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美國政府關門過幾次
自1981年以來,白宮和國會之間因各種沖突造
成聯邦政府部門被迫關團的事件共有10次。由預算
僵局引發的政府部門停止辦公是第5次了,該次全
美共有80萬聯邦雇員被迫回家。休假。,占聯邦政府
非軍事人員總數的40%。
美國第一次這樣的事件發生在1981年11月
23日。當時里根總統否決了國會呈交的臨時預演算法
案.並命令241000名。非必需的。聯邦政府雇員當天
中午停止工作回家休息。並精簡某些行政管理事
務,以便向國會施加壓力,使其進一步削減1982年
財政年受的經費開支。經過協商。政府和國會鶯新
達成了一致,聯邦雇員第二天恢復了工作。
1984年10月4日。國會兩黨因民權法辯論陷
入僵局.未能通過預演算法案,里根總統命令部分聯邦
政府部門停止辦公,50萬聯邦雇員回家,聯邦工作人員於第二天恢復工作。
1986年10月17日,白宮和國會之間由於一些小
問題使聯邦政府預算談判搞得異常復雜,造成國會錯過
了最後期限。迫使里根政府的50萬工作人員當天下午
回家,第二恢復工作。
1987年12月19日,白宮和國會在有關資助尼加
拉瓜反政府武裝的談判中陷入僵局。部分聯邦政府部門
被迫關閉半天。
1990年10月7日。國會拒絕當時的布希政府提出
的預算方案,迫使聯邦政府關閉3天。
此外,在1982年的9月和12月、1983年的12月
和1985年的9月也發生聯邦政府的一些部門被迫關閉
的事件,但那4次關門的時間極短,聯邦雇員並沒有中
斷工作。由此,美國式兩黨制運作的摩擦之持久與激化
情景,可見一斑。
Ⅱ 美國聯邦政府關閉是什麼意思
首先要說明,為了避免美國兩黨的像其他多黨制國家一樣發生不可緩和的矛盾而影響國家運轉鎖採取的特別措施,是關閉後將不派發公務員薪水,而不是說沒錢就關閉。 美國的政府關閉並不會給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影響,因為它的權利機構是分開的,也就是所謂的三權分立,軍隊照樣保護國家,司法的光輝照樣照亮整個美國,能源供給系統也是民辦的,就連軍備公司也是民辦的,因為美國基本沒有國企的說法,也就是說除了一些外交事務或者政策決策無法下達,但整個國家的基本運行還是完整的。 可以是說國家特色吧。
Ⅲ 美國政府真的關門了嗎
是的,據說是因為逐夢者計劃,即未成年的時候非法進入美國國土人可以暫緩遣返回國,並且可以在美國享受跟美國公民一樣的教育就業等福利,特朗普表明要停止這個計劃(事實上競選的時候就已經提出,選上了就說明美國人希望停止,只是不敢說出口),而民主黨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政治正確,選擇支持這幫非法移民,認為美國本來就是移民組成的國家,通過阻撓、反對聯邦政府開支的預算案,讓美國政府停擺,使得民眾生活不便,迫使特朗普就範。
但是根據法律規定,是分階段停擺,第一階段是讓聯邦政府的非緊急部門的工作人員放無薪假,也就是不用上班同時同時那幾天也沒有工資,但是如國防、救護等依然繼續工作,而如果這種拉鋸情況繼續,那麼軍隊等緊急服務的公務員還是得繼續上班,但是工資暫時拖欠。
事實上其實民主黨也深知這樣做不妙,其實他們這樣做只是擺出一副政治正確的樣子,畢竟發達國家一般對移民政策管理得很嚴格,美國更是如此,說白了,如果沒有妥善的移民政策,就容易變成正常美國人依法納稅,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可以隨意進入美國分攤醫療、教育等資源(好像奧巴馬時期就有對少數族群的考大學加分政策,使得不少學生覺得不公平),同時又擠佔美國的就業機會(畢竟非法移民還是要找工作,但是由於是從落後地區來,要的工資不高,變相拉低了整體的最低工資,老闆當然傾向請工資要價低的人,使得工資成本越低越好)
