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07式的軍服什麼時候正式全軍換裝
據新華社北京3日電 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會議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部署了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並舉行新式服裝發放儀式。
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出席會議並講話。廖錫龍說,6月30日在迎接香港回歸十周年慶典上,駐港三軍部隊穿著新式服裝接受了胡錦濤主席的檢閱,向世界展示了我軍全新的面貌。
自1950年全軍統一軍服制式以來,我軍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也是我軍最全面、最系統、最順利的一次軍服改革。
與目前裝備部隊的87式和97式相比,07式軍服系列更加完善配套,制式更加統一,顏色更加和諧典雅,樣式更具時代特色,用料質量明顯提高,標志服飾更多樣,號型設置更加科學適用。
這次換裝計劃分3年完成。今年「八一」前,全軍軍官和儀仗隊、軍樂團、文工團將換發禮服,全軍軍官和駐北京地區、駐港澳部隊士兵將換發春秋常服、夏常服和標志服飾。
北京軍區舉行首發儀式
解放軍新式軍服發放儀式3日在北京軍區舉行,標志著全軍換發07式軍服工作正式開始。發放儀式上,解放軍總部領導向陸海空官兵代表發放了新式軍服。新式軍服發放後,陸海空男女軍官方隊、陸海空男女士兵方隊、儀仗方隊、軍樂方隊等13個方隊身著07式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迷彩作訓服等進行了展示,充分展現了新式軍服色彩協調、樣式美觀、標識鮮明的特色。
這次會議後,解放軍總部將出台《中國人民解放軍07式服裝著裝暫行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07式服裝供應標准》等文件,規范我軍新式服裝的供應、管理和著裝。
② 解放軍的服裝換裝是幾月份
從軍二十載,看你的問題也沒有完全明白。
從理解上上來說,可能是兩個方面:
一是我軍全軍的服裝系列全面更換。
二是駐軍單位的季節變換而進行的制式軍裝更換。
先說一:
1:制式軍裝配發,需要考慮當時的國家經濟、國際政治等大環境的各個因素才能夠確定實施的。
2:有單獨的一個項目更換,比如陸軍87式軍裝的大檐帽米黃襯衣系列,在1999年之後更換為淺白色內襯衣,並配發貝雷帽。其餘的式樣不變。也有整個系列更換的,比如65式三點紅,全面變更為87式。再到現在的07式軍裝。
3:一個系列的軍裝更換,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完全實現,比如07式軍裝,就經歷了將近三年才陸續完成全軍的換裝。出現了新舊軍裝同時使用的這么一個過程。
再說二:
1:以07式軍裝為例,制式軍裝有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夏作訓服、冬作訓等服裝系列。
2:因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地區跨度相當大,比如陽春三月,新疆西北部與黑龍江漠河還是白雪皚皚的穿冬裝大衣時候,海南已經穿褲衩都覺得熱了而換短袖了,所以季節變換的時候,以各個地區的不同季節氣候情況來具體換更著裝。許可權一般以各個省的省軍區來決定。特殊情況下,師一級單位也可以決定著裝的更換。
綜上所述,我軍的換裝,需要說明是哪個地區,才能確定幾月份換什麼著裝。
③ 解放軍下一次換軍服是什麼時候
解放軍換裝沒有什麼規律
1950算起
至1955,5年
至1965,10年
至1985,20年
至1988,3年
(至1997)
至2007,近20年
……
下一代很難講
④ 2021年解放軍會換軍裝嗎
2021年,解放軍換不換軍裝,相關部門並沒有釋放任何信息。
⑤ 我解放軍軍服分別經歷了哪幾次換裝,詳細的說說
有10次,但是有6次變動較大
⑥ 解放軍的換裝時間
一分鍾
⑦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統一軍裝以來至今總共進行了多少次換裝
●1928年5月,桃寮被服廠成立,紅軍從此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裝。
●抗戰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換國民黨軍服。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軍佩戴「八路」二字的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N4A」臂章。
●1949年,我軍服裝顏色確定為草綠色,材料為棉平布,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服裝樣式和色彩。
●1950年1月4日,中央軍委批准實行新的軍服樣式,簡稱50式軍服。這是解放後我軍第一次正式裝備的統一裝備、統一制式、統一標準的軍服。
●1955年10月1日,我軍正式實行軍銜制,著裝改為55式軍銜服。這套服裝初步建立了常服、禮服、工作服系列,確定了新的服裝樣式和用料,設置了寓意鮮明的標志符號,在中國軍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特殊意義。
●1965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製取消,軍銜服也隨即廢止,改穿65式軍服。全體官兵一律改戴解放帽,綴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從而體現官兵一致的革命傳統。
