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業者的故事
創業者的故事
創業者的故事(一)
市場不信眼淚!億萬富翁白手創業
他沒有資本家血統,白手創業,全借個人奮斗,商業頭腦,以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交叉時期的「機遇」建立起了強大的商業帝國,創造了上千個就業機會。
1979年,周福仁是遼寧海城市一個偏遠山村的生產隊長。他和村民趕著兩輛馬車拉腳,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了西洋集團。今年,美國商業雜志《福布斯》推出的「大陸富豪排行榜」,周福仁位列第77位,其個人資產達7.86億元人民幣。
周福仁現在夢想成為中國「鋼鐵大王」。10月1日,周收購了瀕臨破產的海城鋼鐵廠。周福仁對鋼鐵業的定位是:鋼鐵產品質量世界一流,單機單爐規模做到國內第一。為了達到目標,周福仁准備一次性投入35億元巨資。熱點推薦:煤老闆團購20輛悍馬車! 煤老闆狂言買售車小姐! 廢鋼成就了一個億萬富翁188億身家的快速致富秘訣 從放羊娃到鋼鐵總裁的奇跡 千萬富翁不歸路 賺錢走正道
周福仁在資本市場上也加快了腳步。他准備把西洋集團的肥料業務拿到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鋼鐵雄心
10月1日,一場瓢潑大雨並沒有擾亂西洋集團總經理周福仁的心情。這一天,西洋集團收購了破產的海城鋼鐵廠。 整個白天,周福仁笑容可掬忙於應酬。晚上8點,送走賓客,心情不錯的周福仁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周福仁沒有一副億萬富翁的派頭,長相也很朴實,個子不高,黑紅色面龐,一口的東北口音。
周福仁10歲時,父親去世了。周福仁說,幼年時期的貧困,培養了自己的苦幹精神和賺錢慾望。西洋集團的所有員工都知道周福仁一句話:「市場不相信眼淚,只鍾情進取。」 現在,周福仁所在的西洋村基本實現了「共產主義」:村民們住進分配的樓房,糧食、水、電、煤氣全免費。 這一切都建立在西洋集團鋼鐵產業帝國的基礎上。 進軍鋼鐵
對周福仁來說,收購海城鋼鐵廠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收購成本很低,因為海城鋼鐵廠是一家破產的企業,已經通過法院的破產程序了。西洋集團一位員工透露,收購價格大約只有500萬。 對周福仁來說,此舉實現了一個夙願。「我們對鋼鐵行業非常熱愛,一直等待的是資本積累和切入時間的問題,」周福仁停頓了一下,補充道,「世界上的各大鋼廠我都去過,去的最多的是韓國浦項鋼廠和台灣重鋼。」
周福仁前兩次試圖進入鋼鐵行業,均無功而返。第一次是在1982年,當時,西洋村還是生產隊形式,「我們做了一個半噸的小電爐,不久就停了。」 第二次在1993年,西洋集團對海城鋼鐵廠做了一些25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買了一些設備。但是,當時國內鋼鐵行業市場狀況不好,企業不景氣。周福仁一看時機不成熟,馬上就撤了。
這一回,周福仁志在必得。「我們現在對鋼鐵的定位是這樣的:鋼鐵生產水平、質量做到世界一流,單機單爐的規模做到國內第一。」
這是一次雄心勃勃的進軍。「我們一次性地投入35億元,讓它超水平。除非將來鋼鐵行業再有飛躍性的進步,只要是在現水平上發展,我們的技術再過十幾年也不落後。」周福仁宣稱,「我們提出的單機單爐水平,比鞍鋼還要大。像我們這么大的單爐水平,全國只有寶鋼一家。」據悉,西洋鋼鐵廠的產品質量設計定位都是由中國鋼鐵設計研究院做的。
35億的改造資金從何而來呢?周福仁的回答是:15億貸款;在鋼鐵廠建設期間,西洋肥廠能贏利10億;另外,周正在積極運作,把肥料業務拿到香港股市,又能解決10個億。 無疑,對整個西洋集團的資金鏈條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但在周福仁眼裡,危機只有一個,西洋速度在全國是不是最快的速度。
「我們這樣做,也叫『超前投資』,錢還掙到手,下一步的計劃就出來了。資金利用率特別高。錢賺到了,馬上投入再生產,不能任何停留。」周福仁說。 初中文化的周福仁,立志做全國最大最好的企業。2000年時,西洋集團提出一個口號,叫做:「進入新世紀,確定新目標,西部大開發,5年進特大」。「特大」是指中國特大型企業的簡稱,是一個年銷售收入50億的概念。
