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銷售管理者應該怎樣做
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思想過硬,二業務過硬,三管理過硬,四紀律過硬,五會帶隊伍。下面在如何帶隊伍方面作一詳細闡述:一、管理表格:好的表格基本上能濃縮一個銷售代表一天、一周、一月的工作過程,其次,管理表格的推行和督導,使其形成團隊習慣,最後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調整。二、做好銷售協訪。1. 要有一定的單獨出訪量,聽聽不同層次的客戶對產品對銷售代表最真實的想法和看法(分級分層)。2. 協訪要讓銷售代表說話,主管不要大包大攬。3. 不要急於指點,如有問題,先記錄下來,普遍性問題例會時強調出來,個別問題閑時再談不遲。4. 多看多聽多記多總結。三、開好銷售例會,開會前充分准備控制時間,避免批評個體,不要展開提意見式的大討論,最後一定要形成會議紀要。四、做好述職談話。單獨的述職談話,主管對代表的督促或批評,沒有旁人在場,易於被接受和理解,事前應充分准備事先按排,創造平等的談話氣氛,千萬不要演變成輪流匯報。五、提高團隊戰鬥力,加強過程監控。主管是管什麼,是業績還是拜訪量,其實拜訪量的活動管理是日常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拜訪量決定成交量,所以平時要加強日常行為過程的監控,成交量從來都是大數法則。如果有拜訪量而無成交量,這就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客戶選擇有問題,二是技巧有問題,所以作為主管要加強陪同拜訪,同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好以上幾個方面,打造一個富有戰鬥力的團隊指日可待。
㈡ 企業如何做好銷售管理工作
一、銷售計劃管理銷售工作的基本法則是,制定銷售計劃和按計劃銷售。銷售計劃管理既包括如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銷售目標,也包括實施這一目標的方法。具體內容有:在分析當前市場形勢和企業現狀的基礎上,制定明確的銷售目標、回款目標、和其他定性、定量目標;根據目標編制預算和預算分配方案;落實具體執行人員、職責和時間。然而,許多企業在銷售計劃的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如無目標明確的年度、季度、月度的市場開發計劃;銷售目標不是建立在准確把握市場機會、有效組織企業資源的基礎上確定的,而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銷售計劃沒有按照地區、客戶、產品、業務員等進行分解,從而使計劃無法具體落實;各分公司的銷售計劃是分公司與公司總部討價還價的結果;公司管理層只是向業務員下達目標數字,卻不指導業務員制定實施方案;許多企業銷售計劃的各項工作內容,也從未具體地量化到每一個業務員頭上,業務員不能根據分解到自己頭上的指標和內容制定具體的銷售活動方案,甚至,有的業務員不知道應該如何制定自己銷售方案等。由於沒有明確的市場開發計劃,結果,企業的銷售工作失去了目標,各種銷售策略、方案、措施不配套、預算不確定、人員不落實、銷售活動無空間和時間概念,也無銷售過程監控和效果檢驗措施。這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企業的銷售工作就象一頭闖入火陣的野牛,東沖西撞最後撞得頭破血流。二、業務員管理 「只要結果,不管過程」,不對業務員的銷售行動進行監督和控制,這是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企業對業務員的行動管理非常粗放:對業務員宣布一個業務政策,然後,把業務員象鴿子一樣地放飛到市場上,等得業務員給企業拿來一份份訂單、開發出一片片市場。由此,而造成一系列問題:業務員行動無計劃,無考核;無法控制業務員的行動,從而使銷售計劃無實現保證;業務員的銷售活動過程不透明,企業經營的風險增大;業務員工作效率低下,銷售費用高;業務員的銷售水平不提高,業務員隊伍建設不力等。三、客戶管理粗糙 企業對客戶管理有方,客戶就會有銷售熱情,會積極地配合廠家的政策,努力銷售產品;管理不善,就會導致銷售風險。然而,許多企業對客戶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結果,企業既無法調動客戶的銷售熱情,也無法有效地控制銷售風險。目前,銷售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客戶對企業不忠誠、竄貨現象、應收帳款成堆等,都是企業對客戶管理不當的結果。四、信息反饋差信息是企業決策的生命。業務員身處市場一線,最了解市場動向,消費者的需示特點、競爭對手的變化、經銷商的要求,這些信息及時地反饋給企業,對決策有著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銷售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也要迅速向上級報告,以便管理層及時做出對策。然而,許多企業沒有建立起一套系統的業務報告體系,未及時地收集和反饋信息。業務員的工作成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銷售額,二是市場信息。對企業的發展而言,銷售額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信息。因為銷售額是昨天的,是已經實現的,已經變成現實的東西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它對企業沒意義;有意義的是市場信息,因為它決定著企業明天的銷售業績、明天的市場。然而,許多企業既沒有向業務員提出過收集信息的要求,也沒有建立一套業務報告系統,以便能夠及時收集和反饋信息。