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巴馬訪華內容
奧巴馬訪華內容
談氣候變化★★★★★
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當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聚在一起時,氣候變化問題自然會是一個不得不談的話題。
本月中旬奧巴馬訪華,氣候變化議題將排在中美雙方會談議事日程的優先位置。事實上,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也都在密切關注中美兩國元首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將發出何種聲音。
實際上,全球節能減排已到重大關口,中美兩國的努力正備受矚目。10月27日至29日,參議院又重新開始審議奧巴馬政府有關氣候變化的法案。這部名為《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的法案已於10月6日在眾議院通過。白宮希望該法案能在12月的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之前獲得參議院的批准。目前最迫切的,是由奧巴馬總統本人向美國和全球直接發出一個有力的訊息,那就是美國已准備好作出真正的減排承諾。這將使美國能以領袖的姿態參與到氣候問題的有關磋商中來。
中國已經開始降低其碳強度,胡錦濤主席9月在聯合國承諾:到2020年,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將會有「顯著幅度」的下降。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個國家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量中的比重達到15%。中國希望美國等發達國家作出承諾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量,並希望促進12月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拯救人類氣候的真正的協議。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說,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雙方一定會談,或許會在文件中有聲明,但是應該不會簽署明確的書面協議。
此前,美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斯特恩也指出,奧巴馬11月訪華將和中國就氣候變化問題找尋共同立場,但不會達成雙邊協議。「我們不是要達成另外的協議,而是試圖利用這個機會尋找盡可能多的共同點,從而在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上達成協議。」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項目部主任Seligsohn表示,無論如何,中美兩國領導人之間的會晤都將有助於提升彼此間的信任,幫助各國政府在哥本哈根取得可行的協定。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已經縮小,諸如窮國有關減排計劃的融資問題等。
談能源★★★★★
盡管奧巴馬此行,中美雙方可能不會在氣候變化上達成具體協議,但是在清潔能源上可能會有新的協議達成。
中歐陸家嘴(29.37,0.38,1.31%)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認為,中美兩國現在都受到國際環境問題的巨大壓力,能源問題一定是最受到關注的議題。「對於美國來說,新能源是奧巴馬新政的核心切入點,而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表現為工業化和城市化大規模、高速度,資本密集度非常高,能源消費的增長幅度大。因此中美下一期的貿易市場會是清潔能源市場。」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7月在訪華聲明中表示,隨著中國遭遇氣候變化的挑戰,美國的綠色科技企業有望在滿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時,抓住機遇創造就業機會,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此前也表示,清潔能源將驅動未來美國和全球經濟發展,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而一起合作能夠比單獨行動完成更多工作。「推廣可再生能源,鼓勵提高能效,削減污染,都是雙方可以協作的方式,這符合美中兩國的利益。」
在清潔能源合作中,徐明棋重點提到兩國的核能合作。「中國之前就已同許多歐洲國家有合作關系,尤其是法國。美國也存在與他國合作的歷史,但是中美這方面合作總體比較少,此次奧巴馬中國行一定也會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中美在這方面一定會加強合作,但是否具體成建立核電站等項目,目前來說還是不可知的。」
談技術轉讓★★★★★
放寬對華技術出口,也被看作是奧巴馬訪華的重要議題。
中國方面一直有要求發達國家進行相關技術轉讓的要求。現在,包括通用電氣、霍尼韋爾、聯合技術等美國很多大公司已在向中國進行相關技術轉讓,如「能源效率審計軟體」等。環保領域的優勢技術,不僅美國有,歐盟有,中國也有。中國在太陽能、風能及清潔煤等領域都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這也是中、美技術合作具有活力的原因。
徐明棋說,奧巴馬此次訪華,兩國肯定會簽署一些經貿方面的備忘錄或協議等,在對華技術方面,美國也會有所放鬆,提供部分技術轉移。在之前杭州舉行的中美商貿聯合會議上雙方已經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了。
今年7月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訪華和中國談清潔能源時,其中美國出口相應技術給中國也是一個重要議題。劉勝軍認為,這次訪華,奧巴馬應該會在對華技術經貿上有一定的惠華政策。除了國家機密性的(國防等)科學技術之外,美國為平衡貿易赤字應會提供中國購買一些高技術含量的東西,對華打開科技大門。
談迪士尼★★★★
本周,上海宣布將建設造價36億美元的迪士尼主題公園。屆時,到訪的奧巴馬會不會談起迪士尼,甚至像有的消息所說,奧巴馬訪華時可能與迪士尼高層一起親臨上海迪士尼地塊。還有媒體猜測,奧巴馬訪華而且在上海安排了一天時間的停留,這一天的停留很可能是為了迪士尼協議的簽署來出席這樣一個活動。
對此,專家認為,如果奧巴馬真的這么給「米老鼠」面子,那也不足為奇。「首先,從美國總統與大公司的關系出發,那將是一個互相給面子的活動。奧巴馬競選需要大公司的贊助,大公司借奧巴馬的人氣可以搞好推廣工作。其次,從奧巴馬本人的個性來看,若來為上海迪士尼捧場也合情合理。他是一個喜歡傳媒的人,而且一直在塑造和維護親民、年輕的政治形象,參加這種活動很自然。」