周福仁告訴記者,計劃4年後海城鋼鐵廠改造工程完畢,正式投產。「一投產,我們每年的銷售收入就增加了80多億。我們准備在2005年西洋集團實現200億的銷售收入。」 「我不喜歡有壓力的感覺,但馬上讓另一種愉快的感覺抵消了。企業發展快了,我覺得非常興奮。所以我加倍努力去做。」周說。
登陸資本市場進入資本市場,是周福仁處心積慮籌劃的另一件大事。
周福仁告訴記者,香港上市的事情已經差不多了,推薦人是法國里昂證券。受香港證監會的規定限制,周福仁不願透露更多詳情。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周福仁希望首次發行股票,能夠為他的鋼鐵事業籌集到10億元。
「9月24日,我對里昂證券的人講,不要把西洋看作是很普通的上市公司。西洋能做到全國化肥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我們也要做到全世界化肥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目前,從單噸肥料的效益來看,世界上沒有誰能跟我們比。」 西洋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西洋集團從1995年開始就想在國內A股上市。做了很多工作,但沒有達到目的。原因很簡單,當時,中國的上市規則很復雜,監管部門對民營企業規定的上市門檻很高。此前,周福仁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說,1997年,遼寧省共有四個上市指標,西洋也做了爭取和努力,但沒有撈到其中的一個指標。
1995年,一家美國某投資銀行找到周福仁,鼓動西洋去美國上市,這家投行多次跑到遼寧海城的西洋總部,後來不了了之。 周福仁還回憶,1997年,國內一家知名咨詢公司曾為西洋介紹過一家所謂的美國的上市殼公司。反復考慮之後,周福仁沒有掏錢買下這個公司。事後證明,這家殼公司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是一家發行過股票但沒有上市交易的公司。
另一家企業為購買這個「殼公司」支付了30萬美元,結果血本無歸,落得一場空。回憶起來,周福仁至今仍心跳不已。 2001年12月4日,周福仁與美國萬寶環球資本集團的北京代表長談了7小時,並簽訂了意向性的「上市工作協議」。周福仁冀望於踏上美國那斯達克市場。
但是,周福仁很快就轉而選擇了里昂證券,上市地點也變成了香港。「美國萬寶環球資本集團實力不行」。周福仁的解釋很簡單。 里昂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孟怡說,之所以攬到西洋上市這單生意,「西洋集團很關心股票發行成本,我們提出的承銷傭金的比例相對較低,企業認為可以接受。」
並不輕松
周福仁並不很擔心企業風險,「現在是西洋集團發展正旺的'時候,火正旺的時候不會一下滅。」
周最崇拜的商人是李嘉誠。與李嘉誠一樣,周福仁有著不錯的商業直覺。1998年,耐火材料的行業效益嚴重下滑,周福仁急於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收購了瀕臨倒閉的錦州硫酸廠。第一年虧損了250萬,第二年就賺了3000多萬,第三年贏利達5000多萬。 2000年4月22日,西洋集團又收購了貴州化工冶金公司下屬的宏泰化工總廠——一家已停產4、5年的國有化工企業,對國家而言那已是一片廢墟。周福仁又施展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建築施工改造用去了1年,投產肥料只有1年,按照周福仁的說法,「做到目前,不但有效益,而且在全國化肥行業利潤是最好的。」
這兩起收購破敗國有企業,周福仁都遭到下屬的極力反對,大家認為風險太大。周福仁兩次力排眾議。「沒有一個項目是別人推動我在做,都是我在推著別人去做。」 周福仁承認自己的風格有獨斷專行的味道。「我這人也有一個毛病:我自己看好的事情,很少徵求大家意見。」
無疑,周福仁敏銳的商業直覺,是來源於過去20多年摸爬滾打的商業實踐,但這畢竟不是一種特別科學的決策機制。另外,也暴露出西洋集團缺乏高級人才的現實。西洋上市能否根治這一問題? 周福仁的兩個兒子都是西洋集團的重要角色。大兒子周偉,擔任貴州西洋肥料公司的總經理;二兒子周超擔任錦州肥料廠的總經理。家族化治理是否在未來對西洋集團的發展構成阻礙?
