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須鯨有哪些
露脊鯨科
Balaenidae
如:黑露脊鯨(黑真鯨)Eubalaena
glacialis、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北極露脊鯨(弓背鯨)Balaena
mysticetus、小露脊鯨Caperea
marginata、露脊鯨(註:有的分為小露脊鯨科
Neobalaenidae)
灰鯨科
Eschrichtiidae
如: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
須鯨科
Balaenopteridae
如:藍鯨(藍鰮鯨,剃刀鯨)Balaenoptera
musculus、小須鯨(小鰮鯨)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座頭鯨(駝背鯨,大翅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長須鯨
Fin
whale、大須鯨(鰮鯨)、布氏鯨(鯷鯨)
Bryde's
whale、小布氏鯨Balaenoptera
edeni、塞鯨
Sei
whale
② 須鯨的資料
須鯨科是須鯨亞目下最大的一個科,包含了兩個屬共計九種須鯨。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最大體重達150公噸以上,體型次大的兩種須鯨體重也常突破50公噸,就連本科中體型最小的小須鯨,體重也可達到九公噸以上。
俗名由來
rorqual須鯨科的成員在英文中通常統稱為「rorquals」,這個名稱由挪威語演變而來,原意為「有深溝的鯨」(furrow whale),這是因為它們有一項共通點:自下頷到肚臍間有許多長溝狀的皮膚皺折,稱為喉腹折(throat groove 或 ventral pleat),其主要功用在於輔助進食。同屬須鯨亞目的灰鯨,以及某些屬於齒鯨亞目的喙鯨類也有類似喉腹折的構造,不過前者只有四條簡單的折皺,在數量上與須鯨科的數十至近百條相距甚遠;而喙鯨的所謂「喉腹折」僅是兩頰處各有一道V字型的凹槽。
minke
小須鯨在英文里通常稱作「minke」,這個名稱的由來可能跟一位挪威或德國籍的捕鯨炮手Meincke有關,據說他曾在二十世紀初的一次捕鯨行動中將小須鯨誤認為藍鯨而捕殺;另有一說是這位捕鯨船員認為它們太小而不值得捕捉,「minke」是他當時脫口而出的戲謔稱呼。
分布
須鯨科的分布范圍廣及全世界的海域,藍鯨、長須鯨、座頭鯨、塞鯨、與小須鯨等在各大洋都可能發現其蹤跡,而布氏鯨則較為特殊,它們似乎不曾出現在北極或南極周遭的寒冷海域,而是終年停留於溫、熱帶地區。須鯨科須鯨多半棲息於遠洋而極少接近海岸,布氏鯨與大翅鯨是唯二的例外:通常前者終年皆可在近岸處發現,而後者在每年的南北遷徙途中時常會接近岸邊。
在須鯨科中只有最大與最小的兩個物種—藍鯨與小須鯨—會游到南極極南端的寒冷海域。長須鯨通常不會接近南極的冰棚地區,而塞鯨的活動范圍則更偏北方。(在北半球由於陸地范圍較大,對氣候與洋流的影響程度較強,上述情形較不明顯。)不論是哪一種須鯨,一般而言體型較大的個體會有接近極區的傾向,而較年輕的鯨則多半留在較偏南(或北)的地方。
遷徙
大多數須鯨都在冬季時於溫、熱帶海域繁衍後代,夏季在兩極處取食豐盛的浮游生物與磷蝦,為此它們每年都得作長距離的南北遷徙。布氏鯨是須鯨科中唯一的例外,它們似乎沒有明顯覓食期與繁殖季的劃分,部分族群甚至可能不具遷徙性。
攝食方式
各種須鯨的食性不盡相同,如藍鯨僅以磷蝦為食,布氏鯨則以小型魚類為主。須鯨科的攝食行為有時被描述為「狼吞虎咽」(gulper),因為它們的進食方式是張開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時它們會借著擴張喉腹折來增加口腔的容積,接著閉上嘴巴將水吐出,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會被鯨須擋住而留在口中。
須鯨類在全世界有露脊鯨科、灰鯨科和長須鯨科等3個科,共約6屬、11種。
須鯨類動物的體形巨大,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於6米。口中沒有牙齒,只有在胚胎發育時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齒,但上頜左右兩側的齶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齒狀排列的角質須。須的顏色、形狀和數目因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外鼻孔有2個,位於頭頂,呼吸換氣時可以噴出兩股水柱。頭骨極大,有的種類可達體長的1/3,左右對稱。頸椎癒合或者分離。胸骨較小,僅有1?/FONT>2對肋骨與胸骨相連接,胸廓不完全。沒有鎖骨。鰭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腸。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吃小型群游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
須鯨種類不多,中國發現的有9種,中國已經發現,像藍鯨、長須鯨、大翅鯨、露脊鯨、灰鯨等
