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雲木香
擴展閱讀
買股票的傭金的會計處理 2025-10-16 06:31:51
如何看股票的基金持股 2025-10-16 05:48:32
永貴實業股票行情 2025-10-16 05:43:48

雲木香

發布時間: 2022-06-07 18:05:03

1. 雲木香有哪些葯用價值

雲木香別名廣木香、木香。為菊科木香屬植物。以根入葯,中葯名雲木香。根含揮發油0.3%~3.0%、木香鹼0.05%、菊糖18%、樹脂。

油中主要成分為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木香醇、單紫杉烯、α-和β-木香烴、萜醇、莰烯、水芹烯、木香酸、軟脂酸、異去氫木香內酯、去氫木質內酯、異中美菊素等;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鳥氨酸、瓜氨酸等。性溫,味辛、苦,具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疏肝解郁、安胎之功效,用於治療胸腹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胎動不安等症。

雲木香原產印度,以往均由廣東進口,故有廣木香之稱,後來在雲南引種成功,並大量生產,品質與進口木香相同,故改稱為雲木香。現主要栽培於雲南麗江、維西等地;四川、西藏、湖北等省區亦有引種。

2. 雲木香有哪些用途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雲木香的使用量增大。雖然雲木香在我國引種成功,但還未廣泛推廣,因此應加強引種推廣工作。中醫臨床上主要使用雲木香的根,對其他部位,如地上部分、細根等部位的化學成分及葯理方面的研究還未見。

雲木香除葯用外,還是調香原料,因其根部含芳香油,且芳香力極強,可用其製作高級香水或化妝品香精。其芳香性可防蟲,如用其作成的香連丸放在衣物、毛呢製品中,可防蟲蛀。

3. 雲木香是什麼

(劉玉亭)

雲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Saussurea lappa C.B.Clarke)〕 又名木香、廣木香。為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原產印度,40年代引入我國雲南栽培,50年代由雲南引入四川栽培,產品經化學鑒定,質量一致。現雲南、四川栽培較多,為雲木香主要產區,此外,湖北,陝西等省也有栽培。以根入葯。根含揮發油0.3—3.0%,樹脂6%及雲木香鹼、菊糖及甾醇等成分,揮發油中主要成分為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脂、脫氫木香內脂、二氫脫氫木香內脂、木香烴內脂、二氫木香烴內脂、12-甲氧基二氫木香烴內脂、α-木香醇、α-木香酸、風毛菊內脂、單紫杉烯、α-和β木香烯、香葉烯、丁香烯等。葯理實驗具有解痙及降壓作用。味苦、辛、性溫。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的功能。治胸腹脹痛、嘔吐、泄瀉等症。

一、形態特徵

根圓柱形,稍木質、具特殊香氣。莖有細縱棱,被疏短柔毛。基生葉具長柄,葉片三角狀卵形,長30—100cm,寬15—30cm,基部心臟形,通常向葉柄下延成不規則分裂的翅狀,邊緣微波狀,疏生短刺,兩面具絨毛;莖生葉較小,互生,葉基翼狀下延抱莖。頭狀花序單生或2—6個簇生於莖頂或葉腋;總苞片約10層,三角狀披針形,外層最短,先端尖如刺,被微柔毛;花全部為管狀花,暗紫色,先端5裂;雄蕊5,聚葯;子房1室,花柱伸出花冠外,柱頭2裂。瘦果長圓形,有棱,暗棕色,上端有羽狀冠毛,2層,外層較短(圖14—27)。

圖14—27 雲木香形態圖

1.植株 2.根

二、生物學特性

雲木香喜冷涼濕潤的氣候。雲南麗江多栽培在高寒山區,如麗江魯甸海拔2700—3300m,年平均氣溫9℃,絕對最高氣溫23℃,絕對最低氣溫-14℃。年降雨量800—1100mm,無霜期150天左右,雲木香能正常生長。據在四川南川於不同海拔高度栽培比較:海拔在1500m以上地區適宜雲木香生長。海拔1600m的南川洋芋坪地區,年平均氣溫11.1℃,絕對最高氣溫27℃(7月),絕對最低氣溫-8℃(1月);年降雨量1200—1600mm(其中6—9月最多;占年降雨量的50—60%。12月至2月最少),無霜期200—230天;7—8月平均氣溫為20—22℃,月降雨量200—300mm,相對濕度87—89%;雲木香生長良好,產量較高。海拔1200—1500m地區,雲木香生長亦好,但夏季最高氣溫超過30℃地區,應選陰山坡栽培。海拔600—1200m地區,7—8月氣溫高平均氣溫25℃以上,日平均最高在30℃以上;雲木香生長不良,夏天死亡大,不宜栽培。

