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洋垃圾禁令
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與均線 2025-07-11 09:42:32
東旭光電b股股票價格 2025-07-11 09:36:22
飛鶴奶粉3段 2025-07-11 09:14:35

中國洋垃圾禁令

發布時間: 2022-01-28 11:22:04

A. 中國洋垃圾進口禁令讓英國無措無能力處理嗎

「英國馬上就要面臨塑料廢物的堆積問題。」新年伊始,英國各大媒體集體發聲。引發英國輿論的關鍵是中國對「洋垃圾」的進口禁令,其相關條例就在近日生效。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去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根據該實施方案,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廢紡織原料、釩渣等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

目前,英國正在思考垃圾的未來去向,短期做法是將廢物出口到越南和印度,但這些國家能夠接受的規模有限,如果焚燒還將面臨一系列環境問題。

英國2日稱,目前一切還沒有定論,還不清楚英國將如何達成這種長期目標,以及如何解決中國禁令帶來的短期危機。

對此,BBC指出,任何焚燒塑料廢物的行動都會遭到環保團體的強烈抵制。

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路易絲·艾奇(Louise Edge)說,「焚燒是錯誤的選擇——這是一種高碳排放和不可再生的方式,還將帶來有毒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如果你建造了焚燒爐,它將在未來20年內加劇一次性使用塑料市場的形成,而這正是我們現在需要減少的。」

同時,英國地方政府協會(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的彼得·弗萊明(Peter Fleming)也對BBC表示,「顯然焚燒將發揮一定的作用,但並不是英國所有地區都有垃圾焚燒爐。」

弗萊明說,「這是一個挑戰——但只是在短期內……我們會應對的。從長遠來看,我們需要一個更明智的垃圾處理策略。」

綠色和平組織的路易絲·艾奇將矛頭對准了英國政府,「政府不斷推延決策,推卸責任,搞得我們一團糟。」

據BBC報道,英國環境大臣邁克爾 高夫(Michael Gove)承認他對這個問題確實有點後知後覺。

高夫告訴BBC,他的長期目標是減少經濟結構中的塑料製品使用量,減少塑料的類別,簡化地方當局法規來使人們更加容易判斷什麼是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來提高回收率。

高夫也表示,英國必須「停止向海外輸送垃圾」。

此外,對一次性使用塑料製品的征稅問題,根據回收廢料難易程度採用的浮動稅率,改變垃圾分類方法以達到中國的垃圾分級新要求等舉措,也成為英國方面正在討論或是已經實行的方法。

也有聲音指出,中國的禁令對英國回收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英國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產品和市場,重建一些因中國的禁令而失去的產能。

中國「洋垃圾」問題已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源於對改善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

中國環保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郭敬在去年7月介紹稱,過去有一部分進口原料的固體廢物在彌補國內資源短缺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此前,中國的廢料回收公司每年都從其他國家進口數百萬噸的廢物,作循環再造之用。據國際再生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Recycling)估計,中國2016年從歐洲、日本和美國進口了730萬噸廢料膠和2700萬噸廢紙。

但是郭敬也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暴露出不少問題。一些國家通過多種方式將固體廢物轉移到其他國家,有的甚至是非法出口。這些廢物污染了環境,損害了群眾的身體健康。尤其是「洋垃圾」問題,已經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郭敬特別介紹,國內外都有一些不法商人為利益非法進口、夾帶走私「洋垃圾」,造成不少環境問題,必須嚴厲打擊查處。

1月2日,報道稱,自2017年3月1日以來,中國多部門已經開展了4次集中打擊洋垃圾的整治行動。然而,洋垃圾仍有屢禁不絕的趨勢,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有巨額利潤吸引。


報道稱,一些國家之所以將垃圾出口,是因為很多國家嚴禁在垃圾回收和處理過程中對環境有破壞,並強制企業對垃圾進行再利用。但垃圾處理和再利用費用較高,所以不少外國企業盯上了此前管理較松的中國市場。而我國一些不法分子則用買垃圾的價格買回這些廢料,稍經加工便以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價格賣出。制度上的漏洞,監管上的漏洞使固體洋垃圾不斷流入我國。

為此,我國有關部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形成多部門合力,依法嚴厲整治洋垃圾走私、收購、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