●1973年5月,全軍正式換裝滌棉錦混紡布軍服,稱為71式軍服。71式軍服的質量和穿著性能均有較大提高,被稱為我軍服裝材料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
●1988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新實行軍銜制。同時,全軍裝備新式軍服——87式系列軍服。這是我軍軍服涉及品種最多(400多個),水平較高、較為完整的一次改革,標志著我軍軍服已進入一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單一服制向系列化發展的新時期。
●從1993年起,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與國際先進國家軍服接軌的新一代軍服。從1997年5月1日起,駐香港部隊三軍官兵首先穿著我軍新一代軍服——97式;從2000年5月1日開始,全軍官兵統一穿著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和貝雷帽。新一代軍服更好地展現了軍人的陽剛之美和軍隊的群體美,對充分展示全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具有積極作用。
●2007年8月1日起,全軍部隊陸續換穿07式軍服。這是我軍軍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統的改革,標志著我軍軍服建設水平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⑧ 聽說武警部隊要換裝!
武警部隊在2007年7月19日進行了07式服裝發放和著裝演示。
「武警07式服裝」顏色由橄欖綠調整為深橄欖綠,袖口和褲側縫都有金黃色裝飾帶,首次把女軍人大檐帽改為卷檐帽,警官冬常服由關領式改為開領式,夏常服改為束腰式,春秋常服改為獵裝式設計。
07式武警服裝共有禮服、常服、作訓服、標志服飾4大類共100多個品種。禮服包括警官禮服、國旗護衛隊禮賓服、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常服包括警官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和常服大衣;作訓服包括作訓帽、數碼迷彩服、作戰服和作戰靴等;新增加的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和綬帶,以及重新設計的帽徽、胸標、領花、肩章和臂章,增強了識別功能。
「武警07式服裝」採用了大量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時代感強,款式造型更具武警特色,品種設計更加完善配套,服裝樣式更加莊重大方,標志服飾更加搭配協調,充分體現和展示了武警部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樣式、造型、服飾看點多多
武警07式禮服、春秋常服、冬常服顏色均為深橄欖綠;夏常服為現行制式襯衣的豆綠色,夏褲為深橄欖綠;作訓服依舊採用武警現行數碼迷彩。
在樣式上,武警07式春秋常服、冬常服在袖口和褲側縫設有雙黃線裝飾條;警官和女士兵冬常服改為開領式。取消了夾克樣式,夏常服為束腰式,作訓服為散擺式。大檐帽增加翹度,警官帽檐加帽檐花;女軍人大檐帽改為卷檐帽。
在造型上,武警07式服裝改變了現行服裝不分男女一律上下同寬的「H」型造型,男裝為「T」型,女裝為「X」型。為保證服裝合體,警官禮服、常服分別採取了「單量單裁」和「套量套測」。
在服飾上,帽徽改為桃形,重新設計了臂章、胸標、領花,增加了國旗臂章、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夏常服領花,士兵在春秋常服、冬常服上佩戴國防服役章。
武警現行著裝的87式服裝於1988年配發部隊。隨著時代的發展,現行服裝的一些問題日益突出,已不能滿足部隊正規化建設和武警勤務工作的需要。
參考資料:http://www.huaxia.com/xw/dl/2007/00654012.html
⑨ 解放軍什麼時候換裝
是8月1號後換裝(北京提前換)
⑩ 解放軍最後一次換裝是什麼時候
解放軍最近一次換裝是在2007年8月1日,換裝的是07式軍服: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於2007年8月1日起開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配發的一系列軍服和相關標識。另外,根據中央軍委命令,自2011年5月1日起,開始為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官兵、預編到現役部隊專業技術崗位的預備役官兵配發07式預備役軍服。
從1927年8月1日開始至今,人民解放軍的軍服不斷地經歷演變,共進行了十四次換裝。每一次的換裝,都承載每一次的意義;每一次的換裝,都體現每一次的進步;每一次的換裝,都展示每一次壯大。
一、1927年周恩來等領導八一南昌起義時,沿用「國民革命軍」這一名稱,並著北伐時期國民革命軍的軍服,系紅領帶。
二、中國工農革命軍。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最先打出 「中國工農革命軍」的旗號,隨後,各地的革命武裝也都稱為「工農革命軍」。工農革命軍沒有統一的軍服,指戰員把紅布帶系在頸上,或以紅袖標作為標志。
三、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1928年5月下旬以後,由中國工農革命軍及其他革命武裝陸續改稱。紅軍的標志是灰色八角帽上綴布制的紅五星,灰色軍衣領上綴紅色領章。
