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用語捧殺是什麼意思
捧殺這一詞是最近這幾年最火的網路用語。解釋為對某人過度的吹捧或者贊美,使被捧的人驕傲自負,停滯不前甚至最後走向失敗。
不是現代人創造的詞語,早在古代典故《風俗通》中就有記載: 「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給你馬鼓掌的人,誇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後來,魯迅先生也曾在《罵殺和捧殺》中提到捧殺,魯迅先生認為捧殺就是人被過度吹捧後無法正確認清自己,從而難以進步,最後導致墮落。
捧殺手段是為了達到被贊美者變得驕傲自滿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出處:
捧殺,這個詞最早出現於《風俗通》,網路用語中的解釋大概是指通過過度贊賞某人,而達到找人厭煩的目的。
毫無疑問有太多居心叵測的人試圖用捧殺的辦法來毀掉肖戰,而這一招實在是太絕了幾乎讓人無法反擊,因為說到底那些都是誇獎啊,根本無法分清真心話還是捧殺。
B. 捧殺是什麼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捧殺此典故出自《風俗通》:「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五四運動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辭職啟示中引用了這個典故,原話:「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
白話釋義: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給你馬鼓掌的人,誇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2)捧殺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經典捧殺事例:
魯迅先生說過,欲置人於死地,可「棒殺」,即打死對方,也可以「捧殺」,即用不停的吹捧,使對方在自我陶醉中完蛋。後者之意,就是「殺君馬者道旁兒」。
「捧殺」之理易懂,但屢屢成功,因在何處?就在於它既有吹噓、拍馬之讒,又有恭維、頌德之音,一時齊發,使人眼花繚亂,甚至常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之嘆。
陸遜假意非常仰慕關羽的風采,希望得到善待和教誨。那些提醒關羽的話,也並不是關羽看不到這些,好像只是為了引起關羽的注意似的。
也難怪關羽看了陸遜的信,覺得有「謙恭、願意盡忠和託付自己前程的意思,於是就放了心,不再懷疑東吳會有異動」,逐漸撤出防守軍隊趕到樊城。這也就導致了關羽的兵敗被殺。
C. "捧殺"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捧殺意思:
1、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2、捧殺一詞亦作為網路流行詞彙,意為過分地贊揚和吹捧,來達到被贊揚者變得虛榮自負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捧殺典故出自《風俗通》,魯迅先生在《花邊文學》中有一篇《罵殺與捧殺》。
簡介:
1、捧殺此典故出自《風俗通》:「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五四運動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辭職啟示中引用了這個典故,原話:「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 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給你馬鼓掌的人,誇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2、釋義: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人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1033頁。
3、魯迅先生在《花邊文學》中有一篇《罵殺與捧殺》,原文:現在有些不滿於文學批評的,總說近幾年的所謂批評,不外乎捧與罵。
4、網路流行詞彙,意為過分地贊揚和吹捧,來達到被贊揚者心虛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罵殺與捧殺》:
摘錄
其實所謂捧與罵者,不過是將稱贊與攻擊,換了兩個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為英雄,說娼婦是娼婦,表面上雖像捧與罵,實則說得剛剛合適,不能責備批評家的。批評家的錯處,是在亂罵與亂捧,例如說英雄是娼婦,舉娼婦為英雄。
批評的失了威力,由於「亂」,甚而至於「亂」到和事實相反,這底細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時也就相反了。所以現在被罵殺的少,被捧殺的卻多。
人古而事近的,就是袁中郎。這一班明末的作家,在文學史上,是自有他們的價值和地位的。而不幸被一群學者們捧了出來,頌揚,標點,印刷,「色借,日月借,燭借,青黃借,眼色無常。聲借,鍾鼓借,枯竹竅借……」〔2〕借得他一榻胡塗,正如在中郎臉上,畫上花臉,卻指給大家看,嘖嘖贊嘆道:「看哪,這多麼『性靈』呀!」對於中郎的本質,自然是並無關系的,但在未經別人將花臉洗清之前,這「中郎」總不免招人好笑,大觸其霉頭。
人近而事古的,我記起了泰戈爾〔3〕。他到中國來了,開壇講演,人給他擺出一張琴,燒上一爐香,左有林長民〔4〕,右有徐志摩〔5〕,各各頭戴印度帽。徐詩人開始紹介了:「纛!嘰哩咕嚕,白雲清風,銀磐……當!」說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樣,於是我們的地上的青年們失望,離開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離開明?但我今年看見他論蘇聯的文章,自己聲明道:「我是一個英國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約他到中國來的時候,決不至於還胡塗,如果我們的詩人諸公不將他製成一個活神仙,青年們對於他是不至於如此隔膜的。現在可是老大的晦氣。
以學者或詩人的招牌,來批評或介紹一個作者,開初是很能夠矇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這作者的真相的時候,卻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誠懇,或學識的不夠了。然而如果沒有旁人來指明真相呢,這作家就從此被捧殺,不知道要多少年後才翻身。
D. 捧殺是什麼意思
捧殺[ pěng shā ]釋義為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人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魯迅先生在《花邊文學》中有一篇《罵殺與捧殺》,同時作為網路流行詞彙意為過分的贊揚,來達到被贊揚者心虛的目的。
例句:「批評的失了威力,由於『亂』,甚而至於『亂』到和事實相反,這底細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時也就相反了。所以現在被罵殺的少,被捧殺的卻多。」
捧殺出自《風俗通》:「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五四運動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辭職啟示中引用了這個典故,原話:「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 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人給你馬鼓掌的人,誇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相近詞語:
吹捧:讀音:chuī pěnɡ,英文:Flatter,注音:ㄔㄨㄟ ㄆㄥˇ,意思是吹噓捧場,奴顏婢膝地頌揚。
例句:我們要實事求是地評價別人,不要吹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捧殺
E. 「捧殺」是什麼意思
「捧殺」的意思是: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人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捧殺」出自《風俗通》,原文如下:
「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
五四運動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辭職啟示中引用了這個典故,原話:「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 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人給你馬鼓掌的人,誇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F. 「捧殺」是什麼意思
此典故出自《風俗通》:「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五四運動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辭職啟示中引用了這個典故,原話:「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
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人給你馬鼓掌的人,愛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G. 捧殺什麼意思
愛之者就是害之者。
過於寵愛,反而害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