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恐慌式買房在蔓延 房產中介過肥年
2019年底樓市迎來暖冬,主要受到了一年以來多重利好的影響和11月份豪宅線取消,新房二手房的成交量,火速回升,「恐慌式」購房在蔓延,深圳這把火燒到了隔壁的深汕合作區。
12月下半場成交將會延續,進而使得12月市場交易總體活躍。」
新房市場 「沖年關」各區房源齊發力
還有20天2019年就要結束,新房市場早已進入「沖年關」的的狀態。開發商加大推盤力度,就連羅湖區捂盤王德弘天下也「跑步進場」, 50萬驗資可看樣板房。
近期新房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房貸利率穩定、可選房源的數量較多。上周(12.2-12.8)新房住宅成交1006套環比增加19.5%。
深圳樓市的火熱同樣也蔓延到了深圳第「11區」深汕首盤,振業時代花園,總認籌2618個,推售376套房。當地可售住宅項目接連入市,未來將會引起各地投資客的關注和追捧。
結束語:深圳豪宅稅顯線的提高,說明了因城施策的房地產政策並未改變,目標仍是保持市場穩定。深圳取消豪宅稅,是為了調整不合理的豪宅線標准,漲價房源一般是豪宅線上的住宅,減輕首次購房的剛需家庭在增值稅方面的負擔,此次調整後,大部分都變為普宅,稅費減免也較多,對換房客戶有較大利好。有需求的購房者可以在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多轉一下,尋找合適自己的房子
文章來源:第一數據
2. 深圳調整「豪宅稅」標准後,上海明確「不跟進」!
11月19日,從上海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平台獲悉,上海市房屋管理局日前下發關於延長部分規范性文件有效期的通知,其中《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地方稅務局關於調整本市普通住房標準的通知》(滬房管規范市〔2014〕6號)的有效期被延長至2024年11月18日,這意味著備受市場關注的上海市普通住房標准仍將繼續沿用原標准。
據了解,2014年發布的上海市普通住房標准,需同時滿足多重條件:
第一,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
第二,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
第三,實際成交價格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價格1.44倍以下,坐落於內環線以內的低於45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於230萬元/套。
上海大部分住宅被「非普」
隨著前幾年房價的不斷上漲,上海大部分住宅已經被算作非普通住宅,在交易過程中需要繳納一筆不小的稅。
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1日至今,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共計成交105135套,其中,普通住宅10951套,佔比僅為10.41%。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的《納稅人轉讓不動產增值稅徵收管理暫行辦法》,上海買二手房,不滿兩年的需全額繳納5%的增值稅,滿兩年的非普通住房需差額繳納5%的增值稅,只有滿兩年以上的普通住房才免繳增值稅。據同策研究院估算,交易上海內環里兩年內450萬的房子光是納稅額就要22.5萬。
不僅購房交易稅收成本增加,上海普通住房標准還影響購房者的首付比。
根據2016年11月發布的住房信貸政策,在上海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居民家庭,和上海市已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
置換需求將受影響
對於上海普通住宅標准延用至2024年對樓市的影響,同策研究院認為,這意味著隨著未來五年房價的平穩上漲,未來上海市符合普通住宅標準的房源將會越來越少。
對於剛需客群,購買普通商品住宅滿足自住需求,可以有效降低稅費成本,而在市場結構中,伴隨著二手房或者老公房等小戶型普通商品住宅的減少,此類房源的受關注度會被提高。
另外,在市場整體較為低迷的狀態下,非普通商品住宅的增加,對於置換需求來說將需付出更多的交易成本和繳稅成本,置換需求會階段性地受到影響。
此外,對於新增的非本地戶籍需求,購買二套房需要七成首付,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提高與交易稅費的巨大成本,均會使得市場交易活躍度有所下降。
北京沒有修改普通住宅標準的時間
雖然此前業內曾預測熱點城市有望近期跟進,例如自2014年9月30日發布普通住宅標准至今,北京已經五年未對此進行調整。
不過,北京市住建委在近日回應網友提問時表示,目前北京還沒有具體修改普通住宅標準的時間。
近期,在北京住建委官網的「政民互動」欄目中,就有網友提問:普宅標准應針對當前的市場現狀作出適時、及時的調整。深圳目前已經修改了普通住房認定標准,請問北京何時修改?
