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阿丘個人簡歷
擴展閱讀
高職與專科的區別 2025-07-27 14:26:09
紫鑫醫葯股票行情 2025-07-27 14:16:23

阿丘個人簡歷

發布時間: 2021-07-06 14:19:18

Ⅰ 幫我介紹一下央視主持人阿丘

阿丘
全名:邱孟煌

籍貫:廣東汕頭,父親是軍人

祖籍: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玉西村,他是地道的客家人後代

生日:1968年12月12日

工作經歷:政工師---編劇----演員-----娛樂節目策劃-----主持人

喜歡的人:周星馳 金庸

喜歡的食物:廣東肉脯

愛好(非特長):足球 收藏

座右銘:說自己的話,讓別人走去吧!

顛覆手段:口音

曾經的外號:螞蝗 阿Q

曾經的職業:政工師 編劇

曾經的職稱:2000年獲得國家一級編劇

曾經的單位、職務:南寧棉紡印染總廠政工幹部、南寧藝術劇院編劇

曾擔任過的最高職務:棉紡廠二分廠機關團總支書記

曾經的落腳地:汕頭、貴陽、桂林、賓陽、南寧

畢業院校:1989年 畢業於 廣西師范學院政教系

血型:B

星座:人馬座

夫人:徐歡宇

女兒:劉一諾(意為「一諾千金」)

喜歡的真實名人:周星馳 金庸

喜歡的虛幻名人:韋小寶

喜歡顏色:藍色

喜歡的歌曲:《解放區的天是藍藍的天》

喜歡的電影:《劉三姐》 《祖國新貌》

最難忘的旅遊地:越南河內

最想去的旅遊地:曾母暗沙

身高:(發育前)159CM (發育後)161CM

曾主持過的節目:廣西電視台《百姓南方大舞台》、《旅遊大篷車》、《百姓專利》

曾編導過的節目:廣西電視台《冠傑園地》(1993年) 湖南經濟電視台《南北笑星火辣辣》 (2001年)

戲劇作品代表作:戲劇小品《失物》、《呼喚》、《我的哥哥在南沙》 音樂短劇《張大嘴和李幹部》

獲過的獎項:廣西南寧市優秀青年、學雷鋒先進個人、拔尖人才、計劃生育匯演先進個人,曹禺戲劇獎小戲小品一等獎、優秀編劇獎,中央電視台戲劇小品大獎賽最佳導演獎、《新周刊》2004年度主持人新人獎、社區植樹模範、五好家庭……

修正過的人生格言:挨別人的罵,讓自己笑去吧!

博客:http://blog.cctv.com/aqiu

經歷:
1968年出生於廣西南寧。

1989年畢業於廣西師范學院政治系。畢業後進南寧棉紡印染總廠任政工幹部。

1992年進南寧藝術劇院任編劇。

2001年獲編劇正高職稱。

2003年4月21日,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任《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
阿丘獨白

嶺南人,生於粵長於桂.有潮汕人的秉性,思鄉戀故,還算勤勞,心氣不高飯量不大。不好學習,做事不求甚解,總是靠運氣.大學學的是師范政治教育,畢業想做老師沒人要,在工廠做過政工師,參加了民兵做通訊員.因喜歡文藝之戲劇小品的創作混進了專業團體編了十幾年的小品,有時還做龍套當客串到台前露把臉,因為有特點還上過幾回電視晚會.寫小品混來了職稱被選上進修戲劇學院,曾想當導演和做大編劇,因積淀不夠而總成為空談.偶爾到電視台司儀一把,每次因勞務費和盒飯的事賭氣總和綜藝娛樂若即若離,後來乾脆安心於幕後,從廣西加入了一夥湖南電視精英的綜藝班子到北京搞電視喜劇節目,寫串詞宣傳稿外加即興小品的編導,很想讓喜劇在舞台和電視之間很好的架構出一種新形式和新路子,天分不夠又勢單力薄終於撂挑子。沒想到而立這么多年了還要轉行,謹向大家保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評價:
初見這一節目,還以為是鳳凰衛視的欄目呢。主要是主持人獨特的形象和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八字眉、小圓眼、厚嘴唇、詼諧、調侃,但又一本正經。但仔細一聽,說的又都是內地的事,再看台標,是中央電視台,於是就奇了怪了:一向嚴謹的中央電視台,怎麼選用了這么一個舉止像是說書的、帶著地方口音的人來當節目主持人?

