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舉例說明財政支出中哪些屬於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財政支出用於基礎設施的包括修建的公共道路,包括一些農業基礎設施等等。
❷ 基礎設施投資支出有何特點,其提供方式有哪些
基礎設施是處在「上游」的產業部門,基礎設施投資是一種「社會先行資本」。它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構成其他部門(也包括本部門)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務,如供電、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基礎設施在產業鎖鏈中屬於這樣一類產業,即當基礎產業、加工工業和服務業發展時,一般要求適度加大基礎設施投資,要求基礎設施的適度超前發展。從價值構成上分析,基礎設施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構成其他部門產品成本的組成部分,因而它們的價格變動具有很強的連鎖效應,會引起整個產業成本的波動。從我國的實踐來看,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政府籌資建設,或免費提供,或收取使用費。2、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並適當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門籌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如:貸款修路,收費還貸。3、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等等。
❸ 什麼是基建投資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基建投資是以貨幣表現的基本建設完成的工作量,是指利用國家預算內撥款、自籌資金、國內外基本建設貸款以及其他專項資金進行的,以擴大生產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新建、擴建工程及有關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基本建設規模和建設進度的綜合性指標。
基建投資概念
建設投資是2009年版全國造價工程師考試教材中出現的新概念,由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和預備費組成,其中工程費用包括建築安裝工程費和設備工器具購置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❹ 不動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有什麼區別
不動產投資是比如買房之類不能移動或者若移動則損害其價值或用途的物品。
基礎設施投資是指交通、通訊、能源供應、水電、等生活中的。
如果你是想短期內就能用得到的財產基礎設施投資是比較好,因為基礎設施投資就像做生意一樣。如果是想讓你子孫後代來享用的建議投資不動產。
❺ 基礎設施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區別
固定資產應該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包含基礎設施投資。
❻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式有哪些
當前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模式主要有DBFO(設計-承建-投資-運營)、TOT(轉讓-經營-移交)、BOT(建設-經營-移交)三種模式,另外還有一種PPP(公私合夥制)模式主要是前三種模式的綜合用,不是一種單純的經營模式。
1.DBFO模式,設計一建設一融資一經營模式是指從項目的設計開始就特許給某一機構進行,直到項目經營期收回投資和取得投資效益。它一般是一份長期合同,合同期在25-30年之間。
2.TOT是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縮寫,即移交——經營——移交。TOT方式是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通常是指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將建設好的項目的一定期限的產權或經營權,有償轉讓給投資人,由其進行運營管理;投資人在約定的期限內通過經營收回全部投資並得到合理的回報,雙方合約期滿之後,投資人再將該項目交還政府部門或原企業的一種融資方式。 3.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中國一般稱之為「特許權」,是指政府部門就某個基礎設施項目與私人企業(項目公司)簽訂特許權協議,授予簽約方的私人企業(包括外國企業)來承擔該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和維護,在協議規定的特許期限內,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並准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並賺取利潤。政府對這一基礎設施有監督權,調控權,特許期滿,簽約方的私人企業將該基礎設施無償或有償移交給政府部門。 此外,還有根據這三種模式簡化出來的BT模式以及三者綜合的PPP模式,但操作原理不外乎這三種基本情況。
❼ 基礎設施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總體上來說,我國城市基礎設施長期處於欠賬狀態,其中對城市基礎設施的性質以及它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長期以來缺乏正確的認識是主觀上的重要原因,基礎設施投資不足是客觀上的重要原因。具體來說:(1)在國家計劃體系中,城市基礎設施被當作非生產性建設,故處於從屬的配套地位;(2)在國家價格體系中城市基礎設施被視為福利事業,其價格低造成公用企業的虧損經營;(3)在國家投資方面,投資比例過低,建設之間缺乏;(4)在科技力量方面,技術力量薄弱,公用事業科研機構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
為了盡快發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借鑒國際經驗,應當將民間資本引入基礎設施的投資過程,使項目融資成為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要融資手段。為了改變城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現狀,在管理體制上應逐步實現轉型,快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使基礎設施建設從事業型轉向企業型;(2)使基礎設施從福利型轉為營利型;(3)使城市基礎設施由保險型轉為競爭型;(4)使城市基礎設施從人治型轉為法治型;(5)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應當科學化。
❽ 基礎設施的投資具有什麼屬性
匿名行屍走肉一樣
❾ 基礎設施投資特徵是什麼
特徵:具有所謂「乘數效應」,即能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是其經濟是否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基礎設施投資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所需要的基本消費服務,能夠為社區提供用於改善不利的外部環境的服務等基本設施建設的投資。
(9)基礎設施投資擴展閱讀:
當前,為了應對由於全球性金融危機及國內諸多因素造成的經濟下滑的巨大風險,中國政府推出「四萬億」投資的經濟刺激計劃,「四萬億」經濟刺激預計每年拉動經濟增長約1個百分點;
其中近一半資金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和城鄉電網建設,這不僅可以使中國加快擺脫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作用,還可以擴大內需,刺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增長。
配合中央政府的計劃,全國各省市政府紛紛以基礎建設項目為重點,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2008年全社會總投資將超過16萬億元。
❿ 基礎設施投資的介紹
隨著專項債和資本金管理兩項財政逆周期政策的落實,基建項目融資能力將顯著提高,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明顯回升。在政策多措並舉打破基建投資瓶頸的宏觀環境下,市場熱情也將持續高漲,當前市場對周期板塊的高度關注便是最好例證。
展望2020,基建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以「鐵公基」為代表的傳統基建,以及「基建補短板」、「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中長期項目都有望提振經濟。當然,在大幅「加力」之外,繼續「提效」仍然是基建發展重點,補齊投資短板、提高投資效益,應是下一階段逆周期調節加力的重點。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當前基建投資受地方財力不足和嚴控隱性債務制約較大。提前下發專項債和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有助於基建項目擴大投資規模,強化逆周期調節。當然,被寄予厚望的基建投資能否贏回市場期望,仍有待政策及時落地、配套措施精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