該網友表示,目前,北京五環外很多限房價項目都超出了普通住宅標准,而真正會住到這些房子里的人,絕大部分是剛需和剛改,他們的收入相對來說並未達到很高水準,這一部分人理應在稅費優惠上給予傾斜。
對此問題,北京住建委11月12日在回復中表示:目前北京還沒有具體修改的時間。
沒有具體修改時間,不意味著沒有修改的空間和必要。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北京非普住宅標准已經影響和制約了市場正常的健康發展。
依據由北京市住建委、財政局和稅務局2014年10月份實施的《關於調整本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北京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標准: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含)以下;
3.實際成交價格低於價格標准。(五環內為單價39600元/平方米、總價468萬元;五環到六環為單價31680元/平方米、總價374萬元;六環外為單價23760元/平方米,總價281萬元。單價、總價兩個標准符合其一即可。)
由於北京的非普通住宅認定標准更低,市場基本全面「豪宅化」。據了解,北京新建住宅市場有86%的成交是非普通住宅,普通住宅基本集中在六環外,六環內只有5%是普通住宅。」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經歷過2015-2016年的房價上漲後,市場價格已經遠遠不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按照目前的單價,北京基本是不可能有符合標準的項目。
事實上,普通住宅被「豪宅化」的問題在很多城市都存在,影響了市場正常交易。如果能夠對非普通住宅認定標准進行調整,將有利於部分剛需項目。盡管可能會帶來市場的短期波動,但整體看,這也是屬於市場化的政策調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為,實際上目前有很多城市都需要在普通住宅的標准上進行調整,一般來說根據房地產周期,每三年就需要進行一次調整。此前深圳發布的政策內容,對於全國很多城市會有啟發,後續也需要根據當地房價和普通剛需購房需求等,積極進行普通住宅的標准調整,讓更多人享受優惠政策。
3. 2020年深圳的購房政策是什麼樣的
2020年的話,他們是有購房的規定的,不能過的,過多會有會有加稅的,
4. 深圳進入豪宅時代 未來單價10萬元或成標准價
深圳,2015年一直被冠以「全國房價漲幅第一」、「房價直逼香港」等一系列凸顯其高房價的稱謂。如今更是成為眾多房企眼紅的地方,立志要拿下深圳市場,特別是豪宅市場。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年,房價10萬元/平方米或成標准價,「像深圳前海這樣特殊的區域,20萬元/平方米已經成了友情價」。
豪宅去化僅需9個月
深圳關內的福田區、南山區新房均價如今已輕松破7萬元/平方米,成了剛需客戶可望而不可求的購房目標。
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研究報告中,今年上半年,深圳高端住宅的成交均價從2014年上半年的61986元/平方米攀升至80148元/平方米。上半年單價前十樓盤的均價超過8萬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上漲29%。
而深圳樓市火爆的行情也造成了新房庫存大幅回落。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19日,深圳商品房可售套數為33108套,去化周期在6至7個月。截至2015年10月31日,深圳一手豪宅可售套數為6880套,去化周期為9個月。
去化周期9個月意味著什麼?住建部原副部長齊驥曾提出,「高庫存」的標準是「指一個城市的住房庫存量超過合理區間,即高過1年到1年半的銷售量」。一個城市的去化期超過12個月,則可視為超過警戒線,進入「高庫存」階段。很明顯,深圳豪宅市場處於合理空間。
同時,深圳樓市的高價驅動力也已發生了改變。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中高端和豪宅成交金額佔比一直在穩步上升。2014年,深圳豪宅成交金額佔比為16%,到2015年8月深圳豪宅成交金額比重已經漲至23%。大戶型、豪宅化直接拉動了深圳新房價格節節攀升。今年10月,深圳樓市144平方米以上戶型供應佔比高達29%。深圳中原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在建項目進度預測,2015年底前還將有超過10個大面積樓盤入市。
來源於《中國房地產報》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5. 價高不一定是豪宅 深圳將以建面和容積率來區分
11月1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以下簡稱「深圳住建局」)發布消息,將普通商品住房標准調整為:宗地容積率1.0以上且房屋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下,即日開始執行。
