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峰巒如聚
擴展閱讀
過滿則虧 2025-07-30 11:54:45
泰凌醫葯股票行情 2025-07-30 11:46:46
氯鹼化工股票價格 2025-07-30 11:45:23

峰巒如聚

發布時間: 2021-07-05 00:47:51

A. 《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這句話怎麼賞析

《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這句話的賞析如下: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黃河的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隨做本曲。

潼關地處層巒疊嶂包圍之中,在作者筆下,一「聚」字向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再看潼關外的黃河,河水奔騰咆哮,一「怒」字讓讀者彷彿聽到了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至此,潼關內居層巒疊嶂治中,外臨洶涌咆哮的黃河,山河雄偉,地勢險要,足見道路奇險。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B. 修辭手法: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擬人 和對偶
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就像是感情激昂的人紛紛奔涌而來,聚集在一起。
波濤如怒寫怒濤洶涌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弔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這兩句是寫景,對的很工整,都是突出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為下文作者的懷古傷今做鋪墊。

C.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這首詞的原文

山坡羊,潼關懷古

D. 《山坡羊.潼關懷古》全詩 峰巒如聚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E.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的意思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的意思是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涌澎湃。

該句出自元曲作家張養浩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文如下: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話文釋義: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5)峰巒如聚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雲庄,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創作背景: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歷二年(1329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

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

第二句寫怒濤洶涌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弔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第三句寫渲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層(四一七句)寫作者途徑潼關時的所見之感,主要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弔古跡,思緒萬千,激憤難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

第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令人「傷心」的。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觸目驚心。

第三層(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F.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用簡潔語言賞析

一個「聚」字寫出了山形氣勢;一「個「怒」字寫出了大河的水勢和聲勢。「聚」和「怒」寫出了山河的動態與靈性,將山的雄偉與水的奔騰之勢勾勒出來,有力地烘託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悲憤傷感之情。
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弔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G.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理解

峰巒如聚:形容華山四周群山密集,地勢險要。「聚」為聚集。
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水勢浩盪,波濤洶涌。「怒」是發怒之意。

H. 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寫潼關內外地勢險要,隱含其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意思,為下文抒發感慨做必要而充分的鋪墊

I. 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中,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聚」「怒」分別從視覺和聽覺來描寫潼關的險要,用語生動。描繪出了山河的壯麗和地勢的險要

J. 峰巒如聚的聚是什麼意思

山峰很高很多,好像都聚集在一起來。形容山勢高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