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長治人口
擴展閱讀
股票買賣和基金一樣嗎 2025-08-02 20:42:00
支付寶里能直接買股票嗎 2025-08-02 20:41:04

長治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6-25 18:25:22

『壹』 長治市人口2021總人口數是多少

2021年的人口數據沒有統計,只有2020年的人口數據,2020年長治市常住人口為3180884人。長治市以漢族人口為主,少數民族中以回族人數最多,其他的少數民族人口均不足千人,有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和羌族等。男性人口為1618349人佔50.88%,女性人口為1562535人佔49.12%,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609270人,占總人口的19.15%。

長治市往年的人口數據:

2019年年末全市總人口為34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萬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9.45‰;死亡人口2.3萬人,死亡率為6.61‰;自然增長率為2.84‰。性別比(女=100)為102.5。統計的是有戶口的人口,在當地常住但是沒有戶口的人不計入,遷走戶口的也不計入。

『貳』 山西長治市概況

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5°49 '~ 37°07 ',東經111°59 '~ 113°44 '。

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長治市東西長150 千米,南北寬140 千米,總面積為13955 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8.90%。

長治市域主要由長治盆地及其周邊山區兩種地貌單元組成。武鄉—襄垣—潞城—壺關以東的中山區,主要為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地層分布區;襄垣—長子縣之間的長治盆地,主要為新生界鬆散堆積的紅土、黃土分布區;

武鄉—沁縣—屯留—長子一線以西的低中山區,主要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層分布區;太古界變質岩、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鐵鋁岩僅零星分布。地層出露總厚度約11500米。

長治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南緣,從全市整體地貌看,山巒起伏、地形復雜,總體呈盆地狀。最高點為沁源縣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點為平順縣濁漳河出境處,海拔標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為2161米。

長治市地貌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種類型。2016年,長治市土地總面積13955.2平方千米,其中平川佔15.9%,丘陵佔33.4%,山地佔50.7%。

(2)長治人口擴展閱讀:

新中國時期長治市的建制沿革

1945 年10 月8 日, 長治解放。當月中旬,長治市(縣級)建立,隸太行四專區。

1946 年6 月,長治市升格為地級市,直隸太行區。

1950年3 月,長治市改為長治工礦區(縣級)。

1952 年3 月,工礦區復為長治市,並恢復為地級市,由長治專區代管。

1953 年7 月1 日,長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轄。

1958 年,長治專區改為晉東南專區,代管長治市。

1971 年,晉東南專區改為晉東南地區。

1975 年,長治市復由山西省直轄,設城、郊兩區。

1983 年9 月,長治市轄城、郊兩區和長治、潞城2 縣。

1985 年5 月,晉東南地區撤銷,晉東南地區所轄平順、壺關、黎城、屯留、長子、武鄉、沁源、襄垣、沁縣,劃歸長治市領屬,長治市轄2 區11 縣。

1992 年11 月,經山西省政府批准,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

1994 年,潞城縣正式撤縣設市,隸屬長治市管轄。

2015年2月,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叄』 長治市有多少人口

總戶數

1982 年7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總戶數為614757 戶;1990 年7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總戶數為715281 戶,2000 年11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戶數為831005 戶。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923466戶。
總人口

1982 年7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為264.56 萬人;1990 年7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為290.92 萬人,同1982 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8 年共增加了26.36 萬人,增長9.96 %,平均每年增加3.3 萬人,年平均增長率1.1%。2000 年11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為313.90 萬人,同1990 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10 年共增加了22.98 萬人,增長7.90%,平均每年增加2.22 萬人,年平均增長率0.74%。2008 年,人口進入低速增長期。全市人口328.29 萬人,比1978 年的255.85 萬人增加了72.44 萬人,增長28.3%,30 年間平均每年增加24146人,年平均增長率0.83%。2010年11月1日0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334564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13899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95573人,增長6.23%。年平均增長率為0.61%。
2014年末全市總人口為340.4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7萬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7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16‰;死亡人口2.12萬人,死亡率為6.24‰;自然增長率為4.91‰。性別比(女=100)為105.27。
2014年人口數及其構成
單位:萬人

指 標

年末數

比重(%)

全市總人口

340.44



其中:城 鎮

164.98

48.46

鄉 村

175.46

51.54

其中:男 性

174.59

51.28

女 性

165.85

48.72

1978-2008年人口變化

人口分布
全部人口分布

1982 年7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區22.58 萬人,郊區20.30 萬人,長治縣28.22 萬人,襄垣縣21.21 萬人,屯留縣21.27 萬人,平順縣15.87萬人,黎城縣14.41 萬人,壺關縣24.64 萬人,長子縣30.02 萬人,武鄉縣19.93 萬人,沁縣15.96 萬人,沁源縣15.04 萬人,潞城縣16.71 萬人。

