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建築經濟技術指標
擴展閱讀
公司股票如何銷售 2025-05-02 17:54:47
2820買什麼股票最賺錢 2025-05-02 17:46:40
仙俠劇 2025-05-02 17:43:19

建築經濟技術指標

發布時間: 2023-01-25 01:50:04

Ⅰ 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有哪些啊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Ⅱ 常用建築經濟技術指標有什麼

規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徵用地、總建築面積(地上、地下),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停車位等等
建築經濟指標
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築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築物所佔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總建築面積:指在建設用地范圍內單棟或多棟建築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層建築面積之總和。 巉瞬
建築面積:指建築物各屋外牆(或外柱)外圍以內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築。
基地面積:指根據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築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該場地的面積稱為基地面積;
建築密度:建築物底層佔地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築容積率:系指建築總樓板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值,與建蔽率為不同概念。例如:在1萬平方米的建築基地上,建有單樓層5千平方米,共兩層樓的建築,則容積率為100%,建蔽率為50%。公式: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與佔地面積不同)
綠化率 :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日照間距: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一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
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 以房屋長邊向陽,朝陽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後排房屋底層窗檯為依據來進行計算。
檐口高度:指結構外牆體和屋面結構板交界處的屋面結構板頂,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又被誤叫作「沿口」一般說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邊緣處的屋檐的上邊緣,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電梯機房、樓梯間的小屋面的檐口。

Ⅲ 建築經濟技術指標到哪查

每年或者隔幾年都會有新的建築經濟技術指標表出台,可以在網上查詢到。建築經濟技術指標范圍很廣,包括規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徵用地、總建築面積(地上、地下),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停車位等等

Ⅳ 建築指標有哪些

法律分析:建築指標具體如下:1、經濟指標包括規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徵用地、總建築面積,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停車位等;2、技術指標是設計說明中一部分,除了在設計說明上表示外簡要的用地面積、總建築面積、商業面積、住宅面積、停車位、戶數等還要在總圖上表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的需求,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由國務院規定。

Ⅳ 經濟技術指標是什麼

經濟技術指標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

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內容包括

1、用地面積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築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築物所佔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2、總建築面積在建設用地范圍內單棟或多棟建築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層建築面積之總和。

3、建築密度建築物底層佔地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

4、綠化率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5、日照間距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一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以房屋長邊向陽,朝陽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後排房屋底層窗檯為依據來進行計算。

Ⅵ 如何計算「建築經濟指標」

計算方式如下:

1、容積率:即規劃地塊內各類總建築面積與地塊面積之比

計算公式為:容積率=總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可根據需要制定上限與下限。

2、建築密度:即規劃地塊內各建築基底佔地面積與地塊面積之比,

計算公式:建築密度=建築基底佔地面積/地塊面積。

3、綠化率,亦稱綠地率:指的是規劃地塊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規劃地塊面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綠地率=綠地面積/土地面積。

Ⅶ 建築設計技術經濟指標包括什麼

建築設計技術經濟指標是指對設計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進行分析評價所採用的指標。這些指標可以有多種歸類劃分方式:

按指標涉及的范圍分,有綜合指標與局部指標兩種。

綜合指標是反映整個設計方案技術經濟情況的指標,如總投資、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單方造價、總產值、總產量、總用地、總面積、投資效果系數、投資回收期等。

局部指標反映設計方案某個部分或某個側面的技術經濟效果,如總平面布置、工藝設計、建築單體設計中所採用的各項指標。

(7)建築經濟技術指標擴展閱讀:

技術經濟指標是根據既往工程的造價和技術數據,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費用或者工料消耗量分解,再與相應的建築部位規模相除得到。對這些指標值進行統計匯總就得到一套估算指標。

經濟指標可以簡單理解為費用分解並分攤得到的單價,而技術指標可以簡單理解為工料消耗量分攤得到的單位消耗量。上述單位隨不同的指標分解單元而可能不同,最常見的單位是總建築面積。

技術經濟指標運用時,一般都需要根據案例工程與待建工程的差異進行調整,每個工程項目都有其特定的存在背景,如地質氣候條件,設計風格,市場情況等,有特定的建築設計,如結構類型,平面布置,材料設備選擇。

根據詳細的背景情況和建築特徵描述,我們找出與待建項目之間存在的差異,並對技術經濟指標的進行修正。

Ⅷ 建築設計技術經濟指標包括什麼

建築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有總用地面積,佔地面積,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等,如果是住宅,還有戶數,停車數量等指標。

Ⅸ 建築經濟的主要指標有哪些計算過程

建築經濟技術指標常見詞彙整理與計算方法

(1)容積率:即規劃地塊內各類總建築面積與地塊面積之比

計算公式為:容積率=總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可根據需要制定上限與下限.
容積率的下限是保證地塊開發的效益,防止無效益或低效益開發造成土地的浪費。容積率上限防
止過渡開發帶來的城市基礎設施超負荷運行。
容積率還可以根據建築用途的不同,分為全部建築容積率,公共建築容積率,住宅建築容積率等

(2)建築密度:即規劃地塊內各建築基底佔地面積與地塊面積之比,計算公式:建築密度
=建築基底佔地面積/地塊面積

(3)綠化率,亦稱綠地率:指的是規劃地塊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規劃地塊面積的比率,計算公式:綠地率=綠地面積/土地面積

綠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這里的綠地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道路紅線內的綠地),不包括屋頂、曬台的人工綠地。公共綠地內佔地面積不大於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綠化小品建築可視為綠地。

(4)建築物佔地面積:以外牆(底層勒腳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構築物佔地面積以佔地輪廓計算,但不包括鐵路、道路,圍牆及管線。

(5)總建築面積:指在建設用地范圍內單棟或多棟建築物地面
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層建築面積之總和。