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析國有企業如何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任何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員工,而員工的心理狀況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企員工一直都被外界評價為「福利待遇好,工作穩定」,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市場經濟的沖擊,國有企業員工的心理開始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新形勢下,加強國企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本文主要從進行合理激勵、注重人文關懷、建立預防網路三個方面闡述如何管理員工心理健康。
關鍵詞:國有企業 員工 心理健康 合理激勵 人文關懷 預防網路
一、員工心理健康對國有企業發展的意義
員工心理健康是關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大事。企業的發展需要凝聚廣大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哲學上講,人的行為是由意識所支配的,因此,什麼樣的心理狀況也就決定著員工在工作中有什麼樣的行為。
曾有企業管理專家做過實驗,員工在和諧健康的心理狀況下的生產能力比在心理不健康和諧狀況下的生產能力高出數倍。員工有健康和諧的心理,才能有成就感、歸屬感,才能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企業的財富是員工創造的,而員工的創造則來源於其心理。健康的心理儲存智慧和能力,並能將其轉化為生產力。
員工健康的心理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穩定的客觀需要。試想,如果某企業的員工心理扭曲,尋釁滋事,挑唆離間,甚至泯滅理性,放任報復,這樣日積月累,不僅會導致惡性不穩定事件,也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我們一直提倡的科學發展觀,其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就是指確保人健康發展。健康發展不僅包括身體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因此,關注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也是對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的進一步理解。
我國是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經濟結構。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始終起著領軍、主導的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產業結構戰略調整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覆蓋面逐漸擴大,給國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相應的,國有企業員工在思想觀念、心理行為上也發現了諸多變化,他們的心理也日趨細密、復雜,甚至難以捉摸,而由此產生的一舉一動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因此,員工心理狀況是企業發展穩定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決不能掉以輕心。而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為企業帶來無窮的效益,首先能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心,使員工更有歸屬感和工作熱情,能吸引更多的優秀員工;其次,通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實施,使員工壓力處於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再次,通過對員工的壓力水平進行即時性監控,並推薦適當的指導建議,促進員工隨時調整身心狀態,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二、國有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國有企業員工一直享受著「工作穩定,福利好,薪水高」的待遇,但是目前一份企業員工敬業度調查卻顯示,民營企業、外資合資企業、其他類型企業員工的敬業度較高,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員工敬業度最低。近幾年,國有企業員工的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以及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也日漸受到廣泛關注。
據國內權威機構調查,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國有企業員工中,有25.04%的被調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是說每四個被調查者中就有一個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問題。同時,2.24%的被調查者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有22.81%的被調查者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進一步的數據分析顯示,被調查者經常頻繁地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有:精神上的壓力;感覺不開心、郁悶;覺得自己在事情中不能擔當著有用的角色;精神萎靡,工作積極性不高。以國有企業中的供電企業為例,由於工作環境單一、惡劣,人際接觸面窄,還時常背負著安全生產壓力等,員工經常出現四類心理問題:一是生理耗竭,具體表現為身體的不適,職業病纏身;二是心智枯竭,表現為空虛感明顯、心力不足,自我評價下降;三是情緒衰竭,表現為激情的喪失、情感資源的乾涸,煩躁易怒,悲觀沮喪,深感無助,或有極度的自尊和敏感,焦慮症、抑鬱症和孤獨症等;四是價值枯竭,主要表現為工作的無意義、無價值感,工作效率低下,時常感覺到無法勝任。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工作壓力,工作環境,人際關系,職位變遷,福利、薪水的差異,家庭的和諧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其內在因素主要是國有企業員工比較浮躁,對本職工作的投入度比較低,很多人不甘於現在的工作,急於尋求事業的成功。而外因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國企的計劃執行體系和模式,與員工受到的激勵、創造型教育產生了矛盾,很多年輕人不適應國企的工作環境,導致工作投入度低;而且我們社會處於轉型期,各種觀念、信息都對年輕人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三、如何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員工心理健康,就是員工有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主要體現在企業員工五大心理狀態,職業壓力感、職業倦怠感、職業方向感、組織歸屬感、人際親和感都是積極均衡的。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採取靈活的方式,循序漸進。