英國路透社認為,作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第一次訪華,在美國迪士尼方面,希望奧巴馬的全球身價替上海迪士尼做一次全球宣傳。不過,奧巴馬並不是白白為上海迪士尼作一次秀。根據媒體報道,上海迪士尼一旦落定,上海迪士尼和美國迪士尼都擁有權益。如果上海迪士尼方面出現盈利,奧巴馬政府同樣可以享受迪士尼盈利所帶來的利益收入。
談國債★★★★
奧巴馬此次訪華,會不會繼續推銷國債?分析人士預計,奧巴馬很可能大力游說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對於仍在不斷發行創紀錄政府債券的美國政府而言,海外投資人的增持對於彌補美國的巨額預算赤字至關重要。特別是中國,目前依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人。
美國財政部10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09年財政赤字是1.42萬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高記錄。美國媒體分析說,如果赤字繼續膨脹,從長遠看將不利於經濟,奧巴馬的經濟刺激、醫療改革、促進就業等政策也將面臨更多爭議和反對聲。
如此背景下,奧巴馬尤其需要獲得中國這一最大債權人的支持。專家分析,考慮到美國目前仍在全力拉動經濟走出衰退,繼續推動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與此相應的,美國仍然需要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購買美國債券。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人,中方在奧巴馬來訪期間也會提出明確的要求。
劉勝軍說,美國畢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出口國,而中國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美國在經歷金融危機後為平衡財政赤字需要繼續發售國債來融資。兩國對於雙方都有依賴和牽制,所以雙方現在在經貿關繫上短期內不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雙方也不會做出互相拆台的舉動,合作謀求利益最大化是目前應該考慮的。中方很可能重申,美國當局要確保中國在美投資的安全。
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美經貿之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懸而未決的問題,就是美國何時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上月的中美第20屆商貿聯委員會中,中國曾督促美國盡快給與中國市場經濟待遇。
劉勝軍解釋,中國經濟現在還是以市場為主的資料配置方式存在。這種方式局限就表現與中國存有許多大型國有企業(電力、電信、石油等)。另外許多資源也把握在我國政府手中。而中國政府對於各種銀行的影響力很大,這就導致國際上對於中國市場化經濟的懷疑,對中國企業市場化程度沒有信心。所以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美國承認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有助於中國在對外貿易中獲得更公平待遇、減少貿易爭端。這也會對歐盟、日本的決策產生影響,無疑是我國期望達成的效果。
「但是奧巴馬沒有那麼容易鬆口。」專家認為,市場經濟地位是美國對付中國的主要武器,而且是合法的武器。對於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議題,美方的回應是:將盡快召開市場經濟地位工作組會議。這個「盡快」沒有時間表,也沒有工作組框架,很顯然,美方對此態度模糊。從這一信息來看,要指望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這次訪問中國期間,像7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公報中所說的那樣,「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可能是不太現實的。如果這次奧巴馬能夠給出承認的時間表,那將可以看作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談匯率★★
人民幣匯率一直是中美關系中的一個焦點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之初,一度在此問題上表現強硬,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雖然美國財政部10月15日發表報告明確承認,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但依然指責人民幣幣值被低估。
在今年夏天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美雙方也都同意「採取前瞻性的貨幣政策,並適當關注貨幣政策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中美理應落實雙方達成的協議,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解決彼此的分歧,這既有利於中美兩國經濟,對當前復甦基礎還相當脆弱的世界經濟來說也是福音。奧巴馬訪華,匯率問題會不會談呢?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上個月表示,人民幣升值的話題不太可能出現在議程中。徐明棋也認為:「美國希望人民幣能夠增加彈性,這一點是肯定的。但這種想法不會由官方提出,或許會以保持中國產品價格穩定為交換,在雙方非正式領導人協商中提出或暗示。」
劉勝軍說,美元貶值是一個大趨勢,隨之國際地位有所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為穩定市場,美元不會過度下降。中國美元儲備過大,有8000多億美元,中美的貿易順差也大,所以美國為了避免過度的貶值,急需中國的合作。他們不奢望中國繼續購入美元,至少希望中國不要大量拋售美元,導致美元崩盤。從這點出發考慮,奧巴馬現在發表申明,從政治上軟化對中國的職責,以緩和的態度謀求雙方合作,穩定貨幣市場。
⑵ 從奧巴馬訪華看中美關系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就職未滿一年的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奧巴馬,今日將展開他的首次訪華之旅。
奧巴馬此次亞洲行的最大亮點,當屬他上任第一年就到訪中國,而且多達4天,是到訪亞洲四國中停留時間最長的一站,預計也會是雙邊議題和活動內容最為豐富的一站。屆時,奧巴馬將與胡錦濤主席展開第三次雙邊會談。奧巴馬的中國之行,雙方在經濟方面會談些什麼?