企業銷售工作出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不能夠及時地發現企業營銷活動各個環節中發生的問題,並在管理上做出及時的反饋,使這些問題得以迅速解決而不至於給企業造成重大危害。為什麼有些企業客戶檔案長期不真實?為什麼有些企業應收款不斷發生而得不到糾正?為什麼有些企業給公司造成的同類事件反復發生而不能根治?為什麼有些企業在營銷方面的嚴重問題長期不能發現?一旦發現,則已經處於破產邊緣,無力回天。其根本原因蓋出於對企業營銷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信息無監控管理,尤其是無及時的制度性的管理反饋。 五、業績無考核 許多企業沒有對業務員的銷售業績定期進行考核。企業對銷售人員定期進行定量和定性考核,包括考核業務員銷售結果,如銷售額、回款額、利潤額和客戶數;考核業務員的銷售行動,如推銷員每天平均拜訪次數、每次訪問所用時間、每天銷售訪問的平均收入、每次訪問的平均費用、每百次訪問平均得到的訂單數、一定時間內開發的新客戶數、一定時間內失去的老客戶數、推銷員的費用在總銷售額所佔的比重等;對業務員進行定性考核,如考核業務員的合作精神、工作熱情、對企業的忠誠責任感等。對業務員進行考核,一方面是決定銷售人員報酬、獎懲、淘汰與升遷的重要依據,從而調動業務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業務員的業績進行檢討和分析,可以幫助業務員進步。銷售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培養業務員的銷售能力,業務員不進步,就不會提高銷售業績。六、制度不完善 許多企業無系統配套的銷售管理制度和與各項銷售管理制度相匹配的銷售管理政策一個企業的銷售工作要想不出大的問題,先決條件是,在企業的銷售管理制度上要沒有明顯的缺陷和遺漏,銷售管理制度系統配套、互相制衡,並有相應的銷售管理政策與之相匹配。有的企業對違反企業規定,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銷售人員,從制度上制定了嚴厲的處罰規定,但實際上,這些處罰規定無法實施,因為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配套制度,致使一些靠吃回扣個人發了財而企業造成巨額無主應收款的業務人員,一旦事發,一走了之,企業在事實上無法對其進行懲處。 很多企業的銷售管理制度不配套,好象缺了一塊板的「木桶」,盛不住水,其特徵是:許多應當受到鼓勵的沒有受到鼓勵,一些應當受到懲處的沒有在制度上做出規定;對應該鼓勵的行為缺乏制度上的獎勵規定,對禁止的行為缺乏相應的處罰制度;該獎勵的不能及時兌現,該處罰的無法實際執行。 七、建立一套完善的銷售管理體系 實踐說明,無管理銷售,已成為制約企業銷售工作順利開展的陷阱。要搞好產品銷售工作,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銷售管理體系。1.銷售計劃管理。其核心內容是銷售目標在各個具有重要意義方面的合理分解。這些方麵包括品種、區域、客戶、業務員、結算方式。銷售方式和時間進度,分解過程既是落實過程也是說服過程,同時通過分解也可以檢驗目標的合理性與挑戰性,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調整。合理的、實事求是的銷售計劃,在實施過程既能夠反映市場危機,也能夠反映市場機會,同時也是嚴格管理,確保銷售工作效率、工作力度的關鍵。2.業務員行動過程管理。其核心內容是圍繞銷售工作的主要工作,管理和監控業務員的行動,使業務員的工作集中在有價值項目上。包括制定:月銷售計劃、月行動計劃和周行動計劃、每日銷售報告、月工作總結和下月工作要點、流動銷售預測、競爭產品分析、市場巡視工作報告、周定點拜訪路線、市場登記處報告等。 3.客戶管理。客戶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熱情管理和市場風險管理,調動客戶熱情和積極性的關鍵在於利潤和前景;市場風險管理的關鍵是客戶的信用、能力和市場價格控制。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客戶資料卡、客戶策略卡、客戶月評卡等。 4.結果管理。業務員行動結果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業績評價,一是市場信息研究。業績評價包括:銷售量和回款情況、銷售報告系統執行情況、銷售費用控制情況、服從管理情況、市場策劃情況、進步情況。
㈢ 如何做好銷售管理
自美國70年代開始盛行電話銷售以來,現今美國電話銷售從業人員超過500萬人。如果你住在美國,就能感受到電話銷售是無孔不入。今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開始限制電話銷售人員向登記在冊的家庭打出銷售電話。盡管這樣,還是絲毫沒有影響最近兩年在國內備受重視的電話銷售行業發展。進入國內最大的招聘網站,你將發現電話銷售員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職業。我曾經輔導過的一家企業,其優秀電話銷售人員的最高月收入已經超過內陸城市普通大學生一年的收入。這並非鳳毛麟角,電話銷售具有極高效率的天然優勢,例如戴爾電腦公司的電話銷售人員人均一年銷售額就超過500萬元。
下面以我進行的一次電話銷售技巧培訓課程實錄為參考,來介紹一些關鍵的電話銷售技巧。
培訓啟動
電話銷售技巧培訓中需要學員與老師之間或學員之間進行很多模擬電話銷售。以我多次培訓的經驗,學員一開始都會非常不自然。畢竟沒有電話,而且也可以看到對方,這與真實情景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培訓一開始,我告訴大家,在電話銷售技巧的培訓中,將有大量的實際案例分析,通過聽錄音來共同改善電話銷售技巧。同時也進行一些角色扮演,通過現場模擬來鞏固學到的技巧。接下來,我就得安排一個活躍培訓氣氛的小游戲,以大大提高學員的參與度,這是後面培訓成功的關鍵。同時為了了解每個學員電話銷售技巧的程度以及側重點,我接著就做了個小調研。我請只通過電話進行銷售的學員舉手進行統計,又請幾乎不在電話中成交的學員舉手進行統計。