(一)進行合理激勵
在現代工業管理中,物質激勵和精神鼓勵仍是一種重要手段。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會產生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種需要從低到高排列,只有在前一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才會產生後一個需要;在前一個需要得到充分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會顯示出激勵的作用。合理激勵,能有效激發員工的精神與物質慾望,推動企業和員工共同和諧發展。很多國有企業相繼建立了以員工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僅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更為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支撐。
1、分析員工需要,有針對性地實施激勵
同樣的激勵手段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需要。按照需要層次理論,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需要,所以,企業對不同的人必須採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對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也應採用不同的激勵手段。要想激勵員工,必須了解其動機或需求,找到激勵他們的因素,採取不同的激勵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
2、完善制度,實施科學的、公正、適當的激勵
在制定激勵制度時要體現科學性,企業必須系統地搜集、分析與激勵有關的信息,不斷根據情況的改變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激勵必須公正。一個人對他所得的報酬是否滿意不是只看其絕對值,而會進行社會比較或歷史比較。通過比較,判斷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對待,從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工作態度。
(二)注重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人文關懷是一個大范疇,其核心是以人為本,關注員工的個人感受和需求,營造和諧溫暖的人文環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帶來的員工心理問題,充滿人文關懷的員工心理管理,能夠減少員工對組織的抱怨,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促進各部門、各層次員工間的溝通;提高員工士氣,改善組織氣氛。
1、開展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是目前國有企業管理者經常採用的方式,其成本低,方式多樣,而且有時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開展心理疏導,首先應當對員工心理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分析判斷員工心理屬於哪種失衡狀態。要了解員工的心理狀況,必須建立良好的員工訴求表達機制。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職工代表、職代會的作用,增強工會的吸引力、凝聚力。有的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設立了總經理信箱,或者聘請了總經理聯絡員,為員工與管理者溝通搭建了橋梁。有的企業開辦了自己的博客、微博,為員工發表意見看法也提供了平台。總之,充分給予員工表達想法、袒露情感的機會和空間。這樣,員工在經過了一個發泄不良情緒、釋放壓力的過程之後,接受疏導時就會比較冷靜。其次,要善於運用技巧,靈活開展心理疏導。要抓住各種易於被其接受的觀點和有利的因素,進行疏通引導;要以坦誠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幫助分析現實問題,避免對方猜測懷疑;不能空洞地勸慰,更不能敷衍搪塞,要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和特點給予不同的啟發和支持,如果當事者抱有敵意和採取攻擊行動,應採取適當迴避的態度,盡可能地忍耐、剋制,讓其他人員先去進行緩解工作。疏導過程中,還要注意通與員工建立一種相互信賴、相互鼓勵的關系,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從而鞏固心理疏導成果。
2、開展親情幫扶
有的國有企業建立了定期慰問制度和跟蹤幫扶制度,積極為員工妥善解決困難和矛盾;在重要節假日走訪慰問困難員工,發放困難補助;在遇到國家社會各種災情、難情和急需幫扶的患病員工,組織各級組織帶領員工捐款捐物,伸出大愛之手,把陽光和溫暖送給需要幫扶的群體。通過這些制度和舉措,使公司員工在幫扶中傾情奉獻,在奉獻中學會了愛與感恩,不斷提升心靈品級,養成了愛心奉獻、感恩報效的良好心態。
3、解決員工各種具體困難
企業不僅要認真傾聽員工心聲,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員工各種具體困難。對於員工的實際困難和合理的需求,要及時積極地進行協調,幫助職工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收入分配、醫療住房等實際問題,對幹部職工在政治上關心,生活上幫助,精神上鼓勵,積極為幹部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增強大家的歸屬感、認同感。企業管理要用情感紐帶把全體員工團結起來,傾聽職工所言、關心職工所困、了解職工所思,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感恩之情化作回報企業的熱情。黨團組織要關心員工及其家庭成員遇到的緊急醫療救治、婚喪嫁娶、助學幫困以及日常生活出現的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等各種實際困難,要採取有效手段,及時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制定完善配套的機制,使職工的合理訴求得到切實落實。這樣才能真正替員工著想,從而化解矛盾、減少沖突、維護穩定。同時,還要結合本企業的文化和現狀,以具體的事例和榜樣來教育和引導員工,幫助員工改正自己的不良心
