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的意思是:老牛自己清楚自己已到暮年,不需要別人鞭打催促他自己就會奮力向前。
② 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全詩
出自臧克家的《老黃牛》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
白話譯文
老牛辛勤的在一塊塊荒田中勞作,從東到西深耕細作。老牛自己清楚自己已到暮年,不需要別人鞭打催促他自己就會奮力向前。
老黃牛精神
比喻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的人。像老黃牛一樣無私奉獻。
年逾古稀的詩人揮筆寫下了《老黃牛》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並藉助於不辭辛苦、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老黃牛的形象,贊美了勞動人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壯志。詩人堅信烏雲遮不住太陽,堅信祖國永遠屬於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2)老牛自知夕陽晚擴展閱讀
臧克家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覺地表現時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勤奮筆耕、嘔心瀝血、不斷攀登藝術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銳、愛憎分明,善良正直、樂觀豁達,作風正派、文風朴實,平易近人、襟懷坦盪,生活儉朴、嚴於律己。他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無私地貢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文學事業。
臧克家先生於2004年逝世後安葬於北京萬佛園華僑陵園。
臧克家的逝世,使中國的文學事業失去了一位巨匠,使當代詩壇失去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使我們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師長,一位心繫群眾的模範。我們將永遠學習他,懷念他,追悼他。臧克家在我們心中!
他的作品《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收錄在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 。
他的作品《有的人》收錄在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25課和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20課。
③ 老牛自知夕陽晚的後一句是什麼
不待揚鞭自奮蹄。
這句詩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現過,臧克家先生寫的一首是:
老黃牛
塊塊荒田水和泥,
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自知夕陽晚,(另:老牛亦解韶光貴)
不待揚鞭自奮蹄。
老牛——在此借喻老同志.自知夕陽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雖然自己有滿腔的熱忱、滿腹的抱負,怎奈時已高齡.
不須揚鞭自奮蹄——因為有了「自知夕陽晚」,所以不用他人的催促,自然會珍惜有限的時間來做更多的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情.
一般是對優秀的有自我革命精神的老同志的贊揚,和一些老同志作為自勉的應用語 。
應該是對中年以後的人的勵志之言。近似於「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④ 老牛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這句詩出自哪裡
塊塊荒田水和泥,
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
不待揚鞭自奮蹄。
1982年12月2日《人民日報》8版載有臧克家先生撰寫的《「不用揚鞭自奮蹄」》一文,文章寫道:「1975年1月28日,我寫了一首絕句,題目是《老黃牛》,全詩如下: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此詩收入1978年出版的《憶向陽》詩集,而且經常應邀給朋友們寫寫字,也時常寫上這首詩,特別末二句為友朋所喜愛,我個人也比較喜歡它。」
⑤ 「老牛自知夕陽晚」的後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不待揚鞭自奮蹄。
這句話的意思是,老牛看見天色已晚,不用加鞭子催促自己就知道加快步伐向前。
可以引申為人的積極主動,奮發自強的意思。
⑥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出自那裡
出自著名詩人、忠誠的愛國主義者的臧克家先生的詩《老黃牛》。原詩為,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意思是,一塊塊荒田有水有泥,深耕細作東西一遍一遍的走,老牛也知道時間寶貴,不等人鞭打自己奮蹄前行努力耕作。
(6)老牛自知夕陽晚擴展閱讀:
老黃牛,有著朴實無華的外表,它謙遜和低調,一心耕作,心不傍鶩。盡管它吃的是草,但擠出的卻是奶,可它卻從來不張揚,不自誇,更不浮躁,也不滿足。它總是那樣進取和開拓,總是默默地耕耘著,奮斗著。現在經常用「老黃牛」來比喻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的人。
⑦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老牛自己清楚自己已到暮年,不需要別人鞭打催促他自己就會奮力向前。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出自當代大詩人臧克家的詠牛詩作——《老黃牛》。
與「老牛自知夕陽晚 不用揚鞭自奮蹄」相同的詩句:
1、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出自宋代·朱熹《勸學詩 》
譯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7)老牛自知夕陽晚擴展閱讀
「老黃牛」精神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集中體現。
「老黃牛」,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目標,信念最堅定,對事業最忠誠;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情壯志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勇於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對工作始終如一、決不懈怠;忍辱負重、大公無私,奉獻多而索取少,從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在許多地方和單位,「老黃牛」陷入被嘲笑乃至被「宰割」的境地,也有的因陷入不良社會風氣不能自拔而變成「老奸牛」。
當然,多數的「老黃牛」還是以寧死不回的「牛脾氣」,頑強而扎實地為社會作著貢獻,孔繁森、李國安、吳登雲等就是他們的代表。民心呼喚「老黃牛」,黨心呼喚「老黃牛」,社會呼喚「老黃牛」。
⑧ 老牛自知夕陽晚全詩是什麼
正確是應該是:老牛亦解韶光貴。
原詩: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意思:一塊塊荒田有水有泥,深耕細作東西一遍一遍的走,老牛也知道時間寶貴,不等人鞭打自己奮蹄前行努力耕作。
出自:當代大詩人臧克家的詠牛詩作——《老黃牛》。
(8)老牛自知夕陽晚擴展閱讀:
與「老牛自知夕陽晚 不用揚鞭自奮蹄」相同的詩句:
1、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出自宋代·朱熹《勸學詩 》
譯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