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黎錦熙
擴展閱讀
莆田鞋網站 2025-07-27 12:00:52
易聯眾股票價格 2025-07-27 11:26:12
股票超賣與超買 2025-07-27 11:19:44

黎錦熙

發布時間: 2021-07-09 16:13:25

① 黎錦熙的介紹

黎錦熙(1890年-1978年),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詞典編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教務長、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與黎錦熙還多有往來,特別是解放初期,毛澤東經常一個人跑到黎錦熙家聊天,因為和他聊天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收獲。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曾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第二和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一、第二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② 閱讀材料,寫出啟示。材料:黎錦熙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民國頭十年他在湖南辦報,當時幫他謄寫文稿的有

不同的工作態度和人生態度決定著不同的人生結局:按部就班,只有盲從,沒有主見的人的人生也將是平淡的。(概括全面合理即可)

③ 什麼是黎錦熙的三段式教學法

教學字詞——逐段講解、分析內容——總結鞏固、練習作業構成的「三段式」課堂結構教學,導致教學「重內容分析、輕語言...

④ 黎氏八駿的黎錦熙

黎錦熙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民國頭十年他在湖南辦報,當時幫他謄寫文稿的有三個人。
第一個抄寫員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實實地抄寫文稿,錯字、別字也照抄不誤,後來這個人一直默默無聞。
第二個抄寫員則非常認真,對每份文稿都先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然後才抄寫,遇到錯字、病句都要改正過來。
後來,這個抄寫員寫了一首歌詞,經聶耳譜曲後命名為《義勇軍進行曲》,他就是田漢。
第三個抄寫員則與眾不同,他也仔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與自己意見相符的文稿,對那些意見不同的文稿則隨手扔掉,一句話也不抄。後來,這個人建立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就是毛澤東。 他從事教育工作60年,大批學生在其培養指導下成名成家,如白滌洲、舒舍予、孫楷第、廖舒東、徐世榮、張壽康等諸多語言學家和作家,被語言學界稱為「黎派」。更值得一提的是:黎錦熙對***同胞的國語教育亦十分關注並作出了貢獻。他認為***方言最復雜,所以最需要標准語。***有五十年「假名」(***拼音字母)教育,以注音符號代假名,容易接受。他認為***的國語辦好了,不但可以迅速掃盪***的五十年文化侵略,而且可以為閩粵蘇浙等省作模範。為此,他於1944年倡導創辦了國語專修科,並於***光復後,動員他的一百多弟子先後奔赴***,成了推行國語的骨幹。黎錦熙桃李滿天下,是國內外學者公認的。日中教育懇談會副會長伊地智善繼先生於1986年夏來京參加「首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時曾說:「與會者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吃過黎錦熙先生『奶』的。」他一生服膺勤、恆二字,堅持寫日記70多年。常言:「任重能背,道遠不退;快快兒地慢慢走,不睡。」生活簡朴,自奉節儉,甘於淡泊,不慕榮利。他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和導師。他在語言學方面有許多卓越的貢獻。在七十年的教學實踐研究工作中,他進行了廣而深的學術探討。他在語言、文字、訓詁、語法、修辭、文學、史地、教育、哲學、拂學和目錄等學科,都有著豐富的著述,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七百餘種,成為我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和教育家,並在文字改革、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和辭典編纂三個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語言教育方面,如創立現代語文教學新體系,大力從事語文教材改革和建設,改革語文課程講讀教學方法,改革作文教學法,開創語法教學法等等,均立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
(部分句段采自首師大黎澤渝 成善卿-語言學泰斗黎錦熙一文)

⑤ 黎錦熙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的啟示是什麼

不同的工作態度和人生態度決定著不同的人生結局:按部就班,只有盲從,沒有主見的人的人生也將是平淡的。(概括全面合理即可)