態,達到內心的平衡。
(三)建立預防網路
在較重的工作生活壓力下,員工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是必然的,此時,就要做到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建立健全員工心理健康預防網路,做到防患於未然。
首先,可以建立企業家庭聯動機制。在工作的班組設置心理健康員,組織參加外出培訓和企業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水平。心理健康員的職責就是檢測所在班組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發現問題主動溝通,自己解決不了的求助於企業員工心理健康工作部門,並跟蹤反饋受干預者的心理疏導效果,直至問題的解決。同時,加強與員工家屬的溝通,對員工家屬反映的員工心理、行為異常,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次,要營造有利於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積極健康、融洽和諧的內外環境,對提高職工控制和調節不良心理的能力,鞏固心理教育成果,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通過開展讀書創作、知識競賽、職工論壇、歌詠比賽、體育健身、攝影書法、美術繪畫等各種活動。優美、舒心的生活和人際環境能有效疏導員工心理,使員工內心趨於健康。
再次,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學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科學知識,是搞好心理教育、培養職工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性工作。目前,不熟悉、不了解心理科學知識,不能正確認識和解釋心理現象和問題,不善於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心理問題,不能有效發揮員工的心理潛能等現象,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組織專家編制針對本企業員工的心理測試題庫,放在企業網站上,使員工可以隨時對自己進行測試,以檢測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或者定期邀請專業人士對企業員工做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開展一對一幫扶,使員工及時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總之,只有員工心理健康了,企業和諧穩定發展才有保障。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加強對員工心理健康的管理,幫助員工築牢心理防線,培養健康情緒,這樣,國有企業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才能在改革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屹立不倒,穩步向前。
❷ 航空公司越來越注重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原因是什麼
摘要 您好,航空公司越來越注重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原因是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❸ 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要怎麼建設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校園中的同伴競爭愈發激烈,學生的學業壓力逐年增長,自傷、欺凌、厭學等負向事件頻發,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且正逢疫情,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其中《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21〕10號)提出學校要加強心理咨詢輔導服務,強化心理咨詢服務平台建設,設立心理發展輔導室、積極心理體驗中心、團體活動室、綜合素質訓練室等,學校要為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配備必要的辦公場地和軟硬體設備。江蘇博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全方位打造「八室一廳」心理健康中心,滿足各類心理健康服務的場地所需。以下是一些心理場室的簡單介紹。
01-咨詢接待廳
心理咨詢前期階段接待心理來訪者、為來訪人員登記,預約咨詢時間的場地,用於心理咨詢開始前為來訪者提供一個充分休息或放鬆的空間。
02-正念冥想室
在輕松、安靜的氛圍中,通過正念冥想和放鬆訓練來調節人體的緊張狀態,幫助來訪者放鬆心情、緩解疲勞。
03-心理咨詢室
承擔一對一的個別咨詢功能或者一對多的家庭咨詢亦作為心理咨詢師用沙盤游戲療法對來訪者開展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的場所。
04-情緒調節室
在輕松、安靜的氛圍中,通過正念冥想和放鬆訓練來調節人體的緊張狀態,幫助來訪者放鬆心情、緩解疲勞。
05-VR認知訓練室
用戶使用多種VR認知訓練設備,在視覺、聽覺、觸覺上接受來自場景情境的信息,結合心理狀態和各項生理指標,獲得自身結合場景整體的感覺反饋。
06-團體活動室
開展有針對性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團體心理講座、心理交流沙龍等,促進團體的互動交流與思考,幫助個體獲得成長與提升。
07-自助調節室
通過自助類設備的專業引導,提高來訪者心理健康程度及心理健康常識的普及度,來訪者可以在自助調解室做心理科普閱讀、心理測評、學習心理減壓課程等。
08-藝術減壓室
提供專業藝術治療系統,通過智能引導實現使用者心靈上的自我療愈。
09-學習成長室
提供心理相關雜志書籍與心理自助設備供來訪者學習與使用。
至於設備,可以在場室放置情緒宣洩類設備、沙盤、智能心理自助平台、音樂放鬆椅等,主要看學校的需求。
總的來說,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私密,可發泄自己情緒的場所。
❹ 為什麼要進行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促進員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組織文化、提高企業績效等。只有身心健康的員工才可以為企業帶來無窮的效益。
1、減少人才流失
這是我們開頭引入員工心理管理說提及的話題。實施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企業能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心,使員工更有歸屬感和工作熱情,能吸引更多的優秀員工;由此降低重大人力資源風險,保護企業的核心資源;