談氣候變化★★★★★
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當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聚在一起時,氣候變化問題自然會是一個不得不談的話題。
本月中旬奧巴馬訪華,氣候變化議題將排在中美雙方會談議事日程的優先位置。事實上,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也都在密切關注中美兩國元首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將發出何種聲音。
實際上,全球節能減排已到重大關口,中美兩國的努力正備受矚目。10月27日至29日,參議院又重新開始審議奧巴馬政府有關氣候變化的法案。這部名為《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的法案已於10月6日在眾議院通過。白宮希望該法案能在12月的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之前獲得參議院的批准。目前最迫切的,是由奧巴馬總統本人向美國和全球直接發出一個有力的訊息,那就是美國已准備好作出真正的減排承諾。這將使美國能以領袖的姿態參與到氣候問題的有關磋商中來。
中國已經開始降低其碳強度,胡錦濤主席9月在聯合國承諾:到2020年,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將會有「顯著幅度」的下降。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個國家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量中的比重達到15%。中國希望美國等發達國家作出承諾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量,並希望促進12月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拯救人類氣候的真正的協議。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說,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雙方一定會談,或許會在文件中有聲明,但是應該不會簽署明確的書面協議。
此前,美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斯特恩也指出,奧巴馬11月訪華將和中國就氣候變化問題找尋共同立場,但不會達成雙邊協議。「我們不是要達成另外的協議,而是試圖利用這個機會尋找盡可能多的共同點,從而在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上達成協議。」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項目部主任Seligsohn表示,無論如何,中美兩國領導人之間的會晤都將有助於提升彼此間的信任,幫助各國政府在哥本哈根取得可行的協定。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已經縮小,諸如窮國有關減排計劃的融資問題等。
談能源★★★★★
盡管奧巴馬此行,中美雙方可能不會在氣候變化上達成具體協議,但是在清潔能源上可能會有新的協議達成。
中歐陸家嘴(29.37,0.38,1.31%)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認為,中美兩國現在都受到國際環境問題的巨大壓力,能源問題一定是最受到關注的議題。「對於美國來說,新能源是奧巴馬新政的核心切入點,而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表現為工業化和城市化大規模、高速度,資本密集度非常高,能源消費的增長幅度大。因此中美下一期的貿易市場會是清潔能源市場。」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7月在訪華聲明中表示,隨著中國遭遇氣候變化的挑戰,美國的綠色科技企業有望在滿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時,抓住機遇創造就業機會,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此前也表示,清潔能源將驅動未來美國和全球經濟發展,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而一起合作能夠比單獨行動完成更多工作。「推廣可再生能源,鼓勵提高能效,削減污染,都是雙方可以協作的方式,這符合美中兩國的利益。」
在清潔能源合作中,徐明棋重點提到兩國的核能合作。「中國之前就已同許多歐洲國家有合作關系,尤其是法國。美國也存在與他國合作的歷史,但是中美這方面合作總體比較少,此次奧巴馬中國行一定也會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中美在這方面一定會加強合作,但是否具體成建立核電站等項目,目前來說還是不可知的。」
談技術轉讓★★★★★
放寬對華技術出口,也被看作是奧巴馬訪華的重要議題。
中國方面一直有要求發達國家進行相關技術轉讓的要求。現在,包括通用電氣、霍尼韋爾、聯合技術等美國很多大公司已在向中國進行相關技術轉讓,如「能源效率審計軟體」等。環保領域的優勢技術,不僅美國有,歐盟有,中國也有。中國在太陽能、風能及清潔煤等領域都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這也是中、美技術合作具有活力的原因。
徐明棋說,奧巴馬此次訪華,兩國肯定會簽署一些經貿方面的備忘錄或協議等,在對華技術方面,美國也會有所放鬆,提供部分技術轉移。在之前杭州舉行的中美商貿聯合會議上雙方已經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了。
今年7月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訪華和中國談清潔能源時,其中美國出口相應技術給中國也是一個重要議題。劉勝軍認為,這次訪華,奧巴馬應該會在對華技術經貿上有一定的惠華政策。除了國家機密性的(國防等)科學技術之外,美國為平衡貿易赤字應會提供中國購買一些高技術含量的東西,對華打開科技大門。
談迪士尼★★★★
