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福祿貝爾學前教育思想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
福祿貝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是由內在的動機支配的。通過這些行為,幼兒才可以成長發展。保育者的任務是幫助幼兒除去阻礙生命發展的障礙,讓自我得到發展。命令式的、強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發展是無效的,而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自我活動。
2、游戲理論
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製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現在仍有很多幼兒園在使用。為了紀念福祿貝爾的貢獻,人們為他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碑的造型仿照了「恩物」中的球體、圓柱體等。
3、協調原理
福祿貝爾說,人不是單獨一人存在的,他是家族中的一員,社會的一員,也是民族的一員,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能夠得到真正的協調是最美好的事。
4、親子教育
福祿貝爾認為,要讓孩子在愛中成長,首先就必須教育母親。這或許是他幼時沒得到母愛的一種體驗吧。因此他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為母親們開辦的「講習會」,後來還專門寫了一本《母親之歌與愛撫之歌》。
5、明確了幼兒園的任務
福祿貝爾指出通過直觀的方法培養學前兒童,使他們參加必要的活動,發展他們的體格,鍛煉他們的外部感官,使他們在游戲中得到成長。
6、兒童的四種本能
福祿貝爾認為兒童共有四種本能,第一為活動的本能(即是—種創造的本能),第二為認識的本能(即揭示萬物的本能),第三為藝術的本能(即進行藝術創作的本能),第四為宗教的本能,是前三類本能的歸宿。教育的任務在於促進兒童內在本能的發展,以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由此,他把課程分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教育及數學、語言及語言教育、藝術及藝術教育四大領域。
(1)福祿貝爾擴展閱讀: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 。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對世界各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
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孩童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
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對0歲至入小學前兒童實施教育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
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
參考鏈接:網路-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
② 為什麼稱福祿貝爾為幼兒教育之父
1、福祿貝爾於1837年在德國布蘭肯堡由福祿貝爾創辦的學前教育機構,1840年正式命名為幼兒園。意思是:幼兒園是花園,兒童是花朵,教師是園丁。從此幼兒園這一名稱便被世界各國採用。在這時福祿貝爾創立了一套幼兒園體系,研究了幼兒園的工作內容和教學方法,積極宣傳設立幼兒園的必要性,開辦講習班,訓練大批教師。主張以兒童為中心的自由教育,把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基礎。認為兒童有活動、認識、藝術和宗教四種本能。游戲是幼兒生活中最快樂的活動,是表現和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最好的活動形式。幼兒園里使用福祿貝爾創制的玩具,稱為「恩物」,用來進行各種游戲,認識物體形象,發展幼兒的感官。在幼兒園里,獎勵集體性的運動游戲、集體園地中的栽培活動以及集體進行的恩物游戲。它是不論家庭出身、境遇和學前任何年齡的幼兒保育設施。 2、幼兒園的教育方法是: ①禁止對兒童進行恐嚇性教育; ②禁止對兒童進行褒獎性教育; ③不要教育孩子打扮自己,以免喚起兒童的虛榮心; ④了解兒童固有的本性,並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施以相應的教育; ⑤不要對兒童說假話,以免養成說謊習慣。福祿貝爾被譽為幼兒園之父,對許多國家產生過很大影響。
③ 請問:福祿貝爾的學前教育思想是什麼
福祿貝爾把天賦力量解釋為人和宇宙萬物普遍賦有的「神的本原」的體現。教育的目的就在於揭露潛存於人內的「神的本原」。
福祿貝爾認為,游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尤其是活動本能因而對兒童的教育,不應加以束縛、壓制,也不應拔苗助長,而是應當順應其本性,滿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園丁順應植物的本性,給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適的日照、溫度。
如此,蘊含在人裡面的神性將得以在人性里逐步被喚醒而體現出來。
根據上述觀點,福祿貝爾認為,游戲和手工作業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而知識的傳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兒園上課只需要用口語,不需要學習文字。而教師最主要的責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導、設計各種游戲活動。
福祿貝爾相當重視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備,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視環境的設置,主張幼兒園必須設置花壇、菜園、果園。
福祿貝爾認為人類生命的發展,是由一點連續進行,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類發展階段,連續由內部進行,彼此是有關連的。
福祿貝爾曾批評一般父母,說有的父母對青少年時期的兒女,要求他們的行為各方面要像青年。
福祿貝爾特別期望父母不要對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錯誤的要求,生命的發展乃是連續性,如此的要求會妨礙他們未來的種種發展。福祿貝爾曾特別強調,對正常的兒童,不能從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
(3)福祿貝爾擴展閱讀:
福祿貝爾思想的影響:
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對世界各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19世紀末,在美國形成了福祿貝爾主義,影響遍及世界各國。
著名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自認通過玩福祿貝爾的恩物,深受其影響。Norman Brosterman的發明幼兒園這本書揭示了福祿貝爾對萊特現代藝術的影響。
④ 福祿貝爾是誰,是什麼時期的,著作,貢獻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德語: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
。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對世界各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
主要著作
《人的教育》(Die
Menschenerziehung,
die
Erziehungs-,
Unterrichts-
und
Lehrkunst,1826年)
《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1843年)
《幼兒園教育學》(1861年)
成就
1820至1824年福氏寫了七篇論文,1826年出版了《人性教育》Menschen-eryiehung,由本書可以了解福氏的教育思想,當時(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一般德國的思想,內容上尚未有如福氏這樣的調和了宗教、哲學及藝術的思想教育。《人性教育》的基礎論是提倡神、自然和人類的關系,人性教育目標及教育原理。
福氏的宇宙觀是萬物中有一永久不滅的法則,此法則乃萬物賴以生存,並支配及統一萬物,此統一者就是神。他的人生觀「永久不滅法則」神所創造的事物──人、自然。能了解自然科學的法則,而制定法則者就是神。福氏認為宇宙乃是一個調和、偉大的有機體,把自然科學和基督教的神使之渾然一體乃福氏「人性教育」的基礎論。
但福祿貝爾並不盲從,他辨別斐氏教育法的優、缺點,特別研究戶外游戲,了解游戲是發展兒童精神、情緒、身體的強大力量,觀察全神貫注做游戲的幼兒、兒童、少年、青少年,可以發現他們充滿著高貴的神情和強壯的體力,游戲陶冶了優良的精神,在散步中發現大自然對人類的益處,培養人們高尚、安靜、思考力各種優良的精神,所以,人類當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福祿貝爾一生難忘斐氏的鼓勵,但福祿貝爾覺得教育法並不完美。在精神方面缺乏統一,因此,福氏決心離開而回到故鄉。福氏再
進入德國大學,研究自然科學,1811年進Gottingen大學,感覺要研究人類的教育必須廣泛地在各方面學習,所以,他研究了語言及物理、化學、礦物、天文等自然科學。
⑤ 福祿貝爾認為兒童有哪四種本能
福祿貝爾認為兒童有哪四種本能?答:福祿貝爾認為兒童的四種本能是:第一為活動的本能(即是一種創造的本能),第二為認識的本能(即揭示萬物的本能),第三為藝術的本能(即進行藝術創作的本能),第四為宗教的本能,是前三類本能的歸宿。教育的任務在於促進兒童內在本能的發展,以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由此,他把課程分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科學及數學、語言及語言教育、藝術及藝術教育四大領域。
⑥ 福祿貝爾的作品有哪些
福祿貝爾(1782-1852)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
福祿貝爾創辦了第一所被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或者說他首創了「沒有書的學校」——幼兒園,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創制了一套供他們使用的活動玩具,並稱之為「恩物」。
代表作:《人的教育》、《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幼兒園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