雲木香種子在10℃以上方能發芽,15℃左右為發芽最適溫度,在土壤濕度適宜情況下,播種後發芽出苗隨氣溫的升高而加速。秋播(9月中、下旬),10—14天開始出苗,15—20天為出苗盛期(約為出苗數的80%以上),當年僅生真葉2—3片,第二年只有根生葉,第三年開始抽薹開花。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上旬)15—30天開始出苗,25—40天為出苗盛期,第二年起有部分植株抽薹開花。在南川海拔1600m地區,2—3年生植株的物候期是5月中、下旬抽薹,6月孕蕾開花,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種子成熟,11月中、下旬倒苗。

雲木香的根入土較深,可從表土及深層土中吸收養料,一般高山地區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土壤在不施肥的情況下,亦可生長良好。但雲木香對肥料的需求敏感,若增施氮、磷、鉀肥料,則可顯著提高產量(表14—41)。

表14—41 施肥對雲木香產量的影響

雲木香根入土一般30—50cm,深者可達80cm以上,栽培土壤宜深厚肥沃。土壤酸鹼度以pH6—7為宜。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雲木香是一種深根植物,故應選擇土壤深厚、疏鬆、肥沃、不積水的砂質壤土栽培,方能生長良好,獲得較高產量。生荒地、熟荒地、熟土均可栽培。可以連作1—2次,生長正常。但連作栽培時應注意增施肥料。

選用熟土栽培,應在播種前深翻33cm左右,細碎土塊,平整土面,開成寬1.5—2.0m的高畦,適當開好大、小排水溝;坡地開好攔山溝,防止雨水沖刷。荒土應提早翻耕,撿除樹根、宿根性雜草、石塊等,於播種前再翻耕一次。

雲木香是多年生植物,最好在整地時施用一定數量的基肥,如廄肥、堆肥、土雜肥等。基肥應於翻土前撒於土面,翻土時翻入土中。

(二)繁殖方法

主要用種子繁殖,亦可用幼根繁殖。幼根繁殖側根多、細小、質量差,產量低,多不採用。種子繁殖又分用種子直播與育苗移栽。但育苗移栽需經育苗、起苗、移栽等項工作,花工多,但產量和質量與直播者無差異,一般大面積栽培少採用;移栽僅在補植缺株時應用。

1.選留種

種子成熟前在田間選擇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植株,不去花蕾,留作采種;或選擇生長健壯整齊的地段專門留種。7—8月種子成熟期,常到田間檢查,做到及時採收,否則種子老熟後易脫落。種子成熟的外觀標準是花柄變黃,花苞變為黃褐,花苞上部細毛接近散開時即可採收。收回的種子經日曬或攤晾乾燥後,打出種子,風去雜物,置通風乾燥處。種子忌火炕。

2.播種

(1)播種期

雲木香春、秋、冬播均可。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播種期。雲南栽培海拔較高,春播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秋播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其他地區由於栽培海拔低,春播可提前到3月,秋播可延遲到9月。

雲木香不同播種期與成株率及產量有密切關系(表14—42),春季播種從3月中旬至5月中旬期間;播種越早成株率及產量愈高;秋季播種從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為適宜;9月中旬以前播種者,成株率及產量反低;11月上旬冬季播種的成株率及產量最高(當年不發芽,次春發芽出苗)。

表14—42 雲木香不同播種期成株率與產量比較

(2)播種密度

雲木香主根可伸入深層土壤,基生葉片大,適當密植可充分利用地力,並可促使基生葉直立,充分利用空間。由於單位面積植株數量增多,物質積累亦增多,從而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根據試驗及栽培實踐,以穴行距33cm,每穴定苗3株,每畝有苗15000株為適宜,3年生長期中一般死苗約25%,收獲時每畝有效植株約11000株,產量較高而穩定,過密產量沒有增加;過稀則產量顯著下降(表14—43)。