本周,上海宣布將建設造價36億美元的迪士尼主題公園。屆時,到訪的奧巴馬會不會談起迪士尼,甚至像有的消息所說,奧巴馬訪華時可能與迪士尼高層一起親臨上海迪士尼地塊。還有媒體猜測,奧巴馬訪華而且在上海安排了一天時間的停留,這一天的停留很可能是為了迪士尼協議的簽署來出席這樣一個活動。
對此,專家認為,如果奧巴馬真的這么給「米老鼠」面子,那也不足為奇。「首先,從美國總統與大公司的關系出發,那將是一個互相給面子的活動。奧巴馬競選需要大公司的贊助,大公司借奧巴馬的人氣可以搞好推廣工作。其次,從奧巴馬本人的個性來看,若來為上海迪士尼捧場也合情合理。他是一個喜歡傳媒的人,而且一直在塑造和維護親民、年輕的政治形象,參加這種活動很自然。」
英國路透社認為,作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第一次訪華,在美國迪士尼方面,希望奧巴馬的全球身價替上海迪士尼做一次全球宣傳。不過,奧巴馬並不是白白為上海迪士尼作一次秀。根據媒體報道,上海迪士尼一旦落定,上海迪士尼和美國迪士尼都擁有權益。如果上海迪士尼方面出現盈利,奧巴馬政府同樣可以享受迪士尼盈利所帶來的利益收入。
談國債★★★★
奧巴馬此次訪華,會不會繼續推銷國債?分析人士預計,奧巴馬很可能大力游說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對於仍在不斷發行創紀錄政府債券的美國政府而言,海外投資人的增持對於彌補美國的巨額預算赤字至關重要。特別是中國,目前依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人。
美國財政部10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09年財政赤字是1.42萬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高記錄。美國媒體分析說,如果赤字繼續膨脹,從長遠看將不利於經濟,奧巴馬的經濟刺激、醫療改革、促進就業等政策也將面臨更多爭議和反對聲。
如此背景下,奧巴馬尤其需要獲得中國這一最大債權人的支持。專家分析,考慮到美國目前仍在全力拉動經濟走出衰退,繼續推動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與此相應的,美國仍然需要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購買美國債券。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人,中方在奧巴馬來訪期間也會提出明確的要求。
劉勝軍說,美國畢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出口國,而中國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美國在經歷金融危機後為平衡財政赤字需要繼續發售國債來融資。兩國對於雙方都有依賴和牽制,所以雙方現在在經貿關繫上短期內不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雙方也不會做出互相拆台的舉動,合作謀求利益最大化是目前應該考慮的。中方很可能重申,美國當局要確保中國在美投資的安全。
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美經貿之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懸而未決的問題,就是美國何時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上月的中美第20屆商貿聯委員會中,中國曾督促美國盡快給與中國市場經濟待遇。
劉勝軍解釋,中國經濟現在還是以市場為主的資料配置方式存在。這種方式局限就表現與中國存有許多大型國有企業(電力、電信、石油等)。另外許多資源也把握在我國政府手中。而中國政府對於各種銀行的影響力很大,這就導致國際上對於中國市場化經濟的懷疑,對中國企業市場化程度沒有信心。所以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美國承認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有助於中國在對外貿易中獲得更公平待遇、減少貿易爭端。這也會對歐盟、日本的決策產生影響,無疑是我國期望達成的效果。
「但是奧巴馬沒有那麼容易鬆口。」專家認為,市場經濟地位是美國對付中國的主要武器,而且是合法的武器。對於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議題,美方的回應是:將盡快召開市場經濟地位工作組會議。這個「盡快」沒有時間表,也沒有工作組框架,很顯然,美方對此態度模糊。從這一信息來看,要指望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這次訪問中國期間,像7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公報中所說的那樣,「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可能是不太現實的。如果這次奧巴馬能夠給出承認的時間表,那將可以看作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談匯率★★
人民幣匯率一直是中美關系中的一個焦點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之初,一度在此問題上表現強硬,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雖然美國財政部10月15日發表報告明確承認,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但依然指責人民幣幣值被低估。
在今年夏天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美雙方也都同意「採取前瞻性的貨幣政策,並適當關注貨幣政策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中美理應落實雙方達成的協議,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解決彼此的分歧,這既有利於中美兩國經濟,對當前復甦基礎還相當脆弱的世界經濟來說也是福音。奧巴馬訪華,匯率問題會不會談呢?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上個月表示,人民幣升值的話題不太可能出現在議程中。徐明棋也認為:「美國希望人民幣能夠增加彈性,這一點是肯定的。但這種想法不會由官方提出,或許會以保持中國產品價格穩定為交換,在雙方非正式領導人協商中提出或暗示。」
