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正午是幾點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85 2025-07-09 16:56:35
重慶農商行a股票代碼 2025-07-09 16:49:12
白糖價格走勢 2025-07-09 16:30:51

正午是幾點

發布時間: 2021-11-12 00:36:29

Ⅰ 一天中上午、中午、下午各是幾點到幾點

上午——早上八點到十二點。

中午——二十四小時制的12:00或十二小時制的中午12時左右,為一天的正中。太陽在子午線上方時。

下午——正午十二點到十八點。

傍晚——18:00-20:00。靠近晚上的時候。日落不見而天色未黑,天色先黃後暗,所以亦稱「黃昏」。指日落左右的時間,即日光至晚上的過渡時刻。

(1)正午是幾點擴展閱讀:

十二小時制是一個時間規則把一日二十四小時分為兩個時段,分為上午和下午。

每個時段由十二個小時構成,以數字12、1、2、3、4、5、6、7、8、9、10、11依次序表示。上午時段由午夜至中午,而下午時段由中午至午夜。

目前,十二小時制仍然是大多數指針式鍾表顯示時間的方法,注意鍾面上數字沒有0,但有12,所以起點是12。24小時制的0:30,在鍾面上讀成12:30,再加meridiem進行區分上午下午。

Ⅱ 正午時候分,指的是幾點

午時,是一個時辰,用現在時間就是兩個小時,正午時分,就是中午十二點和一點。

Ⅲ 正午和正子時分別是幾點幾分

午時: 11點-上午13點

正子時是夜裡24點,正午時是中午12點。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十二時辰點點滴滴。吃貨的十二時辰,北京十二時辰,杭州十二時辰、晉江十二時辰,珠海十二時辰,大理十二時辰,高校十二時辰。

(3)正午是幾點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每一時辰的前一小時為初,後一小時為正。比如7時叫辰初,8時叫辰正,9時叫巳初,10時叫巳正。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相當於24小時,每個時辰等於2小時。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午時三刻」就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分12秒。俗話說「女孩難得午時貴」,意思是說午時出生的女孩是最為好命的。

又傳說子時、寅時、辰時、酉時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人必定人中龍鳳,日後必能成大事,有成為達官貴人的好命。破曉是指早晨剛開始發亮,朝陽或好似朝陽發出光亮,他並不是精確的時間名詞而是一個時刻。一般是4、5、6點鍾天剛亮的樣子。

Ⅳ 正午是什麼時辰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正午指中午12點,屬於午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此時太陽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Ⅳ 正午是幾點

12:00

Ⅵ 正午是幾點

正午指的是中午的十二點。在古時候有午時三刻這一說法,這里的三刻指的是四十五分鍾,而一刻十五分鍾這個說法是出自《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書。除了一刻鍾之外,還有一盞茶、一炷香等的說法。

相關說明

唐 李廓 《夏日途中》詩:「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一:「貓眼早暮則睛圓,正午則如一線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人又言二月朔日正午有日華,而人愈不得見。」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

Ⅶ 正午的時間是幾點

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故正午指12點。

正午出處:

唐 李廓 《夏日途中》詩:「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

譯文:

樹林夾著炎熱的道路,中午時候路神行人稀少。

古代計時法將一天一夜分為十二時辰,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十二時辰制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計時方法(記時方法)是因應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來的。記時方法包括日期規劃和時間規劃。日期規劃,就是編制行事歷明確日期;時間規劃,就是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是編制行事歷的基石;同時編織行事歷的方式,同樣反作用於時間的規劃。本詞條主要討論時間規劃。

歷史上,中國古人的記時方法,主要有十六時辰制、十時辰制、百刻制、十二時辰制、以及隨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這里說的「時辰」,指的是時段。

十進制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因此早期的歷法、時間才用了十進制。陰陽五行歷,屬於十月太陽歷;十時辰制,則是時間的十進制劃分。在十時辰的使用早期,選擇了若干關鍵性的自然現象、生物反射、生活習慣作為時間的節點,幫助人們認知時間。到後來,才逐漸轉變為使用數字、或天乾等代碼來表述。

據《隋書.天文志》,白天的五個時間節點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個時間節點為:甲、乙、丙、丁、戊。夜晚的五個時間節點,逐漸轉變為夜間安全巡邏時的附加授時節點,稱為五鼓、五更,一直延續到清末。

以上內容參考:古代計時_網路

Ⅷ 正午時分准確是幾點鍾

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故正午指12點。

正午出處:

唐 李廓 《夏日途中》詩:「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

譯文:

樹林夾著炎熱的道路,中午時候路神行人稀少。

古代計時法將一天一夜分為十二時辰,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十二時辰制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8)正午是幾點擴展閱讀:

午時三刻

古代自唐以後將十二個時辰分為初、正兩個部分,午時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這種午正三刻並非是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最接近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是午初三刻,即現在的十一時四十五分。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百刻制(清以後改為1日96刻),《說文》:「漏以銅壺盛水,刻節,晝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時三刻約當日11點45分。北京午時三刻時西安將近正午十二點,太陽正當空,是地面上陰影最短的時候。此時,正是大氣、地表、雲層等接收了太陽輻射,從而使周圍環境溫度大幅上升的時候。

Ⅸ 中國黃歷正午時是幾點鍾

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代替,這是中國文化非常獨特的地方。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
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
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
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
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時辰
相等於現在的時間
,配上的動物及原因
子;zi
(晚上
11
時正至凌晨
1
時正)

鼠在這時間最躍。
丑:chou
(凌晨
1
時正至凌晨
3
時正)

牛在這時候吃完草,准備耕田。
寅:yin
(凌晨
3
時正至早上
5
時正)

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mao
(早上
5
時正至早上
7
時正
)兔
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
chen
(早上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

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si
(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

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wu
(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wei

下午
1
時正至下午
3
時正


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shen

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

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you
(下午
5
時正至晚上
7
時正)

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xu
(晚上
7
時正至晚上
9
時正


狗開始守門口
亥:hai
(晚上
9
時正至晚上
11
時正)

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Ⅹ 幾點的時候才算正午

現在普遍認為是中文12點算是正午,但在古時因為一個時辰為2個小時,那是的正午認為是11點到下午1點中期間為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