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2017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
擴展閱讀
簡單看股票盤 2025-07-11 09:45:39
股票價格與均線 2025-07-11 09:42:32

2017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

發布時間: 2022-01-28 12:53:21

① 新聞聯播什麼時候沒正常播放過

新聞聯播歷史上的節目延時:
1.時長:124分鍾
時間:2012年11月15日
原因:播送十八大閉幕新一屆領導班子簡歷
2.時長:120分鍾
時間:1997年2月20日
原因:播送鄧小平同志逝世相關新聞
3.時長:60分鍾
時間:2012年11月14日
原因:播送十八大閉幕各項決議通過及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委委員名單
4.時長:60分鍾
時間:2012年11月8日
原因:播送十八大開幕及十七大報告
5.時長:49分鍾
時間:2008年8月9日,2010年5月1日
原因:播送奧運會開幕相關新聞,播送世博會開幕的相關新聞
6.時長:47分鍾,40分鍾
時間:2009年12月20日
原因:播送澳門回歸十周年大會相關新聞
7.時長:42分鍾
時間:2012年10月15日
原因:播送西哈努克去世相關新聞
補充:該條新聞作為口播在19:37播出,前面播出了幾條時效性不強的新聞,疑似在等待國家領導人悼念消息,但時間緊迫,片子並未製作出來,隨即改為口播結束節目。
8.時長:40分鍾
時間:2013年3月17日
原因:播送新領導人講話相關新聞
9.時長:38分鍾
時間:2008年9月16日
原因:播送國家衛生部門檢驗相關三聚氰胺問題產品階段性檢查結果。
補充:該消息為節目開始後突然接收到的消息,邢質斌用10分鍾看稿口播,成為新聞聯播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口播。
10.時長:38分鍾
時間:2010年8月8日
原因:播送舟曲特大泥石流救援相關新聞
11.時長:37分鍾
時間:2009年10月1日
原因:國慶閱兵和群眾遊行慶祝活動
補充:當晚新聞聯播檢閱新聞長達33分鍾,成為新聞聯播歷史上單條新聞最長的一次。
12.時長:35分鍾
時間:2012年6月6日
原因:上海合作組織召開會議,各種領導人各種會見。
13.時長:34分鍾
時間:2013年3月14日
原因:國家主席、副主席等職務選舉
14.時長:34分鍾
時間:2012年9月11日
原因: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我國各部門嚴厲譴責抗議
15.時長:35到60分鍾不等
時間:2008年5月12日到5月19日
原因:汶川地震
16.時長:35到60分鍾不等
時間:兩會期間
原因:兩會新聞

② 為什麼2017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2個小時

7200秒,一個突發事件,秒毀。

③ 新聞聯播是幾點開始

每日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節目製作

《新聞聯播》運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編排風格。從播出順序來看,依次為時政報道、常規報道、國內簡訊、國際簡訊。四大版塊雖偶有調整,但總體維持著次序的穩定。

其中,時政報道作為《新聞聯播》的傳統題材和優勢資源,在整個節目中占據主要地位,其時長往往占據整個節目的近1/2;新聞性較強的常規報道,往往處於較弱的地位。而《新聞聯播》近期改版的一個主要舉措,就是對時政報道進行精簡,並強化常規報道的地位。

節目特色

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開始奠定節目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節目宗旨為「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新聞先後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排名先後而定的。

其大致內容按播出順序通常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公務活動(包括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等),思想教育類短片,中國境內各個領域的進步,人民大眾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風采,國內簡訊,最後是時長通常不超過五分鍾的國際新聞等。

在中國大陸,境外媒體、甚至地方電視台的采訪皆有一定限制(例如災難事故、軍事演習等),而央視在此一般沒有限制(與新華社同一級別),故《新聞聯播》亦變相成為某些重要新聞片段公開發布的途徑。各大新聞媒體在無可選擇下只能引用其片段和文字等。有些地方台甚至只引用央視的片段播放國際新聞。

另外,該新聞節目在形式上與主播風格、片頭音樂上皆甚少變化,主播的發型和個人造型必須保持固定,主播之一的羅京曾介紹說,主持人剪頭發得台長批准。當中變化較顯著的只有片頭動畫由中國書法字隨著台徽的兩次演變成電腦製作的動畫片頭。

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各大電視聯播網(如日本放送協會在晨午晚間的全國聯播新聞),美國各大電視聯播網都有類似新聞聯播的欄目。

播出時間

《新聞聯播》一般的播出時長為30分鍾。但在發生與中國或者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關系重大的事件(例如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外訪/前往地方省市考察/出席重要會議等情況下),或是在中國發生突發事件時,播出時長則會延長。

延長長度根據事件的大小和性質而定;目前,最長的一期《新聞聯播》是在中共十九大閉幕後的2017年10月25日,當天的節目時間為140分鍾;其次是中共十八大閉幕後的2012年11月15日,當天的節目時間為124分鍾。

若《新聞聯播》延長播出時間,央視會提前通過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預警系統告知轉播的各地方電視台,轉播的各地電視台亦需完整轉播延時後的內容,而當天的主播一般會在播報新聞提要後加插「各位觀眾,今天的《新聞聯播》節目大約需要XX分鍾」,提醒觀眾當日的《新聞聯播》將延長播出時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聞聯播

④ 中央電視台每晚的新聞聯播節目從幾點開始,幾點結束。

《新聞聯播》節目一般的播出時長為30分鍾,晚上7點開始准時開播,7點半准時結束。

但是如果當日發生的事件與中國關系重大,或是在中國發生突發事件時,則會加長時間。加長的時間會根據事件的大小和性質做出調整,但除非是特別重要的事件,否則通常只會延長5分鍾。