這是最近十年內,深圳第四次調整普通住房與豪宅之間的「邊界線」。2013年,深圳曾將普通住房核定方式由2011年的以單價作為標准更改為按照單套房源總價計算。
從那時起,深圳對於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就一直設定三個條件: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1.0)以上;單套住房套內建築面積120(含120)平方米以下或者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4(含144)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低於政府規定的所在區域普通住房價格標准。
最近一輪調整要追溯回2015年10月。彼時,深圳提高了全市10個區域普通住房價格標准,相比2013年,整體價格基準線平均上調幅度達到28%。以深圳原特區內3個老牌區域為例,羅湖區的普通住房價格標准由此前的310萬元上調至390萬元;福田區由390萬元提升到470萬元;南山區則由390萬元提高到490萬元。
而這一次,深圳直接取消了價格標准,以容積率和建築面積來區分普通住房與豪宅。取消以價格作為標准背後,是近年深圳房價不斷上漲後來自民間的爭議。
2019年3月3日,有市民在深圳市領導留言板向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留言:「490萬在南山能買什麼樣的房子!明明是蝸居非得蓋上豪宅的印子,以房價來區分豪宅的定義是否合適?為什麼遲遲不修改普通住宅標准?」
深圳市住建局方面也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形勢的變化,2015年公布的普通商品住房標准與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日益不匹配。目前,市場上大量中小戶型住房交易需要繳納增值稅,無疑加重了普通居民家庭、剛需購買住房的負擔。
從2015年至今,深圳二手房價經歷過一波上漲,普通住宅被「豪宅」化是屢見不鮮的現象。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10月,深圳二手樣本樓盤均價為4.40萬元/平方米;今年10月,深圳二手住宅均價為5.46萬元/平方米。四年間,深圳二手房價漲幅達23.9%。
如果分區域來分析,上個月,深圳市南山區二手住宅均價為9.15萬元/平方米,若按照2015年的價格標准,該片區一套超過53.6平方米的二手房就被定義為「豪宅」了。
也正因此,新鮮出爐的這一個普通住房標准,被深圳住建局視為「有利於更多剛需家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剛需購房成本,滿足合理住房需求」。
界定是否為普通住房,對購房者和業主而言相當重要。目前,在深圳,購買二手房需要繳納的稅費類別主要包括增值稅、增值附加稅(城市維護建設及教育附加費)、契稅、個稅(滿五年且家庭唯一住房可以減免)、登記費、貼花等。
其中,相比普通住房,豪宅需要額外支付的稅費成本主要聚焦在增值稅、增值附加稅、個稅這三項上。
比如,深圳福田區一套建築面積為71.5平方米、交易價為500萬元、登記價為100萬元的二手房。按照調整前標准,超過470萬元即為非普通住宅,即使交易時已滿兩年,依然要繳納約19.05萬元增值稅、1.14萬元增值附加稅、7.21萬元個稅。
而在取消價格標准之後,該二手房作為普通住宅,免徵增值稅與增值附加稅,個稅降低0.5%,相當於整體稅費成本減少了22.59萬元。
「按照規定,豪宅交易中涉及的增值稅等稅費應該由業主方支付,但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都是由購房者來承擔。」深圳市Q房網景田北區董事余志貴告訴經濟觀察網,目前,深圳超過90%的二手房交易都是實收。
所謂實收,是指業主凈收。比如,一套房源報價1000萬元,如果成交,業主凈收1000萬元,後期的稅費、中介費等其餘成本都轉嫁到購房者身上。
余志貴說,取消了價格標准之後,深圳很多房子就不再被「豪宅」,可以按照普通住宅進行交易。如此一來,購房者的實際購房成本將會降低,一定程度上促進市場交易的活躍性。「這也相當於深圳在雙十一為購房者贈送了一個大紅包。」
不過,按照余志貴的實戰經驗,深圳業主普遍比較精明。一旦政策利好購房者減負,業主後期可能會引發漲價心態。
6. 深圳豪宅每平13.8萬!專家:已處於瘋狂的末期
12月26日,深圳兩大豪宅項目同時開盤。其中,位於南山豪宅區的某項目推出290套精裝單位,銷售均價13.8萬元/平米,銷售近八成,實現銷售總金額近42億元。位於羅湖的某項目推出的近百套單位則在開盤當天全部售罄,均價約為10 .5萬元/平米。
豪宅市場持續走高
華潤悅府此次開盤推出290套單位,戶型面積為250平米至360平米三房至四房產品。
深圳市規土委網站顯示,華潤悅府備案價為10 .18萬至20萬元/平米,其中,以12萬-16萬元/平米為主力價格區間,頂層復式產品為20萬元/平米。
