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現代主義建築
擴展閱讀
怎樣買快速漲停的股票 2025-08-06 15:45:26
競價交易決定股票價格 2025-08-06 15:40:34

現代主義建築

發布時間: 2021-10-18 18:06:23

㈠ 現代主義風格建築代表作

現代主義風格,1960-1975。緣自西方60年代興起的「現代藝術運動」他是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建造適應現代生活的建築,外觀宏偉壯觀,很少使用裝飾。 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格魯皮烏斯,代表作如巴塞羅那展館。
後現代主義風格,亦稱「後現代派」,1980年開始出現。這一風格的建築在建築設計中重新引進了裝飾花紋和色彩,以折衷的方式借鑒不同的時期具有歷史意義的局部,但不復古。 代表人物有文丘里、邁克爾.格雷夫斯(Michael Graes)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格雷夫斯與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查爾斯.加斯米(Charles Gwathmey)、約翰.海杜克(John Hejk)、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ier)並稱「紐約五」(New York Fie)。 代表作品如賓夕法尼亞州Chestnut Hill區文丘里住宅,俄亥俄州建成的奧柏林學院愛倫美術館擴建部分

㈡ 現代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現代建築的主要特點:

1、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

2、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

3、主張積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築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

4、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築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築風格;

5、主張發展新的建築美學,創造建築新風格。

格羅皮烏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觀點:

1、強調建築隨時代發展變化,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時代的條件相適應;

2、強調建築師要注意研究和解決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3、積極採用新材料和新結構,促進建築技術革新;

4、主張擺脫歷史上過時的建築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形式的建築。

(2)現代主義建築擴展閱讀:

現代建築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初期,在許多國家中復古主義建築仍然相當流行。很多紀念性建築和官方建築以及一些大銀行、大保險公司仍然應用古典柱式。1924年建成的倫敦人壽保險公司以至到40年代完工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和美國最高法院大廈都是這樣的例子。

但總的說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思想狀況對於建築學領域的改革創新是有利的。

第一,戰後初期歐洲各國的經濟困難狀況,促進了講求實效的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復古主義作法;

第二,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繼續發展,帶來更多的新的建築類型,要求建築師突破陳規。建築材料、結構和設備方面的進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建築師走出學院派的象牙之塔。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禍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強烈震動。人心思變,大戰後社會思想意識各個領域內都出現許多新學說和新流派,建築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觀念、新方案、新學派層出不窮。

現代主義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區傳播,終於成為20世紀中葉現代建築中的主導潮流。現代主義首先向北歐和拉丁美洲擴展。芬蘭建築師A.阿爾托和巴西建築師O.尼邁耶在30~40年代的建築作品明顯地表現出現代主義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格羅皮烏斯和密斯·范·德·羅遷居美國。現代主義在美國迅速擴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50~60年代現代主義在全世界廣泛傳播。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新建的商業建築、工業建築、文教建築和大規模建造的住宅幾乎都擺脫了傳統風格的羈絆,具有顯著的現代主義建築的特徵。

更重要的是許多政府建築物和紀念性建築也舍棄了歷來沿用的傳統建築形式而呈現出嶄新的面貌。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巴西議會大廈和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府大廈都是例證。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是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比較符合建築發展的客觀規律。

㈢ 什麼是現代主義建築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在20世紀3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迅速傳播。由於德國法西斯政權敵視新的建築觀點,格羅皮烏斯和密斯·范德羅先後被迫遷居美國;包豪斯學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思想卻對世界各國的建築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建築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小學校校舍、醫院建築、圖書館建築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築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築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現代主義思潮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築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和西歐出現的反對或修正現代主義建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世界許多地區佔主導地位的建築潮流。但是在現代主義建築陣營內部很快就出現了分歧 ,一些人對現代主義的建築觀點和風格提出懷疑和批評。
對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特徵,人們並無一致的理解。美國建築師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特徵:採用裝飾;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

㈣ 簡述現代主義建築特點

現代建築的主要特點:
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
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
主張積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築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
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築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築風格;
主張發展新的建築美學,創造建築新風格.