表14—43 雲木香不同種植密度與成株率及產量的關系

(3)播種方法

以穴播為好。播種時先在畦上按行穴距各33cm開平底淺穴,深3cm左右;冬播者穴可稍深。每穴播入種子8—10粒,畝用種子約1kg,種子應在穴中散開,不可成堆。種子播後最好每穴再撒施種肥(土雜肥或堆肥)一把,蓋在種子上,然後薄蓋細土。春、秋季播種且忌蓋土過厚,以免影響出苗,冬播者蓋土可稍厚。

雲南麗江採用條播,行距33—40cm,播種深度3—5cm,每畝播種子0.5—0.75kg,播種在高壟上。

(4)間作

雲木香播種後第一年,幼苗生長緩慢,植株不大,可在畦邊間種玉米等作物,可經濟利用土地,增加收益。第二年雲木香生長迅速,莖葉繁茂,不宜再行間作。

(四)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

秋播者於次年5月上、中旬,春播者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當幼苗生長出真葉3—4片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勻苗,每穴留壯苗3株;缺株者同時進行補苗。條播的按株距17cm定苗。

2.中耕除草

秋播者當年11月上旬,在幼苗葉片將枯時進行淺鋤,並培土覆蓋幼苗,厚5—7cm,以防嚴冬將幼苗凍死及防止因冰凍將幼苗拔起。第二年5月上、中旬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第三次在冬季即將倒苗時。第三年進行2次,第一次在4月下旬,第二次在冬季。第四年只在春季進行1次。春播與冬播者發芽出苗的當年進行3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三次在冬季倒苗時。第二年於春、冬季各進行1次。第三年只在春季進行1次。

3.追肥

雲木香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產量。一般農家肥料及化肥都可施用。農家肥料以人畜糞尿、草木灰、菜籽餅等肥效較好;化肥以尿素、過磷酸鈣的肥效較好。追施肥料一般在每次中耕除草時結合進行。用肥種類可因地制宜結合肥料來源考慮選用。春季宜施人畜糞尿及化肥;冬季宜施用草木灰、餅肥、廄肥、土雜肥。幼苗期施用化肥用量不可太大(尿素每畝3—4kg),以防肥害。

4.去蕾

雲木香通常在播種出苗生長一年後,開始抽薹開花結種子。在抽薹孕蕾時將花薹除去,使供給開花結子的養分轉移到根部,可促進根的生長發育,而提高根的產量(表14—44)。

表14—44 雲木香去蕾試驗產量比較

去蕾工作在大部分花薹抽出後,以鐮刀將花薹上部有花蕾的部分割去。在大面積生產時,除計劃留種者外,應及時去蕾。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Fusarium sp.)

一般在夏季7—8月間發生,罹病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根部變黑,水漬狀腐爛。排水不良或中耕除草時損傷根部有利病害發生。防治方法:選用高燥或排水良好的地塊栽種。生長期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中耕除草時切忌傷害根部。

2.短額負蝗

(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

又名「蚱蜢」。成蟲和若蟲咬食葉片成缺刻和孔洞,嚴重為害時,葉片吃盡僅留葉脈。防治方法:冬季清除雜草,減少越冬蟲;發生期,可用網捕殺或噴5%西維因粉。

四、採收與加工

(一)收獲

雲木香播種生長3年收獲;若土壤肥沃,管理得好,生長兩年也可收獲。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為收獲適期。收獲時選晴天,先割去莖葉,挖出全根,去掉泥土,然後用刀切去根上的莖稈和葉柄。一般畝產干根300—500kg。

(二)加工

按根的自然生長情況,將根切成7—10cm的短節,粗大的再縱切成2—4塊,用火炕干。炕時火力不可過大,一般掌握在50—60℃。炕時經常翻動,待全乾後,裝在手搖撞桶(或槽籠及竹簍)里撞去粗皮、細根、泥沙,待表面呈灰黃色時即可。

