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吳越,是當了小三還是被小三了
吳越在《我的前半生》中扮演一名小三引發爭議,吳越在劇中把「小三」凌玲演得活靈活現,觀眾入戲太深紛紛去咒罵她,受不了觀眾的謾罵,吳越只好關閉了微博。吳越扮演小三被罵,這名吳越也太可憐了,在劇中表演得好,竟然也會遭到網友罵。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吳越的家庭是被小三插足。。
『貳』 演「凌玲」罵上熱搜,47歲的吳越,為什麼與陳建斌分手後再沒結婚
我只知道每個人都有煩惱,你的煩惱我解決不了,我只能假裝自己沒煩惱。因為我常常告訴自己:當你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那就解決自己。—— 吳越
『叄』 吳越這個人你聽說過嗎
知道發生了什麼後,吳越有些哭笑不得。她一面仍舊和朋友們開著玩笑,調侃著、自嘲著自己的「爆紅」,一面又有些焦慮,不知道應該怎麼面對這毫無理由的辱罵。
這是吳越第一次因為飾演一個角色而被罵,她在接受采訪時還笑著說:「終於知道這是什麼滋味了。我一集《我的前半生》都沒看過,不過看到大家的評價,我就知道演到哪裡了。」
話雖如此,但在經過一番考慮過後,她選擇關閉自己的微博評論(僅好友才能評論)。「這是我的地盤,我還不能自己做點自己的主了是怎麼著?」吳越這么和朋友解釋自己關評論的理由,她認為角色就像是她的孩子,你認為她不好,可以批評她,不過如果跑到她家門口來說,那她有權利把門關上。
由此看出吳越本人的性格還是很不錯的~
『肆』 跟陳建斌分手13年,47歲吳越變了,她如今現狀如何
吳越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一組照片。
吳越在照片上穿著很俗氣,深藍色牛仔褲加上紅色外套,齊肩短發,面色盡展蒼桑,十足的農家女模樣。
那的確和吳越平常那種知性文雅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
原來她是參與拍攝鄉村系列的,劇中飾演一位俗氣的鄉村女性,這個形象可以說非常切合她的口味。
從吳越的角度來看,這種經歷對她來說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這位父親是著名畫家吳頤人,吳越出身書香門第,文質彬彬,性情沉靜,很有風度。
面對感情的挫敗,心思縝密的吳越決然無法馬上學會放下,或許這對吳越成了永久性的傷害。
陳建斌選擇了不離不棄的方式和吳越分手,難免也太不地道了。
二人在一起四年,四年的感情是否值得他當眾說再見?
感情方面,男人比女人更堅韌,分手後陳建斌快快把錢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快快踏入婚姻的聖殿。
和吳越在一起的四年,而且他們還是同居的四年,沒走到最後。
不禁為吳越而嘆。
也許是因為這些往事歷歷在目,所以吳越把《我的前半生》中最具跳躍性思維的凌玲演譯得如此切合實際。
當然這也離不開吳越本身扎扎實實的表演基本功。
作為一名實力派演員,吳越在1991年以技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從此以後就一直和現如今的實力派演員陳寶國對戰,一直走的都是歷史正劇路線。
正是那些在觀眾眼裡認識了人物角色卻不知其名的女藝人,幾十年的積淀,促使《我的前半生》她的走紅順理成章。
從娛樂節目《聲臨其境》中,也可以看出吳越的專業技能和她愛崗敬業的精神。
當時吳越手部受了傷,但為了能演得更好,她還是跪在地上完成了。
如此愛崗敬業、技藝高超的知名演員,實在不願以「紅」「不紅」來評判。
有人說,吳越幸運地遇到了《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一角,正是「凌玲」讓她走紅,也讓觀眾了解她。
這樣來判斷難免有些膚淺,其實像吳越這樣名不見經傳、穩扎穩打的知名演員也有不少,他們整體實力又不張揚。