阿丘大名邱孟煌,南寧藝術劇院的專職編劇,因為在廣西衛視主持《百姓專利》,被央視相中,進了《社會記錄》。當年,劉儀偉以自己是央視惟一可以不說普通話的主持人自豪,不過劉儀偉主持的《天天飲食》只是個生活類節目,《社會記錄》卻是純新聞性的。讓帶著南方口音的阿丘播報新聞節目,算得上是中國電視新聞意識的一種改變,預示著中央電視台正在主動把姿態放低。 中國以長江為界,佔一半人口的南方人,絕大多數普通話說得不標准,有些人甚至都聽不懂普通話。他們認為普通話、特別是由電視上的人說出來的普通話都是「官話」,和他們總是有點隔膜。阿丘的口音,讓他們一聽會說:「唉,這個人說話像是我們這邊的。」以阿丘的語境和語感告訴他們一些事情,他們覺得很親切,而北方人又會覺得很新鮮。

當然,阿丘也有缺點,總感覺像是街頭賣假葯的,鏡頭前手舞足蹈,指指點點,很肆意,很張揚,不正統,不嚴肅,最過分的就是重慶井噴事故後,他和金龜子做節目,愣說對方的襪子上有硫化氫的味道,有點欠扁。

鏈接:

《社會紀錄》:紀錄社會

《社會記錄》每天晚上都用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為觀眾講述不同的故事。從追逐那位轟動京城的雷小姐性騷擾案開始,欄目加入到了強時效的媒體拼殺陣營當中,而獨辟蹊徑的報道讓這個新欄目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社會記錄》關注的對象可謂包羅萬千,當他把一個又一個新鮮的故事呈現於觀眾眼前時,那句「不看不睡」的口號開始深入人心。

從2003年5月開播至今,《社會記錄》已播出了近300期節目,收視率人數直線上升,收視份額增加了四倍,與同時段的其它欄目相比,其收視率名列前茅。

Ⅱ 張韜中央電視台年齡

不過,這次主持最亮眼的當屬顏值爆表的新晉主持人張韜。網傳他是1987年出生的,現年33歲,身高180cm。

張韜是重慶人,跟肖戰、王俊凱是老鄉。他長得很帥,上學時是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草。

張韜2017年進入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擔任《中國新聞》主播。 2020年進入CCTV-13 新聞頻道主持《新聞直播間》。因為顏值高,很快就吸引一波忠實的觀眾。

在主持今年春晚之前,他除了擔任新聞主播,也曾主持過一些大型節目。比如《我和我的家鄉》的首映發布會。

去年年底參加了央視跨年盛典。

無論是穿正裝,還是休閑裝,張韜給人的感覺都很陽光。

高糊的鏡頭懟在臉上,幾乎360度無死角。

看著他的素顏自拍,很多網友都按捺不住激動之心,喊他老公,封他為王子、男神。

今天,看到張韜在春晚亮相,很多網友的少女心瞬間炸裂,紛紛表示被驚到了,形容他是正統的帥哥。

還有很多網友跑到他微博下留言:「哥哥好帥,帥的想死。」還有網友在他評論里喊他老公。

不知是不是張韜太帥,一些彩虹圈的網友看到他,就感覺自己的雷達一直在響。

其中,有一名網友叫「李白字太白」的微信網友在群里爆料稱,張韜是自己朋友的前男友。

說起春晚主持,昔日周濤、董卿、倪萍的時代已過去,趙忠祥已經離世,朱軍事業受挫,新一批後浪已經到來。

Ⅲ 哪個知道中央電視台《社會記錄》主持人阿丘的詳細資料

阿丘(A Qiu)

全名:邱孟煌
籍貫:廣東汕頭
生於:1968年
工作經歷:政工師---編劇----演員-----娛樂節目策劃-----主持人

喜歡的人:周星馳 金庸

喜歡的食物:廣東肉脯

愛好(非特長):足球 收藏

座右銘:說自己的話,讓別人走去吧!