鑒於一般用竹製槽籠加工木香,工效慢,勞動強度大,且撞時灰塵飛揚,有礙健康,南川葯物種植研究所試制了一種鐵質手搖撞桶(圖14—28)。經應用比較結果:勞動強度較用槽籠減輕一半,工效提高1—2倍;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裝防塵隔板和防塵罩,可以防止灰塵,改善了衛生條件。鐵質手搖撞桶,可用廢汽油捅,於一側開活門以裝卸木香,周圍由外向內隔5—7cm穿直徑約2cm大的小孔一個;桶中央安裝一鐵質軸承,軸之兩端各安裝一把手,方向相反,供兩人同時工作,桶內裝攪拌鐵棒兩根,固定在軸上,方向相反。將桶安裝在木架上,架之四周裝上木板;另備一個防塵罩(木質或其他),工作時罩在桶上。每次可加工木香35kg左右,每分鍾搖25—35轉,每次約需20分鍾即可,每個工約加工木香500kg左右。

圖14—28 手搖撞桶A.手搖撞桶示意圖

1.鐵栓 2.進出料活門 3.搖手柄 4.活門絞鏈 5.搖桶外殼 6.漏塵渣小孔 7.鐵桶兩端圓形木板 8.固定木板的方形鐵塊 9.木架 10.活門B.手搖撞桶剖面示意圖

1.鐵桶剖面 2.鐵制攪棒 3.鐵制方形中軸 4.搖手柄C.防塵罩圖雲南蘿芙木

(周慶年、郭紹榮)

雲南蘿芙木(Rauwolfia yunnanensis Tsiang) 別名麻山端(傣語)、矮陀陀(拉祜語)、辣多(愛尼語)。屬夾竹桃科灌木。主產雲南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及文山等地州。葯用根,含利血平、阿馬里新、阿馬靈、蛇根亭鹼、育亨賓等多種生物鹼,其中利血平為主要生物鹼。葯理實驗,根的生物鹼對麻醉動物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其特點是作用快而持久,重復給葯有快速耐受性。其降壓原理有抑制中樞及抗腎上腺素兩方面。臨床認為對Ⅰ期及Ⅱ期(按米氏分類法)高血壓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副作用輕微,但服葯後易出現耐受現象。根為提取總鹼制劑降壓靈原料,民間用根煎服治頭痛、高血壓,用葉外敷治跌打、蛇咬等症。

一、形態特徵

株高2—2.5m。根圓柱形略呈彎曲,皮土黃色有縱紋。莖和枝條有皮孔,無毛。葉初期對生,後為3—5葉輪生,膜質,橢圓形,長6—30cm,寬1.5—9cm。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著花密集,多達100—120朵;總花梗4—9條叢生,長達7cm;花萼鍾狀,萼片卵圓形;花冠筒長約12.5mm,中部膨大,內面密被長柔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中部。核果成熟時紅色,橢圓狀,長約1cm,直徑約5mm(圖14—29)。

圖14—29 雲南蘿芙木形態圖

1.花枝 2.根 3.花 4.花剖開示雄蕊 5.雌蕊 6.雄蕊

二、生物學特性

(一)種子生物學特性

種子在室內分別保存10天、164天和254天,播種至出苗盛期天數分別為216天、70天和29天。故采後保存一定時間播種可縮短發芽時間,說明種子有後熟的特性。

雲南蘿芙木種子不宜曬干,宜陰干。新鮮種子陰乾的發芽率82%,而曬乾的僅53%。且日曬的種子保存346天後發芽率只1.3%,而陰乾的為14.6%。布袋通風貯藏,種胚易干縮而降低發芽率,而採用砂藏則種胚不易干縮而保持高的發芽率。貯藏7個月後播種的發芽率:用干砂貯藏高達95%,且發芽快而整齊;用雞心瓶藏51.3%;用布袋藏44.6%。