這是為什麼呢?分清電話銷售在學員銷售工作中的主要作用類別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說來,電話銷售在整個銷售活動中分為兩大類別:一種是先通過撥打陌生拜訪電話進行約訪,再登門拜訪、協商,最後當面成交。另一種是直接通過陌生拜訪電話進行銷售,而且追蹤直至成交均是通過電話實現。在本次培訓中,純粹是第一、二種情況的學員大越各佔三分之一,混合型的大約也佔三分之一。因此我將課程安排比較均衡,分為四個部分:
1、 電話銷售心態調整
2、 快速陌生電話約訪
3、 電話中的銷售技巧
4、 電話銷售自我管理
電話銷售心態調整
企業的電話銷售人員通常流失率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越來越畏懼打電話。當我請在電話銷售時常被客戶拒絕的學員舉手時,大家全都毫不猶豫的把手舉了起來。當我接著問這里有誰喜歡打陌生拜訪電話的,結果全都立即把手放了下去。我在這里稱之為「踢到鐵板」,這是電話銷售人員人人難免的,算是家常便飯。電話銷售人員常出現的狀態是,打完一個叫人不舒服的電話後(即被不禮貌的拒絕),總想干點別的什麼事情來拖延打下一個電話。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來打電話,電話銷售的效率是極低的。有一次課程上,一個物流公司的銷售人員告訴我,他每周打20個陌生拜訪電話,讓我非常吃驚。
打電話進行銷售,遭遇的拒絕非常多,有些甚至很沒有禮貌,所以導致電話銷售人員有強烈的挫折感,使他不願意繼續打電話。毫無疑問,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心理醫生常常通過電擊來糾正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其需糾正行為被引發時,就會被電擊,自然是不舒服的,於是形成條件反射,待該行為再度發生時,電擊的感覺出現,於是行為被自覺終止了。當被客戶拒絕時,我們遭遇了電擊,我們會將之與我們的電話銷售行為聯系起來,多次重復這種感覺後,自然有就會畏懼打電話的心理。
在給學員分析了畏懼打電話的心理根源後,我們做了一個模擬訓練來了解接電話時顧客的心理反應。我請一個學員出來扮演顧客,四個學員出來扮演電話銷售人員。設定如下的場景:顧客剛開完會回來,准備倒點水喝。一個學員打電話來銷售產品,假定分別三分鍾、五分鍾、二分鍾後,其餘三位分別打電話過來銷售各自的產品或服務。最後我問那位扮演顧客的學員:澳愣緣諞煌ǖ緇昂偷謁耐ǖ母惺苡瀉尾煌俊貝鳶甘強幾芯醪荒頭沉恕E怨鄣難г痹蜆鄄斕槳繆莨絲偷難г狽從Ψ直鶚塹諞煌ū冉峽推鴆降降謁耐ǚ淺2豢推>」苷飧黿巧繆蒓疃械慵耍還г泵腔故欠⑾腫約捍游炊怨絲偷男睦磣刺齬げ猓虼宋茨芤遠苑攪⒊±蠢斫餛湫形?BR>電話心態調整的第一步便是要理解顧客的拒絕,如果換做是電話銷售人員自己,恐怕也會很不耐煩。我強調說,電話銷售人員爭奪的是顧客有限的注意力和時間,因此要思考我們在打電話前10秒時,如何做好引發顧客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這些技巧是後話,我就沒有立即展開。接著我要求學員在以後的電話銷售遭遇拒絕時,必須使用心態調整的第二招,我稱之為「以德報怨」。如果對方拒絕甚至態度惡劣,掛機前都請微笑著對對方說:「謝謝,祝您工作愉快,再見。」我強調說,這句話其實是對自己說的,有很強的心理暗示作用。當我們無奈的掛掉電話時,心情就會大打折扣,如果說了這句話,則使自己具備了有氣度的姿態,心情便不容易受到影響。很多學員聽到一半時,便笑起來,已經理解了我的意思。
心態調整的第三個方法就是要做到對事不對人,轉移關注的焦點。我講了一個保險公司真實的故事。一家海外保險公司的電話銷售人員士氣低落,人員流動大。銷售經理想了很久,出台了一個新的制度,規定每打一個失敗電話,在表格上填一下,當填滿250個時,則發1000美金的獎金,沒多久,士氣卻提高很多,銷售業績開始上升,而公司發的整體獎金並為增加調整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電話銷售其實就是一種數字游戲,成功是有一定比例的。假設平均你每打成50個電話,就有一個成功的交易,那麼當你失敗49次時,就相當接近成功了。而電話銷售的失敗率很高,使得電話銷售人員過於關註失敗而沒有成就感。一旦銷售人員發現眾多的失敗是成功的必要前奏時,面對失敗的電話就顯得很坦然了。因此我請學員們每日統計自己的電話數字,經過長期積累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可靠的比例。了解這個比例將大大有利改善自己的銷售心態。
快速陌生電話約訪
在介紹了自我心態調整的一些方法後,我又通過模擬訓練講授了聲音的訓練。很快培訓就進入了第二個部分—快速陌生電話約訪。
對於絕大部分銷售活動來說,電話約訪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不能成功踏進顧客的大門,銷售就已經結束了。然而要讓繁忙的或是備受打擾的顧客同意花時間見面,卻也不是那麼容易。曾經一次培訓班中,一個銷售高端計算機伺服器的學員告訴我,他一周要打1300個電話才能約到一個客戶,這也是他的工作任務。這算是我所聽到過的最低的比例了。
其實電話約訪很簡單,只要遵循六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打招呼。正如前面說的,打電話的前10秒很重要,要爭奪到顧客的注意力。那麼熱情、禮貌的問好就是最好的引人注意策略。我強調了三個關鍵點:名字、熱情、自信。我請二個學員進行來打這樣一個招呼,就象在打給一個很重要的顧客的第一句:「王經理,早上好,我是環球公司的李三。」簡單的一句話,如果表達有力,則能讓人感受不同。結果其他學員給他們的評價都不高,說明很少有人真正重視這開頭的第一句。請大家回憶一下自己的動作,你的打招呼達到了:名字、熱情、自信的要求嗎?