所以說這次僅僅只是停擺了三天,在美國歷史上算少了,最多的好像是柯林頓時期,停擺了19天,原因是一些經濟數據指標計算方法民主共和兩黨意見分歧導致的。
Ⅳ 美國政府被關閉將有何影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9日刊文總結了政府「停擺」可能對民眾生活造成的10大影響。文章指出,若政府關閉,民眾度假、貸款都會受到波及,城市垃圾也有可能堆積如山,影響正常生活。
目前正值美國經濟的復甦出現起色之時,政府部門關閉會造成各種問題,代價高昂。聯邦機構需要花時間、精力及資源來進行有關的規劃,關閉政府部門之後重新開放這些部門也會損失很多資金。
美國政府關閉同樣會對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具體影響。影響大小從排名第10到排名1如下:
10、民眾能利用這個時間度假似,可能不行。國家公園、國家動物園和國立博物館都將被關閉,368個國家公園局負責的場所會被關閉,數百萬遊客將無法前往游覽。
9、能把美國政府關閉期間當假期。也不行。如果是聯邦雇員,雖然政府「停擺」後不用上班,但休的是無薪假,沒有錢拿。同時,交通管制等要害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得上班。
8、美國政府關閉期間,軍隊仍繼續保護民眾的安全。但軍人在關閉解除之前所得到的不是支票,而是工資的欠條。
7、雖然美國政府失去了某些職能,但民眾仍然需要交稅,政府依然會發行債券,基本的銀行業務照常運行。
6、美國政府關閉期間,美國郵政總局及郵政部門仍然還在運作,人們將會繼續接到垃圾郵件。
5、盡管共和黨人希望砍掉奧巴馬醫改法案的資金,但民眾在政府關閉期間仍然可以得到葯物,因為有關的資金並不依賴國會的該預算過程。
4、美國政府的關閉會影響聯邦煙、酒、火器及爆炸物品管制局的工作。想買槍的人,其購槍證會延遲發放。
3、如果擁有一個小公司,又需要從政府那裡得到一筆貸款,必須得等。房貸也需要等更長時間才能得到迴音。退伍軍人的支票、社會安全金的領取等都會延後。
2、如果住在華盛頓,可能面臨垃圾無人清掃、堆積如山的情況。華盛頓每周會產生大約500噸的垃圾。
1、政府「停擺」最大的影響可能將是對美國人的集體心理傷害。美國在全世界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將受到損害。
Ⅳ 美國政府關門是什麼原因
美國政府關門,預算撥款案無法批准,美國政府沒錢可花,但是短期隻影響非核心部門,大部分工作照常進行。預算撥款權力掌握在美國國會手中,國會不通過預算案,就意味著政府不能花錢,很多需要花錢的工程無法繼續,員工的工資也將難以支付。從1977年到1996年19年間,聯邦政府曾關門17次,幾乎平均每年關門一次,最短1天,最長21天。其中1995年至1996年,柯林頓政府執政時期,曾兩次關門,導致數十萬政府雇員被遣散回家「待業」。
2013年9月20日開始至30日晚間,在共和黨內「茶黨」等保守勢力的強烈要求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這些議案都與阻撓奧巴馬醫改實施的內容相捆綁,但都沒有得到民主黨掌握的參議院的通過,最終導致聯邦政府預算至今沒有著落。2013年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關門。
Ⅵ 美國政府為什麼會「關門」
美國政府「關門」
美國政府關門(US government shutdown),意味著預算撥款案無法批准,美國政府沒錢可花。