1990 年7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區27.40 萬人,郊區24.54 萬人,長治縣30.35 萬人,襄垣縣22.87 萬人,屯留縣22.83 萬人,平順縣16.28萬人,黎城縣14.93 萬人,壺關縣26.03 萬人,長子縣32.37 萬人,武鄉縣20.38 萬人,沁縣16.49 萬人,沁源縣15.29 萬人,潞城縣18.36 萬人。

2000 年11 月1 日0 時,長治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區36.15 萬人,郊區28.75 萬人,長治縣32.32 萬人,襄垣縣24.84 萬人,屯留縣24.82 萬人,平順縣16.09 萬人,黎城縣15.51 萬人,壺關縣28.26 萬人,長子縣33.73 萬人,武鄉縣19.61 萬人,沁縣17.00 萬人,沁源縣15.43 萬人,潞城市21.39 萬人。

2005 年,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區37.2 萬人,郊區29.6 7 萬人,長治縣33.2 4 萬人,襄垣縣25.6 3 萬人,屯留縣25.70 萬人,平順縣16.4 7 萬人,黎城縣15.9 8 萬人,壺關縣29.30 萬人,長子縣34.7 8 萬人,武鄉縣20.1 3 萬人,沁縣17.4 5 萬人,沁源縣15.8 6 萬人,潞城市22.0 4 萬人。

2008 年,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區37.8 4 萬人,郊區30.1 4 萬人,長治縣33.6 9 萬人,襄垣縣26.0 5 萬人,屯留縣26.1 0 萬人,平順縣16.6 7 萬人,黎城縣16.20 萬人,壺關縣29.6 1 萬人,長子縣35.3 5 萬人,武鄉縣20.4 2 萬人,沁縣17.7 0 萬人,沁源縣16.1 3 萬人,潞城市22.3 8 萬人。
2010年,全市分縣(市)區常住人口的地區分布如下:
全市分縣區常住人口 單位:人
縣 區 常住人口
長治市 3334564
城 區 483628
郊 區 281213
長治縣 340963
襄垣縣 270216
屯留縣 263844
平順縣 150955
黎城縣 158541
壺關縣 291609
長子縣 353266
武鄉縣 182548
沁 縣 172205
沁源縣 158702
潞城市 226874
民族人口分布

漢族人口遍布全市各縣市(區),回族人口多數聚居在城區西街和下南街偏西一帶,其他少數民族散居各街道、鄉鎮。據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城區有漢族21.89 萬人,少數民族1.36 萬人,民族不詳1 人,佔全區總人口的5.84 %;郊區有漢族20.31 萬人,少數民族597 人,佔全區總人口的0.29 %;長治縣有漢族27.98 萬人,少數民族356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3 %;潞城縣有漢族16.50 萬人,少數民族207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3%;襄垣縣有漢族16.50 萬人,少數民族16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8 %;屯留縣有漢族20.92 萬人,少數民族4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 %;平順縣有漢族15.70 萬人,少數民族3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02 %;黎城縣有漢族14.23 萬人,少數民族6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4%;壺關縣有漢族24.30 萬人,少數民族50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21 %;長子縣有漢族29.58 萬人,少數民族42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4 %;武鄉縣有漢族19.68 萬人,少數民族39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 %;沁縣有漢族15.85 萬人,少數民族3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 %;沁源縣有漢族14.94 萬人,少數民族108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7 %。
據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城區有漢族29.04 萬人,少數民族1.61 萬人,民族不詳1 人,佔全區總人口的5.54 %;郊區有漢族26.19 萬人,少數民族1036 人,民族不詳6 人,佔全區總人口的0.40 %。長治縣有漢族30.38 萬人,少數民族384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3 %;潞城市有漢族18.51 萬人,少數民族15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8 %。襄垣縣有漢族23.36 萬人,少數民族252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1 %;屯留縣有漢族22.82 萬人,少數民族58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3 %;平順縣有漢族15.98 萬人,少數民族1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09 %;黎城縣有漢族14.81 萬人,少數民族18 人,民族不詳2 人,佔全縣總人口0.01 %;壺關縣有漢族25.86 萬人,少數民族50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20%;長子縣有漢族32.10 萬人,少數民族454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4 %;武鄉縣有漢族20.16 萬人,少數民族3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沁縣有漢族16.35 萬人,少數民族33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沁源縣有漢族15.38 萬人,少數民族46 人,佔全縣少數民族總人口的0.03%。
據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城區有漢族34.23 萬人,少數民族2.24 萬人,民族不詳1 人,佔全區總人口的0.71%;郊區有漢族28.67 萬人,少數民族1.92 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5.3%;長治縣有漢族32.28 萬人,少數民族459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4%;潞城市有漢族21.38 萬人,少數民族188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9%;襄垣縣有漢族24.81 萬人,少數民族282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1%;屯留縣有漢族24.81 萬人,少數民族10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4%;平順縣有漢族16.08 萬人,少數民族23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1%;黎城縣有漢族15.50 萬人,少數民族42 人,民族不詳1 人,佔全縣總人口0.03%;壺關縣有漢族28.20 萬人,少數民族60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長子縣有漢族33.69 萬人,少數民族493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1%;武鄉縣有漢族19.61 萬人,少數民族41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沁縣有漢族17.00 萬人,少數民族39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2%;沁源縣有漢族15.42 萬人,少數民族65 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4%。
人口密度