種子發芽要求高溫,溫度24.0—29.1℃,播種後15天即可發芽;月平均溫度在20℃以下發芽慢而不整齊。但在高溫伴隨乾燥條件下播種,發芽率大為降低。

(二)生長發育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雲南蘿芙木具有枝條產生不定根、根條產生不定芽的特性,均可用作繁殖材料。新生根的總生物鹼和利血平含量分別為:枝條繁殖者2.13%和0.05%;根條繁殖者1.85%和0.042%;種子繁殖者1.86%和0.045%,以枝條扦插的總生物鹼和利血平含量較高。

在無蔭蔽較乾燥的地上栽培,1.5年生單株根的產量51g,總生物鹼含量1.77%,利血平含量0.054%,幾乎終年開花,但種子極不飽滿。在有50%左右蔭蔽度較潮濕的林下栽培,生長健壯,1.5年生單株根的產量93g,總生物鹼含量1.63%,利血平含量為0.069%,每年只4—6月開花一次,5—8月果實成熟,種子飽滿率達80%以上。故種植作葯可選林下或露地栽培,以適當蔭蔽的林下栽培產量較高;如果以收種子為目的,宜選擇橡膠或雜木林下栽培才能收獲飽滿種子。

雲南蘿芙木的根和莖均含生物鹼,4個月植株的總生物鹼和利血平含量:根為2.48%和0.048%,莖為0.74%和0.034%。生物鹼多含在根皮和莖皮部位,故總鹼含量隨株齡的增加、木質部的增大而下降。根的總生物鹼和利血平的含量:一年生植株為1.94%和0.049%,二年生植株為1.86%和0.071%。故宜密植,提前採收。

在西雙版納州和思茅地區,常生長在海拔500—1600m的喬木和灌木林較濕潤的生境中,可於年平均氣溫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10℃以上的地區生長。在西雙版納景洪縣勐龍區的勐宋鄉和勐海縣勐遮區,在極端最低溫-5.4—0.3℃,在有短期霜凍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但雲南蘿芙木喜高溫高濕,在景洪地區高溫多雨的6—8月,月平均氣溫24.7—25.5℃生長旺盛。11月至次年2月,月均氣溫15.6—19.2℃,生長緩慢。

性喜半明半陽,但露地栽培也可生長,唯植株較矮,且種子不飽滿。可在多種土壤上生長。零星分布比較廣。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為利於葯用部分根的生長宜選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雜木林種植,坡地或平地均可,或與經濟價值高的幼齡橡膠林或果林間作。宜選樹冠大根系深的蔭蔽樹種,避免和雲南蘿芙木爭奪養分。

如為新開墾地,可在頭年砍去灌木雜草,留下能作蔭蔽樹的喬木,坡地按等高作梯田。葯用其根,根垂直向下生長,故土地應進行深翻。到第二年雨季前去掉雜草樹樁,整細土塊,理平、分床,雨季一開始即可定植。如為撂荒地,將雜草清理、深耕,每畝施農家肥1000kg作基肥,將土整細理平、分床待植。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採收紅色成熟果實,去皮洗凈果肉陰干,千粒重36.2—38.8g。種子發芽要求較高溫度和充足的水分,在雲南景洪地區宜於溫度回升的3—4月播種,出苗快而整齊,發芽率可達90%以上。上一年採收的種子,乾燥貯藏不能晚於次年6月底以前播種,否則發芽率大為降低。

種子播種前進行溫湯浸種或用1%硫酸鎂、0.1%鉬酸銨、0.05%硫酸鋅、0.01%硫酸銅等浸泡24小時,能提高種子發芽率。用0.1%硼酸、1%硫尿或多種葯劑混合液浸泡種子,抑制了發芽。種皮木質堅硬,不易吸水膨脹,應用濕砂催芽後播種。因砂子吸熱性能強,又不保水,露地催芽砂子容易吸熱乾燥,種子處高溫忽干忽濕的條件,極易喪失發芽力,應在陰濕處或蔭棚下催芽。用花盆或土坑(深25cm左右,大小隨種子多少而定),先鋪10cm厚的砂,將種子與砂拌勻,上面蓋3cm厚的砂,砂面蓋稻草,防止淋水時沖出種子,經常保持濕潤,不能積水。經15—20天種子萌發後,篩出播種,防損傷胚根。選蔭濕處作苗床,精細整地,施入基肥,苗床寬1m,條播行距10cm,開溝深1.5—2cm,每溝播萌發種子100粒左右。播種溝土塊需整細,使胚根與土壤緊密結合,蓋細土1cm左右,加蓋稻草保濕。播種至出苗,需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否則,已發芽的種子受干而降低出苗率。露地育苗需搭設蔭棚。苗期注意澆水,追施稀薄人糞尿催苗。苗高20cm以上即可定植。

