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北京街頭愛心冰箱
擴展閱讀
找工作智聯招聘 2025-07-26 09:50:41
買股票高手 2025-07-26 09:41:32

北京街頭愛心冰箱

發布時間: 2021-10-24 18:52:16

A. 九江街頭愛心冰櫃為哪些工作者送清涼

7月27日,在三中對面陽光家園門口出現的一台冰箱突然"火"了,冰櫃上貼著愛心說明,「愛心冰櫃」專為快遞員、清潔工人、外賣小哥、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免費冷飲、雪糕。冰櫃無人看管,全憑自覺領取。

愛心市民拉了一麵包車鹽汽水送過來而此時一位大哥用麵包車拖來了一車的瓶裝的鹽汽水,「我是在網上看到了,今天拖來20箱鹽汽水過過來,一共480瓶。」這位吳大哥說,他昨天晚上在微信上看到愛心冰櫃的信息後就行動起來,「夏天喝這個鹽汽水,可以幫助環衛工人是降溫降暑,我也是九江人,也為九江出份力。」

一名孕婦帶著一名小女孩提著塑料袋也來到了愛心冰櫃面前,她從塑料袋中拿出了4瓶礦泉水和幾支雪糕依次放進了冰櫃內。小女孩名叫潘欣怡,今年十歲,在湖濱小學讀五年級。原來今天她和媽媽在居委會看到了愛心冰櫃的宣傳後,拿出了她自己的8元零花錢,買了水和冰棒,大中午和媽媽走路送過來:「很開心,因為能幫助到環衛工人,樓下的地都是環衛工人掃的,他們很辛苦」。

B. 北京街頭愛心冰箱主要針對的是哪些人群

7月29日報道,伏天高溫集中,全國掀起一陣「降溫公益」風,北京街頭首個「愛心冰箱」上周現身東大橋地鐵站外,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和交警免費提供西瓜和冷飲。昨天中午,記者在附近觀察兩個多小時,期間有不少路人注意到「愛心冰箱」,紛紛拍照點贊,也有好奇者打開冰箱只看不動。一位常在附近奔走的外賣小哥趕來取水降溫,咕嘟嘟一瓶下肚,沒再多拿,稱把水留給同伴。愛心冰箱發起團隊稱,目前已有不少市民聯系想要捐水,他們會在北京街頭設立更多「愛心冰箱」,幫助辛苦的勞動者度過炎炎夏日。

一周前,「愛心冰箱」計劃在杭州發起,為快遞員、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和交通警察等戶外工作者提供免費冷飲,引起全國網友好評。7月26日,北京首個「愛心冰箱」出現在朝陽區東大橋地鐵站附近,裝滿冰水、雪糕和西瓜,無人看管,隨取隨用。

最初,組織該活動的工作人員擔心「有人會把冰箱里的東西都搬走」、「惹眾人哄搶」或是「吃喝過後亂扔垃圾」的現象出現,然而這幾天觀察到的情況令人感動,戶外工作者和路過市民表現出的是「克制、禮貌、給予和感恩」。

冰箱背後的一個攝像頭拍下了這樣的畫面,一位母親路過時發現了「愛心冰箱」,看到相關海報,她和孩子交流了幾句,隨後孩子打開冰櫃門,非但沒有拿走一瓶冰水,還把母親交給他的東西鄭重地放了進去。母子二人離開後,團隊人員走近查看,一摞摞整齊碼放的冰水上赫然放著兩元錢,「錢不多,但是做公益的心,孩子一定記住了」。

團隊人員還發現,高溫烈日下,確實有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人打開冰櫃取水,「但所有人都自覺,冰水只拿一瓶,雪糕只拿一支,西瓜只拿一片」。有位外賣員在與周邊商家核實過冷飲可以免費拿走後,不忘對著「愛心冰箱」笑著揮了揮手,說了句「謝謝」。

7月28日中午,室外氣溫35攝氏度。記者來到東大橋地鐵站A口,在一家奶茶店門口找到北京街頭首個「愛心冰箱」,冰箱側面和旁邊牆上都貼有醒目海報,巨大的「免費」二字十分醒目,並標有文字提示「愛心冰箱」服務人群是「環衛工人、交警同志、快遞小哥、外賣小哥」,下方文字標注「冷飲補給,隨取隨用」。

不少路人在「愛心冰箱」前駐足,有人拿起相機拍照留念,也有人和同伴展開討論。一位背著雙肩包的青年說,「我在新聞上看過這冰箱,以為只在上海杭州有呢,沒想到咱們北京也有了!」說完,他彎下腰往冰箱里瞅了瞅,「真好,裡面還有個大西瓜!」