1978 年後,本市人口逐年增加,人口密度也逐漸加大。1978 年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84 人,2008 年每平方公里為236 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增加人口52 人,增長28.3%。

『肆』 長治市區有多少人口

長治市面積13864平方千米,人口316萬(2003年)。 城區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39萬。郵政編碼046011。 郊區面積289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046011。 潞城市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047500。市人民政府駐潞華街道。 長治縣面積483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047100。縣人民政府駐韓店鎮。 襄垣縣面積1158平方千米,人口25萬。郵政編碼046200。縣人民政府駐古韓鎮。 屯留縣面積1042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046100。縣人民政府駐麒絳鎮。 平順縣面積1550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047400。縣人民政府駐青羊鎮。 黎城縣面積1166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047600。縣人民政府駐黎侯鎮。 壺關縣面積1013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047300。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長子縣面積1029平方千米,人口34萬。郵政編碼046600。縣人民政府駐丹朱鎮。 武鄉縣面積1610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046300。縣人民政府駐豐州鎮。 沁縣面積1297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046400。縣人民政府駐定昌鎮。 沁源縣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046500。縣人民政府駐沁河鎮。
總人口316萬~~

『伍』 長治市區有多少萬人口

長治市總人口為320萬
市內內有61萬
農業人口為240萬
非農業人口(包括市區)為80萬

『陸』 長治屬於幾線城市

長治屬於五線城市。

長治,山西省地級市,晉東南中心城市,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古稱上黨、潞州、潞安等。地處晉東南,晉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於由太行山太岳山環繞而成的上黨盆地中。

長治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轄4區8縣,面積13955平方千米,人口345.5萬人。

長治歷史悠久,周顯王二十一年韓國在此首置上黨郡,秦王政二十六年秦一統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黨郡為其一,市區內留存有古上黨郡署大門上黨門和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中軸線長408米的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

長治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曲藝名城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2018年,長治入選「中國城市品牌評價(地級市)百強榜」,位列第68位。2019年,長治再次入選「中國城市品牌評價(地級市)百強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

『柒』 2010年長治市旅遊人數

2010年長治市全市旅遊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旅遊接待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
長治,山西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晉東南中心城市 ,古稱上黨、潞州、潞安等。「長治」原為潞安府府治所在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地處晉東南,晉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於由太行山太岳山環繞而成的上黨盆地中。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 [2]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轄4區8縣,面積13955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面積2631.3平方千米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治市常住人口為3180884人。
長治歷史悠久,周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韓國在此首置上黨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統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黨郡為其一,市區內留存有古上黨郡署大門上黨門和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中軸線長408米的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
長治是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曲藝名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2016年9月,長治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之一 。2019年,長治再次入選「中國城市品牌評價(地級市)百強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2017年、2020年,長治市兩度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22年1月,長治入圍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

『捌』 長治市有多少人

截至2017年底,長治市總人口:345.5萬人。

長治位於太行山南段、山西省東南部。全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東西最長處約15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140千米,總面積13 955平方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1°58′~113°44′,北緯35°49′~37°48′。

: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玖』 2022長子縣多少人

長子縣29.87萬。
長治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18349人佔50.88%,女性人口為1562535人佔49.12%,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609270人,占總人口的19.15%。總體來看,長治市的人口結構並不算好甚至可以說是略差,特別是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山西省也是比較高的,未來發展面臨挑戰。
長治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是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2020年全市GDP為1711.6億元,僅次於省會太原,是山西省第二經濟強市。雖然經濟實力比較不錯,但是長治的人口卻並不多,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長治市常住人口為318.09萬人,在山西省11個地級市中僅排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