小編了解到,與華潤悅府同時開盤的另一豪宅項目中海天鑽則當天售罄。開發商表示,當天推出近100套產品,認購金額超過12億元,均價約為10.5萬元/平米,最低售價8.5萬元/平米。據了解,該項目將於2016年1月1日正式開盤。
對於今年以來價格持續走高的深圳豪宅市場,專家認為多方因素促成深圳豪宅市場的火爆。「今年以來,全國地產發展差異化嚴重,二線城市及其他三四線城市,面臨去庫存壓力,產能過剩問題比較大,開發商及投資者都回歸到一線城市去,特別是深圳。經濟轉型比較成功,金融及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GDP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吸引了過百萬高端人才到來。他們的購買能力強,因此對豪宅需求比較大。」
開盤價均低於備案價
查閱規土委網站,發現兩個項目產品開盤價均低於備案價。其中,華潤悅府開盤價低於備案價一萬余元。
兩個豪宅項目的開盤價低於備案價,並非意味著開發商對市場預期的調低,而是因為限價政策措施尚未取消,「為了方便,開發商都會把備案價調高,然後在實際銷售中再以折扣方式來調整,就可以避開每次都要去備案的麻煩。」
今年以來,深圳豪宅價格屢創新高。4月22日,位於深圳蛇口自貿區的招商海上世界雙璽開盤,備案的3棟A座一頂層單位,單價達到20.1萬元/平米,不過最終成交價格在10萬元/平方米左右。
6月,寶安區中洲中央公寓一頂層復式產品,開發商叫價37 .6萬元/平米而被稱為「天價房」。不過在被政府約談後,價格降為17.6萬元/平米,而項目整體價格在4萬元至7萬元/平米的區間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深圳樓市表示出擔憂。「深圳房價已經處於瘋狂的末期,購房需求被嚴重透支,預計明年深圳房價會出現高位盤整,下半年甚至會呈現略往下跌的態勢。」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2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7. 深圳豪宅稅出新標准,二手房的價格會不會更便宜
個人覺得二手房的價格並不會變得更便宜。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大,所以對住房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即便是二手房,對於那些處於經濟比較窘迫的人而言,仍然是供不應求,所以它的價格也並不會更加便宜。而且此次豪宅稅說白了,只是針對於那些有錢人而言,一套房子動輒兩三百萬才會去收取你的豪宅稅,你覺得你有那個實力買得起這套房子嗎?
相信在未來房地產的發展將受到長期有效的治理和優化改革,未來的深圳也將通過政住房制度,走向改革的深化路線。而未來的住房租賃市場也將得到大力發展,土地利用金融稅收立法等手段也將更多的運用到住房調控上來。
8. 深圳市住建局回應「豪宅稅」調整:不影響房地產調控政策
有媒體曝出從2019年11月11號開始,深圳改變「豪宅」線標准徵收增值稅。內容大致為:從2019年11月11日起,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平方米以下的房子為普通住宅,滿兩年可免徵增值稅。
證券時報記者隨即詢問深圳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消息屬實,但此前相關部門已公布並徵求意見,不涉及稅收政策變化。在深圳購買普通住宅享受優惠稅收政策,具體的標准由住建部門進一步制定。
隨後,深圳住建局回應稱,深圳市將普通商品住房標准調整為宗地容積率1.0以上且房屋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下,這是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落實國家減稅降賦精神,充分考慮普通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費而採取的一項舉措。需要特別強調說明的是,此次調整普通住房標准,並不影響深圳房地產調控政策。深圳市仍然嚴格執行2016年以來的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政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工作仍在有條不紊推進中。此外,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工作也在加快推進,未來深圳將通過住房制度深化改革,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立法等手段,持續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繼續遏制投機炒作行為,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深圳稅務局也通過微博進行了官方回復:該普通住房認定標准等政策,由市住建部門制定。納稅人如有疑惑或意見,請徑向負責制定和調整普通住房標準的市住建部門了解具體情況及反映個人意見。