因為預算撥款權力掌握在美國國會手中,國會不通過預算案,就意味著政府不能花錢,很多需要花錢的工程無法繼續,員工的工資也將難以支付。極其重要的工作仍將繼續,但是一些不急需的工作將會暫停,直到國會同意為政府融資為止。例如國家公園的管理員就將關閉所有的國家公園。大多數被給予臨時休假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將於周二早上4個小時之內離開自己的辦公室。
美國政府本次關門的原因是,共和黨控制的美國眾議院上周日(29 日)拒絕全盤通過參議院提交的開支法案, 並且通過決議要求將奧巴馬醫保計劃晚一年實施。由於參、眾兩院沒能在美國時間周一(30日)就開支法案達成共識,美政已經於當地時間周二凌晨(北京時間10月1日中午)暫時關門。
Ⅶ 美國聯邦政府為何關閉
政府預算案兩黨達不成共識意味著政府雇員不能拿到工資。
美國政府的預算爭執始於去年11月中期選舉之後,因共和黨把持的眾院對2011財年預算拖而不決,奧巴馬政府一直靠臨時預算維持運轉。今年3月初,兩黨同意將當時維持運轉的臨時預算延至3月18日,到期後又同意再延三周,直至4月8日午夜12點到期。如果兩黨在最後期限仍未能達成妥協,美國聯邦政府將因無錢運轉而臨時關閉。屆時除白宮、國會、警局、消防、海關等機構外,其它部門均停止辦公,雇員停發工資回家待命。歷史上,美國聯邦政府因年度預算沒有通過而關閉的情況多次發生,其中1995年堪稱最嚴重的一次,當時民主黨總統柯林頓與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在醫保、教育等開支方面發生嚴重沖突,導致聯邦政府關閉17個工作日,令高達80萬的政府雇員受到影響。
Ⅷ 美國政府為什麼關門
1 為什麼政府會關門
美國政府關門是有法可依的。《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九款規定「除依照法律規定撥款外,不得從國庫中提出任何款項,一切公款的收支報告和賬目應定期公布」。針對憲法的該款規定,美國1870年通過了《反預算過度法》(ADA),明確了政府應該如何獲得和使用預算,禁止政府超預算花錢,任何聯邦公務員違反《反預算過度法》將被處以最高兩年的監禁並罰款5000美元,當政府提出的預算得不到國會批准時,政府應當關門(緊要部門除外)。
說白了,政府關門就是因為「差錢」,把預算花光了,沒錢支付公務員工資,只有關門大吉。
美國總統是聯邦政府的大老闆,政府「差錢」,按照中國百姓的理解就是總統「沒本事」向國會要錢。
別看美國總統乘「空軍一號」、坐防彈車,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耀武揚威的樣子,但他是名副其實的「紙老虎」。尼克松說句謊言,柯林頓找個「小三」,這對普通百姓來說沒人過問,可總統就不行,堂堂一個大總統,被法院和國會一次次提審,一個被迫辭職,一個差點被彈劾。
美國總統在外「牛」,他可以把巴拿馬總統抓到美國審判,在國內,他就「牛」不起來了。
聯合國50周年慶典時,紐約市長為各國首腦舉行了一場音樂會,音樂會開始前,市長居然把柯林頓總統邀請的客人阿拉法特驅逐出了劇場,理由是他是「恐怖分子」,氣得柯林頓七竅冒煙,但他對這位市長也無可奈何,只有代表自己去給阿拉法特賠不是,他代表不了別人,因為沒有公民授權他去給阿拉法特道歉。
美國總統到外地考察,地方政府官員沒有陪同的義務,甚至連見都不見,根本不給總統什麼面子。
美國任何級別的公務員哪怕是總統,都沒有財政撥款權,即使花費一美元,也要到國會去申請。前些年,中國財政部代表團訪問美國,美國財政部對口接待,美國財長在招待宴會上說:「國會只批准了菜錢,沒批准酒錢。這桌菜由政府買單,你們吃菜要感謝美國納稅人,酒由我自己買單,你們喝酒要感謝我。」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財神爺」因公招待外賓,自己竟連酒錢都批不出來!