第二步是自我介紹。這里要用到USP的概念。USP就是獨特銷售主張,也就是你跟競爭對手最具吸引力的區別是什麼,要用一句很短的話概括出來。這是在開始引發興趣、建立最初信任的最有效方法。我對學員介紹說,我們公司自己的USP就是「在上海唯一一家提供全系列台灣經驗零售管理培訓課程的企業。」最後我請學員都寫上自己公司的USP,然後一起來進行分析(電話銷售技巧的培訓班一般不超過20人,因此可以進行相當多的互動)。
第三步業務介紹則需要用到牧群原理來強化顧客的興趣,同時強化信任關系。牧群原理也就是隨眾心理,牧群的移動是由大多數的移動決定方向,個體並無意識。同樣,每個人作出采購的決定都害怕犯錯誤,因此他們願意隨大流。所以我要求學員在業務介紹時,一定要針對顧客的行業列舉出一些比較知名的典型客戶,以此強化顧客的興趣和信任。例如我舉例說:「我們公司曾經為杉杉集團、羅蒙集團、金利來等數十家服裝企業提供過零售管理培訓,使他們大大提升了業績。」這樣的業務介紹無疑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假設學員的公司並無特別知名的企業,則可以採用數字化或者類比的方法來達成同樣的效果。
第四步就是要單刀直入的要求見面。我提醒學員,電話約訪的目的就是約訪,因此不要過多糾纏,要盡快直奔目標。
第五步則是在提出見面要求後講述對此給顧客帶來的利益。沒人要做虧本買賣,顧客花時間與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人面談,讓你有機會向他銷售,顧客會覺得對誰有利?所以一定要強調面談將帶給顧客什麼樣的利益,才能打動顧客。我對學員的建議是,告訴對方將介紹跟他同行的一些合作經歷。每個人都對同行在做什麼非常感興趣,他們想知道別人是怎麼做的。所以這是打動對方的最佳策略,我們沒有給顧客壓力,說要賣東西給顧客,而只是要介紹一些經驗而已,這能有效降低顧客的抵觸。
第六步要建議式給出時間,顯得象個專業人士。切記不可提出一些容易被拒絕的問題,例如:您有空嗎?顧客的下意識反應一定是沒空。
我邊講邊演練,途中請學員根據自己的特點來設計整套對白。接下來講完異議處理與繞過前台的技巧後,我給大家五分鍾來完善自己的電話約訪底稿,然後選兩個學員出來角色扮演。一番高潮迭起的扮演和評選後,大家一致選出一個最好的學員,我贈送了一本大詞典給他做為獎勵.
在進行一個簡短的游戲之後,大家興致高漲,下午的培訓開始了。
上午的電話銷售技巧培訓講授了心態調整、聲音訓練和快速電話約訪的技巧,而下午的課程則重點講授電話中的銷售技巧及電話銷售自我管理。
電話銷售周期
電話中的銷售與拜訪客戶的銷售技巧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多區別。每個銷售業態都有自己的銷售周期,認識自己的銷售周期非常重要。通過管理自己的銷售周期可以有效提高銷售效率,加快成交的速度,才能預測每次銷售的成功幾率。我在介紹一般銷售周期的各個環節後,隨後展示出電話銷售周期:
尋找潛在顧客
電話銷售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尋找潛在顧客,這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找出有購買可能的客戶群,即確定待撥打電話名單;二是電話里找出有權決定采購的人。
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撥打出陌生拜訪電話前,找到優質的電話名單是電話銷售管理里的最重要基礎工作。在通過電話銷售之前如果能對電話名單先期進行篩選,將決定你的電話成交率是1%還是50%(就有一個學員告訴我她最優秀的電話銷售員成交率可以達到50%),要知道,這相差至少50倍。在培訓的電話銷售自我管理課程單元我介紹了幾種研究篩選或直接獲得優質電話名單的方法。
撥打出陌生拜訪電話後,成功的第一步驟就是找對人。俗話說:找對人,做對事。如果連有權做決定的人都無法找到,電話里銷售技巧再好也是白費周折。因此電話銷售員在第一次打出陌生電話的最初關鍵步驟就是要確認與你通話的人就是你要找的關鍵人。據我以往從事企業電話銷售團隊咨詢案的調查發現,至少有70%的陌生拜訪電話不能找到關鍵人。如果這一比例能提高到50%,電話成交率將大為提升。如何判斷這個人就是就是你的關鍵人呢?關鍵人一般具有三個特徵,可以用英文的MAN表示:M表示有錢,關鍵人必須有預算來購買你的產品;A表示有權,關鍵人必須有采購決策權或對決策有重要影響;N表示有需求,這點我後面的培訓將會詳細介紹。課程上我就如何尋找關鍵人進行叫模擬的扮演訓練,從模擬訓練中大家可以學習到如何確定並聯繫到關鍵人。
需求利益
找到關鍵人後,接下來的動作是什麼?課程上我詢問學員一個問題:「有多少人在電話銷售的最初就開始介紹產品?」結果大多數學員都舉了手。我接著問道:「那麼是否大多數人都立即表示拒絕?」這下全部的學員都舉了手。我請學員開始反思,是否兩者間有直接的聯系呢?我緊接著拋出了第三個問題:「顧客為什麼要購買?」這個答案地球人都知道,學員們紛紛回答--「需求」。是的,顧客有需求才會購買,但是電話里卻常出現這種錯誤做法:發現需求之前就提出產品或者服務的特徵或利益。所以大家經常在最初就被顧客拒絕也就不足為奇了。我請大家抄下來一句銷售原則:銷售活動70%是傾聽,20%是在提問,10%是在講述,而講述的內容絕對只是顧客想知道的。盡管大家都知道顧客購買的原因是需求,但是將這一信息用於改良自己銷售行為的銷售人員還是少之又少。接下來的培訓中,我與學員一道分析了顧客產生需求的原因,讓學員能針對顧客需求的不同心理來源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銷售。