葉先生是一名中醫,他表示在網上看到「愛心冰箱」的新聞後,此番是專程趕來看一看。他舉著手機在冰箱周邊轉悠一圈,拍了很多照片,「發個朋友圈,讓大家看看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好事兒」。葉先生說,他十分欣賞這樣的公益行為,作為一名北京市急救志願者,多年的志願經驗讓他發覺大家不缺少善心,有時候只是缺少一個帶頭者,「公益需要這樣的領頭羊」。

送餐員:想說句謝謝不知道對著誰

記者觀察十分鍾後,「愛心冰箱」終於迎來一個真正的「顧客」,只見一個送餐員把電動自行車停在冰箱不遠處,拎起打包袋快步走向一棟寫字樓,路過冰箱時,他飛快地瞟了一眼,腳步卻沒有停,一溜兒小跑先去送餐。幾分鍾後他走回來,指了指冰箱問記者,「真是免費的?」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小哥一臉欣喜,打開冰箱拿出一瓶水,一邊擰瓶蓋一邊又問記者,「這個挺好,這是你弄的?」聽到否定的答案後,小哥徹底蒙了,他又看了看周圍,確實沒有專人看管,「這是誰做的好事兒呀?想說句謝謝都不知道對著誰。」

不一會兒,又有一個快遞員路過,他給旁邊的奶茶店卸完貨注意到這台冰箱,仔細看完上面的字後,他從冰箱里取出一瓶水,打開瓶蓋咕嘟咕嘟大口喝完,見旁邊並沒有設置垃圾桶,就順手把瓶子塞進自己車里。「天太熱,動一動就一身汗,平時每天帶的水根本不夠喝,這兒有免費的,能給我們省點水錢,不錯」。記者見到在他車前擋風玻璃的位置有一個大水瓶子,裡面已經空了,趕緊提醒他可以多拿一瓶冰水路上喝,但小哥卻擺擺手說,「不拿了,喝夠了,我這就回店裡了。再說別人來了也還需要,多留一瓶是一瓶。」說完,他騎著電動車又忙去了。

在記者觀察的兩小時時間里,所有來取水的戶外工作者都是只拿一瓶,「這是有人幫我們解暑,給我們獻愛心,我們要是再有佔便宜的心態,那可太不應該了。」一名送餐員說。

記者看到,網上有關「愛心冰箱」的帖子熱傳後,一送餐員在該帖留言稱,自己就剛剛在冰箱里拿過冰水,「感謝理解我們的人,給我們水和雪糕。雖然熱點累點,但是很感動,來北京幾年了,遇到不少好心人,很喜歡這個城市,希望可以一直為這個城市服務」。

主辦方:沒想到很多人主動出錢出力

北京首個「愛心冰箱」推出團隊的成員金子告訴記者,26日當天,她和同事陸續給冰箱里放了500元左右的水,「我們就在不遠的地方,時不時去照看一下,如果水不多了就往裡加。特別感謝提供冰箱的奶茶店,聽到我們的想法很支持,專門騰出一個冰箱來借給我們。而且後來我發現,這家奶茶店還把自己店的飲品做了好多,放在冰箱里免費發放」。

金子說,東大橋的「愛心冰箱」只是一個開端,希望在全市各個地方都會有這樣的冰箱,幫「城市超人」在伏天降降溫,為了號召更多人加入進來,金子在網上留下了聯系方式。昨天她告訴記者,已經有十幾位商家和個人表示希望贊助冰箱和冷飲,貢獻一份力,將愛心和正能量在首都街頭傳遞下去。

「還有的年輕朋友非常可愛,說要加入我們團隊,幫助搬水送吃的。」金子說,這些都讓她和同事意外又驚喜,也更有信心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