名人是大牌明星,因為他們非凡的舞台表現而成為大牌明星,還有一些名人雖然有話題性,但總有流量實紅,卻未必能成為名人。
吳越是一位非常專業、很難當的女藝人,《我的前半生》走紅也離不開她的投入。
現年47歲的她至今仍在為演出而奮斗,時過境遷,想來她內心因感情受到的傷害也逐漸平復。
說到真愛,就是說以前遇到過的人都是錯的,堅信吳越也會出現真愛遇到的那天,感情可以有一定的藉助於。
『伍』 48歲的吳越至今單身,與陳建斌5年戀情卻分手,為何
吳越,給人的感覺是知性溫柔的,或許在許多人眼裡她並不如蔣勤勤漂亮,但她身上的氣質卻讓人很舒服。
吳越,1976年4月10日出生於上海市閔行區,199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大陸女演員。
48歲的吳越至今單身,她一直覺得,結婚這件事情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她覺得一切都是緣分,沒有必要強求。作為一個女人,她活得如此通透,作為演員,她從不急迫地想得到名和利,有好作品那就接,有新的領域那就去嘗試。
『陸』 新浪博客的吳越是誰
姓名:吳越出生日期:4月10日星座:白羊座身高:1.68米學歷:大學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偶像:AudreyHepburn可謂出生書香門第,其父吳頤人是上海著名老藝術家。北京青年演員,曾在《和平年代》《口紅》等電視劇中演出,2001年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吳越從出道開始,她在北京比上海待得時間多,認識的人也多。吳越說她成熟比較晚,學會下小飯館吃飯、泡吧都是來北京以後的事,可以說是「生活能力開始於北京」。中學時代,吳越讀寄宿學校,這里培養了她的獨立性,老師除了功課其他管得很少,吳越稱自己為「野孩子」。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進上戲表演系,上大學的第一天晚上她就特別興奮:以前都是晚上9點半熄燈,大學可以玩到11點半。吳越說自己的成長從大學開始,真正獨立生活。一星期回一次家,父母很相信她會自己保護自己。大學四年,吳越從來沒拍過廣告,沒掙過相對比較容易的零用錢。第一個走出校園接的戲就在北京,第二個還是在北京,如此眾多的機遇讓吳越覺得北京人更會賞識自己。即使是40集的戲,她試了一下鏡就定了。吳越無疑屬於很順的演員,從來沒有像一般演員被導演挑來挑去。畢業以後,吳越分到上海人藝,也跑過龍套,她說自己受不了坐兩個小時汽車到劇院排10分鍾戲的工作,就辭職了。現在,父母在上海,她哪裡有戲在哪兒,其他時間一般待在北京。每次回上海,自己很安靜,而到北京,感覺是到了一塊沸騰的地方,有生命力,有很多高興的事情產生,還有熱情的朋友。
作品
話劇:1999年《戀愛的犀牛》電視劇:1993年《滿天星》1994年《大上海屋檐下》1995年《北京深秋的故事》飾陳曉風導演:滕文驥合作演員:陳寶國李亞鵬1996年《和平年代》飾聞璐合作演員:張豐毅尤勇於小慧陳銳1998年《上海滄桑》飾沈鯁萍(青年)1999年《兒女英雄傳》飾李小艷2000年《口紅》飾江曉歌合作演員:郭濤2000年《青春正點》飾李蘭合作演員:劉薇薇劉子楓高明文章2000年《天地情緣》飾孟晶晶合作演員:溫兆倫鮑方王一娜王秀蘭2001年《城市的星空》合作演員:高虎2001年《愛情滋味》飾古麗紅2002年《炊事班的故事第二部》飾小吳老師2002年《情歸何處》(假如我是真的)合作演員:宣萱羅嘉良2003年《書香門第》合作演員:何冰高明2003年《玫瑰花開》飾方欣2004年《命運的承諾》飾於老師2004年《我非英雄》飾呂影合作演員:孫紅雷李強2004年《深度誘惑》飾董佳音2004年《刑警使命》飾郝佳2005年《男人女人向前走》飾易品合作演員:林依輪王錦鵬2005年《背後有人》飾孟修文2005年《中國式結婚》飾羅嘉合作演員:辛柏青2005年《守望愛情》飾林小苒2006年《大院子女》飾喬建新2006年《那