第二,深圳市買賣二手房增值稅稅收政策保持不變。現行政策為: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以銷售收入減去購買住房價款後的差額按照5%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
9. 深圳715房產新政深度解讀
1、入戶滿3年且社保滿3年才有購房資格,非深戶要5年社保;
2、夫妻離婚,購房資格倒追3年計算套數;
3、首付比例:無房無貸首付30%。無房有貸款記錄買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購買普通住宅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4、轉讓增值稅從2年免變5年才免;
5、豪宅線:總價750萬以上,同時容積率在1.0(含)以下,同時套內面積120(含本數)平以上或者建築面積144(含本數)平以上;6、新房抽簽要優先無房、個稅或者社保年限長的。
靴子終於落地,此刻給市場降溫非常及時,不然行情如脫韁的野馬,無法控制。
(9)深圳豪宅線標准擴展閱讀:
1、深戶必須持有3年社保才有購房資格,杜絕了很多人火線入戶搶房,在供應短期的背景下,保障了長期在深圳生活工作人的利益。這樣無論是限購新房,還是二手,買家的競爭對手都會減少。
有資格的人看到合適的可以下手,延後的需求,一旦放鬆,都會集中爆發,供應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時間天平還是會向業主傾斜。
3年社保也會誤傷剛需,但只要杜絕其他渠道獲得資格,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利的。如果其他人通過另外方式獲得購房指標,利用信息差再次擠壓剛需空間,是非常不利的。
2、豪宅稅從750萬開始徵收,征稅都是在增加成本。大家都會聚焦750萬以下物業,競爭激烈,要付出更多代價。
750萬以上的物業,由於之前限售的原因,掛牌房源本身就少,多數業主也不會自認稅費便宜出售。因為房價長期上漲的預期沒有變,會跟去年雙十一一樣,稅費讓買家承擔。但那些不受市場青睞的物業會被降價出售。
10. 深圳144㎡以下住宅取消豪宅稅,有業主瞬間加價30萬元
深圳「豪宅稅」徵收標准迎來重大變化。
從2019年11月11日起,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4㎡以下的房子為普通住宅,滿兩年可免徵增值稅,而不再問總價。
以南山為例,之前一套120㎡、市場價1000萬元、原價300萬元的房子,按照之前南山高於490萬元滿兩年的要繳差額增值稅,增值稅大約要繳37萬左右,按照新的140㎡以下滿兩年免徵增值稅,就可以免徵37萬元增值稅。
消息一出,有業主瞬間加價30萬元;有業主撤盤不賣了。有網友戲稱:「雙11你們都去剁手吧,我去搶房了。」
圖片來源:中介
對於新政的影響,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一個減負降稅的政策,相信對深圳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刺激是明顯的,可能體現為交易量快速上升。
深圳「豪宅稅」不再問總價
所謂豪宅稅,其實是市場相對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的一種提法,即超過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的房產將享受不到相關的稅收優惠,在交易過程中會被要求繳納高於普通住房標準的稅費。
事實上,隨著近兩年深圳房價上漲,「豪宅稅」標准調整早已成「眾望所歸」。2018年12月22日,在「首屆百強房企法務總論壇」上,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曾透露,接下來深圳政府也照顧購房剛需,手段就是調整「豪宅稅」。
此前深圳「豪宅稅」徵收標准如下:
根據上圖《公告》,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可以算普通住宅免徵「豪宅稅」。
1、羅湖區每套總價390萬元及以下;福田區每套總價470萬元及以下;南山區每套總價490萬元及以下;鹽田區每套總價330萬元及以下;寶安區每套總價360萬元及以下;龍華新區每套總價320萬元及以下;龍崗區每套總價280萬元及以下;光明新區每套總價250萬元及以下;坪山新區每套總價200萬元及以下;大鵬新區每套總價230萬元及以下。
2、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或者套內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下,小區建築容積率1.0以上。
時逢雙11的今天,深圳樓市迎來了重磅消息。中證君獲悉,深圳「豪宅稅」徵收標准迎重大變化。從2019年11月11日起,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4㎡以下的房子為普通住宅,滿兩年就可免徵增值稅。