聯邦眾議員芭芭拉·喬丹講:「作為公僕,我們必須成為這個國家其他人的楷模。」所以,美國公務員就像生活在玻璃房子里,一舉一動接受人民的監督。公務員是國庫的看門人,不能「監守自盜」,把國庫的錢悄悄裝到自己腰包,更不能撒謊,不好好乾工作,天天嚷嚷漲工資。為此,1990年11月5日生效的《聯邦公務員可比性工資法案》(FEPCA)特別規定「聯邦公務員的工資不得高於私企」。
可見,在美國,如果一個人想發財,千萬別干公務員,美國沒有人在公務員的職位上發財的。道理很簡單,任何一級公務員都沒財權,接觸不到錢,這就從制度上杜絕了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那政府的錢是怎麼來的呢?在每個財政年度(上一年的10月1日~當年的9月30日)結束前,總統要簽署13個撥款法案,也就是下一財年的政府開支。但有時總統提出的預算在國會通不過,通常情況下是總統的預算開支太大,國會要削減總統的預算。如果總統不同意按照國會的要求削減預算,這就出現了預算缺口。這就需要總統與國會之間的智慧協商,盡快就預算問題達成一致,否則,9月30日過後政府就要關門。
美國也有個在這種情況下避免政府關門的補救措施,那就是通過一個短期臨時預算《應急預算方案》,為政府提供經費繼續運轉,為總統與國會繼續磋商提供時間。如果《應急預算方案》到期,正式的預演算法案仍沒通過,這時,要麼再通過一個《應急預算方案》維持政府運轉,要麼政府關門。
面臨政府關門危機
由於奧巴馬總統向國會提交的2011財年預算方案會造成150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在2010財年結束時也沒得到國會的批准,所以,從2010年10月1日起,美國政府一直在《應急預算方案》的支持下運轉,而這個預算3月4日到期,也就是說,到3月4日24時如果議會與總統達不成一致,那從3月5日零時起,政府的錢就花光了,不得不關門。
為了避免政府關門,總統與國會進場磋商,雙方都希望對方在預算問題上有所妥協。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要求總統在本財年剩餘的7個月里,把預算削減610億美元,平均每天削減2.9億美元,總統則認為削減幅度過大,這對醫保改革、就業和刺激經濟復甦都會帶來過大負面影響,為此,總統與國會之間一直未能達成一致。
為了避免政府關門,3月1日,眾議院又通過了一個為期兩周的《應急預算方案》,要求奧巴馬總統必須在政府現有的開支水平上削減40億美元,平均每天削減約2.9億美元,削減幅度與眾議院當初提出的削減幅度沒有變化。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亨利·里德3月1日表示,參議院民主黨議員盡管不贊成共和黨主張,但為了避免聯邦政府關門,他們將投票通過這一臨時預算方案。
3月2日,參議院投票通過眾議院提出的《應急預算方案》,當天下午,奧巴馬總統無可奈何地簽署了這個方案,使之成為法律。這樣,美國聯邦政府3月5日關門的危機算是度過。但是,如果在3月18日前正式預演算法案不能在國會通過,奧巴馬政府將再次面臨政府關門危機。
面對美國150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共和黨參議員湯姆·戈本說:「我們國家現在正患嚴重的疾病,而且患的是癌症,它要讓我們失去自由。」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說:「目前美國債台高築,已嚴重損害了美國經濟,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美國財政赤字增加了3萬億美元,可我們卻失去了300萬個工作崗位,可以說,這是政府管理的最糟糕的方式,我們必須制止。」
獨立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則認為,共和黨提出的如此巨大的預算削減,將會損害中產階級、窮人、老年人、病人和孩子的利益,因為很多針對這些人的福利項目將無法實施。民主黨警告共和黨,過分削減預算將妨礙美國經濟復甦,損害美國的長期競爭力。
