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南為什麼實施橋頭堡戰略
事實上,「橋頭堡」戰略自提出以來,就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昆交會期間,美國聯邦快遞集團亞太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雲南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對東南亞、南亞地區的輻射功能,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民航運輸網路,聯邦快遞將積極開拓雲南物流市場。新加坡三德集團更是提前看到「橋頭堡」戰略帶來的投資機會,斥資3000萬美元將其中國總部搬到昆明。
繼國家部委緊鑼密鼓地調研雲南「橋頭堡戰略」後,一些關鍵政策已經開始獲得有關部委的正式支持。與此同時,文化部與雲南省就共同推進雲南文化橋頭堡建設簽署協議。
㈡ 雲南省「橋頭堡」建設的具體措施
,雲南橋頭堡建設開始漸入佳境。
按兩個階段分步推進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將在8月牽頭編制《雲南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專項規劃》,並在11月份形成初稿。
在這個專項規劃編制之前,國家發改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委託雲南省社科院編制了《雲南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專項規劃制定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雲南省社科院已完成《指導意見》。參與《指導意見》編寫的雲南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齊歡稱,《專項規劃》將在《指導意見》基礎上修訂,國家發改委本月的調研,便是對《指導意見》進行系統的考察。
齊歡表示,目前,整個橋頭堡的框架已大致清晰,即雲南將在國際大通道與進出口加工基地建設,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孟中印緬合作機制建設等主要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據《指導意見》,雲南橋頭堡建設將是一個為期十年的中長期規劃,分為兩個階段。2011---2015年是雲南橋頭堡戰略重點的突破階段,雲南將加快實施互聯互通的通道路網建設、加快通關便利、綜合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緬甸皎漂到昆明油氣管道建設、國際物流體系的建設,連通雲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設。
2016-2020年則是重點突破,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樞紐為核心的公路、鐵道、航空、水運對內對外運輸網路運輸體系的建設;建設石油、化工天然氣、新能源、特色農業、礦產加工、生物制葯、旅遊文化、金融交通運輸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構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國際大通道,包括泛亞鐵路、泛亞公路,從深圳到廣州、到南寧到昆明,到緬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亞洲大陸橋,是支撐「橋頭堡」的重要骨架。
其中連接雲南與緬甸的,主要包括經德宏從瑞麗出境的滇緬陸水聯運通道、昆明—仰光高等級公路和泛亞鐵路西線。
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雲南省一直關注直達印度洋國際大通道的構建,即從西南方向形成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而連接歐洲的新通道。這條從雲南經由緬甸直達印度洋的大通道,要比目前經東南沿海繞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行程短3000公里左右。據統計,目前中國出口貨物有42%,原油進口的90%均經馬六甲。一旦印度洋大通道貫通,雲南將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貧困邊陲,而成為開放的前沿。
期待更多優惠政策雲南將藉助橋頭堡戰略打造滇中城市經濟圈、八個沿邊經濟區和四條經濟走廊。
其中,滇中城市經濟圈是以昆明為核心,統領玉溪、曲靖、楚雄。八個沿邊經濟區將建成為加快口岸經濟港、積極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跨境合作區、三頭在外的產業聚集區、無障礙跨境旅遊區、民族保護及生態保護試驗區。四條經濟走廊包括雲南-河內、雲南—曼谷、雲南-皎漂、雲南-印度加爾各答等。
點軸面的全方位立體式布局將增強雲南在國內國外的市場輻射功能。
齊歡稱,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城市經濟,將是雲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八個經濟區及四條經濟走廊的建設則是有利於加快沿線開發、承擔向西南開放,增強市場的輻射功能。
《指導意見》指出,雲南在利用其區位優勢的同時,應鼓勵多種貿易方式的發展,促進貿易結構的轉型升級。
如,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啟動,老東盟6國對我國的平均關稅從12.8%降至0.6%,到2015年,新東盟4國對我國90%產品實施零關稅。根據商務部的統計,今年上半年雲南省外貿總額為61.2億美元,增幅列居全國第二,對東盟的貿易額則同比增長54.2% 。
但雲南主要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農產品、機電、生活用品的出口,進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貿易結構和貿易量和其具有的區位優勢不相符。
在《指點意見》中,除發展雲南六大支柱產業外,雲南將作為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以促進其產業結構調整。
據了解,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包括勞動密集型產業、深加工製造業為重點、進出口加工貿易業、進出口商品區、資源性精加工、現代物流業、承接兩頭在外的產業。
另據知情者透露,國家發改委已表示,在規劃的雲南橋頭堡重要產業中,將對雲南現代物流產業加大支持力度。
齊歡透露,雲南向中央申請外向型的優惠政策,「政策的優惠遠點要向深圳珠海看齊,近點要看齊廣西、海南、兩江新區、新疆喀什等政策。」