需求分為兩類:明確需求和隱含需求。我問學員:「各位的銷售經歷中是否有過特別痛快的銷售經歷?」大家都露出了笑容,紛紛點頭。可見銷售人員有時也會檢到金元寶,顧客有明確需求,你剛好遇上,而且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正好能滿足顧客的需求,交易很快就達成了。就象碰到一個飢餓的小孩,拿出一雙碗筷晃動,小孩就變得興奮。創造銷售機會的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飢餓的小孩,然後在他們面前晃動碗筷。然而這一比例太低,可能你打電話找到的1000個顧客里,只有1個才有明確的需求,立即同意購買。優秀的電話銷售人員與差的電話銷售人員的重要區別就是,在將顧客的潛在需求轉化為明確需求的能力不同。
如何有效的讓顧客的潛在需求變成明確需求?關鍵在電話中適時的提問。接下來的培訓我詳細的介紹了電話銷售中的提問技巧,高超的提問技巧將使電話銷售人員贏得顧客的初步信任,從而有機會能在電話中進一步了解顧客的需求,從而推動銷售進展。
協商
當與顧客就他的需求進行討論,並告知顧客將要獲得的的利益後,電話銷售已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電話銷售人員接下來就會碰到顧客異議。電話銷售中顧客異議比較當面的拜訪銷售更難處理,你無法看到顧客的表情,很難分辨顧客的真實意圖。顧客的異議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反對意見,例如「你們的價格太貴了」,這是最常碰到的反對型異議。另一種是拖延型異議,例如「我要跟經理匯報一下,等他的答復」,也是最常碰到的拖延型異議。在給學員詳細講述多種反對型異議的有效處理方法之後,我展示了一張史瓦辛格的《魔鬼終結者》劇照來說明拖延型異議才真正是電話銷售旅程的的終結者。曾有一個財務培訓公司的銷售經理發言告訴我們,她電話銷售團隊大約80%的失敗來自這種很難應付的異議。
幾乎很少有電話銷售人員有習慣向拖延者直接提出要與老闆交流,他們害怕得罪電話那端的客戶。然後這卻是應對拖延型異議的關鍵步驟。首先,在電話里,我們對對方要等候上級的決定表示理解,例如「張經理,象您這樣上規模的公司是需要呈報上級。」待表示理解後,就要立即提出直接與其上級溝通的請求。拖延大部分是你的電話銷售對象意圖暫停銷售過程,他們可能是不希望再被打擾,又不好意思直接了當拒絕你。因此當你提出要直接溝通的請求時,就可以作為你判斷對方購買意向程度的依據。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你還是很難與其上司直接對話,但是萬一可以,你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如果不行,學員們需要將電話中的對象發展成為自己的銷售人員,為自己在其上司面前推銷。所以這時電話銷售人員需要與電話中的顧客共同總結本次或歷次電話溝通下來顧客滿意的地方,例如「張經理,我們曾經討論過 ,聽得出您對 這幾點還比較滿意,我說的沒錯吧?」採用這一方式,加深了顧客對你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良好印象,你便有機會將他轉為你的推銷代理,向他的上級推銷。拖延型異議處理的關鍵在於立即分別對方是否真正有采購的興趣,否則你將浪費大量無效時間,不如趕緊撥打下一個電話吧。
在異議處理結束時,請記住一定要獲得顧客的某種承諾。這里指的承諾是與顧客達成的將銷售推進到下一步的具體約定。例如「張經理,那我這個周五上午再打電話給您,看您這邊進展如何?」。而不要犯這樣的錯誤:「張經理,那我們再聯系,再見。」這種最常見的電話銷售結束語並沒有推動電話銷售的進展。請記住,電話銷售的過程可能要歷數多次電話,每次都要能推動銷售進展,沒有顧客的承諾不能視為銷售進展,那會很危險,因為電話那端的顧客將是善變的。
成交
在電話中,銷售人員一步一步激發了顧客的興趣,呈現了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解決了顧客的大部分疑問,現在到了關鍵階段。電話銷售人員應抓住火候,盡快要求成交。在電話銷售時,機會稍縱即逝,因此電話銷售人員要採用非常靈活的要求成交方式,即不可對顧客施加太大的壓力,也不可放過機會。這里介紹兩種基本手法:一種是假定成交。電話中不提要求顧客簽單,而假定已經成交,直接請求成交後的具體動作。例如「張經理,您下午在辦公室嗎?我就安排跟您送貨過來。」但是假定成交必須要待電話中火候不錯時才可以運用。課程中我們又通過案例分析來了解哪些情況下可以用這種技巧。另一種方法是設計合理誘因來加速成交。課程中我請學員舉例,當學員去百貨公司買東西的時候,常可以看到哪些促銷的活動。這些常用的促銷手法其實都可以運用到電話銷售中作為誘因促使顧客做出成交決定,課程中我與學員一道將列出的促銷手法轉化為電話銷售中的成交誘因。
電話銷售自我管理
在課程的最後單元,我跟大家一起研討了電話銷售人員的自我管理。
掌握自己的數字
