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稱為「雨極」的地方是______
印度的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西南季風從南印度洋帶來濕潤氣氣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818毫米,被稱為世界的「雨極」.
故答案為:乞拉朋齊.
㈡ 世界雨極是哪
世界雨極在哪裡
印度阿薩姆邦的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麓(lù)的南邊,這里平均降雨量高達 10 866毫米。
一年下 10 866毫米的雨,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上海是我 國雨水比較充沛的城市,年平均降雨量為 1134毫米,要下 10 866 毫米的雨,就需要9年多時間。如果拿降水十分稀少的地區來說, 下10 sbo毫米的雨量,就需要上千年,在氣候反常的1861年,乞拉 朋齊一年裡曾下過 22 990毫米的雨水,平均每天要下63毫米的雨,按照氣象學上的規定,日雨量50毫米以上,就是暴雨。
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南邊,北部高人雲霄的山峰,就 像一座「天壁」。來自孟加拉灣的十分潮濕的氣流碰到山地時,受山脈的抬升作用而產生強烈的上升運動,升到高空的潮濕空氣便凝成雲雨。由於這股潮濕空氣「源遠流長」,不斷流人,雨水便源源 不斷地製造出來,並被巍巍的高山全部阻擋在山的南部,這就是乞 拉朋齊成為「世界雨極」的原因。
㈢ 世界上的雨極是什麼
1816年,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一年裡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極」雨的稱號。以後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記錄,都遠遠落在它的後面,可望而不可及。時隔99年以後,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齊在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績,打破了他自己的記錄,蟬聯了世界「雨極」的榮譽!
26461.2毫米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它比台灣省火燒寮於1912年創造的我國「雨極」的紀錄8408.0毫米多了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總降水量還多了。
㈣ 世界旱極和雨極是什麼
世界「寒極」、「熱極」、「旱極」和「雨極」。(
1838年,俄國商人尼曼諾夫路徑西伯利亞的亞爾庫次克,無疑中測的了一次零下60℃的最低溫度,在當時引起了一場轟動。但是誰也不太相信這位商人測得的記錄是正確的。47年以後,就是1885年2月,位於北緯64°的奧依米糠,人們測得了零下67.8℃最低溫度,這一次真正獲得了世界寒極的稱號。
1957年5月,位於南極「極點」的美國安莫森-斯考托觀測站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那裡的最低氣溫降到零下73.6℃,因而世界寒極有北半球遷到南極去了。同年9月,這個觀測站有記錄到了一個更冷的零下74.5℃溫度。
熱極
盛夏,寒暑表上的溫度在35℃以上探出頭時,住在沿海的人們已經感到熱不可耐了。其實,35℃算得了什麼!我國新疆吐魯番盆地,號稱「火焰山」,那裡於1941年7月出現了47.8℃的最高氣溫,才是真正的熱了。
要是放眼世界,47.8℃有算得了什麼!早在1879年7月,在阿爾及利亞的瓦拉格拉就測到了53.6℃的最高氣溫,遙遙領先於吐魯番盆地的記錄。此後30多年裡沒有突破。可是到了1913年7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岱斯谷中,測的了56.7℃的記錄,奪得了世界級熱的稱號。不到10年,1922年9月,賴比瑞亞的加里延溫度突然上升到了57.8℃的最高紀錄,「極熱」又從北美洲大陸有扳回了非洲。
旱極
在南美洲智利北部沙漠里,有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從1845年到1936年整整91年裡,沒有落過一滴雨。
智利北部瀕臨大洋,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那裡正好位於副熱帶高壓常年座鎮不動的地區,而靠近智利的海岸,又是秘魯寒流流經之處。由於寒流的溫度較低,使那裡的空氣十分穩定,大氣不發生上升運動,即使在海邊,水汽也不能進入高空凝結成雨,因此成了世界「旱極」。
雨極
1816年,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圖庫]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一年裡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極」雨的稱號。以後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記錄,都遠遠落在它的後面,可望而不可及。時隔99年以後,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齊在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績,打破了他自己的記錄,蟬聯了世界「雨極」的榮譽!