⑥ 叫黎錦熙全國有多少人

黎、錦、熙的讀音是lí、jǐn、xī

黎,黍膠。以黍米製成。古代用以粘履。錦,錦字的原義是指帶有花紋的絲織品,引申指色彩鮮艷、華麗。熙,意為光明。興盛。象徵興旺,吉祥。

⑦ 黎錦熙的學術貢獻

1915年,26歲的黎錦熙受聘為教育部教科書特約編審員。他潛心研究語言文字,認為中國文字必須改革。在他及同仁的倡議和組織下,1916年成立了「中華國語研究會」。
他為該會擬定的宗旨是:一、國語統一,即規定標准語。我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方言復雜,進行國語的統一工作,意義重大。二、言文一致,即普及白話文。
「五四運動」前夕,以魯迅為首的新文學作家,創作了如《狂人日記》等一大批反封建的白話文學作品,顯示了新文學的生命力。一些封建衛道士們攻擊說:白話文學雖有「文學」,卻無「文法」,有「文」無「法」,終是無以為「文」。為了反擊這種謬論,1920年,黎錦熙與同仁在北京開辦了第一屆國語講習所,並把他寫的《國文文法系統表》同沈朵山合作改編為《國語文法系統表草案》,之後他又將其改為《國語文學》,在北京高等師范(即北京師大的前身)國文系及女高師等校首創講授這門課程。他用大量例證闡明白話文不僅有「法」,而且這個「法」十分縝密,足以指導為文。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新著國語文法》一書。它第一次科學地、系統地揭示了我國白話文內在的語言規律,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自己獨特體系的、將傳統語法體系應用於現代漢語的專門著作。這部我國「五四」以來具有重要影響的語法專著,至1959年已連續再版了24次之多。黎錦熙生前在每次再版前都要對書中觀點、體例、例句等進行修改,以求與新時代共進。 早在1917年他向教育部提出的《國語研究調查之進行計劃書》內就有「《國語辭典》之編訂」一項。他建議編纂《國語辭典》以填補群眾閱讀白話文學作品遇到難解之詞無書可查的空白。幾經努力,終在1923年促使「國語統一籌備會」設立了「國語辭典編纂處」。1928年他領導的「國語辭典編纂處」改名為「中國大詞典編纂處」,下設搜集、調查、整理、編著、統計五個部。計劃到1948年成書三大冊,共三十卷。那時流行的工具書只有《辭源》、《中華大字典》等幾種,至於編纂專以語言文字為內容的能給中國幾千年文化中出現的詞作一系統總結的《中國大辭典》還沒有人提起,當然就更不會有編纂這樣詞書的專業單位了。
他們的工作,是要把五代、北宋的詞和金元的戲曲、明清小說、從古到今的字書、詞典所沒有收錄的詞語,統統加以搜集、整理、注釋。規模宏大,頭緒紛繁。盡管他們做了充分准備和大量工作,並已先後印出了《中國大辭典樣本稿》、《中國大辭典長編》,卻由於經費不足、戰亂頻仍而未能成書,著實令人扼腕嘆息!但值得告慰的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黎錦熙把所剪錄的數百種書報、依音序裝屜儲存排定整理的300多萬張卡片完好地保存下來,在解放後全部捐獻給了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這些歷盡千辛萬苦的珍貴檔案,發揮了巨大作用,為我國編纂大型辭書辭典提供了異常豐富的資料和極其寶貴的經驗。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在黎錦熙的領導下,以有限的人力,先後編輯出版了《國語詞典》、《增注國音常用字匯》、《新部首國音字典》、《增注中華新韻》、《北平音系十三轍》等以及解放後應社會之需編寫出版的《學文化字典》、《正音字典》、《漢語詞典》等多部工具書;培養了一批精熟編纂字典、詞典的專門人才;還為出版事業開辟了一條編輯與出版分工的新路。這也是我國出版史上非常值得記載的一頁。黎錦熙一直想編一部網路全書式的《中國大辭典》,直到晚年,他還向中共中央寫了「請中央組織《中國網路大辭典》的編寫工作的建議」。 《新著國語教學法》,商務印書館,1924。
《新著國語文法》,商務印書館,1924。
《比較文法》,北平著者書店,1033。
《國語運動史綱》,商務印書館,1934。
《建設的「大眾語」文學》,商務印書館,1936。
《方誌今議》,商務印書館,1940。
《中華新韻》,商務印書館,1950。
《漢語語法教材》,商務印書館,1957、1959、1962,與劉世儒合著。
《文字改革論叢》,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1.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商務印書館,1924。
2.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商務印書館,1934。
3.黎錦熙、劉世儒,建設的「大眾語」文學,商務印書館,1936。
4.黎錦熙、劉世儒,修辭學比興篇,商務印書館,1936。
5.黎錦熙、劉世儒,注意符號與簡體字,商務印書館,1937。
6.黎錦熙、劉世儒,中國語法教程,天津大眾出版社,1952。
7.黎錦熙、劉世儒,同音字典(合編),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
8.黎錦熙、劉世儒,中國語法中的「詞法」研討,中國語文,1953(9)。
9.黎錦熙、劉世儒,詞類大系,中國語文,1955(5)。
10.黎錦熙、劉世儒,從漢語的發展過程說到漢語規范化,中國語文,1955(9)。
11.黎錦熙、劉世儒,漢語語法教材,商務印書館,1957、1959、1962。
12.黎錦熙、劉世儒,漢語釋詞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57。
13.黎錦熙、劉世儒,文字改革論叢,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14.黎錦熙、劉世儒,漢語復句學說的流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國語文,1957(6)。
15.黎錦熙、劉世儒,漢語復習新體系的理論,中國語文,1957(8)。
16.黎錦熙、劉世儒,漢語語法的科學體系和學科體系,北京師大學報,1957(2)。
17.黎錦熙、劉世儒,漢語拼音字母的科學體系,中國語文,1958(4)。
18.黎錦熙、劉世儒,漢字構詞法和詞素研究,北京師大學報,1959(5~6)。
19.黎錦熙、劉世儒,略談漢字簡化三原則,光華日報,1960年8月25日。
20.黎錦熙、劉世儒,語法再研討—代詞和代名詞問題,中國語文,1960(6)。
21.黎錦熙、劉世儒,拼音字母和文化革命,人民日報,1960年4月14日。
22.黎錦熙、劉世儒,對於難字注音的意見,光明日報,1961年11月1日。
23.黎錦熙、劉世儒,語法術語通釋,北京師大學報,1962(4)。
24.黎錦熙、劉世儒,漢語規范化論叢,文字改革出版社,1963。
25.黎錦熙、劉世儒,論現代漢語中的量詞,商務印書館,1978。
26.黎錦熙、劉世儒,對語言學科規劃的幾點意見,中國語文,1978(2)。

