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鄉鎮養老一年交120現在有買社保有沖突嗎
農村養老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是有沖突,每人只能選擇一種保險。
新型農 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 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 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② 每年交120元的養老保險有用嗎
有用,用處就是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目前是60歲,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3.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③ 農村養老120元錢是發到保障卡嗎
好些農村都沒辦有保障卡,一般都農保統一辦存摺,把養老錢打進存摺。
④ 養老金裡面的個人帳戶額度的120分之一是什麼意思
120指的是平均余命的數字
現行的養老金制度,是根據1997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建立的。退休人員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月標准為本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
做實個人帳戶後,由於個人帳戶儲存額的減少,必然導致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減少,那麼,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會不會變少,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負責人表示,做實個人帳戶後,盡管記入個人賬戶的比例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但同時,基礎養老金月繳標准也由月平均工資的20%調整為30%。因而職工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標准不會降低。對於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他們仍然按照國家原來規定的標准,繼續領取養老金,同時隨著養老金的調整而增加養老保險的待遇。對於1997年國家統一制度之前就已經參加工作,而以後才退休的職工來講,政策也做了明確規定,將來退休以後,除了按規定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帳戶養老金之外,還要根據他們繳費年限的長短,發給一定的過渡性養老金,這樣也保證他們的養老金水平不會降低。
目前 國家的新的指數 到60歲退休的 全部是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 除以 139
新的指數是 139
⑤ 農村的每年120元的養老保險能不能一次性交滿15年需要多少錢
可以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5)養老120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從2016 年5月1日起,將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9%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⑥ 養老保險計算方法里的120是什麼
即你的虛帳實記的賬戶里的數額除以120,這是一個終身可以領取的過渡性的養老金!
⑦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繳交120元和3600元有什麼區別
一、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概念
1、新農保:
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簡稱,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
2、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我國2011年7月1日啟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只要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實施的,是僱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的;而新農保強調的是自願原則,是農民自願參加的,這也是根據農村現階段實際,由政府加以引導,但是不搞強迫命令。
有彈性」,這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沒有的。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准,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准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准,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二、兩者區別
區別一:
制度實施時間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
區別二:參保條件 新農保參保對象為具有本縣農村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以參加新農保;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對象為具有本縣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均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區別三:繳費檔次 新農保參保人員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個檔次。城鎮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參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600元12個檔次。兩類參保人員均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繳費檔次確定後,一次性繳納。
⑧ 個人帳戶養老金=職工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其中120指的是什麼意思
120指的是平均余命的數字
但是 您看的可能是以前的文件了
目前 國家的新的指數 到60歲退休的 全部是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 除以 139
新的指數是 139
⑨ 農村養老保險每年交120和360的區別
您好!農村養老保險每年交120元和360元的區別就是繳交多的,將來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多;繳交少的,將來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少。
新農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國家目前規定基礎養老金為55元,各地政府可視情況自行增加,但費用自理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據此,您累計繳費15年,每年均按照1000元繳納,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此處暫不考慮個人賬戶歷年所產生的利息,在實際核算時是包括了的)=15000/139=107.91,據此您的養老金為162.91元。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謝謝閱讀!
⑩ 每月120元的養老金夠養老嗎
肯定不夠啊,自己還得掙錢呢。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