C. 共享冰箱怎麼盈利

北京
北京榆陽路慈善商店門口的共享冰箱發起方是壹基金聯合公益項目。從2017年4月6日開始發放食物,至今已經運營了兩個月。這台足夠為上百人提供食物的冰箱在獲得打工者歡迎的同時,也面臨著捐贈者有限、無法連續供應食品的尷尬。不足半天就被取完,肉類食品受追捧。
這台冰箱設計不同,是自動售賣機改造升級的版本。採取封閉式管理,普通人只能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冰箱內的食物。憑卡取物不僅能避免多吃多拿的問題,還保證了食品安全。領取需要登記,個人捐贈要提供發票。 [1] 
揚州
免費開放
2017年5月,在揚州東區1912街區的一家餐館門外也出現了一台「共享冰箱」。這家餐館的創業者是幾位「80後」,前幾天,他們把一台立式冰箱擺放在了自家餐館門外,24小時供電、不上鎖,還貼上了「愛心冰箱」的標志。
由於力量有限,這家餐館也向周圍的居民及飯店發出了倡議,可以將他們多餘的食物放置在這一「愛心冰箱」里。「也希望揚州能設立更多這樣的愛心冰箱,不浪費糧食。」陳靜認為,要將這個「共享冰箱」的理念傳播出去,至少是周邊一定區域內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愛心冰箱,有人存放、也有人拿取,才能讓這個做法繼續運轉下去。
自從「愛心冰箱」設置以來,雖然來拿取食物的並不多,但是已經有不少人願意來捐贈食物,甚至有顧客提議可以買食物放進冰箱。陳靜說,不過她並不建議這樣為了分享而分享的做法,「我們這么做,是因為確實有多餘的食物和食材,而不是單純為此去買的,刻意的分享反而是種浪費。」
保證質量
餐館在上班前會對冰箱的食材進行清理,每天都會將前一天放置的所有食材清理出去,仔細查看包裝是否整潔,避免拿取的人吃到過期、變質的食物。
社會評價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朱季康表示,「共享冰箱」的做法,出發點肯定是好的,能大大避免食物浪費。這個做法也要注意一些管理細節,避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除了定期檢查冰箱里的食物,把變質的清理出去,還可以學習國外成功做法的一些規定,例如不能捐贈生魚、生肉等,所有的食物必須在保質期內,自製食品需添加標簽說明它的成分等等。」 [2] 

D. 北京街頭愛心冰箱是用來干什麼的

伏天高溫集中,全國掀起一陣「降溫公益」風,北京街頭首個「愛心冰箱」上周現身東大橋地鐵站外,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和交警免費提供西瓜和冷飲。昨天中午,記者在附近觀察兩個多小時,期間有不少路人注意到「愛心冰箱」,紛紛拍照點贊,也有好奇者打開冰箱只看不動。一位常在附近奔走的外賣小哥趕來取水降溫,咕嘟嘟一瓶下肚,沒再多拿,稱把水留給同伴。愛心冰箱發起團隊稱,目前已有不少市民聯系想要捐水,他們會在北京街頭設立更多「愛心冰箱」,幫助辛苦的勞動者度過炎炎夏日。

背景

首個「愛心冰箱」來京

一周前,「愛心冰箱」計劃在杭州發起,為快遞員、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和交通警察等戶外工作者提供免費冷飲,引起全國網友好評。7月26日,北京首個「愛心冰箱」出現在朝陽區東大橋地鐵站附近,裝滿冰水、雪糕和西瓜,無人看管,隨取隨用。

最初,組織該活動的工作人員擔心「有人會把冰箱里的東西都搬走」、「惹眾人哄搶」或是「吃喝過後亂扔垃圾」的現象出現,然而這幾天觀察到的情況令人感動,戶外工作者和路過市民表現出的是「克制、禮貌、給予和感恩」。

冰箱背後的一個攝像頭拍下了這樣的畫面,一位母親路過時發現了「愛心冰箱」,看到相關海報,她和孩子交流了幾句,隨後孩子打開冰櫃門,非但沒有拿走一瓶冰水,還把母親交給他的東西鄭重地放了進去。母子二人離開後,團隊人員走近查看,一摞摞整齊碼放的冰水上赫然放著兩元錢,「錢不多,但是做公益的心,孩子一定記住了」。

團隊人員還發現,高溫烈日下,確實有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人打開冰櫃取水,「但所有人都自覺,冰水只拿一瓶,雪糕只拿一支,西瓜只拿一片」。有位外賣員在與周邊商家核實過冷飲可以免費拿走後,不忘對著「愛心冰箱」笑著揮了揮手,說了句「謝謝」。

主辦方:沒想到很多人主動出錢出力

北京首個「愛心冰箱」推出團隊的成員金子告訴記者,26日當天,她和同事陸續給冰箱里放了500元左右的水,「我們就在不遠的地方,時不時去照看一下,如果水不多了就往裡加。特別感謝提供冰箱的奶茶店,聽到我們的想法很支持,專門騰出一個冰箱來借給我們。而且後來我發現,這家奶茶店還把自己店的飲品做了好多,放在冰箱里免費發放」。

金子說,東大橋的「愛心冰箱」只是一個開端,希望在全市各個地方都會有這樣的冰箱,幫「城市超人」在伏天降降溫,為了號召更多人加入進來,金子在網上留下了聯系方式。昨天她告訴記者,已經有十幾位商家和個人表示希望贊助冰箱和冷飲,貢獻一份力,將愛心和正能量在首都街頭傳遞下去。

「還有的年輕朋友非常可愛,說要加入我們團隊,幫助搬水送吃的。」金子說,這些都讓她和同事意外又驚喜,也更有信心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

E. 在紐約和洛杉磯等地,為何出現了「愛心冰箱」

這是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連鎖反應。

而“愛心冰箱”的出現正好可以減緩這一“斷糧”帶來的不良影響。一些愛心人士將食物放在街邊的冰箱中,供人們免費取用。這是好人好事,是社會中人們奉獻愛心與提供無償幫助的具體體現。雖然“愛心冰箱”並不能解決飢餓問題,但卻可以保證一些人不至於被餓死街頭,減少社會不好的現象的出現。

F. 西安一餐廳外設「愛心冰箱」,供他人免費取用,這一舉動有多暖心


西安一餐廳外設“愛心冰箱”,供他人免費取用,這一舉動有多暖心?