若加長時間,央視會事先電話通知廣電總局監管中心今天的節目大約需要多長,然後由總局監管中心將通知下發至地方電視台的安全播出預警系統,主持人亦會在節目的開場白中告知觀眾今天的節目大約需要多長。

同時,在其播畢之後播送的地方電視台的節目(如當地電視台的新聞、大型晚會等)會推遲播出,而在其之前播送新聞的地方電視台除外。部分一線衛視為保證某一時段的節目按時播出,則會壓縮電視劇時長。

(4)2017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擴展閱讀: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每日播出時長15分鍾,起初並無出鏡主播。

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並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並入《新聞聯播》。在此期間,各地方電視台的新聞影片改用微波干線傳送至央視,《新聞聯播》每日播出時長改為30分鍾。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00提前至19:00(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即現今的《全國新聞聯播》)的首播時間是20:00),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

2010年10月1日,《新聞聯播》打破常規,在國慶節當天採用「畫中畫」模式在節目開始直播嫦娥二號衛星發射(嫦娥二號於當天18時59分57秒,即新聞聯播開始前3秒鍾發射升空);

並在節目播出到19時25分05秒時再次直播「星箭分離」的實況,兩段直播全長6分07秒;此舉被視為《新聞聯播》開播32年以來現場新聞直播的創新和突破。

201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當天,《新聞聯播》依慣例播報了當天新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員、中央書記處成員、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中紀委書記、副書記和常務委員會委員的簡歷,並回顧中共十九大的內容,使得節目長達140分鍾。

⑤ 求視頻:2011年10月25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視頻

晚上七點半開始

⑥ 今天的新聞聯播多長時間

《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晚間新聞節目,播出時長30分鍾(有時會延長)。

節目於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直播,同時各省級衛視進行轉播。

節目由郭志堅、康輝、海霞、李梓萌、歐陽夏丹、剛強擔任主播。節目以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農業、交通等方面新聞為主。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2003年5月1日起,每日晚21:00播出(重播)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 ,2018年1月1日起,每日晚22:30播出(重播)

(6)2017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擴展閱讀:

節目背景

1958年9月2日晚7點,北京電視台《電視新聞》開播,是《新聞聯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在合肥、太原與成都分別開會,尋求如何加強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供稿能力;當時北京電視台新聞部職員夏之平、朱繼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飛機穿梭三地,故名「飛行會議」。

「飛行會議」提出了電視新聞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針」:「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短小精悍,新鮮活潑。」

1976年7月1日,根據全國省級電視台共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向全國10多個省、直轄市電視台傳送信號,該節目成為《新聞聯播》的雛形。

1977年11月,分別召開了華東和中南、華北和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電視台參加的座談會,共同商討如何辦好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問題。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每晚七點左右播出,播出時長20分鍾,給各個新聞影片加了配音。並且啟用了新的片頭。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⑦ 10月24日中央新聞聯播

視頻:
http://v.cctv.com/html/xinwenlianbo/2008/10/xinwenlianbo_300_20081024_16.shtml

(全文)【時代先鋒】用心對待生命的神經外科醫生凌鋒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我國第一位神經外科女博士凌鋒,在從醫的30多年裡,用她高超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在手術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在凌鋒的辦公室掛著一幅字:用心。凌鋒說,這兩個字已經牢牢刻在了她的心裡。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神經外科主任 凌鋒:再高超的技術可以把病變切除的很漂亮,但病人不一定能恢復。因為人是一個整體,用心去對待生命的每一點一滴,才能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神經外科是在大腦和脊髓內做手術,凌鋒不但技術嫻熟,而且還在我國開創了介入神經醫學,治癒了很多以前無法治療病症,並且使患者免於開刀。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全力以赴,盡善盡美」。凌鋒說,作為神經外科醫生,這將是她從醫事業不變的座右銘。

⑧ 新聞聯播改時間了嗎怎麼現在還在是新聞聯播啊

截止到2020年11月21日,新聞聯播沒有更改時間,但是每天的播放時長不一定,一般情況下是>=30分鍾。

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並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並入《新聞聯播》。在此期間,各地方電視台的新聞影片改用微波干線傳送至央視,《新聞聯播》每日播出時長改為30分鍾。

2017年10月25日,因播送十九屆一中全會,新聞聯播延長至140分鍾,成為迄今為止最長的新聞聯播。

(8)2017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擴展閱讀:

節目評價

1、正面評價

在一個更加開放的輿論環境中,《新聞聯播》應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有效渠道,這就要從自身的定位出發,使《新聞聯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導向正確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新聞聯播》的收視率,因為只有被接收的信息才能產生傳播的效應。(解放日報評)

2、反面評價

新聞欄目乃至電視台的商業化本身就是一種「中國特色」,以德國為例,德國國家電視一台和國家電視二台由於性質為國家電視台,他們始終恪守不播廣告的原則,前者重在播放新聞,後者重在介紹文化。(騰訊網評)

⑨ 2021新聞聯播時間調整了嗎

截止到2021年11月6日,新聞聯播沒有更改時間,但是每天的播放時長不一定,一般情況下是>=30分鍾。

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並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並入《新聞聯播》。在此期間,各地方電視台的新聞影片改用微波干線傳送至央視,《新聞聯播》每日播出時長改為30分鍾。

2017年10月25日,因播送十九屆一中全會,新聞聯播延長至140分鍾,成為迄今為止最長的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應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有效渠道,這就要從自身的定位出發,使《新聞聯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導向正確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新聞聯播》的收視率,因為只有被接收的信息才能產生傳播的效應。

⑩ 急求10月25日新聞聯播視頻下載

大概只能用視頻軟體翻錄了!央視是不提供下載的!希望可以幫到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