⑧ 黎錦熙的生平簡介

中國語言文字學家。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11年畢業於湖南優級師范史地部之後,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15年應教育部之聘,到北京任教科書特約編纂員。1920年開始在高等學校任教,曾任北京高等師范、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1935年,他的《國語運動史綱》一書出版,該書詳盡地介紹了自清末以來的切音字、注音字母、國語羅 馬字及大眾語運動的始末、性質、范圍、目的、理論、方法和綱領,是國語運動史上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1934年10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會」(幹事王蔭蘭,助理幹事黃現璠)成立,他任「教育研究會」導師。1937年隨北京師范大學遷往西安,後來又輾轉至漢中、蘭州等地,任教授、系主任、師范學院(現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院長等職。1945年,他與許德珩等倡導成立九三學社, 還兼任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總主任。1948年回北京,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49年,與吳玉章、馬敘倫等組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任理事會副主席。曾是辦報人,同事有田漢,毛澤東等人。

⑨ 男主慕容寒女主黎錦熙很好看啊誰知道書名

《不負江山不負君》
精選:
慕容芷目瞪口呆,她越過慕容寒的肩膀,看見床上林巧兒得意的笑容,這才明白過來——
是林巧兒趁著她昏迷的時候,曲解了事實,將舐毒的功勞,全部攬到了自己身上。
「不是的。」慕容芷急的哭了出來,「慕容寒,是我給你舐的毒,是我——」
「夠了!」她解釋的話語還未說完,就被慕容寒近乎粗暴的打斷,他冷冷看著她,眼神不帶一絲溫度,「慕容芷,別撒謊了,你這張賤嘴裡說出來的話,朕一個都不會信。」

⑩ 黎錦熙的生平年表

黎錦熙出生書香門第。兄弟八人各有專才,人稱「黎氏八駿」。1905年,黎錦熙15歲時考中了最後一屆秀才。1906年,受湘贛萍瀏醴起義的影響,來到長沙,與張子平發起「德育會」,後遭通緝,逃匿還鄉。
1907年,考入北京鐵路專修科。次年因學校毀於火災,返回湖南,考入湖南優級師范史地部。三年後,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1912年,開始編輯小學教科書,將《西遊記》收入課文,包含了改革教育、廢除八股文、學作語體文的思想,引起保守人士的驚駭。1914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歷史教員。學生中包括毛澤東等人。 1915年,赴北京應教育部邀請任教科書特約編纂員(後為編審員)。1916年,和同仁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擬定該會宗旨為「國語統一」(推行普通話)和「言文一致」(普及白話文)。1918年,和同仁促成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及常用字的標准讀音。1920年起,和同仁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學、初中「國文科」為「國語科」,取消小學讀經,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1920年,開始擔任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教授,兼任全國小學、中學白話文語法講習所講師及天津、保定、武昌、安慶、濟南各講習會語法講師。1922年,兼任天津、濟南、上海、長沙暑期國語講習所講師。1923年,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燕京大學等校的國文系教授,又與錢玄同、趙元任等組成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會。同年,創立國語辭典編纂處,任總主任。
1924年,出版《新著國語文法》。此前的語法書,只有文言文的文法,沒有白話文的文法。有人甚至說,白話文「只有新文學而無新文法」。《新著國語文法》應運而生,是第一本漢語白話文語法專著。書中借鑒了納斯菲爾德的《英語語法》和里德的圖解法,首創了「句本位」的漢語語法學,用句法控制詞法。在1956年統編的《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頒布之前的三十多年中,幾乎是現代漢語語法教學的唯一通行教材。
1926年,與錢玄同、趙元任等擬定國語羅馬字拼音法。1928年,任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范學院院長。1933年,出版《比較文法》。 1949年,被毛澤東指定和吳玉章、馬敘倫、範文瀾、成仿吾、郭沫若、沈雁冰組成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同年,任北平師范大學校委會主席。1950年,繼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總主任。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第一屆學部委員。1949年至1978年中,先後當選為第一、二、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78年3月27日,於北京逝世。逝世當天猶在審定由女兒記錄整理的他在北京地區語言學科規劃會上的書面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