說實話,電話銷售就是數字游戲,除了基本技巧之外,不斷堅持是獲得成功的關鍵。每次課程中我都詢問學員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自己電話數量與成交比例?」多次課程中卻幾乎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提醒學員應認真記錄好自己的電話銷售數據,如此才能保證自己能達成業績目標。數字是根據你自己的電話銷售周期來記錄,你每天打多少個電話,進入電話銷售周期各階段的分別是多少個,都要記錄下來。接下來按月、季度、年度統計,就能掌握自己的電話成交比例數字。這個數字有什麼用呢?那我接著問第二個問題:「有誰可以列出可以使收入倍增的五種方法?」大家都想了半天,說不上來。其實掌握自己的數字後,答案很簡單:四個銷售階段的數字隨便一個翻一倍,加上請每個老顧客介紹一個新顧客,就可以實現。第三個問題是:「如果假定你每天打30個陌生電話,一年可以賺10萬元,你會去做嗎?」每位學員都同意去做,但是大多數人卻不能堅持。所以掌握自己的數字後,要給自己確定一個分解後的數字目標。分解的數字目標非常重要,電話銷售人員每天都要努力去實現,超高收入將不再是夢想。這些問題都是與打電話的數字相關的,事實就是你打得越多,就會賣得越多,收入越多,電話銷售技巧也就越好。
准備、准備、准備
電話銷售自我管理中哪三項工作最為重要?第一是准備、第二是准備、第三還是准備。電話銷售的銷售過程短暫,充分的准備才能抓住難得的機會。電話銷售中前10秒就要抓住顧客的注意力,並引發他的興趣。30秒內就決定了後面的命運:是結束還是繼續。我主持的電話公開課程及內訓課程很多次,從來沒有看過完備的電話銷售准備表,也沒有看到過讓人滿意的電話話術,最多的就是聽到電話銷售人員抱怨很容易遭遇顧客拒絕。沒有充分的准備,遭遇拒絕當然是家常便飯。課程中我對學員進行分組,並假設一個情景:現在了解顧客的需求後,提交了產品規格書,現在希望了解顧客的決策流程及對產品規格書的看法。各小組需要設計一份完整的電話銷售准備表。在分組討論時,請各組派一位學員出來自己介紹小組完成的電話銷售准備表,再各請全體學員進行評比。通過這種訓練,將使學員在培訓結束後也能為自己銷售的產品或服務設計合適的電話銷售准備表。
電話進度與顧客關系管理
在課程中,我給學員展示了一個顧客關系管理的資料庫,介紹電話進度與顧客關系管理的聯系。很多產品和服務需要多通持續的銷售電話才能最終搞定,因此電話進度與顧客關系管理能協助你追蹤銷售電話,直到成交。這里有三個基本工作:首先是顧客分級,可以參考電話銷售周期來進行分級。顧客分級的意義在於提醒自己最優先處理的顧客,要將最合適打電話的時間、最佳情緒的時候留給級別最高的顧客。其次是確保每通有效電話關鍵內容進行摘要記錄。有效電話是指通過銷售電話已成交或可列入高級別顧客的電話過程,摘要記錄除記錄簡要的電話內容外,還要列明後續追蹤的時間與下一個目標。最後是將某位顧客的所有電話記錄與該顧客進行關聯,能快速查詢。通過有這些功能的CRM軟體或自建資料庫進行電話進度與顧客關系管理,促使自己不斷持續打陌生電話,按優先順序或約定順序追蹤電話拜訪,大幅度提高電話銷售成交率。即使每天的銷售電話通數多達200,也能高效的管理自己的銷售電話。
整整一天的電話銷售技巧培訓內容很多,短短一篇文章也難以詳盡介紹,希望以後有機會就每個部分都能與讀者深入探討。所有的培訓都不是靈丹妙葯,最關鍵的還是執行。我在培訓結束後,發給所有學員一份《電話銷售技巧自我診斷表》,學員自我評分後,定下改善計劃,我們相約2個月後再次評分,來督促學員認真執行。我也希望廣大讀者能真正堅持去應用文章中介紹的技巧與經驗,預祝大家成功。
㈣ 什麼是銷售管理
營銷管理是為了實現各種組織目標,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有益交換和聯系而設計的方案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通過計劃、執行及控制企業的銷售活動,以達到企業的銷售目標。
銷售管理的過程
在明確了什麼是銷售管理之後,銷售管理的過程大致如下:
1.制定銷售計劃及相應的銷售策略
2.建立銷售組織並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
3.制定銷售人員的個人銷售指標,將銷售計劃轉化為銷售業績
4.對銷售計劃的成效及銷售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
銷售管理的「四化」
制度化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個企業或組織要想進步,就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來約束員工,管理企業。銷售管理也如此。銷售管理需要一定的規章制度,而這些要依靠銷售管理者去實施,要通過制定相關的制度加以保證。
銷售管理制度化是銷售管理的基礎。銷售管理制度化,企業或組織就要制定一套高效、系統、完善的制度,使銷售管理者與業務員有「法」可依,才能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銷售管理制度化才能保證企業適應市場環境高效運轉起來。
簡單化
管理制度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應該是越精簡越好。現代企業的管理追求的是簡單
銷售管理化,只有簡單的才是易於執行的。銷售管理簡單化是必要的,因為簡單化可以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復雜的銷售管理在組織上疊床架屋,在程序上往復循環,在時間上大量浪費,在成本上居高不下。不能簡單化就談不上科學管理,就不會出效益。