劉勝軍說,美元貶值是一個大趨勢,隨之國際地位有所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為穩定市場,美元不會過度下降。中國美元儲備過大,有8000多億美元,中美的貿易順差也大,所以美國為了避免過度的貶值,急需中國的合作。他們不奢望中國繼續購入美元,至少希望中國不要大量拋售美元,導致美元崩盤。從這點出發考慮,奧巴馬現在發表申明,從政治上軟化對中國的職責,以緩和的態度謀求雙方合作,穩定貨幣市場。
⑶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第幾次訪華
歷史的軌跡總有一些相似之處。37年前的冬日,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踏上中國國土就先到了上海,從這里,尼克松開始了他「改變世界一周」的「破冰之旅」;37年後的初冬,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首次訪華之旅,也在上海開啟,兩國關系史上新的一頁將從這里翻開。
首次國事訪問翻開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奧巴馬13日抵達日本,開始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他將先後訪問新加坡、中國、韓國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在4個國家中,中國是奧巴馬訪問時間最長的一站。他將停留4天3夜,足見奧巴馬對中國的重視。
「兩國只有通過緊密合作,才能實現在氣候變化、經濟復甦及核不擴散等關鍵問題上的目標。這正是美中展開戰略合作的目的。因此,我的訪華之行將非常重要。」奧巴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奧巴馬此次訪問的重中之重是與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會晤,會晤議題將涉及全球經濟、自由貿易、地區安全、氣候變化、清潔能源、防擴散、核安全等方面。」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這樣介紹奧巴馬的訪問。
「奧巴馬總統這次訪問,旨在鞏固美中關系,並將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洪博培說。
首位就職第一年內訪華的美國總統
2009年,邁入而立之年的中美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自奧巴馬今年1月就職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開局良好。奧巴馬將成為首位在就職第一年內就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與以往幾屆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中美關系都經歷先摩擦後合作的過程不同,奧巴馬就職以來,表現出了與中國合作的積極姿態,避免過去摩擦不斷、起伏不定的情況。」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說。
兩國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
奧巴馬訪華前夕,中美貿易又起波瀾。先是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油井管加征高額反傾銷稅的初步裁決,後有中國商務部對美國部分汽車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案調查公告。
事實上,僅今年1至9月,美國就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14起,涉案總額達58.4億美元。
「摩擦僅僅是兩國關系的支流。」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說,對於雙邊貿易額已3000多億美元的美中兩國而言,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況且這些摩擦在兩國貿易中僅占很小的比例。
盡管中美在貿易、軍事等領域時有摩擦紛爭,盡管評價兩國關系的各種論調層出不窮,但中美關系卻在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向前發展。
茫茫太平洋,橫亘在中美之間,卻阻隔不了平均每天5000多人次來往於大洋兩岸,更阻隔不了現在一年3000多億美元的貿易往來。
「今天,中美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兩國合作面不斷擴大,雙方互有需要。這決定著現在中美關系處於一個相對平穩時期。」周文重說。
⑷ 奧巴馬什麼時候訪華
今年11月份左右
美國駐華大使館公使白瑞基9日透露,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11月訪華,屆時中美兩國將就應對氣候變化和新能源領域合作等事項簽署雙邊協議。白瑞基稱,奧巴馬總統特使已率團抵京為相關協議,並於9日在北京與國家發改委官員晤談。記者隨後就奧巴馬訪華時間向外交部新聞司求證時,外交部的回覆指奧巴馬具體訪華時間尚不明確。
小奧特使已抵京
白瑞基是在出席中美合資公司福田康明斯發動機公司40萬發動機投產儀式上透露上述信息的。白瑞基透露,奧巴馬總統特使所率領的高級代表團在京與國家發改委進行會談,主要議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新能源合作等。他爆料稱,奧巴馬總統今年11月訪華時,中美兩國將就協商成果簽署雙邊協議。
就奧巴馬11月訪華消息向外交部新聞司求證,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回覆稱,4月1日在倫敦中美峰會時,胡錦濤主席邀請奧巴馬總統於今年下半年訪華,奧巴馬欣然接受。但奧巴馬總統具體訪華時間,當前尚不明確。
中美關系有望高開高走
白瑞基表示,中國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首次會晤時已達成共識,兩國將建立「美中戰略和經濟對話」機制,就全球經濟和金融問題、氣候變化和能源及其他重要問題交換意見,加強協調與合作。