另外,周福仁在鋼鐵業的宏圖能否實現?不但要看資金鏈是否堅實,能否聚集起一大批鋼鐵行業的高級專業人才也是一大關鍵點。
周福仁這一次還能「化腐朽為神奇」嗎?
創業者的故事(二)
楊國強:從「泥水匠」到億萬富翁
隱身於女兒「最年輕的中國首富」光環之後的楊國強,是中國第一個實踐復合地產開發的地產商。
據悉,17歲前楊國強從未穿過鞋,年輕時曾放牛種田、做過泥水匠。1992年進入房地產業後,短短十餘年時間,碧桂園已興建3.8萬個住宅單位。
盡管楊國強早在2005年就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了楊惠妍,但他目前依然擔任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負責制定發展策略、投資計劃以及集團的整體項目計劃。因此,他仍然是碧桂園這艘地產巨艦的實際掌舵人。
楊國強的財富傳奇來自中國房地產業的極速膨脹。17歲前,他沒有穿過鞋,也沒有新衣服,為省7分錢的飯錢,中午放學還要走一個小時回家吃飯;多年以後,頭頂微禿、刀眉稀疏的他依然保持著農民的生活習性,不愛穿西裝,開會喜歡脫掉鞋襪,盤腿而坐。在碧桂園成功上市後,當日即報收7.27港元,大漲35%,以160億股總股本計,碧桂園資產總市值達1163.2億港元,成為內地第一大地產股。即使在當時,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幾乎就從來沒有聽說過碧桂園這個名字。
楊國強曾這樣給碧桂園定義:大規模、快速生產、價廉物美的房屋工廠。這一模式的經典之作,是2001年發展的碧桂園鳳凰城。該項目圈地1萬畝,從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到裝飾、物業管理都是碧桂園自己負責,實施高度縱向一體化。當時70棟樓同時起建,幾百台吊車同時操作,最終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價推出自帶花園的洋房,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還便宜。據稱創下一分鍾賣出一棟豪華別墅的驚人紀錄,「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
大規模的思路,使碧桂園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地主」。2007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認為,「2007年7月末,碧桂園總土地儲備量已達到驚人的4500萬平方米,超過土地儲備量第二的房地產企業近一倍。」再度引發大眾爭議。
隱身於女兒「最年輕的中國首富」光環之後的楊國強,是中國第一個實踐復合地產開發的地產商。
據悉,17歲前楊國強從未穿過鞋,年輕時曾放牛種田、做過泥水匠。1992年進入房地產業後,短短十餘年時間,碧桂園已興建3.8萬個住宅單位。
盡管楊國強早在2005年就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了楊惠妍,但他目前依然擔任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負責制定發展策略、投資計劃以及集團的整體項目計劃。因此,他仍然是碧桂園這艘地產巨艦的實際掌舵人。
楊國強的財富傳奇來自中國房地產業的極速膨脹。17歲前,他沒有穿過鞋,也沒有新衣服,為省7分錢的飯錢,中午放學還要走一個小時回家吃飯;多年以後,頭頂微禿、刀眉稀疏的他依然保持著農民的生活習性,不愛穿西裝,開會喜歡脫掉鞋襪,盤腿而坐。在碧桂園成功上市後,當日即報收7.27港元,大漲35%,以160億股總股本計,碧桂園資產總市值達1163.2億港元,成為內地第一大地產股。即使在當時,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幾乎就從來沒有聽說過碧桂園這個名字。
楊國強曾這樣給碧桂園定義:大規模、快速生產、價廉物美的房屋工廠。這一模式的經典之作,是2001年發展的碧桂園鳳凰城。該項目圈地1萬畝,從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到裝飾、物業管理都是碧桂園自己負責,實施高度縱向一體化。當時70棟樓同時起建,幾百台吊車同時操作,最終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價推出自帶花園的洋房,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還便宜。據稱創下一分鍾賣出一棟豪華別墅的驚人紀錄,「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