2.扦插繁殖

雲南蘿芙木扦插極易成活。組織充實、營養狀況好的老枝條,扦插後比嫩枝生根快,且能忍受不良環境(如土壤水分暫時性過多過少等)。夏季採集的當年生枝,生長時間短,組織不充實,成活差;秋季採集的當年生枝,組織比較充實,有較強的生活力,成活率也高。枝條須隨剪隨插,保持新鮮,才能保證成活。在高溫多濕的雨季扦插,成活率達80%,為干涼季和乾熱季扦插成活率的4倍。溫度低於20℃,或土壤水分不足,都大大延緩了插條的癒合發芽和生根。土壤含水量低於20%,插條嫩芽在中午時刻萎蔫,連續幾天就造成死亡,蔭棚邊緣太陽照射較多,水分蒸發較強的地方更是明顯。但在插條傷口癒合前,水分過多,也易招致插條腐爛。土壤質地結構和有機質含量均影響土壤排水,保水和通氣能力,對插條成活關系極大。在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扦插,連續降雨造成積水,土壤空氣缺乏,插條大批漚爛;雨後又土壤板結,保水不好,已發芽的插條,多干萎死亡,成活率只13.4%。在施有機肥的地段,因施肥改善了土壤排水保水性能,成活率有所提高,至27%。

用生長刺激素1ppm的2,4-D或20ppm的萘乙酸鈉溶液浸泡插條基部12小時,能增加插條的生根數和根的長度,但對插條成活率影響不明顯。

截取插條長12—18cm,三個節以上,在整好的苗床上,按10cm行距用鋤頭開45°的傾斜溝,將插條按3cm的距離在斜面上排好,土面露3cm,埋土,床面蓋稻草,搭設蔭棚,經常澆水,保持濕潤。插後4—8天發芽,30—70天生根。

3.分根繁殖

將根截成5—10cm長一段,按10×5cm的行株距,埋在整好的苗床上,深約4—5cm,保持土壤濕潤,10天後陸續發芽生根。因根部含有比枝條多的養分,雖遇旱低溫等不良環境,成活率仍很高,有時發的芽干萎死,但雨季來臨根部又冒出新芽。由種根長出來的植株,因基礎雄厚,一般生長結實都比扦插繁殖的好。但因從根上發生不定根芽,出苗極不整齊,上端的根段種下時先發芽後發根,靠根尖的根段,種下時先發根後發芽。有時一段根發3—5個芽,應去弱留強,以免生長太密。

(三)定植

如用種根繁殖,陰濕條件好,可直接在大田種植。一般為了保證全苗,先行育苗,到3—4對真葉時定植。如水濕條件好可在春季定植,水濕條件差在雨季初期定植。行株距看栽種目的和收獲年限而定,留種地可稀些,收根的蘿芙木可密些。採用行株距30×30cm、50×30cm、50×40cm和50×50cm,經一年半採收,畝產干根分別為769.1kg、478.4kg、379.2kg和278.9kg,以密植產量高。雲南蘿芙木根垂直向下生長,其密度尚可適當增加。定植前施用有機肥料每畝1000kg作基肥的,種植一年半採收畝產370.3kg,而不施基肥的只有308.3kg,增產20%。如肥料不足,可採用穴施或條施。定植時期最好在陰雨天或早晚進行,在旱季定植需灌溉和剪去一部分葉片。一般雲南蘿芙木定植成活率高。