㈤ 現代主義建築設計 3點教你讀懂現代主義建築

說到現代主義建築,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就是現在的高樓大廈,也有人認為現在所有的住房、辦公樓都是現代主義建築。其實這樣的說法也不是不對,就是太片面了。所謂的現代主義建築其實就是歐美地區一個關於建築建設的倡導思想,這種思想倡導現代建築要擺脫傳統建築的結構構思與風格特點,大膽的創新符合現代風格和特點的建築。這種思想起源於20世紀中葉的歐美地區,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著名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下面小編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現代主義建築設計。




第一建築要打破傳統束縛

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就是要打破傳統建築思想的束縛,要隨時代的潮流而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仍有許多的國家倡導復古文明。現代社會是一個科技和時代快速發展的社會,新的事物層出不窮,如果建築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被別的領域拋在後面,那很有可能建築領域的發展就會「死亡」,所以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就是為了滿足這一點,不被時代所拋棄。


第二新建築實用性要強

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無論是在經濟問題上還是功能的實用問題上都要是絕對的符合現代的時代標准,也就是說在經濟上要物美價廉,要讓所有的人都要消費的起,而在功能和實用方面就是要達到各種用途的基本標准,無論是居住或者是辦公都要可以使用,也就是說一建築多用途制。這樣的建築才符合現代主義的標准,達到時代的要求。




第三新建築形態要美觀

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要發展新的建築美學,應用新的材料和新的結構與構思。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代表人大多都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構思的手法要與實際建造的手法相一致,多倡導使用建築的非對稱性以及建築的外在形態要與內在功能相輔相成,以此來吸引人的感官視覺。除此之外,新材料的在現今時代也是層涌不斷,出了許多可以替代傳統材料的新材料,在新材料上的是使用要結合建築的功能,無論是用於加固加厚的廠房,還是用於普通的民宅,都要考慮新材料的使用。




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在現在的時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無法擺脫上述的幾個基本點,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很可能就會就此沒落,甚至消亡,正如德國建築大師曾說:如果建築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將會被時代的潮流碾的粉碎。

㈥ 現代主義建築特點

建築是城市文明的外在表現,是考證城市文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幾年來,實施「拓城、敞口、秀內」戰略,打造了一批好的建築,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建築風格的定位至今尚無一個權威性、政策性規定,部分業主盲目追求洋氣,規劃師、建築師乃至管理者常常迷失方向。
在這個事關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發展方向的十字路口,理性的做法是:既要強調建築現代化,更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一、建築文化淵源於本土文化

建築是一種文明成果。現代人探索歷史,離不開對歷史建築的研究;現代建築要有活力,只有鏈連歷史文化,並且把本土文化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和建設依據。

但作為記錄歷史文化最直觀最真實的歷史文化建築,現有遺存的有幾處?僅有的遺存命運幾何?事實是,因為戰亂和無知,歷史文化建築的保存量太少。對此,我們必須警醒,先民創造的輝煌歷史和優秀文化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湮沒。政府有關部門要站在對歷史負責的高度,對歷史文化建築進行全面細致的勘察調查,對第一批古建築迅速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制定保護規劃,依法分級劃定歷史文化保護街區———歷史文化保護建築———文物保護單位。

二、建築現代化不能盲目追求歐化

通過學習和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建築科學和技術,我國的城市建設受益匪淺。但如果在建築風格上一味追求歐化,並把其等同於現代化,那就大錯特錯了。

盲目抄襲的作品是建築文化垃圾近年來,一些城市涌現的一大批歐式建築主要是歐式古典建築。哥特式、已洛克式、多立克式、愛奧尼克式、科林斯柱式建築被生搬硬套在城市的新老城區。

毫無主見地跟風無異於淺薄的時髦,但這種失誤的代價是城市形象的巨大損失。當代歐洲人在不斷追求現代建築功能和生態需求的過程中,建築的現代化造就了建築風格的人性化和個性化。也就是說,當代歐洲並不多用的古典建築造型和工業化建築模式,卻有人當作高檔時髦機械模仿,其結果必定是製造一堆混凝土文化垃圾。

歐化不適合實情現代規劃和建築理念要求建築具有靈性。在千百年的建築實踐中,中國人認同和移植外來文化,始終沒有脫離民族習俗和華夏文化之根本。歷史上保存下來的一批中西合璧建築都是中國化了的歐式,而絕不是歐化,如人民大會堂的歐式柱,其柱礎和浮雕回紋,因採用中國的傳統做法,而被國人廣泛接受。