大規模的思路,使碧桂園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地主」。2007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認為,「2007年7月末,碧桂園總土地儲備量已達到驚人的4500萬平方米,超過土地儲備量第二的房地產企業近一倍。」再度引發大眾爭議。
;
2. 中國首富十大排名
1、馬雲
財富值:373億美元
世界排名:22
外號傑克馬,不僅創立了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還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業務支付寶,知名語錄我對錢不感興趣,成為了中國網民津津樂道的口頭禪。
2、馬化騰
財富值:361億美元
世界排名:24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出身與工程師,相比能說會道的馬雲,馬化騰一項非常低調。不僅如此,馬化騰旗下的騰訊還擁有著名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的股份。
3、李兆基
財富值:280億美元
世界排名:34
在香港僅次於李嘉誠的地產大鱷,因在家中排名老四,也被稱為「四叔」。出生於貧苦家庭的李兆基最慘的時候每個月只能吃到兩次肉。
4、李嘉誠
財富值:267億美元
世界排名:35
綽號超人的李嘉誠被稱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商人之一,曾經連續15年奪得華人首富第一的寶座。在中國首富排行榜2019當中,他被認為是中國的隱藏首富,而不是福布斯上的排名第4.
5、許家印
財富值:263億美元
世界排名:37
恆大集團董事長,恆大地產也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在全國280多個城市擁有項目超過800個。
6、孫飄揚
財富值:244億美元
世界排名:38
江蘇淮安金湖人,現任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以825億財產排名胡潤百富第20名,2019年3月以84億美元身價排名福布斯億萬富豪第174名,在最新的榜單中位居中國首富排行榜第38名。
7、楊惠妍
財富值:231億美元
世界排名:41
要說中國誰最有錢第一名的女性必須是楊惠妍,這位新聞很少的女性掌握著中國地產巨頭碧桂園57%的股份,也是中國首富排行榜2019中唯一一位進入前十的女性,也是亞洲最富有的女性。
8、何享健
財富值:225億美元
世界排名:43
美的集團創始人,1968年,他帶領23人在廣東辦車間,到現在美的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家電製造商之一,並且擁有200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德國機器人公司KuKa。
9、王健林
財富值:202億美元
世界排名:51
大連萬達集團主席,不僅是中國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商業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在全中國擁有200多個萬達廣場。
10、李文達
財富值:171億美元
世界排名:70
香港蚝油大王李錦記第三代傳人,現任李錦記集團主席,廣東新會人。目前在香港富豪榜中位居第三名。
3. 如何教育孩子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從小教育孩子勤儉節約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方法
一、利用各種機會,向孩子講述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講述自己家庭勤儉節約的
家史,讓孩子從小就受到啟發和教育
讓他們知道歷史上有多少富翁勤儉節約,一心撲在事業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並且在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這些一直為人們所傳誦和稱道,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