2、提高勞動生產率
通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實施,使員工壓力處於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預防危機事件發生
通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實施,對員工的壓力水平進行即時性監控,並推薦適當的指導建議,促進員工隨時調整身心狀態,預防員工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❺ 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心理健康的標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智力正常:比如智力發育水平和同齡人相比,在正常誤差范圍內,先天智力發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無從談起;
2、情緒良好:表示經常性的愉快、開朗、自信,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夠及時調整過來;
3、人際關系和諧:樂於與人交往,因人際關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穩定和相對廣泛的人際關系,又要擁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夠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等;
4、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擁有積極的處世態度,能夠順應社會的發展,與變革進步的趨勢,勇於改造現實環境,達到自我進步和奉獻社會的協調統一;
5、人格完整:人格包括性格、氣質、能力等,簡而言之是組成人格的各個心理要素,不存在明顯的缺陷和偏差,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
所以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有以上的幾方面心理要素的協調統一,才能使情緒穩定,和環境保持良好的契合關系。
一、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五、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鏈接: https://pan..com/s/1q60YGyujMYG-iStT5BgTrw
❻ 什麼是大學心理健康管理委員會
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
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成立於2006年9月,是在南昌工學院學工處指導下,由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指導開展活動的學生團體。
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由熱心於學習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致力於提高心理素質的學生組成,其工作宗旨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助人自助為最高宗旨;以理解尊重為基礎,為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和諧、自由、溫馨的良好氛圍。
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的工作任務包括:協助心理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素質拓展大賽、心理情景劇大賽、心理知識搶答賽、心理健康形象大使評選等),及時向心理中心反映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有嚴重心理障礙學生的情況,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等。
紀檢部
監督檢查組織各部門及分會的日常工作情況,並定期匯總檢查結果,及時向主席團反映,在幹部例會進行匯總;
對學生幹部及幹事的思想素質、履行職責情況、工作政績全面考評,並張榜公布,給予表揚或批評;
對徇私舞弊、違紀違規,利用職權無視制度的幹部及幹事提出批評與懲罰,並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及時向主席團上報;
對部門全體成員進行監督、檢查,使之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協助主席團所舉辦的各項活動,確保活動的秩序和活動的順利進行。
文藝部
負責為組織培訓主持、禮儀、歌舞等方面的人才。自行組織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與比賽,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充分挖掘並展現學生們的藝術才能,積極配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
不定期的和其他組織部門進行交流活動。配合有關組織部門各類活動、演出等的籌備、策劃、組織、協調等工作。定期舉辦主持、禮儀、歌舞等方面的培訓。以文藝活動方式積極宣傳我們組織,為組織舉辦的文藝晚會、聯誼會等做好充分准備。
辦公部
負責組織內部文秘工作。組織起草文件、報告、總結及對外宣傳方面的文案材料;各部門的專業文件、報告等進行文字把關、校對,做好上呈下達;
負責各部門在辦公區域衛生的值班安排,以及組織內部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負責組織財產物品的管理,定期整理倉庫以及保持倉庫的整潔。
外聯部
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外聯部是在學工處下屬心理咨詢中心的指導下,主要以拓寬校際交流,對外宣傳心理知識為工作主題,以增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與其他高校同行及社會各界的聯系為工作重點,促進彼此間的了解、交流。向外展示本組織的真正風采,努力提高組織在學校以及社會上的影響力。
外聯部本著「立足校內,走向校外」的宗旨,「實踐自我,服務同學」為目標,負責與外校聯系交流,把外校成功的管理經驗和優秀的活動引進來,為其他各部門提供信息支持;
聯系各項社會實踐活動為同學創造各種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為各種大型活動拉贊助,負責大型活動的對外聯系工作;包括借用場地、物品,聯系嘉賓,製作發送請柬等,為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保證;通過聯誼、交流等形式與學校其他組織/社團建立廣泛的聯系,提高心理會的形象,帶領心理會走出校門。