這意味著,深圳「豪宅稅」不再以總價為標准徵收「豪宅稅」,對還未買房的剛需族而言,絕對是重磅利好。畢竟深圳福田、南山、寶安等熱門購房區域的小兩居總價500萬元是常事。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官宣
對於深圳調整「豪宅稅」徵收標准,11月11日下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回應媒體稱,日前,深圳市將普通商品住房標准調整為:宗地容積率1.0以上且房屋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下。這是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落實國家減稅降賦精神,充分考慮普通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費而採取的一項舉措。
深圳市住建局稱,深圳目前適用的普通商品住房標准於2015年9月公布實施。隨著房地產市場形勢的變化,該普通商品住房標准與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日益不匹配。目前,市場上大量中小戶型住房交易需要繳納增值稅,這無疑加重了普通居民家庭、剛需購買住房的負擔。近兩年來,政府有關部門收到很多群眾的反映,要求調整普通商品住房標准,保障剛需購房。對普通商品住房標准進行調整,將有利於使更多剛需家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剛需購房成本,滿足合理住房需求。
深圳市住建局指出,需要特別強調說明的是,此次調整普通住房標准,並不影響深圳市房地產調控政策。深圳市仍然嚴格執行2016年以來的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政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工作仍在有條不紊推進中。此外,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工作也在加快推進,未來深圳將通過住房制度深化改革,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立法等手段,持續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繼續遏制投機炒作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深圳稅務局於11月11日14:15分通過新浪微博進行了官方回復。
專家解讀:有利於降低置業者負擔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相對於過去的政策,有兩點調整。第一、過去對於住宅類型的界定,往往會和總價掛鉤,此次政策不再提及總價的概念。無論總價是多少,至少是符合此類容積率和建築面積,即便房價很高,也會被列為普通住宅。第二、此次政策實際上使144平方米以下的物業,基本上都有可能被納入到普通住宅的范圍。換而言之,很少會出現小戶型但容積率低於1.0的物業,這使得後續有更多的房子會被納入到普通住宅的范圍之中。此次調整也是符合市場當前的交易行情的。」
深圳貝殼研究院院長肖小平指出,據貝殼對數據的統計顯示,在過去兩年的二手房交易裡面,有45%的房產需要繳納增值稅,其中未滿兩年的房產大概有5%左右,也就是說有40%是因為「豪宅線」的原因要繳納增值稅。另外,深圳樓市的增值稅率高,很多房產都要繳納幾十萬甚至更高的費用。
「按照過去的部分房源交易,若是有增值稅或者過去理解的『營業稅』,那麼成本其實是很高的,在深圳房價上漲過快的時候,此類成本或更高。」嚴躍進說,此次很多房源納入到普通住宅的范疇,稅費成本會明顯降低,對於老百姓平常自住的住房交易來說,此類成本或可以節約20萬元左右,這是具有很強的降稅效應的。
影響:預計深圳樓市交易量將放大
消息一出,深圳市民熱議紛紛,均表示「買房終於不用『被豪宅』了」。
「稅費政策往往對於市場交易有直接的影響。此次政策明顯釋放利好,所以客觀上會刺激部分交易需求。無論是認購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會因為此類政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出現交易上升的現象。另外,很顯然的是,此類政策客觀上使購房的壓力有所減少,近期部分購房者確實希望年底入市,預計會形成一小波市場交易高峰。」嚴躍進表示。
「這是一個減負減稅的政策,相信對市場帶來的推動是非常明顯。」肖小平說。
深圳樓市會重現炒作嗎?分析人士稱,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市場各方都有天花板和框架限制,交易量放大不一定意味著房價的快速上升。那種期望房價暴漲的心態是要不得的。
嚴躍進則提示風險稱:「對於監管部門而言,保持市場的穩定才是王道。市場交易反彈後,要警惕房企和房東等趁勢漲價,所以後續還是要積極引導稅費政策的落實,進一步促進價格的穩定。」
(原題:《樓市大動作!深圳144平方米以下住宅取消豪宅稅,豪宅界定不再與總價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