(四)間作

雲南蘿芙木喜陰,可與橡膠、果樹等經濟作物間作。在橡膠林下間種雲南蘿芙木,在乾旱季節由於有蔭蔽條件,空氣濕度及土壤水分較高,所以雲南蘿芙木生長良好,每年開花一次,結實多,成熟整齊,種子飽滿率高。可在橡膠林下建立雲南蘿芙木種子基地。在6年生膠林下間種雲南蘿芙木,行株距40×40cm,2年零4個月收獲,畝產干根117.9kg,而林外對照只產95.9kg。在2年生膠林下間種雲南蘿芙木,行株距30×40cm,種植1年後收獲,每穴種2株的每畝收干根62kg,每穴種4株的每畝可收干根97kg。利用幼齡膠林間種雲南蘿芙木,可以短養長,增加經濟收益。

(五)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一般定植後每年除草2—3次,在莖基部鬆土培土,有利於植株生長和利於莖基部皮層轉化為栓皮層,增加葯用部分。

2.澆水追肥

定植後每年春季和7—8月可施1∶3人糞尿,或每畝追施15—20kg硫酸銨。施化肥後如土干必須澆水。乾旱季節經常澆水,有利於植株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蚧殼蟲終年為害,10月份蔓延最快。其它參見印度蘿芙木。

四、採收與加工

種植後半年至二年均可收獲。秋季挖出根部,輕刷去附著泥土,砍成5—10cm一段,曬干即可送工廠加工。

4. 雲木香的種子要怎樣播種

1、播種方法


用種子繁殖。播種前將種子浸入30℃溫水中,攪拌後稍停,除去秕粒和雜質,將飽滿的種子撈出稍晾,即可播種。播種期:春播在清明前後,秋播在立秋到處暑之間。當年新種子成熟後採下,稍晾,去凈雜質秕粒即可播種,不需水浸。用當年新種子秋播,比將種子貯存起來於翌年春播為好。播時在整好的畦田內,按行距30cm;開3cm左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於溝內;覆土耬平,稍加鎮壓。春播的墒情適宜,約10天左右出苗,秋播的5——7天出苗。每畝用種量1——1.5kg。
2、選育良種
二年生的木香,在開花時,選擇健壯植株,留中間1——2個大的花頭,將多餘的花頭摘去,使養分集中,結的種子飽滿,七、八月種子成熟時摘下,掰開頭狀花序總苞外皮,露出種子曬干,防止雨淋。秋播的隨收隨播種。留作春播的,收種後將種子放乾燥處,妥善保存,防止潮濕霉變。

5. 雲木香的栽培技術要點有哪幾方面

(1)選好地、施足基肥又深耕雲木香是一種深根葯材,植株又高大,所以應選土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整地前要施足基肥,每667米2施農家肥3000~5000千克,於冬季土壤封凍前深耕30~35厘米,把肥料翻入土內,第二年播種前2~3月再耕一次,並耙平整細作畦,畦寬1.5~2米,高25~30厘米的高畦。

6. 雲木香有哪些生長習性

雲木香的生長習性:雲木香種子在10℃以上才可發芽,15℃左右為發芽最適溫度。秋播的(9月中、下旬)10~14天開始出苗,15~20天為出苗盛期(約為出苗數的80%以上),當年僅生真葉2~3片,第二年只有莖生葉,第三年4~5月開始抽薹開花。春播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15~30天開始出苗,25~40天為出苗盛期,第二年起有部分植株抽薹開花。據報道,在四川南川海拔1600米地區,2~3年生植株的物候期是5月中、下旬抽薹,6月孕蕾開花,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種子成熟,11月中、下旬倒苗。

雲木香性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怕高溫強光。主產區雲南麗江多栽培在高寒山區,如麗江魯甸在海拔2700~3000米,年平均氣溫9℃,絕對最高氣溫23℃,絕對最低氣溫-14℃。年降雨量1400~1800毫米,無霜期150天左右的環境下種植,生長正常。據四川南川葯物種植場在不同海拔高度栽培比較:海拔在1500米以下地區適宜雲木香生長。海拔1600米的南川洋芋坪地區,年平均氣溫11.1℃,絕對最高氣溫27℃,絕對最低氣溫-8℃;年降雨量1200~1600毫米(其中6~9月最多,占年降雨量的50%~60%;12月至2月最少),無霜期200~230天;7~8月平均氣溫為20~22℃,月降水量200~300毫米,相對濕度87%~89%,雲木香生長良好,產量較高。海拔1200~1500米的地區,雲木香生長正常,但夏季最高氣溫超過30℃的地區應選擇陰山坡栽培。海拔600~1200米地區,7~8月份氣溫高,若日平均氣溫最高達到30℃以上時,雲木香生長不良,夏天死亡多,不宜栽培。幼苗怕強光,須適當遮蔭,或與其他作物間作,否則易死亡。