1968年出生於廣西南寧。

1989年畢業於廣西師范學院政治系。畢業後進南寧棉紡印染總廠任政工幹部。

1992年進南寧藝術劇院任編劇。

2001年獲編劇正高職稱。

2003年4月21日,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任《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

阿丘獨白

嶺南人,生於粵長於桂。有潮汕人的秉性,思鄉戀故,還算勤勞,心氣不高飯量不大。不好學習,做事不求甚解,總是靠運氣。大學學的是師范政治教育,畢業想做老師沒人要,在工廠做過政工師,參加了民兵做通訊員。因喜歡文藝之戲劇小品的創作混進了專業團體編了十幾年的小品,有時還做龍套當客串到台前露把臉,因為有特點還上過幾回電視晚會。寫小品混來了職稱被選上進修戲劇學院,曾想當導演和做大編劇,因積淀不夠而總成為空談,偶爾到電視台司儀一把,每次因勞務費和盒飯的事賭氣總和綜藝娛樂若即若離,後來乾脆安心於幕後,從廣西加入了一夥湖南電視精英的綜藝班子到北京搞電視喜劇節目,寫串詞宣傳稿外加即興小品的編導,很想讓喜劇在舞台和電視之間很好的架構出一種新形式和新路子,天分不夠又勢單力薄終於撂挑子。沒想到而立這么多年了還要轉行,謹向大家保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Ⅳ 央視主持人阿丘現狀怎麼樣

前央視主持阿丘現狀凄涼,因說錯話被全網封殺。

阿丘也曾經在《第10放映室》做過主持,這檔影視解說類節目可以說算是影視類自媒體最早的先例,阿丘和康輝等人主持過春晚,還主持過《人物新周刊》《天天故事匯》等眾所周知的節目。

也正是這樣的公眾人物竟說出這樣的話,真的令人咂舌。既然說出這樣的話,肯定就要負責任。據相關人士透露,阿丘已經徹底的被封殺,此前由他主持的某檔社會類節目也不再由阿丘出鏡,這一行為獲得網友們的點贊,稱實在是大快人心。

如今,阿丘的微博也變得空空如也,就連個人簡介也從央視主持人變成了暫無介紹,阿丘不僅失去了事業,而且受到了全網謾罵,近況簡直太凄涼。

畢竟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應該做的就是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但是按照阿丘的邏輯,就這樣把所有的問題都扣在國人的身上,還要鞠躬道歉,這番言論讓網友太心寒。用了「東亞病夫」這種敏感詞彙更是傷到了國人的心。

Ⅳ 央視主持人謝穎穎的詳細檔案

謝穎穎,1978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長汀縣,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2003年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聲樂表演及其教育」碩士研究生班同年進入央視財經頻道 。2010年初赴新加坡參加路透社培訓,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EMBA班。2011年至2016年,連續主持中央電視台3·15晚會。

早年經歷

1998年至2000年,就讀於福建師范大學音樂系。在校期間任《長安快訊》記者,系文娛部副部長,社會實踐部副部長,海外聯誼會第三屆理事。



4月21日參加「第三屆貴德黃河文化旅遊節」;6月17日至25日主持「第二屆西部民族風情汽車模特大賽」;12月23日主持「封面2006」南京論壇,26日與阿丘主持中國人民大學「CCTV年度三農人物走進高校面對面」。

(5)阿丘個人簡歷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主持人:姚雪松 謝穎穎 陳偉鴻 陳蓓蓓謝穎穎是學習音樂出身,剛到央視二套時,也經歷了一個適應過程。 謝穎穎既為人帶來感性的問候,又為人播送理性的報道,她常常做完早間節目,又馬不停蹄地准備午間節目。

從輕松風趣,到淡定自若,她努力去尋找兩者之間最從容的過渡。她既笑對鏡頭,也笑對人生。謝穎穎主持風格純真卻不失厚重,溫婉卻不失凝練,她也被觀眾當做是天使主播。

Ⅵ 王青雷的人物簡介

王青雷,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24小時》製片人。曾任《足球》報記者、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華夏之聲」主持人、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新聞周刊》記者、《新聞1+1》主編。
合作過的主持人:白岩松、邱啟明、李小萌、肖艷、侯峰、柴靜、董倩、王寧、古兵、張泉靈、張羽、勞春燕、歐陽夏丹、柴璐、水均益、康輝、阿丘、孫寶印等等。

Ⅶ 《社會記錄》央視新聞頻道的主持人阿秋的簡歷

全名:邱孟煌

籍貫:廣東汕頭

生於:1968年

工作經歷:政工師---編劇----演員-----娛樂節目策劃-----主持人

喜歡的人:周星馳 金庸

喜歡的食物:廣東肉脯

愛好(非特長):足球 收藏

座右銘:說自己的話,讓別人走去吧!

