群體是中下層華裔人士。主要發行范圍是吉隆坡及雪蘭莪地區。2001年5月被馬華公會下屬公司收購。

【光華日報】(KWONG WAH YIT POH)。於1910年由孫中山創刊。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主要發行范圍為檳城和北馬地區。每天發行超過10萬份,目前是馬來西亞北部最暢銷華文報。光華日報的歷史傲視東南亞,同時也是世界僅存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

【光明日報】(GUANG MING RIBAO SDN.BHD)光明日報其前身是星檳日報,占前由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創辦,與星洲日報同屬星系報業。1986年一度停刊。當時,被遣散的星檳日報員工獲得北馬華社領袖大力支持,並在民政黨全國主席拿督斯里林敬益醫生的協助下取得出版准證,光明日報便在1987年12月創刊,取代星檳日報繼續為北馬華人社會服務。常青集團於1992年出資收購,光明日報和星洲日報結為姐妹報。光明日報的發行范圍主要是北部馬來西亞,日發行量約10萬份。

【星報】(THE STAR )。1971創刊,發行量28萬余份,是馬來西亞發行量最大的英文日報。馬首任總理拉赫曼退位後曾任職該報集團董事會。該報原系北馬的一份地方性英文報,1976年開始向全國發行。1995年成為亞洲地區第三個發行網路版的報紙。目前該報由執政國民陣線成員黨馬華公會擁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黨的聲音。

7. 星洲日報的報刊內容

在拿督張曉卿的帶領下,一度停刊的《星洲日報》已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日報。
在競爭劇烈的馬來西亞華文報市場,許多曾經佔有一席之地的報章,先後倒閉或式微,星洲日報歷經大馬政治、文化和社會的變遷,卻能強渡風雨,愈戰愈勇,如今不但穩居報壇領先地位,而且逐步擴大版圖,朝向國際化媒體集團的方向邁進。
《星洲日報》正在努力開創現代化的媒體經營型態。它於2004年10月連同《光明日報》、《星洲網站》、《亞洲眼》及其它三份教育周刊正式組成星洲媒體集團,並在吉隆坡證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板上市,成為公共公司。
它結合了企業和文化共同發展的路線,走出傳統的辦報框架,在專業辦報的同時,也擴大報章原有的功能,積極推動文化,和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此,《星洲日報》不但擁有廣大的讀者市場,也在社會輿論方面擁有領導的地位。
作為一家全國性的綜合報紙,《星洲日報》擁有完整的內容。每天全面報道國內外的政治、財經、社會、文化、體育、娛樂新聞,同時也刊登各種分析和評論文章。除了傳播資訊之外,《星洲日報》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獨有的辦報精神,即是「正義至上、情在人間」的理念。
在正義的前提之下,它秉持客觀和獨立精神,保持不黨不私的色彩,以專業和開明的態度來報道新聞和論析時事。星洲日報同仁相信如此的報紙才能具有公信力,不僅得到讀者的支持,也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力。
「情在人間」的理念,則表現在關懷社會,和發揚中華文化這兩個層面。星洲日報走出了媒體的傳統框架,將使命感、責任和愛心注入企業內部,成為了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社會一員。

8. 馬來語報《每日新聞報》為什麼能在新加坡立足

馬來語報每日新聞報為什麼能在新加坡立足因為馬來語抱的每日新聞講述的一些新聞的話都是非常實時的所以新加坡也是非常虛弱

9. 持護照在馬來西亞能待多久

可以從香港去深圳過關口時做落地簽。以下是本人前幾個月的經歷:
1. 在深圳皇崗和羅湖口岸,過了香港關口後,還沒在中國關口排隊蓋章之前,有個「口岸簽證」處,交168人民幣,做5天有效,只能在深圳境內逗留的臨時簽證,15分鍾搞定。
2. 去皇崗口岸做中國簽證,過了香港關口後,還沒在中國關口排隊蓋章之前,左邊有一個櫃台可以現場做旅遊或商務簽證。如果是一次進入,3個月有效期的,690人民幣。兩次進入,3個月有效期,一千出人民幣。多次進入,6個月有效期,2千多人民幣,(可能還需其他文件)。一小時就能搞定,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可做。羅湖口岸也可以。
3. 在香港某些旅行社也可做簽證。我選了比較有信譽的中旅(官網能查到地址和電話)去做簽證,如果是平日,4個工作日時間,只要3百多港幣即可,做一次進入,3個月有效期,兩次則加一些費用。如果是急的要當天取,則1700港幣(周一到周五),1870港幣(周六日),中午前要交護照,照片當場拍,下午5點簽證護照才會送回到中旅。如要做多次往返,3-6個月有效,則收費3000港幣,還要准備公司邀請函等文件。
4. 註:做簽證最好是帶上機票證明你會離開中國,帶上照片,公司邀請函(如有)等,那樣做簽證會快,而且更有保障能做得成。

10. 請問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副刊里的生活英語專欄在網上可以查到嗎錯過了好多期,不知哪一個網址可以看到

副刊里的<生活英語專欄>也許沒有上網.
請搜以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