美國公眾對政府關門好像習以為常,筆者為寫本文,給美國朋友打電話讓他們談談看法,他們對此沒有表現出任何擔心,有的甚至不知道政府關門這回事兒。不過,《華盛頓郵報》在2月24日~27日針對政府關門危機進行了民意調查,調查顯示,36%的人認為如果政府真的關門那是共和黨的錯,35%的人認為是奧巴馬政府的錯,17%的人「各打50大板」,認為雙方都有過錯,12%的人沒有表態。
3 美國歷史上
時間最長的政府關門
1995財年結束時,按照柯林頓總統提出的預算,美國需要提高財政赤字的最高限額,眾議院議長紐特·金里奇則堅稱,拒絕提高財政赤字最高限額,以避免讓國家陷入債務危機。開始,紐特·金里奇議長認為柯林頓總統會對此讓步,削減預算,結果總統否決了國會提交的預演算法案,使總統與國會之間的這場博弈持續了很久,並導致聯邦政府在1995年11月14日~11月18日、1995年12月16日~1996年1月5日兩度關門。
由於預演算法案沒有通過,從10月1日開始,政府只能依靠《應急預算方案》運轉。11月13日是《應急預算方案》到期的最後時刻,柯林頓總統和金里奇議長、戈爾副總統、眾議院共和黨發言人迪克·阿姆尼和鮑勃·多爾參議員再次磋商,設法解決預算分歧。
柯林頓總統這樣描述這次磋商:「阿姆尼粗暴地對我說,如果我不向他們屈服,他們就讓政府關門,我的總統一職也就干到頭了。我厲聲回擊說,我將永遠不會讓他們的預算成為法律(總統不簽字,預算不能生效),我寧肯在民意測驗里降5個百分點。如果你們想通過你們的預算,那你們就要讓別人來當白宮的主人!毫無疑問,我們沒有達成一致。」
於是,從11月14日開始,聯邦政府宣布關門。後來,總統與國會都作了些讓步,又通過了一個《應急預算方案》,11月19日開始,政府重新運轉起來,但柯林頓總統與議長的分歧仍未彌合,臨時預算12月15日到期,從而導致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政府關門,80萬聯邦雇員無薪放假。政府關門期間,正趕上聖誕節,柯林頓總統不得不自己掏腰包付白宮的電費,讓美國第一聖誕樹的燈光沒有熄滅。
後來,通過了第三個《應急預算方案》,美國政府從1月6日開始開門辦公。在1996年1月6日~4月26日期間,美國聯邦政府一直在幾個《應急預算方案》下運轉。
針對這次政府關門,共和黨與總統互相指責,但公眾比較同情柯林頓總統,民意測驗顯示,柯林頓總統的民意支持率達到了他上任以來的最高點,共和黨的支持率逐步下降。
紐特·金里奇議長一次對媒體記者透露,他之所以強迫政府關門,是因為總統曾粗暴地讓他和鮑勃·多爾參議員坐在空軍一號飛機的後面,他感到受到了總統的羞辱。金里奇對記者無意說的這句話,使他失去了道義上的支持。
4 政府如何關門
根據《反預算過度法》,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MB)負責聯邦政府關門的管理、協調工作,人事局(OPM)則為政府各部門提供人事管理的技術支持,尤其是政府關門期間公務員的工資和福利管理。
政府關門並非所有部門都關門,根據法律,在政府關門期間,「在緊急情況下,如果某個部門不履行職責,會造成對人民生命和財產的直接危害」,這些部門要保持運轉。政府關門期間,以下部門和人員不受影響:
負責國家安全及與國家安全或人民生命財產有關的外交部門公務員;對一些預算沒用完的政府合同;醫院負責治療、護理、門診及公共健康的醫護人員;維護空中管制和其他交通安全、保護交通設施的人員;邊境警衛和海岸巡邏、保護聯邦政府的土地、建築、河流等財產的安全人員;獄警和其他被監禁人員的看守;維護社會治安和犯罪偵查人員;急救和救援人員;發電站和供電部門;聯邦政府的貨幣儲備系統、稅收和財政部門;政府科研機構的安全警衛人員。
政府關門期間放假回家的公務員是沒有工資的,但公務員的健康保險在關門期間繼續有效,聯邦政府支付政府應付的保險費,公務員自己支付自己應付的保險費,或者在政府關門期間暫時欠著保險費,當復工時從工資里扣除。
5 政府關門的後果
讓政府關門雖然「教訓」了政府,讓政府「長了記性」,時刻提醒政府花錢時一定要精打細算,避免浪費,但社會也要為政府關門擔負一些成本。