二、要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勤儉節約的意義
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生活、好日子是來之不易的。教育孩子懂得節約一分錢、一粒糧食、一度電、一滴水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匯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
教育孩子懂得浪費就是犯罪,節約就像是燕銜泥,浪費就好比是河決堤。如孩子從小不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將來危害社會不說,還會害父母、害自己。
三、從小事著手,在實踐中鍛煉,嚴格要求
在家裡,父母應做好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不要讓孩子亂花錢,該給的錢父母給,不該給的錢不給,即使小孩自己的壓歲錢也不能讓其亂花。使用學慣用品要節約,一張紙寫錯了字,擦掉還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講節約,衣服破了個洞,補好了還可以穿,人離去燈要熄滅等等。同時,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個花籃,將舊涼鞋剪成拖鞋等等。這樣既可培養孩子的節約習慣,又是一種手工勞動練習。
四、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以實際行動感染孩子
家長要具有良好的勤儉節約的習慣,如不具備,就要自己與孩子一起來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勤儉治家,只有在勤儉節約的家庭環境熏陶下,才能培養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五、指導孩子如何用零花錢
首先,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有計劃,要限止數額,不要有求必應。其次,家長要過問孩子把錢花在了什麼地方,每次給錢時,可讓孩子說說上次的零花錢用在哪裡。用得不當,應予批評,甚至暫停“援助”。另外,家長要鼓勵孩子該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盡可能不用。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建議
以身作則法。家長要教孩子節儉,首先自己要有勤儉節約的習慣。比如衣服扣子掉了,應該釘上扣子接著穿。當孩子看到這一切,心裡也自然明白,家長再給孩子說明節儉的道理即可,這樣孩子也慢慢學會了釘扣子。反之,如果掉了扣子的衣服隨意丟棄,孩子看到了也會跟著學,這樣還能教育好孩子嗎?
榜樣法。身教勝於言教,父母自身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父母都要做表率作用,小到吃盡碗中的飯粒,隨手關燈、關水龍頭,大到不隨便更替家裡的家居家電,應有計劃,有目的的去改善。
理財法。如何省錢,花錢,培養正確的消費觀。面對必需品需要購物時,應做價值和價格上的對比,明白“錢要用在刀刃上”。該花則花,不花則存起來,做有意義的事兒。
投入實踐法。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帶孩子去偏遠貧困山區,見識下別的小孩如何學習,生活的。她們的筆用到小蘿卜頭還在繼續使用;本子,正面寫完,寫反面;衣服,壞了又補,再繼續穿;碗中不留一粒飯菜;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苦難,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勤儉節約!
剪補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個子也在長大,大部分衣服不是穿壞了,而是短小了,在這里告訴媽媽們一些DIY的小秘密,比如夏天的衣服,如果孩子穿起來偏小時,用剪刀給孩子DIY製作一下,把長褲便短褲,把長袖便短袖,把長裙變短裙,在配搭上一些小飾品,非常可愛,同時孩子可以再穿上一年至兩年,讓孩子參與DIY的過程。這樣告訴孩子節約的道理,比言教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捐贈法。如果條件確實較好的家庭,孩子衣服更替的快,請大家不要扔掉,打包裝好,捐贈給山區需要的孩子們吧。兩全其美的做法,讓孩子在這樣一個喧囂的城市保留一顆真善美的心。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名人