中國外交智囊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華,對中美關系意義重大。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美最高領導人在華會晤,勾畫中美合作前景,備受世人矚目。而且,中美兩國正向建立功能性合作夥伴關系的方向上發展,此段中美關系具有較好起點,未來有望「高開高走」。
⑸ 歷屆美國總統訪華
1972年2月21日11時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專機到達北京。開始了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總統第一次訪華歷程
1975年 12月1日-5日福特訪華
1984年 4月26日-5月1日里根訪華
1989年 2月25日-26日喬治·布希訪華
1998年 6月25日-7月3日柯林頓訪華
2001年10月18日至20日,美國總統小布希訪華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小布希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工作訪問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小布希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8年8月,小布希帶著家人到北京觀賞奧運會
2009年11月15日,奧巴馬訪華
⑹ 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有什麼意義
在之前的布希總統在其任期內,中美關系一直處於若即若離狀態,使得中美在八年中沒有較大的合作。奧巴馬上台後,一反前任美國總統作為,親華明顯。這樣做既可緩和中美八年來的關系,促進兩國發展,是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標志,為將來中美的合作做出鋪墊。奧巴馬此行,加深中美友誼,即可幫助中國更快發展,也可幫助美國度過金融危機,事實明智之舉,希望能幫助你
奧巴馬的這次訪華,對中美關系意義重大。特別是在處理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中美最高領導人會晤,勾畫中美合作前景,備受世人矚目。而且,中美兩國正向建立功能性合作夥伴關系的方向上發展,雙方就重大國際和全球性問題加強協調與合作至關重要,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⑺ 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幾位訪華總統
奧巴馬是美國第八位訪華總統。
⑻ 奧巴馬訪問了幾次中國
奧巴馬訪問了三次中國。
第一次:美國總統奧巴馬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在2009年11月乘「空軍一號」專機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從15日深夜11點在雨中抵達上海,到18日下午5點飛離北京,奧巴馬在中國停留了約66個小時。
第二次:2014年11月10日,北京,美國總統奧巴馬抵達首都國際機場,准備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
第三次:2016年9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席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
(8)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擴展閱讀:
訪華成果:
交流之旅:這種兩國領導人和決策者之間真誠和深入的面對面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助於增進互信與合作,維持新時期雙邊關系的發展勢頭。通過進行深入和建設性會談,中美雙方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這對推動美中關系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奧巴馬表示對中國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希望兩國議會間的對話和交往取得更多成果,增進相互了解,使兩國關系更加成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定位更積極更肯定,承認中國作用更加突出。
發現之旅:從奧巴馬總統先前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對中國非常感興趣。但奧巴馬總統此前從來沒有來過中國,所以這次是個好機會,讓奧巴馬總統發現一個真實的中國。
他不但到了上海和北京,感受到一個充滿活力和迅速增長的中國,領略了中國的古老文明,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而復雜的挑戰,其中包括應對四千萬農村貧困人口和6800萬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生活問題,以及8000萬殘疾人口和兩千四百萬湧入城市的打工者的就業問題等等。
收獲之旅:此次國事訪問將對中美關系、增進雙方戰略互信、經濟合作與全球經濟復甦、地區和全球性挑戰,以及氣候、能源與環境等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例如,奧巴馬總統多次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在台灣等問題上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美同意就人權宗教進行對話;支持雙方建立人文交流機制,並且加強互派留學生合作;
中美聯合聲明強調了在未來兩國將在雙向互利的基礎上,深化兩國反恐、執法、科技、航天、民用航空、高速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並繼續推動兩軍關系取得更大的進展。在中美合作大廈的眾多構件中,貿易與能源是其中最重要的承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