西安一餐廳外設愛心冰箱供他人免費使用,這一舉動是非常的暖心的 ,夏天室外的溫度非常的高 ,也非常的炎熱 ,設立愛心冰箱 目的就是幫助路過的人 可以免費的領取一瓶飲料 ,

人生又好像是。一個調味盤,我們要嘗試它的酸甜苦辣咸。人生就是經歷這樣100次了的鍛煉。所以我們要富有愛心。在自己的生活中,要是客氣足,自己是有愛心的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困難永遠壓不到我低頭,那是因為我有愛心啊!愛心讓我很高興。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有愛心,要去幫助生活中需要更多幫助的人。要有愛心。要多做公益,多幫助山區兒童,讓他們都有愛心。

G. 你女朋友做過什麼讓你覺得很丟人的事情

做過。

她眼神慌亂地找到了我,然後猛地抱了我一下,她竟然被一頭關在籠子里的鹿嚇成這樣,都找不著北了,我都替她尷尬。

H. 北京街頭現「愛心冰箱」為誰免費提供冷飲西瓜

8月4日,環衛工人在北京街頭的「愛心冰箱」取用西瓜。該冰箱位於朝陽區東大橋一處奶茶店旁,冰箱內裝滿礦泉水和西瓜,冷飲均由奶茶店和其他愛心人士提供,供環衛工人、快遞員等室外高溫作業人群免費取用。

在6號線東大橋地鐵站A口外看到,一家飲品店外放置著一台冰櫃,冰櫃外麵包裹著一層藍色的宣傳紙,上面寫著「社會正能量補給站」,大大的「免費」二字醒目突出,「冷飲補給,隨取隨用」幾個字清晰可見。

放置「愛心冰箱」是飲品店老闆的想法。「他每天自費購買四五箱水,放在冰櫃里給高溫作業的人們喝,這些都是免費的。」

飲品店的員工說,飲品店老闆是一名公益人士,「老闆說,誰來做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去做。」

在現場觀察了一個多小時,期間,還真有多名環衛工人、快遞小哥自行到冰櫃前取用飲料。

希望這樣的正能量事情在社會中多點!

I. 德清愛心冰箱的感想作文四百字

愛,就是關心愛護,它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愛,生活上也少不了關愛,別人給予我們關愛,那我們更應該去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世界上才會充滿——愛!
關愛他人可以從小事做起,譬如你幫助一個同學輔導功課,一個好老師的一句諍言或幾句鼓勵的話,往往能給學生帶來不懈的動力,還比如你扶一個盲人過馬路,陪老人談心……這都是關愛他人的表現,如果你給予了別人關愛,那你自己心裡都是美滋滋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愛,所以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有創造的喜悅,所以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老師對我們有關愛,她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給予了我們關愛,他們的愛是偉大的!我們自己也要學會關愛,關愛別人,關愛自己!

J. 新加坡「愛心書架」變「空心書架」,你怎麼看

自2014年開始,新加坡開始推行俗稱「愛心書架」的圖書交換角落,大家可隨時捐出書本,任何人看到想要的書,都不用通過借書程序,也不用向管理員請示,就可閱讀書籍或把書帶回家,但最後得歸還到圖書交換角落。

新加坡目前在全島26間圖書館的其中12間設有圖書交換角落,包括宏茂橋、兀蘭區域、勿洛、芽籠東、馬林百列、紅山、裕廊區域、裕廊西、女皇鎮、碧山、中央和大巴窯。

然而,大家還記得之前我們說過的「愛心冰箱」成「空心冰箱」的事情嗎?這回就連愛心書架同樣逃離不了某些人的貪念,有人投訴說,在馬林百列圖書館的「圖書交換角落」,最近一年來了兩名大叔,每當有人捐書,他們就在一頭搶書,有時候甚至會因為搶書的事情而吵起來。

而他們搶書又是拿來幹嘛呢?據說是把這些原本要給公眾免費閱讀的書本拿去賣!

有人特意觀察他們,一天下午5點45分左右,其中一名70歲的大叔就拿著環保袋來到圖書交換角落,將上面的30多本書一掃耳光,包括一些雜志和兒童書籍。

拿了這么多書,大叔還不死心,又回到了圖書館,坐在一旁看報紙,眼睛卻是不是盯著圖書交換角落,一旦有人捐書,他又把書給拿走!

如此愛心再次被濫用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