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1、 智慧教育成為黃金賽道
智能語音在線教育領域主要有四個應用,分別為語音轉錄、語音演算法助力課堂質量檢測、虛擬教師互動教學、口語測評。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B. 未來「人工智慧」能達到什麼程度
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是一個具有潛力和爭議的熱點話題。有人說要大力發展人工智慧,也有人說人工智慧會危害人類。那麼人工智慧的話題有多熱門呢?我們是否還在大學課堂上專門討論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應該提倡還是抵制?
在以上兩類人工智慧應用中,很多已經投入生產,甚至有些已經在工業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工業領域一直提倡的工業自動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起來,提高企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安全系數。但盡管如此,中國的人工智慧技術仍然需要突破,或者我們需要更多高科技的工業智能產品,我們需要精通人工智慧技術的人才。
C. 未來人工智慧的趨勢是什麼
老師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發展趨勢如下:
①啟用人工智慧的晶元將成為主流
與其他技術和軟體工具不同,人工智慧主要依賴專業的處理器。為了適應人工智慧的復雜需求,晶元製造商將研發能夠運行啟用人工智慧的特製晶元。甚至像谷歌、臉書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會在這些特製晶元上投入更多資金。這些晶元會被用於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特殊用途,比如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領域和語音識別。
②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在邊緣計算層相遇
2019年是不同技術與人工智慧融合的一年。物聯網將在邊緣計算層與人工智慧攜手合作。產業物聯網將利用人工智慧的強大功能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執行機器的預測性維護和自動檢測問題。
我們將在2019年看到分布式人工智慧的興起。智能將被分散,並且將更靠近正在進行例行檢查的資產和設備。由神經網路驅動的高度復雜的機器學習模型將被優化,以便在邊緣運行。
③迎接自動化機器學習系統
自動化機器學習系統是2019年人工智慧產業最顯著的發展趨勢之一。有了自動學習的能力,開發者能夠修補機器學習模型,創造准備好迎接未來人工智慧挑戰的機器學習新模型。
自動化機器學習系統將介於認知應用程序編程介面和定製機器學習平台之間。自動化機器學習系統最大的優勢是,它向開發者提供了他們要求的自定義選項,同時簡化了工作流程。當你把數據和可移植性相結合,自動化學習系統可以為你提供其他人工智慧技術不具有的靈活性。
④擁抱智能運維
當人工智慧用於應用程序時,它將改變我們管理基礎架構的方式。 DevOps將被智能運維取代,它將使你的IT員工能夠進行精確的根本原因分析。此外,它還可以讓你輕松地從龐大的資料庫中立即找到有用的見解和模式。大型企業和雲供應商將受益於DevOps與人工智慧的融合。
⑤神經網路集成
在開發神經網路模型時,人工智慧開發人員將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選擇最佳框架。有了市場上的數十種人工智慧工具,選擇最好的人工智慧開發工具可能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不同神經網路工具包之間缺乏集成性和兼容性,這阻礙了人工智慧的採用。微軟和臉書等科技巨頭已經在開發開放式神經網路交換(ONNX),允許開發人員跨越多個框架,重新使用神經網路模型。
⑥專業的人工智慧系統成為現實
市場對專業系統的需求將在2019年成倍增長。各組織擁有的數據有限,但他們想要的是專業數據。這樣的需求會驅動企業掌握可以幫助組織在內部生成高質量人工智慧數據的工具。
2019年,重點將從數據量轉移到數據質量。這將為可以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的人工智慧奠定基礎。企業將尋求能夠專業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幫助企業訪問關鍵數據源,理解非結構化數據。
⑦人工智慧技術將決定你的命運
雖然人工智慧已經改變了你能想到的所有行業,但業界仍然缺乏擁有大量人工智慧技能的人才。Espressive(加拿大電腦軟體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帕特卡爾·霍恩(Pat Calhoun)說:「大多數組織都希望將人工智慧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但沒有兌現承諾——讓開發人員、人工智慧專家和語言學家開發解決方案,甚至沒有培養預先構建解決方案的引擎。
Awake Security(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威脅檢測廠商)的首席執行官拉胡爾·卡什亞普(Rahul Kashyap)補充說:「有這么多人工智慧驅動解決方案,企業現在應該更敏銳地了解他們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黑匣子』中發生的事情。」他繼續說道:「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訓練、結構化或通知方式可能會導致輸出的顯著差異。適用於一家公司的正確方程將不適用於另一家公司。」
⑧人工智慧可能會被不法之徒利用
就像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人工智慧也有正面和負面影響。信息安全專家將使用人工智慧來快速檢測惡意活動。藉助人工智慧驅動的響應和機器學習演算法,誤報將減少90%。人工智慧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網路犯罪分子將濫用它來完成他們的惡意企圖。通過自動化,網路黑客的軍隊可以更成功地發動致命攻擊。這將迫使企業以毒攻毒,投資人工智慧驅動的安全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能夠保護他們免受人工智慧發起的攻擊。
⑨人工智慧驅動的數據轉化
2019年,人工智慧無處不在。從網路應用到醫療保健系統,從航空公司到酒店預訂系統等,我們能在每個地方看到人工智慧,它將處於數字化轉型的最前沿。
夏威夷大學IT部門主席兼教授董貝博士(Dr.Tung Bui)說:「由於制度、政治和社會原因,人工智慧發展需要時間。我認為人工智慧的最大趨勢將是加速數字化轉型,使現有的業務系統更加智能化。」
D. 人工智慧未來的趨勢
第一: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生產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最終訴求之一,智能化生產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除了人工智慧技術之外,還涉及到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所以智能化生產能夠全面帶動一系列新技術的落地應用。