2004年9月20日,國會調研局(CRS)就政府關門的原因、程序及影響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該報告對1995年12月16日~1996年1月5日政府關門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
健康衛生。一些政府財政支持的醫療機構不接受新病人,疾病預防控制部門也停止了檢測,609個有毒廢棄物搜集點的消毒、搜集工作停頓,2400名聯邦政府的搜集有毒廢棄物的工人被打發回家。
公共安全。酒類、煙草、武器和爆炸物品的申請程序延緩或停止,對3500件破產案的審理暫停,包括400名邊境巡警在內的聯邦司法人員的徵募、培訓、考試工作取消,對犯罪兒童的救助及矯正工作暫停。
公園、博物館、紀念館。關閉了368個國家公園的景點,耽誤了700萬遊客對這些景點的參觀,每天損失1420萬美元旅遊收入,關閉的博物館和紀念館也損失了200萬參觀者。
簽證、護照。每天有2萬~3萬個簽證無法處理,20萬份護照申請延誤,給旅遊業和民航業造成巨大損失。
印第安人。所有13500名內政部印第安人事務局的公務員放假,對53000名印第安人的救助工作延遲,25000名印第安人沒有收到燃油和燃氣補貼。
退伍軍人。對退伍軍人的健康、福利、財政和旅行等服務縮減。
聯邦合同。在華盛頓180億美元的聯邦合同中,有37億美元由於撥款缺口受到影響,負責執行這些聯邦合同的雇員因放假沒有工資。
公民服務。40萬名新加入老年醫保體系的人因政府關門推遲登記,11.2萬名新加入社保體系的人沒有辦理手續,21.2萬張新發、換發的社保卡沒有簽發,36萬次診所就醫被延誤,80萬次免費電話醫療咨詢沒有應答,政府提供的8億美元對中低收入家庭的貸款延期。
Ⅸ 美國政府關門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Government shutdown)指的是在國會無法通過足夠的預算案的情況下,美國政府關閉一些政府機構,暫時停止提供「非必要服務」,相關的政府雇員停發工資以減少開支。通常在政府停擺後仍然維持運轉的聯邦機構與服務包括:氣象、醫療、郵政、軍事,航空管制以及刑罰系統等。但這些機構的運作並沒有法律保障,如果預算案遲遲不能通過,這些機構也有可能停止服務,不過這類還沒有發生過。歷史上最長的停擺發生在1994年,長達21天。政府停擺可類比作私營經濟中的停工。2013年10月1日到17日發生,美國政府關門的主要原因是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與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在實施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的上的分歧。最終以兩黨同意延長債務上限結束停擺而告終。
Ⅹ 美國政府關門是什麼意思
美國政府關門,又稱美國政府停擺,起因是預算撥款案無法批准,美國政府沒錢可花,只能將政府員工遣散回家。
政府不會完全關門,但僅靠少數人員維持仍會給經濟帶來影響,尤其是一些需要政府審批的項目、與政府合作的私人企業以及與政府和經濟可靠度緊密相關的美國股市。
政府停擺的經濟影響就首先反應在股市上面。在參議院否決臨時撥款案時,美股出現小幅下滑,而政府恢復運轉則使美元指數出現反彈,美股再度再現記錄高位。
(10)美國政府關閉擴展閱讀:
兩黨之間的博弈愈發嚴重,雙方的博弈手段甚至成為了讓美國政府停擺,即使會迫使幾十萬聯邦雇員下崗回家,許多政府服務項目受限或關閉,並引發了一系列的民眾抗議。
而撥款與否也同樣成為美國兩黨政治角力的工具。這次民主黨人反對臨時撥款法案,甚至不惜讓聯邦政府機構部分關門。
美國政府關門的行為已經讓民眾適應了,除了因此下崗的美國公務員外,美國政府關門在美國社會激起的波瀾並沒有那麼大,而美國兩黨之間的斗爭,仍舊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