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的包子為什麼要叫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風味名點。它色白面柔,大小一致,底幫厚薄相同,一咬起來直流油,但又不感肥膩,味道十分鮮美。
(1)天津包子擴展閱讀:
狗不理包子採用「半發面,水打餡」製作工藝。皮子薄而帶韌勁;餡以精肉斬得細而勻,加姜、醬油、香油、味精、排骨湯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個個呈菊花形狀。
狗不理包子特點是:選料精良、皮薄餡大、口味醇香、鮮嫩適口、肥而不膩。
據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後。慈禧太後嘗後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1973年時,毛澤東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談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別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員吳連登為此還專程到天津,給主席買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後特別高興。
㈡ 天津狗不理包子總店在哪裡
總店是在建設路上,就是在和平路和赤峰道交口附近。我年前去吃的,最便宜的傳統肉包子好像是12一個了吧,還有幾種比較經典的推薦的,基本價位都在15一個平均。
公交車的話,做到和平區中心站,口腔醫院那邊都很近。要看你從哪裡出發了。
㈢ 天津真正的狗不理包子到底多少錢一個
豬肉餡 36元/籠屜
三鮮餡 36元/籠屜
還有八元一個的
其實現在狗不理包子的價格對於天津人已經真的是「狗不理」了,味道工藝全變樣了,傳統的文化已經被商業化所取代。狗不理包子已經失去原有的價值。現在賣的只是它的名字了!
㈣ 天津的包子,哪裡最好吃具體位置最好能說下
天津小吃歷史悠久,以麵食品種居多,選料廣而精,製作嚴且細,花色繁多,檔次分明,製法全面,各味兼備,富有北方特色,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
天津城早期的居民聚居點,形成於宋遼時期,到元代特別是明、清兩代得以發展,日漸繁華。明、清以來,天津城北門外沿河一帶逐漸成為手工業、商業、飲食業的集中地。據清《津門紀略》記載,當時天津的著名小吃已有侯家後「狗不理」大包、鼓樓東小包、查家胡同小蒸食、小伙巷牛肉、鼓樓北炸螞蚱、甘露寺前燒賣、大胡同雞油火燒、襪子胡同肉火燒、西頭穆家飯鋪熬魚等多種。曾在1914年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銅質「佳禾」獎章的楊村糕乾,即是早自明朝初年便開始制售的。清末民初,天津的小吃聚集處有南市「三不管」、鳥市、河西謙德庄、河東地道外、南開新「三不管」等,號稱「小吃五群」。各種小吃應有盡有,種類繁多,大擺大賣,盛極一時。、
天津地處平原,瀕臨渤海,氣候適宜,物產十分豐富。清張燾在《津門雜記》一書中曾寫道:「津沽出產,海物俱全,味美而價廉。春月最著者,有蜆蟶、河豚、海蟹等類。秋令螃蟹肥美甲天下,冬令則鐵雀銀魚,馳名遠近。黃芽白菜,嫩於春筍;雉雞鹿脯,野味可餐。而青鯽白蝦,四季不絕,鮮腴無比。至於梨、棗、桃、杏、蘋果、葡萄各品,亦以北產者為佳。」其他如小站稻米、紫蟹、黃韭、紅小豆、薊縣紅果、沙窩青蘿卜、對蝦等,均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如此豐饒的物產,為天津小吃形成、發展為一方風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天津「地當九河津要,路通各省」,特別自金朝天德元年(公元1149年)建都北京(大興)後,這里逐漸成為漕運的樞紐,「舟車商賈之所萃集,五方人民之所雜處」。因此,天津小吃得以汲取南北各地技藝,匯集眾多的行家高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著名小吃嘎巴菜,最初是由遷移到津城的山東貧民在山東煎餅的基礎上加工製作的。以後,這一小吃幾經演變,適應天津大眾的口味,最終形成為天津獨有的、別具風味的名食。《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曾在《煎餅賦》中提到了煎餅的一種吃法:「更有層層卷摺,斷以廚刀,縱橫歷亂,絕似冷淘。湯合鹽豉,末銼蘭椒,鼎中水沸,零落金條。」這里描寫的,即是嘎巴菜的製作過程。蒲松齡還贊道,在當時,這雖是一種窮苦百姓的食物,但好吃而實惠,「時霜寒而水凍,佐小啜於凌朝,額涔涔而欲汗,勝金帳之飲羊羔」。