中國垃圾進口禁令的影響已開始顯現。迄今中國內地有數十人因試圖進口非法垃圾被捕;在中國香港,廢紙堆積在街頭,因為這些垃圾無法再進入中國內地。

B. 中國拒絕處理洋垃圾後,地球會因為垃圾過多變成垃圾場嗎

近日,受垃圾無地可運的影響,英國倫敦市中心的幾十家星巴克宣布每杯咖啡漲價5便士;反之如果能自帶杯子,那麼便優惠25便士。中國全面啟動洋垃圾進口的禁令,讓許多發達國家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類似的「蝴蝶效應」。

作為曾經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中國的一紙禁令切斷了全球經濟的「黑色產業鏈」,讓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垃圾經濟」面臨十分尷尬的遭遇,希望能重新進口;預計在澳大利亞,約有619000噸的材料(價值5.23億美元)將受到影響;英國每年向中國運送的50萬噸塑料或將沒有能力處理;在美國,媒體甚至用「混亂」來形容洋垃圾禁令之後美國垃圾處理的情況。

C. 中國洋垃圾禁令的好處和壞處

它說明了國家,注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利益平衡點。更加註意長遠利益與發展的持久性

D. 中國「洋垃圾」禁令 是機遇嗎

2018年年1月1日起,中國的一項新規正式生效——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在內的24種固體廢物。這一法規的出台,對中國和多年來向中國出口「洋垃圾」的國家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加快提高垃圾源頭化、本地化處理能力才是出路。看看北歐國家,他們還在愁垃圾不夠,因為他們能用最先進的科技將垃圾高效轉化為能源。從包裝設計到回收處理,從政府政策到個人生活習慣,產業鏈各環節以及全社會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中國這個最大、最方便的垃圾處理場的「關閉」,也許正孕育著新的機遇,中國將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迎接挑戰。

E. 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英美垃圾回收站崩潰了嗎

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後,歐美垃圾的下一步去向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讓西方國家感到不安的是,中國騰出來的這個缺口,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無法填補。進入12月以來,英美多家媒體密集報道了該國因為中國垃圾禁令,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中國進口的洋垃圾一度佔到世界垃圾出口量的一半。今年7月份,中國政府宣布自2017年年底起,中國將不再進口包括廢棄塑膠、紙類、釩渣、紡織品等24類外來垃圾,並嚴格限制其他進口廢料的污染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加拿大中文報」,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如果中國不再進口洋垃圾,歐美各國會怎麼樣?

自從今年夏天中國宣布將從2017年9月禁止進口24類垃圾回收物後,目前這個禁令的效應逐漸在美國、英國的回收產業、居民生活、垃圾處理上產生威力。

全面禁令將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實行,用英美垃圾回收商的話來說,就是「用不到6個月的時間,來改變我們20年的垃圾處理體系。」

中國政府雖然下定決心禁止洋垃圾的進口,但是要想擺脫洋垃圾的窘境,還需從培育公眾環保觀念和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兩方面下功夫,否則即便全面禁止了洋垃圾進口,在利益的驅動下,還是容易滋生洋垃圾「偷渡入境」的地下交易

F. 中國禁進口「洋垃圾」為世界回收行業敲警鍾了嗎

英媒稱,中國決定從2017年年底禁止進口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可回收垃圾產品。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1日援引泰晤士報報道,中國的作法是在減少和清潔環境污染努力的一部分,無可厚非,但中國全面禁止從國外進口可回收性垃圾,將引起連鎖反應並對全球產生巨大深遠影響。

同時,北京政府擔心中國的環境惡化以及公眾健康等。此外,隨著中國環保意識的加強,國內的回收也在增加,因此當局希望能更多地利用國內的回收資源,而非依賴進口的回收廢品。