㈢ 雲南橋頭堡規劃中,鐵路建設包括哪些
簡介
橋頭堡是陸橋經濟研究中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重要概念。港口的性質、運輸線路的便捷和政府部門的定位是確定橋頭堡的主要依據;融國際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為一體的國際商貿中心,是橋頭堡的主要功能定位。比如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連雲港,指的是一個經濟帶的起點城市。 「橋頭堡」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 1、為控制重要橋梁、渡口而設立的碉堡、地堡或據點。 2、設在大橋橋頭的像碉堡的裝飾構築物。 3、泛指作為進攻的據點。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橋頭堡戰略」是推進我國向西南開放、實現睦鄰友好的戰略需要,也是雲南推進「興邊富民」工程、實現邊疆少數民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現實需要,對促進雲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7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考察雲南後提出把雲南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此後,加快橋頭堡建設,把雲南建成中國沿邊開放經濟區已成為雲南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發改委啟動編制指導意見,意味著這一戰略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事實上,「橋頭堡」戰略自提出以來,就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昆交會期間,美國聯邦快遞集團亞太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雲南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對東南亞、南亞地區的輻射功能,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民航運輸網路,聯邦快遞將積極開拓雲南物流市場。新加坡三德集團更是提前看到「橋頭堡」戰略帶來的投資機會,斥資3000萬美元將其中國總部搬到昆明。
㈣ 雲南橋頭堡的規劃目標
雲南省橋頭堡建設總體規劃公布內容如下:
1月28日,《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總體規劃》正式公布,提出雲南將在2020年基本完成橋頭堡建設目標任務,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規劃》明確了雲南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區域布局、重點任務,將成為指導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行動綱領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
《規劃》提出,雲南將大力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增強滇中城市經濟圈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沿邊開放經濟帶,形成對內經濟走廊;提高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築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體系,打造國際性的信息樞紐,建設保障有力的水利工程體系,完善口岸設施和功能;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提升對外經貿水平,推進開放平台建設,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對內經濟合作;建設外向型特色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特色農業,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完善城鄉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強收入分配調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建設;推進扶貧攻堅和興邊富民工程。促進邊境地區加快發展,盡快解決深度貧困人口脫貧發展問題,全面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強化邊防建設和管理,加快農墾企業改革。
《規劃》設定了橋頭堡建設的時間表:即到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合作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合作交流邁上新台階;通道和物流體系基本完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和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出口加工基地初步形成;高原湖泊、重點流域水質惡化和水土流失加劇趨勢得到遏制,石漠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到2020年,地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交通、信息、物流等國際大通道,輻射帶動能力明顯提升;外向型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區域布局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原湖泊水質改善,江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積明顯減少,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蓋率達到55%以上,生態安全屏障作用不斷鞏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㈤ 雲南橋頭堡建設的定義