天津小吃帶有明顯的季節性,往往隨著時令的變化而變化,與歲時風俗有著緊密的聯系。《津門雜記》中對天津民間食俗作了大量記載。如「正月元旦昧爽,長幼皆起,盛衣冠,設秀燭,拜天地先祖,父母以次,而同食角子(即餃子),取更新交子之義……」「二月初二日,以百蟲皆蟄,謂之龍抬頭,以轂糠引錢龍至家。是日食餅,煎糕粉(即煎『悶子』),並祀土地神」等。另外,如初伏吃面,端午節吃角黍(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食糕,冬至日食餛飩,臘八日煮臘八粥、泡臘八蒜等,一直沿襲至今。
天津小吃尤其是一些著名小吃的風味,是與其獨特的製作方法、嚴細的選料分不開的。以曾作為獻給慈禧太後貢品的「狗不理」包子為例,即與其他包子的製法迥然有別。其麵皮的製作,採用「一拱肥」的揉肥方法,即將酵面與麵粉、清水和勻,發酵一段時間,待有肥花拱起來時,便對鹼、下劑、擀皮。用這種方法制出的麵皮,柔軟而有咬勁,加上蒸制火候的嚴格掌握,可使成品不塌陷、不走形。其餡心的調制,採用制水餡法,即將一定數量的骨頭湯和上等醬油按一個方向、分次徐徐攪入精選過的豬肉末中,再放入味精、小磨香油和蔥、薑末等,製成稀軟適度的肉餡。要把比重很大的骨頭湯和醬油攪入肉末內,使骨頭湯和醬油完全與肉末融合在一起而不出湯,並非易事。但「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就是憑這樣不同尋常的做法,創出了名揚中外的津門美食。
再如「桂發祥」夾餡什錦麻花(俗稱「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名品,都因操作方法各有「絕」處,才使其與眾不同、聞名遐邇。
㈤ 天津狗不理包子到底怎麼樣
如果說天津人都不吃是因為難吃的話,那就錯了。為什麼舊社會它是名吃,而現在人們找不到那種驚喜,是因為原來人們終日食不果腹,而現在每天都像過年,吃頓包子又怎會激動呢?並且狗不理包子的質量也並未下降,甚至出了很多新花樣,不過是價錢可以,所以一般天津人也就不經常去了,只是在逢年過節、朋友聚會的時候才會去,卻被人誤解為天津人都不去,可笑。還有,吃東西有的時候吃的是心情和食物材料的放心,更不能和小攤上的包子去比了。
說明: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天津人。
㈥ 天津有個有名的包子,丑其名曰:狗不理! 為何
狗不理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距今已有150年的歷史。 當時,在天津郊縣有一戶農家,四十歲喜得貴子,為求平安取名叫「狗子」。狗子長到十四歲時,來到天津學手藝,在一家蒸食鋪做小伙計,由於狗子心靈手巧,勤奮好學,練就了一手好活兒。其後,狗子不甘心寄人籬下,便自己擺起了包子攤兒。他發明了水餡,半發面的工藝,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綻放的白菊花,色、香、味、形獨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們都前來吃包子,生意十分興隆,狗子忙生意顧不上說話,人們都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就這樣天長日久,人們就叫他狗不理了。 當時直錄總督袁世凱吃過狗不理包子連聲叫絕,隨即進京入宮將包子奉獻給慈禧皇太後。太後老佛爺品嘗了包子龍顏大悅,誇贊曰:「山中走獸雲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從此狗不理包子名聲大振。 經過近一百五十年的變革發展,目前狗不理已成為擁有大型飯店、中型酒家、排擋式餐廳、快餐、早餐、早點、速凍食品生產,商品零售、物流商貿和烹飪學校以及在國內外設有七十餘家特許連鎖企業的集團公司。 狗不理已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被認定為中國商業名牌企業,狗不理包子被認定為國際名品中華美食獎、天津市名牌產品。