銷售管理簡單化是可行的。由於人性的復雜性,造成銷售管理工作的復雜性。但銷售管理工作的復雜,並不代表管理操作一定要復雜。銷售管理工作可以簡單而且有效。銷售管理簡單化是銷售管理的至高境界。這就要求銷售管理者樹立把管理工作簡單化的思想,通過思想觀念的創新、技術手段的創新,把復雜的流程、標准、制度、運作變為簡單方便,組織扁平化就是管理層次簡單化的一個例子。
人性化
要明白什麼是人性化管理,就必須知道人性是什麼。人是復合體,是一種復雜的變化的不同於物質資料特殊資源,並非簡單的「經濟人」或「社會人」,所以人性也不能簡單的以性「善」、性「惡」來概括。人性中的東西有善的、有惡的,在不同環境中又是變化不定的,由此導致人的需求並非固定不變的。不同時空中會有不同的需求;「欲壑難填」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真實的寫照。銷售管理人性化中的人性指的就是人的天性,即「善」、「惡」並存的天性。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表現。
所以銷售管理人性化應該是在充分認識人性的各個方面的基礎上,按照人性的原則去管理,利用和發揚人性中有利的東西為管理和發展服務;同時對於人性中不利的一面進行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銷售管理人性化的實施和手段上採取「人性」的方式、方法,尊重個人、個性,而不是主觀的以組織意志或管理者意志來約束和限制業務員。在實現共同目標的前提下,給業務員更多的「個人空間」。而不僅僅是靠理性的約束和制度的規定來進行管理。
合理化
合理化的定義合理化即不斷地將不合理調適為合理的努力過程,亦即進行更好地改善,以確保企業擁有競爭優勢,永續經營發展。企業管理合理化要素1.抓住異常,重點管理;2.追根究底,止於至善;3.自我回饋,自動自發。
銷售管理者要培養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企業環境,對任何業務員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有失公允、有所偏襠,什麼事情都要對事不對人,合法、合理、合情的對待每一位下屬。在現代社會中,國家不是實行愚民政策而是開發民智,人類的價值得到普遍尊重,銷售管理者採取不合理的管理策略收到的效果肯定是事與願違。銷售管理工作要合理化,企業上下要達成全員共識、形成共同的經營理念、打造優秀的企業體制及文化。
㈤ 銷售管理是什麼意思
銷售管理是指通過銷售報價、銷售訂單、銷售發貨、退貨、銷售發票處理、客戶管理、價格管理等功能,對銷售全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蹤。
可以幫助企業的銷售人員完成客戶檔案管理、銷售報價管理、銷售訂單管理、客戶訂金管理、客戶信用檢查、提貨單及銷售提貨處理、銷售發票及客戶退貨、貨款拒付處理等一系列銷售管理事務;
可以通過內部的信息共享,使企業的領導和相關部門及時掌握銷售訂單內容,准確地做出生產計劃及其他計劃安排,可以及時了解銷售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准確情況和數據信息。
同時,通過減少訂單准備時間,降低出錯率及迅速解答客戶查詢來提供企業的服務水平。該系統與庫存管理系統、應收管理、生產、成本等子系統結合應用,能提供企業全面的銷售業務信息管理。
(5)銷售管理擴展閱讀
銷售管理的四化
1、制度化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個企業或組織要想進步,就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來約束員工,管理企業。銷售管理也如此。銷售管理需要一定的規章制度,而這些要依靠銷售管理者去實施,要通過制定相關的制度加以保證。
2、簡單化
管理制度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應該是越精簡越好。現代企業的管理追求的是簡單化,只有簡單的才是易於執行的。銷售管理簡單化是必要的,因為簡單化可以節約資源,提高效率。
3、人性化
要明白什麼是人性化管理,就必須知道人性是什麼。人是復合體,是一種復雜的變化的不同於物質資料特殊資源,並非簡單的「經濟人」或「社會人」,所以人性也不能簡單的以性「善」、性「惡」來概括。
4、合理化
合理化的定義合理化即不斷地將不合理調適為合理的努力過程,亦即進行更好地改善,以確保企業擁有競爭優勢,永續經營發展。企業管理合理化要素1.抓住異常,重點管理;2.追根究底,止於至善;3.自我回饋,自動自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銷售管理
㈥ 如何做好店面銷售管理工作
如何提高店面的銷售業績?提高店面的銷售機能營業人員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就是了解顧客的需求及顧客心理,然後根據顧客的需求和心理來設計店面的銷售的方式和手段。經營是工具,人們講「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事先提高了店面營業人員的銷售技能,才有可能相應地獲取高額的銷售業績。
1.商品陳列要豐富,能醒目地達到陳列的基本要求 一家便民店的商品種類大概在2-000~4-000種左右,一家個體商店,商品種類大概是8-000~12-000種,並且隨著季節變換而及時地有所調整,冬天賣圍脖、手套,夏天賣游泳衣、防曬霜。而大型的眾多超市,至少有20-000種以上的商品。只有具備了商品的豐富性才能讓顧客有很多的選擇性。