四、中國抗日紅軍。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為執行黨中央爭取迅速對日作戰的決定,於1936年4月,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稱為「中國抗日紅軍」。中央軍委對外稱「中國抗日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發布命令,將紅一方面軍改為「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衣著、標志未變。
五、八路軍、新四軍。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8月,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長徵到達陝北的紅軍,按全國抗日部隊的統一編制序列,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來又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簡稱八路軍。同年10月,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8省的紅軍游擊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或稱「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八路軍的標志上:左臂上戴臂章,臂章正面是為「八路」兩字,下端標著佩戴年月,背面有「18GA」字樣(即十八集團軍的英文縮寫)。新四軍也是左臂戴臂章,臂章正面為「N4A」三字(即為新四軍的英文縮寫),背面是部隊番號及佩戴者姓名,兩軍均為灰色軍服。
六、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6月,八路軍、新四軍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其他人民革命武裝,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後,我軍各部隊佩戴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的胸章和有「八一」二字的五星帽徽。軍裝為黃綠色。
七、「五○」式軍服。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快由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根據部隊正規化建設的要求,總後勤部組織專門人員對軍服制式進行了研究,設計出新的軍服和帽徽。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批准1950年軍服(簡稱「五○」式軍服)裝備部隊,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在全軍范圍內統一了軍服樣式。「五○」式軍服按陸、海、空軍幹部、戰士和女軍人區分,並有夏服和冬服之分。
八、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指戰員佩戴有與職務、軍銜、軍兵種相應的肩章、領章。帽徽改為圓形,周圍是齒輪、麥穗,中間是八一五星。軍裝區別陸、海、空不同軍種,陸軍為黃綠色,海軍為上白下藍,冬裝為全藍,空軍為上綠下藍。
九、1958年和1964年, 又先後對軍服用料、領章樣式、冬服結構等作了一些變動和改進。主要有:1958年將士兵的船形帽改為解放帽,軍官平時也戴解放帽,佩帶新式領章;各級軍官的夏常服和尉官的冬常服用料,均改用棉平布。1964年,為部隊配發了由罩衣、緊身棉衣、絨衣等構成的多層次冬服,取代了以往的「老棉襖」,從此我軍軍服邁出了向系列化發展的第一步。
十、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制,標志改為紅色領章,紅五星帽徵。軍裝陸空軍未變,海軍改為全灰色(後為全藍色)。
十一、1985年,我軍改著八五式制服,指戰員佩戴肩章、領章。帽徽改為圓形,周圍是齒輪麥穗,中間是八一五星,海、空軍帽徽帶有軍種標志。陸、海、空三軍服裝顏色:陸軍為草綠色;空軍為上綠下藍;海軍夏服上白下藍,冬服為全藍。
十二、「八七」系列軍服。1988年4月,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為配合軍銜制的實行,同年8月起,全軍陸續裝備新軍服。「八七」系列服裝根據經濟、適用、輕便、耐用、美觀、配套、創新的原則,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常服、禮服(最終沒有實現)、作訓服系列,可以滿足軍人在平時、戰時、禮儀等不同環境、不同場合的需要。2004年至2005年對士兵的服裝面料進行了改變,空軍改變了上下不到一致的傳統服裝,改為上下一致。從1988年至2006年,三軍服裝的樣式基本沒有變化。
十三、1997年我國對香港恢復主權,1999年對澳門恢復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港澳。駐港部隊軍服與內地軍人的87式軍服有所不同,並於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主要包括陸、海、空軍男女長、短袖夏服上衣,男女茄克夏服上衣和夏褲,以及貝雷帽。97式夏服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為增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
十四、2007年8月我軍再次進行大換裝。這次換裝將女軍人的大檐帽改為卷檐帽。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等中國軍隊的傳統重要標識,簡潔地融入到了臂章、領花、胸標等標志服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