第二:智能化辦公。智能化辦公當前已經有了比較多的應用案例,雖然不同產品對於智能化辦公的理解不同,但是智能化辦公的目的還是比較統一的,可以歸納為三點,其一是降低工作難度;其二是提升辦公效率;其三是擴展辦公邊界。從大的發展趨勢來看,智能化辦公會率先得到應用,通過智能化辦公也會全面推動企業的網路化和智能化進程。
第三:智能化產業鏈。智能化產業鏈涉及到整個產業結構的資源整合,在工業互聯網的技術體系結構下,基於雲計算技術,可以全面提升整個行業領域的智慧化程度。隨著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業務上雲,未來行業領域基於PaaS可以完成更多深層次的資源整合,而SaaS則為大量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
*回答來源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84658025/answer/1187713576
E. 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趨勢有那些
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市場對於人工智慧產品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不少科技公司都陸續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實施戰略布局,由於人工智慧人才相對比較短缺,所以人才的爭奪也比較激烈。
另外,由於相關人才的數量比較少(研究生培養為主),而且培養周期比較長,所以人工智慧人才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有一定的缺口。
未來人工智慧的就業和發展前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智能化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
1、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會陸續普及應用,在這個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發展趨勢之一。
2、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將首先在互聯網行業開始應用,然後陸續普及到其他行業。所以,從大的發展前景來看,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四是人工智慧取代人力,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影響
1、說到人工智慧,大多數人都是比較期待的,當然也有少數人會懷著擔憂的心態看到它,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高效和服從。
2、在未來,當人工智慧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階段,它是不是就能夠取代現在一些行業所需要的人工勞動呢?如果是的話,那麼將會有大面積的失業問題出現。
3、人工智慧的發展,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量產,這樣就會有很多人下崗,對全球的經濟和社會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
F. 人工智慧未來十大趨勢
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成熟,AI人工智慧正在逐步從尖端技術慢慢變得普及。AlphaGo和人類的對弈,並不是我們以往所理解的電子游戲,電子游戲的水平永遠不會提升,而AlphaGo則具備了人工智慧最關鍵的「深度學習」功能。AlphaGo中有兩個深度神經網路,Value Networks(價值網路)和 Policy Networks(策略網路)。其中Value Networks評估棋盤選點位置,Policy Networks選擇落子。這些神經網路模型通過一種新的方法訓練,結合人類專家比賽中學到的棋譜,以及在自己和自己下棋(Self-Play)中進行強化學習。也就是說,人工智慧的存在,能夠讓AlphaGo的圍棋水平在學習中不斷上升。
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然語言處理(包括語音和語義識別、自動翻譯)、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知識表示、自動推理(包括規劃和決策)、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學。按照技術類別來分,可以分成感知輸入和學習與訓練兩種。計算機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讀取知識庫、人機交互、物理感測等方式,獲得音視頻的感知輸入,然後從大數據中進行學習,得到一個有決策和創造能力的大腦。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PC時代,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後,給我們帶來的是信息的爆炸和信息載體的去中心化。而網路信息獲取渠道從PC轉移到移動端後,萬物互聯成為趨勢,但技術的限制導致移動互聯網難以催生出更多的新應用和商業模式。而如今,人工智慧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激動人心、最值得期待的技術,將成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內IT產業發展的焦點。
人工智慧概念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炒得火熱,但是軟硬體兩方面的技術局限使其沉迷了很長一段時間。而現在,大規模並行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演算法和人腦晶元這四大催化劑的發展,以及計算成本的降低,使得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
G. 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趨勢
要說最近幾年最火熱的詞是什麼,那應該就是人工智慧了。人工智慧的概念早在1956年就提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才真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中,相信大家都能從自己的生活中體驗到人工智慧為我們帶來的便利,而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其實並沒有多麼完善,今後人工智慧的發展還會持續高速的繼續,那麼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有哪些呢?