1968年出生於廣西南寧。

1989年畢業於廣西師范學院政治系。畢業後進南寧棉紡印染總廠任政工幹部。

1992年進南寧藝術劇院任編劇。

2001年獲編劇正高職稱。

2003年4月21日,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任《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

Ⅷ 黃廣亮的黃廣亮簡介

黃廣亮先生從事室內設計裝修近二十六載,是遼沈最資深的業內人士,2011年被沈陽市裝飾協會授予裝飾行業大師稱號。
黃廣亮領導的富而特裝飾公司是遼沈家裝六強企業、沈陽室內設計第一品牌,遼沈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裝飾企業之一。作為行業協會領導、遼沈家裝界領軍人物,多年來,黃廣亮先生高舉「藝術裝修」的大旗,為杜絕裝修設計的「拼湊風」、「抄襲風」,反對粗製濫造,倡導原創精神而大聲疾呼。他還應聘擔任兩所藝術院校的客座教授,為裝飾界培養新人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填補了遼沈室內設計、家裝別墅、酒店、辦公空間、餐飲娛樂、房地產樣板間及商業裝修沒有領軍人的空白。
2011年,遼寧省裝飾協會以及沈陽市裝飾協會授予黃廣亮先生「設計大師」榮譽稱號。
2015年第六屆室內設計奧斯卡<築巢獎>(中國國際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大賽)評審專家。
中央電視台2套《交換空間》、《空間榜樣》欄目、《遼寧電視台》、《沈陽電視台》、《福建電視台》以及《共產黨員》網、《中華建築報》、《中國建築裝飾》雜志、《遼寧青年》雜志、好居網及全國各大官方媒體的報道,其中還有《遼寧日報》、《遼沈晚報》、《沈陽日報》、《沈陽晚報》、《時代商報》、都曾刊發對黃廣亮的專訪。
他的客戶中既有商業巨子、政界要人,也有文化名人、明星大腕,從表演藝術家王剛老師到央視名嘴敬一丹、水均益、阿丘,都對他的作品稱嘆不已。「只為少數人服務」這一挑戰性的宣言是他追求完美、寧缺毋濫個性的真實寫照。

Ⅸ 阿丘去哪了

阿丘由於有關疫情的不當言論,已經被封殺了。

邱孟煌(阿丘),於1989年畢業於廣西師范學院(現南寧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曾在南寧棉紡印染總廠和南寧藝術劇院工作。2001年獲編劇正高職稱。2003年4月21日,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任《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

曾編輯《社會故事匯》等欄目,廣西電視台《百姓南方大舞台》《旅遊大篷車》《百姓專利》。曾主持中央電視台《第10放映室》《文化正午》。據央視總編室知情人士透露,央視前主持人阿丘已被徹底封殺。

《社會記錄》、《人物新周刊》、《天天故事匯》等欄目,廣西電視台《百姓南方大舞台》、《旅遊大篷車》、《百姓專利》戲劇作品代表作:戲劇小品《失物》、《呼喚》、《我的哥哥在南沙》 音樂短劇《張大嘴和李幹部》、勵志訪談節目《奮斗》。

Ⅹ 《社會記錄》央視新聞頻道的主持人阿秋的簡歷

主持人:阿丘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26日 16:32

全名:邱孟煌

籍貫:廣東汕頭

生於:1968年

工作經歷:政工師---編劇----演員-----娛樂節目策劃-----主持人

喜歡的人:周星馳 金庸

喜歡的食物:廣東肉脯

愛好(非特長):足球 收藏

座右銘:說自己的話,讓別人走去吧!

阿丘獨白

嶺南人,生於粵長於桂.有潮汕人的秉性,思鄉戀故,還算勤勞,心氣不高飯量不大。不好學習,做事不求甚解,總是靠運氣.大學學的是師范政治教育,畢業想做老師沒人要,在工廠做過政工師,參加了民兵做通訊員.因喜歡文藝之戲劇小品的創作混進了專業團體編了十幾年的小品,有時還做龍套當客串到台前露把臉,因為有特點還上過幾回電視晚會.寫小品混來了職稱被選上進修戲劇學院,曾想當導演和做大編劇,因積淀不夠而總成為空談.偶爾到電視台司儀一把,每次因勞務費和盒飯的事賭氣總和綜藝娛樂若即若離,後來乾脆安心於幕後,從廣西加入了一夥湖南電視精英的綜藝班子到北京搞電視喜劇節目,寫串詞宣傳稿外加即興小品的編導,很想讓喜劇在舞台和電視之間很好的架構出一種新形式和新路子,天分不夠又勢單力薄終於撂挑子。沒想到而立這么多年了還要轉行,謹向大家保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