城市文化的積淀,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個性和審美觀念。人和建築的親和力具有極強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特徵,市民對建築的認同感離不開文化背景。盡管歐美的經濟和科技領先我國許多,但並不等於歐式建築也先進於具有中國傳統的現代建築。相反,作為多元文化中最具影響力之一的中國古典建築文化,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和玄妙遠遠勝過歐式建築文化。我們肯定上述意見,但無意把中式與歐式區分伯仲。假若你要用中國化的現代建築佔領歐洲大地,歐洲人也會大聲說「NO,NO!」同理,我們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的每一個細胞,使我們親近了大屋頂、飛檐、斗拱和極具民族特色的雕梁畫棟。因為你我他最原始的生命之源就孕育於此,我們的視覺識別系統早已具備了如此這般的遺傳基因。

三、建築現代化的實質內涵

我們倡導建築文化的民族性,並不是一味追求建築的仿古。實踐證明,呆板的仿古和盲目的歐化對城市形象的危害是等同的。現代建築追求的目標只有一個———建築現代化。

建築現代化要突出時代特徵建築要突出時代特徵,就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研究和學習優秀建築藝術,採用科學的建築材料和先進的建築工藝,遏制建築歐化,但不能拒絕歐美先進的建築科研成果和優秀的建築藝術,國內外一切適合的建築理念都可以為我所用。比如建築材料和建築工藝的創新突飛猛進,要順應時代潮流,大量使用環保、經濟、美觀的建築材料。若干年後,我省許多城市都將走上國際化的大舞台,那時的城市建設格調將是集國際之大成的現代化都市,既封殺毫無意義的歐化建築,也不歡迎呆板教條的仿古建築。

綜上所述,建築藝術不是簡單的模仿,東施效顰的結果是南轅北轍。建築體現了一種文化,它的根立足於其生長的沃土。盲目的歐化建築缺乏文化根基,它不適合國情、省情、市情,也不是現代化的象徵。我們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追求建築現代化,追求區域個性文化特色的不斷張揚。

㈦ 什麼是現代主義建築,它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重視建築的使用功能並以此作為建築設計的出發點
注意發揮新型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的性能特點
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造出適用的房屋
主張創造現代建築新風格,堅決反對套用歷史上的建築樣式
建築空間是建築的主角
廢棄表面外加的建築裝飾
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和要求的嶄新的建築,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

㈧ 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類型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產生於 十九世紀後期,成熟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築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字樣。

1919年,德國建築師格羅皮烏斯擔任包豪斯校長。在他的主持 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為歐洲最激進的藝術和建築中心之一,推動了建築革新運動。德國建築師密斯·范德羅也在20年代初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闡述新觀點,用示意圖展示未來建築的風貌。

巴黎附近的薩伏伊別墅

20年代中期,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設計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風格的建築。

㈨ 現代主義發展時期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又被人稱為「理性主義」、「功能主義」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發生於19世紀後期,成熟於20世紀加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60年代起有人對現代主義提出不同的看法。現代主義建築師各人對建築的看法不盡一致,但有些基本觀點是共同的

設計思想的共同點

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築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徵;主張擺脫過時的建築式樣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築風格;主張發展新的建築美學,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一,建築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築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凈的造型等。

代表人物

格羅皮烏斯
勒·柯布西耶
密斯·凡·德·羅
賴特

㈩ 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聯系和區別

一、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聯系

後現代主義建築是對2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的部分修正和擴充,是現代主義建築多樣發展的又一種表現。



二、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區別

1、設計的歷史背景

現代主義建築是對長期以來壟斷建築的為權貴服務的精英主義的一個挑戰,後現代主義建築則是對現代主義建築的挑戰。

2、設計的語言

現代主義建築的語言是理性,明確和單一的,而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語言則是非理性、含糊和多義的。

3、設計的意識形態

現代主義建築民主性,大眾性和工業化使得它以一種完全嶄新的,與歷史文脈徹底對立的姿態出現,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意識形態基礎是以都市為中心的文脈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