一、人工智慧技術大規模應用,人工智慧產品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
關於人工智慧產品,大家最熟悉和了解的應該就是我國通訊行業的巨頭——華為公司自主研發的AI晶元了,而由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X系列手機搭載的也是AI智慧晶元,我們的生活正在慢慢的出現更多的人工智慧產品。經常刷抖音的朋友應該都被那些銀行服務廳里的智能機器人給吸引了吧,而人工智慧應用在這些方面,只是我們生活的冰山一角,為了,人工智慧將會更多的應用到商業,由商家開發的人工智慧產品也將會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二、人工智慧成為一種可購買的智慧服務
人類研究人工智慧,歸根究底還是要為人類服務,人工智慧和不同行業的結合發展,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方便,或者說「懶」,這就跟人類使用工具一樣,其本質都是「偷懶」和高效。相信去年春節期間網路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大家都見識過了,對於人工智慧的可應用來說,這只是其中之一,在未來,當讓觀眾大規模的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來享受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服務。想像一下,開車的時候睡著了卻仍然能到達目的地,是不是很刺激呢?
三、人工智慧取代人力,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影響
說到人工智慧,大多數人都是比較期待的,當然也有少數人會懷著擔憂的心態看到它,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高效和服從,那麼在未來,當人工智慧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階段,它是不是就能夠取代現在一些行業所需要的人工勞動呢?如果是的話,那麼將會有大面積的失業問題出現,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量產,這樣就會有很多人下崗,對全球的經濟和社會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
人工智慧的發展勢不可擋,現在的人工智慧已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便利,但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人工智慧究竟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是不好預計的,可以預料的是,我們會因為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而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務,但會不會產生壞的影響,小編只能說,這個問題就要交給未來決定了。
H. 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趨勢怎樣
誕生1940s-1950s
1950 阿蘭·圖靈(Alan Turing)發表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預言創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的可能性,提出圖靈測試:如果一台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則稱這台機器具有智能。圖靈測試是人工智慧哲學方面第一個嚴肅的提案。
1951 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迪恩·愛德蒙(Dean Edmunds)打造了第一個人工神經網路。
1956 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首次提出「AI」術語。此次會議也被視為人工智慧正式誕生的標志。
發展1950s-1960s
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之後的十幾年是人工智慧的黃金年代。
1957 弗蘭克·羅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提出感知器「perceptron」,成為後來許多神經網路的基礎。
1958 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開發編程語言Lisp,至今Lisp仍是人工智慧研究中最流行的編程語言。
1959 約翰·麥卡錫提出「AdviceTaker」概念,這個假想程序可以被看作第一個完整的人工智慧系統。
1964 丹尼爾·鮑勃羅(Daniel Bobrow)開發了一個自然語言理解程序「STUDENT」。
低谷1960s-1970s
20世紀60年代中期,人工智慧開始遭遇批評,研
I. 未來十年人工智慧會有怎樣的發展
趨勢一:人工智慧技術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人工智慧產品全面進入消費級市場
各大手機廠商都在講人工智慧技術滲透到大家的生活當中,中國通信巨頭華為已經發布了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晶元並將其應用在旗下智能手機產品中,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機也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實現面部識別等功能。另外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做的語音助手則從軟體層面對長期以來停留於「你問我答」模式的語音助手做出升級。人工智慧藉由智能手機已經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趨勢二: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的認知能力將達到人類專家顧問級別
人工智慧這么火主要是由於深度學習已經進入了一個成熟階段,在某一領域的深度學習將使得人工智慧逼近人類專家顧問的水平,並在未來進一步取代人類專家顧問。當然,這個學習過程需要大數據的獲取和積累。
趨勢三:人工智慧實用主義傾向顯著,未來將成為一種可購買的智慧服務
人工智慧是一個實用主義的東西。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用人工智慧診斷疾病,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開始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無人駕駛汽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使用人工智慧作出投資、保險等決策。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已經走出「炫技」階段,未來將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趨勢四:人工智慧技術將嚴重沖擊勞動密集型產業,改變全球經濟生態。
就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正處於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要受到人工智慧技術的沖擊,而經濟相對落後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因為廉價的勞動力優勢仍在,受人工智慧技術沖擊較小。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的調研數據預測到2020年,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崛起,將導致全球15個主要的工業化國家510萬個就業崗位的流失,多以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的崗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