時花開》飾柳月雯導演:徐宗政合作演員:蔡國慶2006年《美麗人生》合作演員:李雪健2007年《生死十日》飾吳效謹導演:鄭曉龍合作演員:何冰2007年《中國往事》飾晚月2008年《秘密圖紙》飾劉梅米雪芳合作演員:王志飛王曉娟牛寶軍顏世魁凈緣楊志剛2008年《趕走你的憂郁》飾余可非導演:張國立2009年《城市生活》2010年《我的非常閨蜜》飾陳靜導演:康洪雷合作演員:柯藍吳曉丹2010年《遠遠地愛著你》飾冷玉萱導演:姚曉峰合作演員:佟大為電影:2000年《菊花茶》2007年《夜·明》飾陳粹芬2009年《萬家燈火》數字電影2008年《前妻》飾李連翹
獎項
1997年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2000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影後2007年華表獎最佳女演員提名2010年4月28日,第10屆數字電影百合獎,憑借《前妻》中的精彩表現,榮獲「最佳女演員」獎。
『柒』 直男陳建斌為何甩掉大家閨秀吳越,選擇了「辣妹子」蔣勤勤
第三十屆金雞百花獎陳建斌憑著影片《一個勺子》獲得了最佳導演獎,這也是陳建斌發展至今較大的獲得Z最大的獎勵了,盡管因為某些原因而沒有展示於觀眾,但他的實力是不容小確的。
但今日說起的是,陳建斌的人並不是蔣勤勤,是吳越。她曾飾演過電視連續劇《美麗人生》中的趙萍萍,讓人記憶深刻,那麼陳建斌與吳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對陳建斌而言,這樣的選擇是無奈的,因為他與我們常人一樣,選擇另一半肯定會選擇另一半與自己性格是相同的。這事早已過去,他人也早已開始了自身的美好生活,也不必再深究了,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當下的生活。
你們是更喜歡蔣勤勤呢,還是吳越呢
『捌』 《我的前半生》中吳越演的爭議角色如何
由靳東馬伊俐主演的《我的前半生》正在熱播,收視也一路走高,不少觀眾表示劇情實在讓人生氣,身為小三的凌玲,人前白蓮花,人後心機婊,以退為進把陳俊生收拾得服服貼貼。而飾演凌玲的吳越更是因為角色原因在生活中遭遇到了網路暴力,不少追劇粉在他的微博下進行謾罵攻擊,言語粗俗至極,以至於吳越關掉了微博評論。
吳越在《咱家》中飾演的蘭馨,雖然一直不被郭家認可,但是當得知喜歡的人被迫賣掉獎牌時,她卻為愛賣掉自己剛分的房。無論是重情重義的蘭馨還是《我的前半生》中的手段用盡的小三凌玲,吳越的詮釋都入木三分。這才是真正的好演員!
『玖』 吳越5年都沒拴住陳建斌,為何遇到蔣勤勤後,他就收了心原因何在
01
娛樂圈有很多感情,是我們不能夠用常理來推斷的,有些時候你認為不可能有任何關系的兩個人,卻曾經做過戀人。
就如吳越與陳建斌。
當初《我的前半生》大火,吳越飾演「凌玲」一角,那個時候也是因為吳越的演技太好,導致本人的微博,也被人謾罵。
『拾』 新浪的吳越的博客(括蒼山人)是誰
吳越,男,原名吳佩珏,曾用筆名
王玉。1932年5月12日出生,浙江
省縉雲縣人。漢族,副編審。194
9年12月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二
野軍大三分校新聞系。1992年年底
從中國戲劇出版社離休。離休後出
任中國科協《金秋科苑》月刊總編
輯,受聘為聯想集團顧問。是民盟
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科普
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榮譽委員、北
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
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浙
江省縉雲縣文聯名譽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