雲南省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陸上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促進雲南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完善國家對外開放格局,雲南省加快建設我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
㈥ 聯系實際談談,作為雲南交通事業的後備人才,在雲南「橋頭堡」建設中你要怎麼做
配合我省在著力抓好「強化三個意識、做好兩個規劃、拓展三個平台、建好四個基地」中的工作。「強化三個意識」,即強化搶抓機遇的意識、強化落實責任的意識、強化團結協作的意識。「做好兩個規劃」,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結合實際,立足長遠,著眼未來,現實與長遠發展統籌兼顧,認真研究論證,做好「橋頭堡」戰略項目規劃和「十二五」規劃。「拓展三個平台」,即一是產業發展平台,突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夯實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為橋頭堡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合作機制平台,完善中老泰邊境地區三國六方合作會談機制,使之成為六方友好往來、交流磋商、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平台,加快中老泰邊境地區 「邊境貿易圈」和「國際旅遊圈」建設,成為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先行區、示範區。
㈦ 雲南橋頭堡建設為什麼沒有多大進展
你先給我解釋一下雲南面向東南亞的橋頭堡戰略
㈧ 雲南省橋頭堡建設的兩個五年計劃分別是什麼
雲南橋頭堡建設將是一個為期十年的中長期規劃,分為兩個階段。2011--2015年是雲南橋頭堡戰略重點的突破階段,雲南將加快實施互聯互通的通道路網建設、加快通關便利綜合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緬甸皎漂到昆明油氣管道建設,國際物流體系的建設,聯通雲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設;2016--2020年則是重點突破,建成昆明、奇景、大理蒙自四大樞紐為核心的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對內對外運輸網路運輸體系的建設,建設石油、化工天然氣、新能源、特色農業、礦產加工、生物制葯、旅遊文化、金融交通運輸建設。
㈨ 橋頭堡建設是什麼意思啊
2009年7月,國家主席錦濤考察雲南後提出把雲南建成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及印度洋的橋頭堡,把雲南建成中國沿邊開放經濟區。雲南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對東南亞、南亞地區的輻射功能,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民航運輸網路。目前,整個橋頭堡的框架已大致清晰,即雲南將在國際大通道與進出口加工基地建設,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孟中印緬合作機制建設等主要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橋頭堡建設即是經濟需要也是國家安全需要,這條從雲南經由緬甸直達印度洋的大通道,要比目前經東南沿海繞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行程短3000公里左右。據統計,目前中國出口貨物有42%,原油進口的90%均經馬六甲。一旦印度洋大通道貫通,雲南將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邊陲,而成為開放的前沿,使中國能夠突破馬六甲封鎖,具有巨大的國家戰略意義。
雲南將藉助橋頭堡戰略打造滇中城市經濟圈、八個沿邊經濟區和四條經濟走廊。
㈩ 論述下雲南確立橋頭堡戰略的重要意義
橋頭堡,政治經濟學的解釋是: 橋頭堡是陸橋經濟研究中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重要概念。港口的性質、運輸線路的便捷和政府部門的定位是確定橋頭堡的主要依據;融國際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為一體的國際商貿中心,是橋頭堡的主要功能定位。 橋頭堡論壇的「橋頭堡」定位為土木工程的技術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主要涵蓋「橋梁、道路、鐵路(高鐵、客專、輕軌、地鐵)、岩土、隧道、港航、建築、結構、給排水、交通工程、工程經濟……等專業的設計、施工、科研及教學領域」,目標在於打造相應學科的前沿陣地和制高地標、引領專業技術的潮流。 橋頭堡,矗立於一方水土的新地標, ——和您一道致力於技術進步! 「橋頭堡」建設的核心是開放,包括開放的思想和開放的觀念。目前,中國國內在出口問題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如出口太多,對外依存度太大,影響國家安全;中國的出口太多,可能影響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增長方式的轉變。從經濟增長的總方向上看,應該以拉動內需為主導,但目前中國仍處於城鎮化發展階段,以拉動內需為主導尚需時日;出口太多,可能引起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雖然我們需要防止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泛濫,但是貿易保護主義是基於國內制定的相關政策而實施的,與出口沒有直接的聯系。「橋頭堡」建設還需要進行體制上的創新。需要體制創新來加快引導經濟一體化,進行相關的體制安排。「橋頭堡建設的核心是開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和區域間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僅考慮本國利益而不顧合作方的開放與合作是不能長久的。並且,雲南對外開放面向的都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因此在合作過程中,中國應本著實現共贏的目標提供更多的優惠與便利條件,為區域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此外,保證中國城鎮化順利進行的措施就是就業。若解決不好就業,農民工大批返鄉就是大問題。加工貿易的發展也是著眼於就業。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在做加工貿易,是國際貿易永遠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