雲木香根入土很深,一般為30~50厘米,最深的可達80厘米以上。栽培土壤需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土。土壤pH為6~7為宜。

7. 廣香又叫什麼名字

廣香又叫雲木香、廣木香,是木香的一種。

它是一種中葯材,為菊科物木香的根,性溫,味辛、苦。

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多為野生植物,若人工栽培,也多栽培於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生長在高山草地和灌叢中。

生長環境:

雲木香適應底肥強,喜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雲木香是深根植物,要求土層深厚(0.5米以上),土壤pH6.5-7,地下水位低,排水性能良好,肥沃疏鬆的砂壤土或壤土。沉砂土、石渣土、黏土及土層薄的地均不宜種植。

雲木香在海拔2500-3200米;≧10℃活動積溫2000-3200℃,極端最高溫度<28℃,極端最低溫度>-14℃,無霜期120-200天,年降水量800-1200毫克,全年空氣濕度68%-75%的地區生長良好。雲木香在8-25℃的溫度范圍內均可萌發,適宜溫度為12-20℃,溫度低於8℃或高於30℃萌發均受到抑制。土壤水分要求常年保持在22%-35%,土壤濕度低於15%,雲木香植株會出現萎蔫。

8. 雲木香有哪些播種方法

1、播種方法


用種子繁殖。播種前將種子浸入30℃溫水中,攪拌後稍停,除去秕粒和雜質,將飽滿的種子撈出稍晾,即可播種。播種期:春播在清明前後,秋播在立秋到處暑之間。當年新種子成熟後採下,稍晾,去凈雜質秕粒即可播種,不需水浸。用當年新種子秋播,比將種子貯存起來於翌年春播為好。播時在整好的畦田內,按行距30cm;開3cm左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於溝內;覆土耬平,稍加鎮壓。春播的墒情適宜,約10天左右出苗,秋播的5——7天出苗。每畝用種量1——1.5kg。
2、選育良種
二年生的木香,在開花時,選擇健壯植株,留中間1——2個大的花頭,將多餘的花頭摘去,使養分集中,結的種子飽滿,七、八月種子成熟時摘下,掰開頭狀花序總苞外皮,露出種子曬干,防止雨淋。秋播的隨收隨播種。留作春播的,收種後將種子放乾燥處,妥善保存,防止潮濕霉變。

9. 雲木香的形態是怎樣的

雲木香的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株高1~2米。主根粗壯,圓柱形,直徑可達5厘米,具有特異香氣。莖不分枝,上部拉稀疏短柔毛。

基生葉大型,具長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長三角形,長30~100厘米,寬15~30厘米,基部心形,通常沿葉柄下延成不規則分裂的翼,邊緣具不規則的淺裂或呈波狀,疏生短刺,兩邊有短毛;莖生葉較小,廣橢圓形,葉基翼狀,下延抱莖。頭狀花序2~3個叢生於花莖頂端,腋生者單一,直徑2~3厘米;總苞呈半球形;總苞片約10層,三角狀披針形或長披針形,外層先端長尖如刺;花全為管狀花,暗紫色,花冠5裂;雄蕊5枚;子房下位,柱頭2裂。瘦果線形,有棱,上端著生一輪黃色直立的羽狀冠毛,果熟時脫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10. 雲木香在什麼條件下生長

雲木香的生長條件:
雲木香多生長於高寒、潮濕、涼爽氣候環境中,稍耐寒。雲木香屬深根性作物,宜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棕壤土或森林土為好,排水良好、濕潤、雨量充沛的高寒山區和半山區為佳。主要栽培於海拔2700~3500m的山坡地或緩坡地,坡度不應大於30°。要求年均溫不高於10℃,年降水量不低於1000mm,冬春有積雪、霜凍的地區。高溫多雨不利於木香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