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女子為什麼讓導游學狗叫
有8月11日報道,在湖南張家界,一名深圳女遊客,在當地一家旅行社購買原價為228元的門票,然而導游卻收取338元。隨後導游作出相關的解釋,可女遊客不依不饒,並辱罵導游:「窮山惡水出刁民」,要導游「學狗叫道歉」。後經導游朋友圈傳播散發後,引發一些人的「公憤」,一些「怒氣填胸者們」(導游的朋友或當地人)來到女遊客所住酒店打砸,希望得到「道歉」。
就事論事,過程並不復雜,翻來覆去圍繞「道歉」在展開。只可惜,在「索取道歉」由頭很足的情況下,無論是「遊客方」還是「導遊方」,「對應的吃相」都顯得有些難看。雖然,後續的報道中顯示,公安機關介入處理,當事遊客已經離開張家界,但事情本身所反映出的「道歉」模式,不免讓人感到遺憾。
任何群體之中,都會有職業道德殘缺的個體,犯錯懲處雖然沒毛病,但是卻隱藏著一定的邊際。就如「女子讓導游學狗叫事件」中的導游,就算他(她)真的有欺騙遊客,也應該屬於職業范疇內的事情,應該以職業規則對其懲處,而非利用遊客的私人尊則進行懲處。
事實上,就算私下懲處,也應該有一定的邊際。遊客索取道歉的要求,是可以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具體的道歉方式:「學狗叫」,顯然有悖個體在人群中基本的「公共人格」存在,所以才會引發後續的「酒店打砸事件」。
當然,「酒店打砸事件」的反應,事實上也是一種超限的行為。無論如何,雙方索要道歉的過程,都沒有體現出「道歉的接納性」,而是將「對峙的攻擊性」體現的一覽無余。到最後,只能是自作自受,活該吃相難看。
其三:「變相整人」的邏輯里,玩的就是發泄和控制。
從遊客方、導遊方前後的對峙過程來看,他(她)們彼此的「道歉」索取,都早已超出道歉的范疇,而演變成一場發泄和控制的游戲。就事論事,「人學狗叫」真的不如「狗叫」好聽,「酒店打砸」也難以解決被侮辱的事實。但是,我們會發現,在具體的沖突中,占上風的一方,有意在實現局面中的「發泄和控制」,以此獲得某種存在感。
事實上,我們很清楚「338元」和「228元」意味著什麼,對於遊客來講僅是「110元」的差錯,但就索取道歉的過程中,卻顯現出「錢不是事兒」,「整人才好玩兒」的雞賊邏輯。不過,當第一場對峙(讓導游學狗叫)結束後,第二場對峙「酒店打砸」便順勢上演,但上風者卻成為遊客方。
⑵ 遊客為何讓導游學狗叫
8月9日,在湖南張家界,一名深圳女遊客在當地一家旅行社購買原價為228元的門票,然而導游卻收取了338元。
後經導游朋友圈傳播散發引發公憤,怒氣填胸者們來到女遊客所住酒店打砸,希望得到「道歉」。
媒體電話聯系張家界旅遊局團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處理,該遊客已離開張家界。
張家界旅遊局團委辦公室歐先生:「是有這個事情,公安機關已經介入處理了,目前遊客已經離開張家界了,因為這個事情當時我不在現場,到後面會有新聞發言人做出合理的解釋,張家界市市委宣傳部這邊,應該到時候在網上會有對整個事情的通報。」
目前,事件正進一步調查中。
這件事雙方都有錯。
來源;看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