26461.2毫米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它比台灣省火燒寮於1912年創造的我國「雨極」的紀錄8408.0毫米多了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總降水量還多了。
㈤ 世界雨極、干極是什麼
雨極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
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爾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干極」,該地區氣候極其乾燥,經常連續幾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為乾燥少雨的地方。
㈥ 中國的雨極在哪裡
據1906-1944年38年資料統計,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557.8mm,1912年的最大降雨量記錄多達8409mm。降水日數也多,年均降水日數達214天。
乾隆年間來此地開墾的先民用茅草搭建房舍,曾因煮飯造成火災,將全村燒為灰燼,後來人就為這里取名為「火燒寮」。
2
火燒寮成為雨極的原因
火燒寮之所以成為我國降水最多的地區,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風和台風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的。
火燒寮位於台灣山脈東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面海。夏秋季節,自東南海上吹來的濕熱夏季風、台風登陸時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豐沛的降水;冬季時,又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由於東北季風經過了廣闊的海洋,特別是掠過了「黑潮」的暖流水面後水汽劇增,氣流到達火燒寮時,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據統計,從11月到次年3月,火燒寮的冬季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由於火燒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從而成為我國的「雨極」。
㈦ 中國干極和雨極分別是什麼。它們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1、中國干極:托克遜(新疆)年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年降水天數不足10天,最低記錄是5.9毫米。
成因:
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少雨,蒸發強盛。地勢(可近似看作盆地地形)相對於周邊較低平(全國最低點艾丁湖就在附近),南北兩邊有大山使得水汽難以進入,從而降雨概率極低。
2、中國濕極:火燒寮(台灣)年均降水量達6558毫米,最高記錄是8409毫米。
成因:
火燒寮位於基隆、台北、宜蘭三縣市交界的迎風面,除西南方海拔較高外,其西、北、東、東南等地勢逐漸向外傾斜,有利於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台風,冬季的東北季風、夏季的東南季風都會在這里形成地形雨。
另火燒寮是夏季風必經之路,深受夏季風的影響。所以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的東北季風挾帶大量水氣南下,在此處受到地形攔截形成稠密的雨勢;逢夏秋季的台風,瞬間降雨量更驚人,因而有全台「暴雨中心」之稱,是中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
(7)雨極擴展閱讀
火燒寮之所以成為我國降水最多的地區,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風和台風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的。
火燒寮夏秋季節,自東南海上吹來的濕熱夏季風、台風登陸時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豐沛的降水;冬季時,又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由於東北季風經過了廣闊的海洋,特別是掠過了「黑潮」的暖流水面後水汽劇增,氣流到達火燒寮時,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據統計,從11月到次年3月,火燒寮的冬季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由於火燒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從而成為我國的「雨極」。
托克遜所屬的新疆吐魯番市,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但又極端乾燥,降雨稀少且大風頻繁,故有「火洲」、「風庫」之稱。這里全年日照時數為3000-3200小時左右,夏季極端高氣溫為49.6℃,地表溫度多在70℃以上,有過82.3℃的紀錄。
當地素有「沙窩里烤熟雞蛋」、「石頭上烤熟面餅」之說。冬季極端最低氣溫-28.7℃;日溫差和年溫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積溫5300℃以上,無霜期長期達210天左右。由於氣候炎熱乾燥,這里乾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僅有16.4毫米,而蒸發量則高達3000毫米以上。
㈧ 世界"干極"和"雨極"分別在哪兒
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一年裡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極」雨的稱號。
世界「干極」位於阿塔卡馬沙漠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爾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干極」,該地區氣候極其乾燥,經常連續幾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為乾燥少雨的地方。
拓展資料
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坐落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側東西走向的卡西山地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緯度為北緯25.3度,經度為東經91.7度。乞拉朋齊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年降水量10841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達20447毫米,被譽為世界雨極。
阿塔卡馬沙漠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使本區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且在大陸西岸熱帶乾旱氣候類型中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形成了沿海、縱向狹長的沙漠帶。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為世界的「干極」。
然而,9月至11月正值南半球的春天,每當雨水豐沛時,在這個極其乾燥的沙漠中便會有遍地野花綻放。
㈨ 我國的旱極,雨極,熱極,冷極,以及火爐分別是哪些地方還有什麼極請一並說明
世界旱極----------阿塔卡拉沙漠
世界寒極--南極洲 曾測得極端最低氣溫-89.2攝氏度
世界「熱極」----------賴比瑞亞的加里延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
世界」濕極」----------懷厄萊阿萊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中國雨極:台灣省台北縣西北部雙溪鄉長源村的火燒寮於
中國干極 新疆吐魯番鄯托克遜盆地
我國的熱極 吐魯番盆地
㈩ 中國雨極是什麼
火燒寮
台灣島的山脈南北綿延,位於基隆南面、基隆河發源地的迎風高地上的火燒寮,是我國降雨最多的地方,平均年降水量是6500毫米,1912年曾出現過8409毫米的記錄,被稱為中國的「雨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