滿意請採納
㈦ 天津小吃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不僅是天津,也是全國聞名的傳統風味小吃。說到它的來歷,還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間,一個十四歲的叫高貴有的孩子,從武清縣楊村老家來到天津,當了劉家蒸食鋪的小伙計。這家鋪子專賣什錦蒸食和肉包,主顧大都是往來運河碼頭的船工、纖夫、小商販。高貴有在店裡專管做包子,因為他幼年性格很強,父母給他起了個「狗不理」的小名。他人小心靈,做出來的包子好吃,賣得很快,受到人們的稱贊。他十六、七歲時,利用所積攢的錢,在附近開起了包子鋪,人家喊慣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經營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
高貴有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藝。他是天津最早放骨頭湯做餡,第一個用米發面做包子的,因此,大小整齊,色白面柔,咬開流油,肥而不膩,味道鮮美。當他二十多歲時,因羞於再用小名做鋪名,曾改為「德聚號」。可是人們仍然喜歡叫他「狗不理」。當時,慈禧太後吃了袁世凱送的「狗不理」包子,也派專人到天津去買。從此「狗不理」包子的名聲就更大了。
「狗不理」包子鋪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而且越開越大,生意也越來越興隆。他們還接待過一批又一批國外旅遊者。西哈努克親王到天津時還特地約請「狗不理」包子鋪的廚師到他的住地,為他製作「狗不理」包子,並且按照這家包子鋪的傳統吃法,吃了稀飯和醬菜。美國總統布希在他任前駐華聯絡處主任時,也曾慕名到天津去品嘗「狗不理」包子。所以,天津人俗諺說:「到天津不嘗一嘗』狗不理」包子,等於沒有來過天津。」
㈧ 天津有個什麼包子很出名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應該是非常出名的,甚至是在全國全世界應該都是很有名氣的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
㈨ 天津包子的做法
天津包子現在很多都在做,感覺都沒有很出名的,其實你也可以選擇湯多多生煎包,因為他們這個比較有特點,在餡料里加入了干貝,蟹黃,現在的都市生活越來越快,人們更加註重養生,所以湯多多生煎包從上市至今,一直都賣的超級火爆,經常去買的時候都是排著長龍的,你可以直接去他們的店面看看,就知道了
㈩ 天津狗不理包子為什麼那麼出名
狗不理包子倍受歡迎,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餡別具特色,選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鮮豬肉,上等醬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蔥薑末等佐料,邊加水邊攪拌,打成肉丁水餡。
狗不理包子從揉面、揪劑、擀皮、裝餡、掐包、上屜、上大灶,都有明確的規格標准,掐出來的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的褶不少於十五六個。
(10)天津包子擴展閱讀:
來源:
高貴友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藝。他是天津最早放骨頭湯做餡,第一個用米發面做包子的,當他二十多歲時,因羞於再用小名做鋪名,曾改為「德聚號」。
可是人們仍然喜歡叫他「狗不理」。當時,慈禧太後吃了袁世凱送的「狗不理」包子,也派專人到天津去買。從此「狗不理」包子的名聲就更大了。
「狗不理」包子鋪到2018年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而且越開越大,生意也越來越興隆。他們還接待過一批又一批國外旅遊者。西哈努克親王到天津時還特地約請「狗不理」包子鋪的廚師到他的住地,為他製作「狗不理」包子,並且按照這家包子鋪的傳統吃法,吃了稀飯和醬菜。
美國總統布希在他任前駐華聯絡處主任時,也曾慕名到天津去品嘗「狗不理」包子。所以,天津人俗諺說:「到天津不嘗一嘗』狗不理」包子,等於沒有來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