同時發揮本部門特色,加強與其它部門及分會的聯系及兄弟組織的聯誼來共同搞好學生幹部及幹事們的工作,促進心理會各部門、分會之間的相互了解,匯聚組織凝聚力;認真完成主席團安排的其他各項工作。
心理保健部
心理保健部是集學術性、群眾性、自主性於一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的一個重要部門之一。主要工作是進行專業的心理知識培訓,學習心理咨詢技能,從而更好的幫助他人,服務同學;
不定期開展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精彩活動,使參與活動的學生們可以充實自己,收獲友誼,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通過組織協助策劃一系列心理健康特色活動,並將其發揚光大;定期舉辦特色心理知識宣講團活動。
團體輔導部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立足於讓大家通過團隊交到更多朋友的同時,更致力於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使得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相互作用,從而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團體輔導部門從屬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委員會,部門舉辦的活動有分期分主題舉辦的團體輔導活動,人際交往、情緒管理、自我探索,以及心連心大型團體輔導活動。
素拓部
素拓部本著倡導素質教育,倡導同學們的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集體意識,挖掘同學們的潛力和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的原則不斷地進步發展。
主要負責我校學生素質拓展的管理,包括素質拓展信息宣傳、素質拓展培訓;負責全校新生班級的課外素質拓展活動,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班級凝聚力;鑽研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技巧和組織細節,進行素拓大賽裁判員的培訓。
負責制定組織的素質拓展工作計劃,同時對心理會內部以及其它受邀組織不定期開展素質拓展活動。
❼ 根據心理學原理,如何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第一,企業做到人性化的管理,積極開展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企業應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比如讓工作人員每年公費培訓學習心理咨詢師。這需要投入一定的經費、人力、物力,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很多部門的聯合協調才能實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機制的建設,讓員工的思想狀態和心態放到一個積極正能量的方向上。
❽ 我們要怎麼保持心理健康
引言:要想健康長壽,不僅僅要保持身體的健康,還要保持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生活和工作的前提,那麼怎麼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經常去戶外運動
每個星期都要有戶外運動的時間。戶外有清新的空氣,太陽光可以給人體補充鈣元素和維生素,這些對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當人與大自然相處時能夠緩解壓力,釋放負面情緒。如果你感覺心情不好,心理狀態已經處於亞健康了,那你可以選擇去戶外遠行、攀岩、爬山,這些運動無需太多技巧,不僅能讓人身體得到鍛煉,也能讓人在鍛煉中一點一點忘記煩惱。
❾ 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該怎麼做
個關於工人長時間工作心理壓力大,我想問你,你是時間長壓力大,還是時間長工資少道至的壓力還是怎樣!
如果上班覺得時間長,又沒好好的休息,一天到晚這么少的工資還要干到黑,那麼你們可以給領導講一下,實當得讓工人多休息一下,工人的工資是不是可以長一點,現在什麼東西都貴,我們這么的為領導賣力,你領導是否可以考慮一下,關於上漲的工資問題!
人不是被逼到份兒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生活所迫在工作,真正能為了實現個人價值的純屬少數,人都有惰性,誰不想多休息少勞動,但正是因為職稱、工資削尖了腦袋往上爬,看開點,每個職位都有自己的壓力與困擾,學會調節比什麼都強。
❿ 職場人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職場人做好健康管理要定期體檢、分析結果、制定健康計劃、合理分配工作量。
1、定期體檢
對於上班族來講,由於工作的節奏快,平時上班沒有時間去醫院體檢,周末也想在家裡休息而忽視了自我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定要合理的制定定期檢查的時間表,比如說30歲之前每隔3年,40歲每隔2年,當然具體的頻率可以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與工作的強度來調整。
2、分析結果
根據體檢出來的結果,來對自我的身體哪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並分析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這當中一定要認真聽取保健醫生的建議,做到有針對性的避免健康繼續惡化。
3、制定健康計劃
好的身體是自我點滴的保養和愛護的長期結果,因此要制定好健康計劃:注意自我飲食,以清淡的菜餚為主,少吃鹹菜,少吃油膩的,控制血脂,加強鍛煉,控制體重,減少電腦使用的時間,早睡早起,少熬夜。
4、合理分配工作量
對於自我工作與學習要合理地分配時間,不能求多求全不講求質量和效果,要學有所得,有所感悟,自己有提升,也不能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不管自己的身體,長期的高強度或者熬夜加班工作,注意調整節奏合理分配。
職場心理健康管理方法
1、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被緊張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輕松休息一下,可能你做得更好。
2、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家庭的和睦與事業的成功絕非水火不容,它們的關系是互動的,「家和萬事興」,無力「齊家」,恐怕也無力「平天下」。
3、面對壓力要有心理准備,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必然帶來高競爭性和高挑戰性,對於由此產生的某些負面影響要有足夠心理准備,免得臨時驚慌失措,加重壓力。同時心態要保持正常、樂觀豁達,不為逆境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