③ 泉州市小須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泉州市小須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9-0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萬安街道萬福路紅樹林文創園A棟三樓302。
泉州市小須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503MA34AL657C,企業法人陳文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泉州市小須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對智能設備的研發;建築材料(不含危險化學品)、五金交電、日用百貨、機電設備、電子產品、有色金屬的批發、零售;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不含金融、證券、期貨的投資咨詢);品牌推廣;慶典服務、會議及展覽展示服務;網路技術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泉州市小須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④ 我聽說巨頭鯨和小須鯨的數量都在百萬頭以上,並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是這樣么
全世界小須鯨和巨頭鯨的數量都在數十萬頭至上百萬頭,日本、挪威、冰島等國每年的捕鯨數量按照條約限制每年控制在幾千頭也是事實。所以小型鯨魚並非頻臨滅絕動物。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在IWC歷屆會議的爭吵中,中國和韓國、俄羅斯等日本的周邊國家部一直支持日本「科學捕鯨」的計劃。例如在2006年的IWC年會上,日本曾提出「將大會投票程序由公開轉為秘密投票」及「取消小型鯨豚類保護」兩個提案,中國部投了贊成票,對要求IWC「恢復正常化」即允許重開商業捕鯨的《聖其茨和尼維斯島宣言》投了棄權票。
⑤ 須鯨有哪9種
須鯨類在全世界有露脊鯨科、灰鯨科和長須鯨科等3個科,共約6屬、11種。
露脊鯨科 Balaenidae 如:黑露脊鯨(黑真鯨)Eubalaena glacialis、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北極露脊鯨(弓背鯨)Balaena mysticetus、小露脊鯨Caperea marginata、露脊鯨(註:有的分為小露脊鯨科 Neobalaenidae)
灰鯨科 Eschrichtiidae 如: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
須鯨科 Balaenopteridae 如:藍鯨(藍鰮鯨,剃刀鯨)Balaenoptera musculus、小須鯨(小鰮鯨)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座頭鯨(駝背鯨,大翅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長須鯨 Fin whale、大須鯨(鰮鯨)、布氏鯨(鯷鯨) Bryde's whale、小布氏鯨Balaenoptera edeni、塞鯨 Sei whale
⑥ 須鯨中最小的鯨是哪一種
小須鯨是須鯨中最小的一種,約有9米長,10噸重。它們是黑色或灰色的,肚子是白色的,胸鰭上還有一枚白色的「臂章」。
查看更多《神奇校車 閱讀版 怒海賞鯨》
⑦ 日本又捕殺南極300餘小須鯨造成什麼影響
最近,日本捕鯨船隊在南極海域獵殺300多頭小須鯨的消息引發國際輿論譴責。
多年來,世界上有數十個國家對日本在南極海域大肆捕鯨表示強烈反對和抗議,甚至有反捕鯨團體的船隻對日本捕鯨船進行直接干擾,但日本卻對此置若罔聞,年復一年地在南極捕鯨,將鯨肉送上餐桌。
凡此種種表明,日本在南極捕鯨,無視國際公約,漠視國際道義,為商業利益而置國際社會反對於不顧,是以科研為名的野蠻行徑。
南極悲歌不能年年上演。國際社會應當攜手,譴責並制止日本這種肆無忌憚的捕殺行徑,沉默只會讓更多的野生動物淪為商業利益的犧牲品。
⑧ 須鯨的種類有多少
鯨的種類很多,全世界有80餘種,我國海域有30多種。一般都將它們分為兩類。一類口中有須無齒,稱須鯨,共11種;另一類口中有齒無須,叫齒鯨,共70多種。鯨的體長從1米到30多米。
須鯨的種類雖少,但個頭都很大,最小的種體長也大於6米。如藍鯨體長可達33米,體重190噸,相當於33頭大象或300多頭黃牛的體重,它的一條舌頭就有4噸重,它的力氣也無比巨大,有1250千瓦,能曳行588千瓦的機動船,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曾出現過的最大動物。這是海的恩惠,只有在海里才能長得這么大:
一來是食物豐富,藍鯨雖體軀巨大,卻以小得和它無法相比的磷蝦為食。這種蝦數量多,容易捕,養得起這些大肚子漢。二來是水的浮力大,支撐著藍鯨的巨大體軀。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體重5噸左右,若非洲象的體重再增加,它的四肢就支撐不住了,所以不能長得太大。但在海里卻不然,動物基本上處於失重狀態,再大也能浮得起來。但也不能無限增大,超過一定限度,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
就不能滿足需要了。