布魯奈特則表示,中國的禁令也給全球的回收行業提出了一個挑戰,他們必須要適應新的環境,並通過投資新技術和垃圾分類提高回收廢品的質量。

一些人士認為,可以把中國的禁令視為敲響警鍾,旨在讓各國政府和回收行業行動起來,投資回收行業以及提高其競爭力,但這要花一定的時間。

慢慢來吧。

G. 中國垃圾禁令什麼時候

1.去年7月,中國政服宣布,為了解決國內的污染問題,2018年1月起開始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在本月23日於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委員會會議上,美方代表就要求中國取消這一禁令。
2.「我們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實施並修改這些措施,遵守全球現存廢料貿易標准,這為透明、有利於環境的商品回收貿易提供了一個全球框架……中國對可回收商品的進口限制導致全球廢料供應鏈從根本上中斷,讓它們無法有效地再利用,走向廢棄。」一名參會的貿易官員援引這名美國代表的話說。
3.目前美國約有三分之二的廢品在其境內處理,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出口到全球150個國家,其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廢品出口地,佔了大約40%的份額。因此,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讓美國垃圾出口商措手不及。
4.美國西海岸的許多州從今年1月開始就面臨著廢品堆積的問題,俄勒岡州一個廢料回收商今年1月底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稱,從年初開始,他的庫存已經「失控」。
5.美國廢品回收業協會(ISRI)高級主管阿迪娜·阿德勒今年1月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中國此次頒布的標準是空前的,要在半年的時間內適應這個變化,對於美國的企業而言「幾乎不可能達到」。

H. 中國禁收洋垃圾後法國造紙商為何會高興

中國頒布「洋垃圾」禁令,曾引發不少西方「垃圾」出口國的恐慌。但法國有一撥人,卻為此高興不已。

中國「洋垃圾」禁令致法國原材料價格下跌

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國向24類境外固體廢物關上了大門,其中就包括未分揀的紙類廢品。

在此之前,中國會從歐洲(尤其是法國)回收紙張和紙板。法國造紙行業工會(Copacel)的負責人在采訪中透露,隨著廢紙出口量的大幅下降,法國出現了「原材料過剩」的情況。

「洋垃圾」禁令實行後,法國紙類廢物的產生量並沒有變化,但幫他們處理廢紙的公司卻少了,法國原材料的價格也隨之降低。

法媒體消息,造紙行業工會副主席伊夫•埃爾博爾(Yves Herbault)對此認為,「歐洲和法國的造紙商們需要回收紙張和紙板,這在短期內對他們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不啻於一個意外驚喜。

I. 中國「洋垃圾」禁令實施有何意義

5月5日報道境外媒體稱,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回收資源」進口國,許多國家視為理所當然,但北京決定今年1月起禁止進口24種可回收廢棄物,此舉令各國「手忙腳亂」。如今禁令已經實施四個月以上,資源回收出口商仍忙著「另謀出路」。

如今,中國大陸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益重視空氣和水資源污染問題。中國大陸已關閉數萬家污染嚴重的工廠,推廣採用可再生能源,大量發行綠色債券。

報道稱,不過,中國大陸仍有一段長路要走。盡管如此,在環保組織眼中,中國大陸禁收24種廢棄物仍是一大勝利,此舉不但讓中國大陸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干凈,也迫使各國加強處理自己的「可回收資源」。

J. 中國開始什麼時候禁止洋垃圾

中國在2017年7月決定禁止進口的「洋垃圾」有4大類共24種,分別是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8種、未經分揀的廢紙1種、廢紡織品原料11種和釩渣4種。從去年12月31日起執行。

中國自2018年年底起還將禁止另外16種廢金屬、化學廢品的進口:

一、將廢五金類、廢船、廢汽車壓件、冶煉渣、工業來源廢塑料等16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自2018年12月31日起執行。

二、將不銹鋼廢碎料、鈦廢碎料、木廢碎料等16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自2019年12月31日起執行。

(10)中國洋垃圾禁令擴展閱讀:

從2018年一開始,我國就宣布了公告,禁止洋垃圾進入國內市場,這個歐美等國家帶來很大的困擾,一時間讓他們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垃圾了。

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稱,中國向世貿組織提交的文件中指出,進口廢料中有大量「骯臟、甚至有害的廢物」混在可用作原材料的固體廢物中,嚴重污染中國的環境。

由於新政策的執行,「洋垃圾」禁令沖擊最大的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過去高度依賴中國接收廢塑料,如今指望增加本國內的廢塑料回收處理能力,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見效,而且可能仍不足以負荷所有本國產出的垃圾。

有業內人士表示,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在趁此出台了大量積極的應對措施。這一波中國「洋垃圾」禁令沖擊波,對全球環境治理而言或不失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