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為何又叫敬老節呢
重陽節之所以又稱作敬老節,原因在於這個節日的時間是農歷九月初九,而“九九”則蘊含長長久久,長壽安康之意,所以在進入近代之後重陽節也被稱為敬老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都源自於古人對天象的崇拜,重陽節亦是如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重陽節便已經出現並且被記載於《呂氏春秋》之中。不過“重陽節”這個名字最早見於三國時期的文獻之中,其相關習俗則是在漢朝時期得到普及。
其實早在漢朝時期古人便會在重陽節這一天設宴求壽。時至今日,依舊有一些地方仍舊保持著這個風俗。除此之外,另一重陽節風俗“登高”其實也與祈求健康有關。農歷九月初九正好是秋季,這個季節十分適合爬山,而爬山有利於身心健康。所以現在每年重陽節時,依舊會有專門組織老人登山的活動。此外,重陽節還有賞菊、曬秋等習俗。
Ⅱ 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是為什麼
農歷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在古代《易經》,「6」被指定為負數,「9」被指定為正數。9月9日,日月合陽,重陽,又名九九九。古人認為這是值得慶祝的幸運日,他們很早就開始慶祝這個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豐富多彩,浪漫,一般包括觀光相慶、登高看菊花、種植山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等活動。
古代,「9」是「正數」和「極數」,意思是天高「9天」,天涯「九千」。9是信仰中最值得尊敬的神秘數字。9月初9日,日,月都是9日,雙九,因此被稱為「雙九」。同時,由於兩個正數的組合,有時被稱為「重陽」,所以當天是重陽節。「九九」和「九九」是諧音,九是數字中最大的數字,意味著長壽,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九九重陽」被認為是祝老人長壽的好日子。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部分地區將夏歷9月9日定為「老人節」,倡導整個社會樹立長老、敬老、愛心、養老的風尚。
Ⅲ 重陽節為什麼是老人節老人節是幾月幾號
Ⅳ 重陽節為什麼又稱為老人節
在古代,菊花象徵長壽,茱萸也可以入葯,而九這個數字也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所以有些地方也習慣把重陽節稱為「老人節」。
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節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Ⅳ 重陽節是不是老人節重陽節為什麼叫老人節
重陽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了當時北宋重陽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吃花糕。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
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Ⅵ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為什麼
因為中國的數字文化。在中國人民的觀念中,九有著長久的意味。所以普遍的觀念認為,重陽節之所以被定為老年節,就是因為中國人圖吉利,認為九九有久久的意味。再加之九是最大的數字,因此九月九就被賦予了「久壽」的含義。而隨著這種觀念的傳播,九月九的重陽節也就慢慢有了老人節的稱號。
而近些年來,中國人又賦予了重陽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敬老。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農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而到了2012年,更是通過法律將農歷九月九日明確規定為老年節。
Ⅶ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
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就是老人節。
在外工作的人們都會回家陪伴家中的老人度過這個節日,還會帶著老人出門遊玩一番,讓老人們的心情更加的開心。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只不過古時候的重陽節並不是老人節,而是和親朋好友登高望遠,佩戴茱萸躲避災禍的日子。
直到1989年,中國政府才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因為「九九」有長久、長壽之意,這是國家對於老人們最好的祝福了。每年的這天,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幫助老人們慶祝節日,還會效仿古代的登高望遠,帶著老人們秋遊賞景,感受不一樣的風景。
重陽節民間習俗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