【舉例】
一位顧客想買可樂,走進一家商店,發現這家商店只賣一種品牌的可樂,顧客的感覺就不會很好。如果不僅有好幾種品牌的可樂,而且有不同大小的包裝,從1-000毫升到550毫升、355毫升,甚至於更小到120毫升都有,相應地也必然會使顧客的選擇機率就比前一種情況要大得多了,緊跟著的是購買機率也就相應地提高了。如果提高單品的銷售金額,那麼整家商店商品的銷售金額也自然會隨之提升。
所以店面商品陳列的豐富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要注意一點,庫存量要適當,避免過分囤積貨物,否則對資金的周轉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店面干凈、陳列整潔也是一個基本要求。制服的端莊、清潔,營業人員講話的態度是否都能做到對顧客和藹可親,讓人信任,上述這些都是有關於店面營業人員的培訓內容。
【舉例】
在逢年過節前後,商場大量進貨,營業員忙不過來,整個商場堆的簡直就像一個倉庫,商品沒有做適當的分類,常常出現襪子跟餅干堆在一起,旁邊甚至還擺了殺蟲劑或蚊香。顧客一看自然會覺得讓人非常惡心,至少也會感到十分別扭,沒耐心的可能早已扭頭就走了,耐心好一點兒的顧客也最多忍耐一兩次,第三次就勢必會到更干凈更整潔的其它商場去了,並且很可能從此就再也不到此商場露面了,這樣商場就失去了顧客。
2.不斷地補充符合顧客需求的商品 市場上的商品種類非常多,如何找到最能適應顧客需求的商品?市場調查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一個小區開連鎖店,這個小區到底需要什麼類型、多少價位的商品。又如醬油,全國有上百種醬油,要弄清楚這個小區居民最喜歡哪一個牌子的醬油,哪種價位的醬油是該小區的居民最能接受的,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用市場調研的方法來解決。
3.售價合理並富有吸引力 價格的合理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價格如何合理化呢?要實現價格合理化的目標,就必須做到以下兩點:①市場的參考價;②供貨商提供的價格。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有周期性,最新上市的商品,隨著需求量的增加,價格會越來越高,當到達一個頂峰之後,就趨於緩和,逐漸下降。商品的售價如何,要看商品的周期性,是處在上升階段,還是處在下降階段。
店面的利潤是指扣除管銷費用之後剩餘的凈利。像農副產品,包括蔬菜、水果、畜產品、肉類、海鮮類,一般的大超市平均利潤在22%~31%,而電腦等電子產品,大概在10%之內。
4.利用最少的人員達到最佳的營業額 商場一般是早晨8點開門,晚上10點打烊,實行14個小時兩班倒。一家店面要配置最佳人數,人員越多,開銷也就越大。一家個體商店的工作人員大概在8個人左右。大型的量販超市,面積可達20-000平方米,甚至還會更大,就要用上300~500人。
此外,還存在兼職人員的問題,有些量販超市以經營農副產品為主,生鮮商品處理的量大,要求及時,並且工作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因此需要大量的兼職人員。而以日用百貨、干貨食品為主的超市,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就不需要大量的兼職人員。
5.創造舒適的購物環境 舒適的購物環境能讓顧客產生親切感,有利於增加顧客的忠誠度。
【案例】
逢年過節時,百貨商場勢必也因逢年過節的原因而隨之會非常熱鬧,人頭攢動,然而空氣卻常常很污濁,因為有些商場為了節省電費,不開空調,又不重視和改善商場的通風條件。在發達國家,這種情況就極為少見。事實上,只要花少量必須花的電費,打開空調,讓顧客即使在擁擠的環境下,也能仍然感受舒適的溫度和清新的空氣,顧客在此商場滯留的時間自然就會延長,購物的機率也相應地就隨之而更大,商場的盈利會更多,比起節省出的一點兒空調通風費來說更劃算得不知要強出幾百倍。
6.多做廣告宣傳吸引眾多的顧客上門 不論是發的dm,或牆上掛的pop,或通過電視、報紙、宣傳單等等,目的都是為了要吸引更多的顧客到店裡來消費。
很多商場最喜歡做一種廣告宣傳:一家大的百貨商廈,從樓頂部拉下很多條各種顏色的布條下來,左一條,右一條,把商廈包圍了,只留下個門臉,實際上,很少有人會抬頭去認真看上面寫了些什麼。做廣告宣傳活動,總是希望有人看,要講究廣告宣傳效果,而不是徒有其表地做一些沒有實際效果的廣告宣傳。
7.營業人員應掌握商品知識 營業人員要掌握正確的商品知識,熟悉商品的性能,有禮貌地對待顧客。商品知識很重要,如果營業人員都不知道商品怎麼使用,如何能向顧客解釋清楚、做好銷售呢?
【案例】
一位顧客在商場看到一種新型的香皂,香皂上邊掛了一個長長的毛線絨,做成了十二生肖的形狀,非常小巧可愛。他就問營業員,這香皂是干什麼用的,營業員不耐煩地回答說洗澡洗手用的,語氣好像責備顧客怎麼會提出這么愚蠢的問題。這時,旁邊的另一位顧客卻糾正營業員的說法,說這種香皂不是用來洗澡和洗手的,而是吊在浴室里,或掛在別的地方,利用水蒸氣讓香皂慢慢揮發,從而達到滿室芬芳的效果。這樣一來,那位顧客自然很不滿意商場的這種不懂裝懂且又不耐煩的服務態度,營業員對自己的服務態度也感到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