1人物:洛克菲勒
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的節儉更是離譜。他經常不厭其煩地教育孩子們勤儉節約,每當家裡收到包裹,他總是把包裹紙和繩子保存起來。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相互謙讓,只買一輛自行車給4個孩子。小約翰長大後不好意思地承認說,自己在8歲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為他在家裡最小,前面3個都是女孩。
2人物:王永慶
“台塑大王”王永慶對子女的教育是嚴格出名的。兒女們在美國的生活並不富裕,王永慶給的學費、生活費是剛剛好。因為覺得打電話太貴,王永慶和兒女溝通都是寫信,從來不打電話。兒女回信,還要報告花了哪些錢,連買條牙膏也寫上去。
3人物:周福仁
周福仁說:貧困是資本,而不是障礙。
在地圖上看,海城位於遼寧省南部,遼河下游左岸,遼東半島北端,市內有平原,適宜農業發展;市內也有礦山,但在開采之前,對填飽人們的肚子沒有任何作用。
西洋集團董事長周福仁就生在這個偏遠山區里,父母沒有文化,把對子女的要求寫在條條框框里是不可能的,因此,周福仁小時候所受的教導都是自然形成的,正所謂“因地制宜”。
周福仁在家排行老二,兄弟姐妹四人。在周福仁10歲時,父親溘然辭世,家裡只有母親一個人出工幹活,缺少了勞動力,生活更是窘迫。
那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全國都是低銷量,吃糧食的時候很少,平時都是把玉米稈碾碎了,摻上棒子麵吃。周福仁當時正在讀小學,經常餓的走不動路,在村裡總是能聽見小孩子餓的哭聲。
等到周福仁十七八歲的時候,早已經下地幹活了。當時還是缺少糧食,主要的口糧是“菜團子”,蘿卜纓子、白菜幫子剁碎,攥在一起,表面上糊些面,下鍋蒸熟,這種菜團子在周福仁看來“非常難吃”。做菜團子時,鍋里會熬些粥,也是水多米少。吃飯的時候周福仁經常說:“粥分我多少我吃多少,菜團子我就不吃了。”因此,經常被家人責罵:窮人家生了個富人。
到了1974年,周福仁22歲,他已經是村裡的生產隊長,當時全村人均收入只有67塊錢,整個村子十分之一人口外流。
周福仁就生在這樣一個貧困山村的貧困家庭里,然而,從小受到的教育卻很嚴格,父母期望子女有所作為,稍有錯誤就棍棒相加。周福仁對此這樣評論:生活標准不高,但要求很高。
周福仁小時候很淘氣,那段餓肚子的時光過去之後,能吃飽飯了。周福仁經常活蹦亂跳的出去,爬樹、掏鳥窩。當時那個村子裡剛剛出現蘋果樹,這便成了周福仁淘氣的主要目標,老想伺機偷個蘋果。在外面調皮之後,經常被人家找上家門,少不了又挨母親一頓打。
無論是小時候挨的打還是長大後受的責罵,周福仁都記憶深刻,他甚至說,如果我沒有那種家庭出身,就沒有我今天。因為貧困已經成為他的資本,而不是他的障礙。就像他經常和員工說的:我現在什麼苦都能吃。
東三省的冬天可不饒人,沒有禦寒的衣服,但周福仁照樣還得走路上學;小時候去打柴,100多斤柴都用腦袋頂回來,周福仁現在依舊念念不忘地說,現在個子不高,肯定和那段經歷有關系。他就是在那種環境里成長起來的,現在或許也苦也累,但終究比以前好多了。
周福仁經常和子女講這些事情,他也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在城市裡長大的能吃苦,因為他們也是生在農村,小時候也干過活,也經歷過山區里不易的生活。
對於孩子,周福仁認為,只要語言上加以引導,他們就會做的很好。而他小時候父母卻是不講道理的,只是打,周福仁悄悄改進了這一方式。
但無論是有錢還是沒錢,周福仁節儉的習慣卻沒有改變。他出差從來都是坐經濟艙,而不去做頭等艙、公務艙。他的部下經常對他說,現在住宿、坐飛機、開車,都要選擇和自己身份一致的,這並不是浪費。但周福仁的回答是:現在不管怎樣,都比以前好多了,額外的花銷沒必要。他心裡想的是:一定要為子女、為員工做一個榜樣。
猜你喜歡:
1. 小學勤儉節約講話稿
2. 勤儉節約升國旗講話稿
3. 關於勤儉節約的名言
4. 勤儉節約升旗講話稿
5. 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主題演講範例
4. 海城西洋集團周福仁葬在哪裡
海城西洋集團周福仁葬在菩遙山墓園。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得知,沈陽市菩遙山墓園有限公司坐落在沈北十間房鄉203國道旁,始建於二000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