碩大無比的藍鯨從大小上堪稱「獸中之王」;長須鯨也不算小,長可達27米,重95噸;能歌善舞、鰭肢特別長的座頭鯨長有18米,重65噸;體短身胖、棲身北極海域的北極露脊鯨長18米多,重可達114噸;嘻游近岸的灰鯨也長15米,重16噸;小須鯨雖屬強中之末,體長也達10米多,重約5噸。這都是些重要的獵捕對象,經濟價值很高。
須鯨多以磷蝦等浮游動物為食,為了能吃飽肚子,它們的口裡長出了特殊的須,用以從大量海水中過濾食物,這是哺乳動物中最奇特的適應之一。須在上齶兩側排成兩列,每一列有須300~400枚,每一枚須成三角形板狀,也稱須板。須板上端寬,下端尖,外緣平滑,內緣長滿像頭發一樣的須毛,板的方向與頭的方向相垂直。從頭的側面看,須板像梳頭的梳子那樣排列整齊,相鄰兩須板間的距離為0.5~1.3厘米。捕食時,須鯨張開巨口,將磷蝦和海水一起吞入口內,然後口一閉,水從須板間濾出,食物就被過濾在須上,再下咽入肚。
座頭鯨捕食方法更為巧妙,先在水下朝上發射一串串氣泡,在水面形成一個很大的圓圈,氣泡就像氣槍一樣使磷蝦受驚而向圓圈中心集中,座頭鯨張著口從圈中心浮出吞而食之。鯨的口是很大的,尤以露脊鯨為甚,其頭長佔18米體長的1/3,口有6米長,須板長4米多,口一張,十幾個成年人可以從容出入,稱其吞舟之魚實在不為過分。由於口大,取食的效率很高,每頭露脊鯨每天要吃3~4噸磷蝦。
⑨ 須鯨的種類
須鯨(學名:Balaenoptera)是須鯨類動物總稱,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世全界現生的種類一共是15種,中國發現的有9種,像藍鯨、長須鯨、大翅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都是哺乳類海洋生物。體形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波狀或雲狀,過渡區呈灰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每側的須板為300~400枚,為黑色,故稱「黑板須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垂直。 中文學名:須鯨 拉丁學名:Balaenoptera 別稱:黑板須鯨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鯨目 科:鯨科 屬:須鯨屬 分布區域:亞洲,中國的黃海, 東海, 南海等海域。 分享 外形特徵 須鯨類動物的體形巨大,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於6米。口 龐大的藍鯨 中沒有牙齒,只有在胚胎發育時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齒,但上頜左右兩側的齶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齒狀排列的角質須。須的顏色、形狀和數目因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外鼻孔有2個,位於頭頂,呼吸換氣時可以噴出兩股水柱。頭骨極大,有的種類可達體長的1/3,左右對稱。頸椎癒合或者分離。胸骨較小,僅有1到2對肋骨與胸骨相連接,胸廓不完全。沒有鎖骨。鰭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腸。 須鯨的牙齒猶如巨大的毛發,與面部的絕大多數毛發一樣。它們的「毛牙」能夠捕獲獵物。 生活習性 須鯨類動物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吃 塞鯨 小型群游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各種須鯨的食性不盡相同,如藍鯨僅以磷蝦為食,布氏鯨則以小型魚類為主。須鯨科的攝食行為有時被描述為「狼吞虎咽」(gulper),因為它們的進食方式是張開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時它們會借著擴張喉腹折來增加口腔的容積,接著閉上嘴巴將水吐出,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會被鯨須擋住而留在口中。 須鯨夏季在兩極處取食豐盛的浮游生物與磷蝦還有小魚,為此它們每年都得作長距離的南北遷徙。布氏鯨是須鯨科中唯一的例外,它們似乎沒有明顯覓食期與繁殖季的劃分,部分族群甚至可能不具遷徙性。 生長繁殖 大多數須鯨都在冬季時於溫、熱帶海域繁衍後代,夏季向高緯度海域進行索餌洄遊,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繁殖期為1~3月份。雌獸妊娠期10~11個月。幼仔出生時體長4.5~4.8米,哺乳期約半年。8歲性成熟,壽命一般可以活到幾十年到一百年。 分布范圍 須鯨科的分布范圍廣及全世界的海域,多半棲息於遠洋,而極少接近 長須鯨 海岸,生活在200-300米的深海。藍鯨、長須鯨、座頭鯨、塞鯨、與小須鯨等在各大洋都可能發現其蹤跡,而布氏鯨則較為特殊,終年停留於溫、熱帶地區。 中國分布:黃海, 東海, 南海
⑩ 小須鯨與虎鯨哪個厲害
肯定虎鯨厲害了吧啊。如果成群的虎鯨再海洋中就是霸主一樣,可以說無敵的存在一樣,都有可能挑戰亞成年的藍鯨的存在。如果遇到成群的虎鯨的時候小須鯨就危險了啊。所以虎鯨比小須鯨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