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誤入歧途2
擴展閱讀
簡單看股票盤 2025-07-11 09:45:39
股票價格與均線 2025-07-11 09:42:32

誤入歧途2

發布時間: 2022-01-10 17:15:51

⑴ 誤入歧途的名人事例

愛迪生,被譽為天才發明家,然晚年剛愎自用,篤信上帝研究神學,卻無建樹;
小甜甜布蘭妮,出道時以清純少女聞名,成名後私生活糜爛,人氣驟跌。

李白,年輕時放盪不羈,一老嫗以鐵杵諷喻之,方見悔改;
奧巴馬,十幾歲時嘗為癮君子,酗酒吸毒,後痛改前非,平步青雲。

⑵ 哪些星座最易誤入歧途(2):白羊座

白羊座:12星座中最沖動的星座,經不住誘惑容易誤入歧途

白羊座的性格太過於沖動了,很容易被激怒,禁不起別人的激將法,經常會因為這樣的一個性格缺陷,而被牽入了歧途,白羊們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太差了。對於一些不法的事還必須,很容易被踏過去,走上不歸路。

⑶ 誤入歧途是什麼意思

誤入歧途的解釋:誤:受惑;歧途:錯誤的道路。由於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誤入歧途:漢語成語,貶義詞,拼音:[wù rù qí tú],

解釋:誤:受惑;歧途:錯誤的道路。由於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寫於深夜裡》:「然被告等皆年幼無知,誤入歧途,不無可憫。」

茅盾《子夜》五:「我也很知道這班人也是受人愚弄,誤入歧途。」

造句例句:

1.他因一念之差誤入歧途,斷送美好前程,如今後悔莫及。

2.有的學者不負責任地鼓吹一些稀奇古怪的觀點,常使涉世不深的年青人誤入歧途。

同義詞:誤入迷途、歧路亡羊

反義詞:迷途知返

⑷ 誤入歧途_2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誤入歧途_2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誤入歧途·楔子
秋ㄖ周末的午後,偶來一陣雷雨,將落地窗外羊蹄夾的葉子擦得晶瑩翠綠。
終ㄖ繁忙的易昊勤偸得浮生半ㄖ閑,陪新婚嬌妻慵懶地斜躺在靠窗的長椅仩,柔柔低語。輕快的鋼琴樂聲回蕩阝邊,像是和庭院里的雨聲一爭高下。
垂著眼睫假寐的溫柔忽地睜開明眸,「糟糕,我竟然忘了沈婕汝要搭今天下午四點的飛機回香港。」亻家大老遠的特地來參加他們的婚禮,總該禮貌
的去打聲招呼。
「她不會有時間見我們的。」易昊勤舒服地摟著薆妻,嗅間她頸肩処的馨香。
「怎麼說?」
「白皓勻從昨兒晚仩就沒離開她下榻的飯店,還特地茭代不許閑雜亻等打擾。」易昊勤一早打電話過去,希望邀他倆一起吃個飯,哪知道亻家根本沒空。
「他們又……死灰復燃了?」溫柔依她淺薄的個亻綪鱤經歷判斷,夫妻倆各居一方,不是分居就是離婚,也就是說鱤綪呈現熄火狀態。
「不,他們的鱤綪從來沒斷過。」易昊勤說:「只是這回,白皓勻大概再也不肯輕易放走沈婕汝了。」
溫柔眨著瞇……

⑸ 第一次犯 叫什麼誤入歧途,,第二次犯, 在一次犯,有一句這樣的句子來的怎麼說的l來的

明知故犯

⑹ 誤入歧途的歧途什麼意思

意思是:比喻錯誤的道路、不同的途徑。
1.亦作「 歧塗 」。 1.岔路。 清 趙翼 《放歌》:「誰教東馳西騖多歧塗,貪如奪標棄如屣。」《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兩旁歧途曲巷中有無數的車馬輻輳。」 寧調元 《游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游諸子》之一:「亡羊已為歧途誤,功狗翻先狡兔烹。」
2.比喻錯誤的道路。 清 陸繼輅 《序》:「吾 常 自 荊川 之歿,此道中絕。後有作者,復趨於歧塗,以要一時之譽。」 宋慶齡《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已經走上了歧途。」
3.謂不同的途徑。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今地球萬國,異文並列,審音、解字、聯句、纂文之難易,截然歧途,不可混合。」
4.意思:錯誤的道路或者是其他不同的途徑。
總結: ①岔路:歧途曲巷|亡羊已為歧途誤。 ②比喻錯誤的道路:誤入歧途|他利令智昏,走上了歧途。

⑺ 誤入歧途的名人例子有哪些

1,反面事例:(給你說下面這個吧,不是說謙讓就是誤入歧途,只是想讓你明白,不符合當下現實社會的特點該改的得改)
三國時期的孔融,人說融八歲能讓梨,就是因為他的謙讓,一世無為。他把太史慈讓給了劉綏,最後被孫策收取。他把北海讓給了曹操,最後因為不知變通被曹操殺了。亂世時期,你不狠就得死,他能活那麼老,也說明他的運氣確實很好。該讓不讓,該爭不爭。是非不分,不識時務。只有取死之道爾。

2,正面事例: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 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遊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用這些這些古代的事例行嗎?當代的應該也有,只不過沒有好好整理,所以一時半會寫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